汕頭環境污染整治
① 為了緩解交通堵塞和環境污染等問題,汕頭市已經開始有計劃地在中心城區范圍內限摩,即限制燃油摩托車、助
(1)額定功率下的電流:I=
P |
U |
240W |
48V |
(2)蓄電池儲存的電能:W=UIt=48V×12A×3600s=2073600J;
(3)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而運動(通電線迴圈在磁場中受力而轉動);電風扇(洗衣機、電吹風).
故答案為:通電導線在磁場中受力而運動;電風扇.
(4)斷開鑰匙開關S,閉合S1(或S2),推動電動車(或設法使電動機轉動),如果車鈴響(或車燈亮),說明可以自發電.
(5)優點:無尾氣、噪音小;缺點:蓄電池一般使用一年左右就需更換,廢棄後的電池污染環境.
答:(答1)電動自行車以額定功率行駛時的工作電流是5A;
(2)蓄電池一次充足電可儲存的能量是2073600J;
(4)斷開鑰匙開關S,閉合S1(或S2),推動電動車(或設法使電動機轉動),如果車鈴響(或車燈亮),說明可以自發電.
(5)優點:無尾氣、噪音小;缺點:蓄電池一般使用一年左右就需更換,廢棄後的電池污染環境.
② 汕頭市潮陽區貴嶼鎮環境污染問題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從電子垃圾中提煉出貴金屬的過程,會出現很多酸水之類污染物質和排放出大量的有毒氣體!而當地基本全部都是私人作坊,對這些污染物沒用進行處理就直接排放到河流或者大氣中所致!
③ 汕頭的環境污染
汕頭市區環境保護狀況
(年)
項 目 單 位
一、廢水排放總量
19061.95 萬噸
二、工業廢水排放量
4891.95 萬噸
#符合排放標準的
4728.18 萬噸
三、生活污水排放量
14170萬噸
#經過處理的
4747萬噸
四、工業廢氣排放總量
2849958萬標立方米
1. 燃料燃燒過程中廢氣排放量
2466335 萬標立方米
2. 生產工藝過程中廢氣排放量
383623 萬標立方米
五、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
26421.36噸
六、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
39.44 萬噸
工業固體廢物處置量
1.61 萬噸
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量
37.8 萬噸
七、工業鍋爐
450/4887.6 台/蒸噸
#煙塵排放達標
449/4883.6 台/蒸噸
八、工業爐窯
60 座
#煙塵排放達標
59 座
九、二氧化硫日平均值達標率
100 %
十、降塵量
6.71 噸/月平方公里
十一、市區交通雜訊(等效聲級Leq)
68.3 分貝
十二、區域環境雜訊(等效聲級Leq)
55.6 分貝
十三、環境雜訊達標面積
74.92 平方公里
④ 如何看待今天汕頭鮀濟河導致的西區的環境污染,特別是對整個牛田洋的生態環境與養殖業的發展
初中地理總復習提綱
第一章:地球和地球儀
1、形狀:地球是一個兩極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規則球體。
2、大小:半徑:6371千米;極半徑:6357千米;赤道周長:4萬千米。
3、地球儀:地球儀是地球的模型。(在地球儀上找出地軸、兩極、赤4、經線:
經線特點:所有經線一樣長;經線都指示南北方向;經線是一個半圓。
經度:0°—180°;0°經線為本初子午線,以東為東經,用字母E表示,0°經線以西為西經,
用字母W表示;
、緯線:
緯線特點:緯線長短不一,赤道最長,向南北兩極逐漸縮短;緯線都指示東西方向;緯線是一個完整的圓。
緯度:0°—90°;0°緯線為赤道,赤道以北為北緯,用字母N表示;赤道為南緯,用字母S表示。6、低中高緯的劃分:南北半球,0°—30°為低緯度,30°—60°為中緯度,60°—90°為高緯度。7、東西半球的劃分:以20°W和160°E組成的經線圈為界;20°W以東、160西為東半球;
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
8、能在地球儀上利用經、緯網確定地球上任何一個地點的位置。
9、地球的自轉:
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天(24小時);自轉中心:地軸。
地理意義:產生了晝夜更替和時間的差異。
10、地球的公轉:
公轉中心:太陽;方向:自西向東;周期:一年;公轉軌道:橢圓。
地理意義:產生了季節的變化和晝夜長短的變化。
11、五帶的劃分:
第二章:地圖
1、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文字式、線段式、數字
2、比例尺大小的比較: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分母越小,比例尺越大。
3、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圍越大,內容越簡單。
、比例尺=圖上距離÷實地距離
、地圖上方向的表示方法: 一般的地圖,用一般定向法:面向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有指向標的地圖,用指向標定向法:指向標的箭頭方向一般指向北方。有經緯網的地圖,用經緯網定向法:經線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
6、圖例:地圖上表示各種地理事物的符號。(要記住常用的圖例)
7、注記:地圖上,用來說明山脈、河流、國家、城市等名稱的文字,以及表示山高、水深的數字。
8、海拔(絕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相對高度:地球表面某一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距離。等高線:在地圖上海拔高度相同點的連線。
9、在等高線地形圖上,等高線密集,表示坡度較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度較緩。
10、由等高線的特點判斷地形: 山頂:等高線中間高,四周低。 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凸出。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凸出。鞍部:兩側的等高線比較高。陡崖:多條等高線重疊的地方。
第三章:世界的陸地和海洋
1、地球表面的水陸面積比例:海洋71%,陸地29%,三分陸地七分海洋。
2、七大洲:亞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極洲、歐洲、大洋洲。(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按面積由大到小排列)能在世界地圖上准確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3、大洲之間的分界線:亞洲、歐洲:烏拉爾山、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土耳其海峽。亞洲、非洲:蘇伊士運河。北美洲、南美洲:巴拿馬運河亞洲、北美洲:白令海峽。4、陸地地形包括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大類。
5、在地形圖上能找出喜馬拉雅山、科迪勒拉山、青藏高原、亞馬孫平原。
6、閱讀大洲地形圖,判斷大洲的地形大勢。
7、板塊構造學說:地球表層的岩石圈由六大板塊拼合而成,分別是亞歐板塊、非洲板塊、印度洋板塊、太平洋板塊、美洲板塊、南極洲板塊。板塊的內部比較穩定,板塊的邊緣地殼運動比較活躍,容易形成火山和地震。
8、全球兩大火山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和地中海—喜馬拉雅山火山地震帶。
第四章:世界的氣候
1、天氣:一個地方短時間內的大氣狀況(風雨、冷熱、陰晴等),天氣是短時間的,經常變化的。氣候:一個地方多年的天氣平均狀況,氣候是長時間的,比較穩定的。
2、知道常用的天氣符號。
3、氣溫是指大氣的溫度,單位是℃,測定方法用溫度計。
4、一天中的氣溫有變化,陸地最高氣溫一般出現在午後2時左右,最低氣溫出現在日出前後。 一年中的氣溫有變化,北半球陸地月平均最高氣溫是7月份,最低氣溫是1月份,南半球相反。
5、氣溫日較差:一天中的最高氣溫與最低氣溫的差值。氣溫年較差:一年中最熱月的平均氣溫與最冷月的平均氣溫的差值。
6、氣溫的垂直變化:同一地點,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7、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等溫線圖。
8、世界年平均氣溫的分布規律:全球氣溫從低緯度向高緯度遞減;同緯度海洋和陸地氣溫不一樣;同緯度高原、山地氣溫低,平原氣溫高。
9、學會閱讀氣溫曲線圖。
10、降水:空氣中的水汽以雨、雪、雹等形式降落大地面,稱為降水。測定方法用雨量器,單位是毫米(mm)。
11、能分析一個地方降水的季節變化。
12、學會閱讀世界降水量分布圖。
13、世界降水的地區差異:赤道地區降水多,兩極地區降水少;南、北回歸線附近,大陸東岸降水多、西岸少;溫帶地區,大陸內部降水少、沿海降水多;山地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14、學會閱讀降水柱狀圖。
15、世界氣候的主要影響因素: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等。
16、知道主要的氣候類型及分布。
17、能舉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第五章:世界的居民1、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2、人口密度=人口總數÷面積
3、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區: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及美洲東部等中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世界人口分布稀疏區:乾旱缺水的沙漠地區,高溫潮濕的雨林地區,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地勢高峻、空氣稀薄的高原山區。
4、人口問題:人口增長過快,會導致糧食緊缺、住房緊張、交通擁擠、上學、就業、看病難、資源緊張等問題。
人口增長過慢,會導致勞動力短缺、國防兵力不足、人口老齡化等問題。
5、世界三大人種:
黃種人:分布在亞洲東部、東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北部和西部。
白種人:歐洲,亞洲西部和南部,非洲北部,北美中部,南美洲東部沿岸及大洋洲。
黑種人:非洲南部和中部。
6、世界上的主要語言有漢語、英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
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是漢語,使用范圍最廣的是英語。
7、世界三大宗教:
伊斯蘭教:流行於亞洲西部、東南部,非洲北部和東部。
佛教:由古印度傳播到東亞和東南亞。
基督教:流行於歐洲、美洲和大洋洲。
8、聚落的主要形式,包括城市和鄉村。
9、聚落主要分布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氣候溫暖濕潤、自然資源豐富、交通便利的地區。
10、說出一些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聚落名稱。
第八章:中國的疆域和人口
1、中國位於東半球和北半球,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
2、中國領土最南端在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的中心線上,
南北跨緯度為49個緯度;最東端在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最西端在新疆的帕米爾
高原上,東西跨經約60個經度。
3、中國陸地總面積為960萬平方千米,僅次於俄羅斯與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陸上鄰國有14個(熟悉);
隔海相望的國家有6個:韓國、日本、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汶萊。
4、中國位置優越,地域廣大,為發展多種農業經濟提供了有利條件;便於對外交往與合作;便於發展海
洋事業。
5、中國瀕臨的海洋從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黃海、東海、南海。中國的大陸海岸線長18000多千米,主要
島嶼有台灣島、海南島等,半島有遼東半島、山東半島、雷州半島等,海峽有台灣海峽、瓊州海峽等。
6、中國的行政區域劃分為省、縣、鄉三級。
7、中國共有34個省級行政區,包括23個省(熟悉掌握)、5個自治區(西藏自治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內蒙古自治區、寧夏回族自治區、廣西壯族自治區)、4個直轄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
2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1997年7月1日設立;澳門特別行政區,1999年12月20日設立),
記住每個省級行政區的名稱、簡稱和省會中心。
8、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2000年為12.95億,佔世界人口的1/5以上。世界上人口超過一億的國
家有中國、印度、美國、俄羅斯、印度尼西亞、巴西、日本、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奈及利亞。
9、中國的人口基數大,人口增長快,我國把實行計劃生育作為一項基本國策。
10、中國有56個民族,其中漢族人口最多,佔了92%,其他55個民族共佔了8%,為少數民族。
11、中國的民族分布具有「大雜居、小聚居」的特點,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東北地區。
第九章:中國的自然環境和自然資源
1、中國的地形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
2、中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為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
—橫斷山脈;第二階梯和第三階梯的分界線為大興安嶺—太行山—巫山—雪峰山。(能在圖上找出)
3、我國主要的東西走向的山脈有:天山—陰山;昆侖山—秦嶺;南嶺。
我國主要的南北走向的山脈有:賀蘭山;橫斷山脈。
4、我國的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我國面積最大、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雪山連綿、冰川廣布。
內蒙古高原----地勢坦盪、一望無際。
黃土高原----千溝萬壑、支離破碎。
雲貴高原----峰巒眾多、地面崎嶇。
5、我國的三大平原:
東北平原:我國面積最大的平原,由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組成,黑土廣布,多沼澤和凍土。
華北平原:地勢平坦、一望無際,由黃河、海河、淮河的泥沙沖積而成。
長江中下游平原:河湖眾多、物產豐富,有「水鄉」和「魚米之鄉」美譽。
6、我國的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我國面積最大,內部較平坦,沙漠廣布,最大的為塔克拉瑪干沙漠。
准噶爾盆地:我國緯度最高的盆地,內部平坦,有沙漠分布,西部有缺口。
柴達木盆地: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盆地,為典型的內陸高原盆地;有「聚寶盆」之稱。
四川盆地:海拔較低,內部低山丘陵起伏,僅成都平原較平坦,但物產豐富。
7、我國的主要丘陵有東南丘陵、山東丘陵、遼東丘陵。
8、我國冬季(1月份)的氣溫:南北溫差很大。1月份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
我國夏季(7月份)的氣溫:南北普遍高溫,青藏高原較低溫。
9、我國的年降水量空間分布不均: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我國的年降水量時間分布不均:夏秋季節多,冬春季節少。
知道季風活動與降水的季節變化關系。
800mm等降水量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
10、我國的氣候特點: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氣候復雜多樣。
11、知道氣候特點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12、我國主要的災害性天氣:
台風:在東南沿海一帶影響比較明顯,帶來狂風和特大暴雨;主要出現在夏秋季節。
寒潮:我國北方一帶影響比較明顯,帶來急劇的降溫。主要出現在冬季。
13、能在地圖上說出中國的主要河流。
14、長江:
發源於唐古拉山,注入東海,全長6300千米,
流經11個省區(青海、西藏、四川、雲南、重慶、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上海);
主要的支流有嘉陵江、漢江、贛江等。(能在圖上找出來)
長江上、中、下游的分界點為湖北的宜昌和江西的湖口,
上游---落差大,峽谷多,水流急,水能豐富;
中游---多「曲流」,多支流,多湖泊;
下游---水流平穩,江闊水深,有利於航運。
15、黃河:
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注入渤海,全長5464千米,是中國第二長河;
幹流流經9個省區(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山東);
主要的支流有:洮河、湟水、汾河、渭河。(能在圖上找出來)
黃河上、中、下游的分界點為內蒙古的河口和河南的舊孟津,
上游---多峽谷急流,水能資源豐富,
中游---流經黃土高原,多泥沙,
下游---流域面積狹窄,形成「地上河」。
16、能在長江流域圖上找出葛洲壩水利樞紐和三峽水利樞紐。
能在黃河流域圖上找出三門峽水利樞紐和小浪底水利樞紐。
17、長江年平均徑流量為1萬億立方米,是中國第一大河,上游水量大,流經地勢落差大,水能資源豐富,
長江中下游地帶地勢低平,河流流速變緩,航運價值較高。
18、黃河的綜合治理:
黃河的主要危害在於泥沙,中游黃土疏鬆使下游「地上河」,所以治黃的關鍵在於治沙,治黃的根本
是加強中游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治理黃河的措施與手段有:在上游進行水能開發,在中游黃土
高原地區開展水土保持工作,在下游進行加固堤壩,疏通水道。
19、青海湖是我國的第一大湖,是一個鹹水湖,分布在青海省。
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分布在江西省。洞庭湖分布在湖南省,太湖分布在江蘇省。
20、自然資源:在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礦產、森林、水等等。
自然資源分為可再生資源(可以在短時間內更新、再生或循環利用的)和非可再生資源(用一些少一
些)兩大類,可再生資源要合理利用,非可再生資源要注意節約使用。
我國的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人均不足。
21、我國土地資源的基本特點:總量豐富、利用類型齊全,但人均佔有量小,各類土地所佔比例不合理,
耕地、林地少,難利用土地多,後備土地資源不足,特別是人與耕地的矛盾尤為突出。
22、我國土地利用的基本國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實保護耕地。
23、我國的水資源總量位於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排在了110名之後。
水資源短缺將成為人類21世紀面臨的最為嚴重的資源問題。
24、我國的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時間上,夏季多、冬春少;空間上,南多北少,華北和西北地區缺水最
為嚴重。我國南方水多地少、北方地多水少。
25、解決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途徑是跨流域調水,南水北調工程就是其中的一個大工程。
解決水資源時間分布不均的途徑是修建水庫。
第十章:經濟與文化
1、南方地區與北方地區的分界線是秦嶺—淮河一線。耕地類型,南方以水田為主,北方以旱地為主;
耕作制度,北方是一年一熟或二年三熟,南方是一年二熟到三熟;主要糧食作物,北方以小麥為主,
南方以水稻為主。
2、中國四大工業基地:
遼中南工業基地:我國著名的重工業基地;
京津唐工業基地:我國北方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滬寧杭工業基地:我國最大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珠江三角洲工業基地:以輕工業為主的綜合性工業基地。
3、我國目前初步形成的高新技術產業帶主要分布在東部沿海地帶,多依附於大城市,呈現出大分散、
小集中的分布特點。
4、現代交通運輸五種形式及其特點
鐵路:我國最重要的運輸方式,運量大,運價低。
公路:最靈活的運輸方式,可實現「從門口到門口」的運輸。
水運:大宗笨重的貨物,遠距離運輸,運量大,運價低,運速慢。
航運:適合貴重或急需的且數量不大的貨物運輸,運速快、運價高、運量小。
管道:主要運輸石油、天然氣。
5、記住主要南北向鐵路干線(京哈線、京廣線、京滬線、京九線、寶成—成昆線)、
主要東西向鐵路干線(隴海——蘭新線、滬杭—浙贛—湘黔—貴昆線、南昆線)、
重要鐵路樞紐北京、鄭州、徐州等。
6、能在地圖上找出我國主要的港口:大連、天津、濟南、上海、福州、廣州、海口等。
7、舉例說明我國民居、服飾、飲食的地方特色及分析自然環境對特色形成的影響。
8、主要景點的分布省區:
黃山—安徽,長江三峽—重慶、湖北,秦始皇兵馬俑—陝西,日月潭—台灣,布達拉宮—西藏。
第十一章:地理差異
能在地圖上准確找出中國的四大地理分區。
(一)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自然和人文差異:
1、北方地區與南方地區的分界線大致通過秦嶺—淮河一線。
2、北方地形以平原(東北平原、華北平原)和高原(黃土高原)為主,南方地形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
盆地(四川盆地)、高原(雲貴高原)和丘陵(東南丘陵)交錯分布。
3、氣候:北方以溫帶季風氣候為主,南方以熱帶、亞熱帶季風氣候為主。
4、河流:北方河流流量小,汛期短,冬季有結冰現象;南方河流流量大,汛期長,冬季不結冰。
5、植被:北方以溫帶落葉闊葉林為主,南方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
6、農業:北方多旱地,南方多水田;北方以種植小麥、大豆為主,南方以種植水稻、油菜為主;
北方農作物一年一熟或兩年三熟,南方農作物一年二至三熟。
7、交通:北方以陸路運輸為主,南方以水運為主。
8、建築:北方民居屋頂坡度較小,牆體較厚;南方民居屋頂坡度較大,牆體較高。
(二)乾旱的西北地區:
1、地形以高原(內蒙古高原)和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爾盆地)為主。
2、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
3、區域特徵:乾旱;其中的塔克拉瑪干沙漠為我國最大的沙漠。
4、河湖:稀少,水量小,流程短,多內流河、內流湖,最長的內流河為塔里木河。
5、植被:以溫帶草原為主;自東向西為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三)高寒的青藏地區:
1、地形以高原(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和山地為主。
2、氣候為高原高山氣候為主。
3、區域特徵:高寒。
4、河湖:長江、黃河、雅魯藏布江等,最大的湖泊為青海湖(鹹水湖)。
5、植被:高原高寒草地。
(四)以牧業為主的西北地區和青藏地區
1、牧業:內蒙古是溫帶草原牧場:三河馬、三河牛、寧夏灘羊;
新疆是山地牧場:新疆細毛羊;
青海和西藏是高寒牧場:牛、藏綿羊。
2、灌溉農業:西北地區分布在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及天山山麓的綠洲。
青藏地區分布在藏南谷地和湟水谷地的河谷農業。
第十二章:中國的區域
(一)首都北京
1、北京位於華北平原的北部邊緣,面向渤海,大致位於400N、1160E,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2、北京是中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國際交往中心。人民大會堂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所在
地,中南海是黨中央和國務院所在地。
3、北京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擁有眾多的名勝古跡;其地址的變遷與水源有重要關系。
4、在建設現代化大都市的過程中,北京城市空間以舊城為中心向四周擴展,道路由環路和放射路組成。
(二)珠江三角洲
1、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的東南部,珠江下游,毗鄰港澳,與東南亞隔海相望,海陸交通便利,為中國
的「南大門」。
2、珠江三角洲是我國對外開放的前沿地帶,其中心為廣州市,經濟較發達的還有深圳、珠海(中國的五
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中的二個)。
3、珠江三角洲的經濟發展的有利因素包括區位因素、人文因素(多僑鄉)和政策因素(改革開放)等。
4、珠江三角洲的經濟以外向型經濟為主,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和日用消費品生產出口基地之一。
(三)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1、位於中國西北邊陲,是我國面積最大的省區,是一個以維吾爾族和漢族為主體的多民族聚居地。
2、地形:三山(阿爾泰山、天山、昆侖山)夾兩盆(准噶爾盆地、塔里木盆地)
3、氣候: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深居內陸、遠離海洋,降水稀少,氣候乾旱。
4、綠洲農業:夏季高溫,光照充分,晝夜溫差大。作物有小麥、玉米、高粱、棉花、甜菜和瓜果等。
5、潛力巨大的能源開發:油氣資源潛力大,西氣東輸路線西起塔里木盆地的輪南,東至上海,穿越了
9個省區,能緩解東部地區的能源短缺問題。
(四)香港和澳門
1、香港和澳門地處中國大陸的東南端,香港位於珠江口以東,澳門位於珠江口以西,北與廣東省相鄰。
2、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和新界三部分及周圍的200多個島嶼組成,人口密度約6000人/平方千米。
3、澳門由澳門半島、氹仔島和路環島組成,人口密度約17244人/平方千米。
4、中國政府於1997年7月1日設立了香港特別行政區,於1999年12月20日設立了澳門特別行政區。
5、中國政府制定了「一國兩制」政策,祖國內地實行社會主義制度,香港和澳門實行資本主義制度。
6、香港第三產業發達,是國際貿易中心、運輸中心、金融中心、信息服務中心和旅遊中心。
7、澳門第三產業發達,博彩旅遊業是澳門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產業。
8、香港與祖國內地優勢互補、互惠互利,祖國內地自然資源、勞動力資源豐富,香港擁有豐富的資金、
技術、人才和管理經驗。
(五)寶島台灣
1、台灣島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島嶼,位於我國大陸的東南海域,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
台海海峽與福建省相望。
2、台灣由台灣島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等許多小島組成。北回歸線穿過台灣中南部,兼跨熱帶和
亞熱帶。
3、台灣的人口2200多萬,97%是漢族,他們多是明、清以來廣東、福建兩省移民的後代,台灣主要的
少數民族是高山族。
4、台灣的地形以山脈和平原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最高峰為玉山。
5、資源豐富的寶島:
森林之海:1/2覆蓋著森林,樟樹和樟腦的產量全球第一;
海上米倉:盛產稻米;
水果之鄉:香蕉、菠蘿等;
東方甜島:甘蔗;
東南鹽庫:海鹽。
望採納。
⑤ 哎各位請問汕頭的環境好嗎還有水資源污染嗎
汕頭市環保等九個部門聯手重處違法排污
2004-07-13 16:55:59 汕頭日報
南方網訊 水泥、火電、造紙、印染、電鍍等重污染企業的違法排污行為將被重點查處,各地出台的違反環保法律法規、干擾或阻礙環保執法的「土政策」將被清查。根據國家、省有關部署,市環保局等九個部門聯合開展專項行動,整治違法排污企業,保障群眾健康。
據了解,專項行動有6項主要內容:一是清查各類開發區、工業園區及新建項目執行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國家產業政策、清潔生產政策的情況,嚴查行業違規建設、結構性污染、破壞生態環境等問題,查處死灰復燃的「十五小」、「新五小」企業;二是全面檢查企業排污情況,重點查處水泥、火電、造紙、印染、電鍍等重污染行業企業的違法排污行為;三是清除嚴重危及飲用水源水質安全的污染源;四是嚴查違法處理處置危險廢物、醫療廢物、廢舊電器、電子垃圾等固體廢棄物行為,整頓進口廢物經營秩序和危險廢物定點經營場所,規范危險廢物管理;五是查處涉及放射源違法行為,強制收貯閑置廢棄放射源,清除放射性廢物污染危害;六是清查各地出台的違反環保法律法規、干擾或阻礙環保執法的「土政策」。(編輯 張穎)
所以相信經過整頓後的汕頭的環保問題一定會不錯!
⑥ 請我有汕頭關於環境污染問題這放面的律師嗎
有的應該建議讀破跑幾家律師事務所
⑦ 汕頭華能電廠對環境有污染嗎
有,華能電場在葛州,正好在汕頭市區的南方,是汕頭的上風向,華能是熱電廠,靠燃燒粉煤發電,對汕頭的影響很大。海門電場正好在潮陽的龍頭吸水的地方,也是一大敗局
⑧ 汕頭市環境污染投訴電話
去找當地居委。。
不然就去環保局投訴。
市環保局 :辦公地址:汕頭市長平路47號 辦公電話:8627570 傳真:8320494
⑨ 汕頭環境污染與保護措施資料
一、環境污染的概念 環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是指人類活動使環境要素或其狀態發生變化,環境質量惡化,擾亂和破壞了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及人類的正常生活條件的現象。簡言之,環境因受人類活動影響而改變了原有性質或狀態的現象稱為環境污染。例如大氣變污濁、水質變差、廢棄物堆積、雜訊、振動、惡臭等對環境的破壞都屬環境污染。由於環境污染,從而導致日照減弱,氣候異常,山野荒蕪,土壤沙化、鹽鹼化,草原退化,水土流失,自然災害頻繁,生物物種絕滅等。環境污染的實質是人類活動中將大量的污染物排入環境,影響其自凈能力,降低了生態系統的功能。 環境污染物大體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來自人類的生產活動,使大量自然界原來不存在的人工合成的各種有機化合物(近200萬種),以及每天約有成億噸的固體廢棄物排入環境,嚴重影響了各自然要素之間的物質和能量的正常交換過程;另一方面是來自人類的生活活動,如生活污水、垃圾等,據計算,人在一生中(按60年計算)要從外界環境吸收324噸空氣、54噸水和32.4噸食物,同時他也向環境排放數量大致相同的廢棄物。環境污染物可分為氣態、液態、固態及膠態四種狀態,被污染的對象則為大氣、水體、土壤及生物(包括人類),下圖是環境污染物主要來源示意圖。 環境問題已成為世界各國的主要政治問題和社會問題。這些問題都是由於人們的行動違反自然規律所致,預料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大規模的深入地改造環境,也必將引起更復雜的新的環境問題。解決環境問題的根本途徑是調節人類社會活動與環境的關系。 二、環境污染的防治對策 環境污染的防治主要是解決從污染產生、發展,直至消除的全過程中存在的有關問題和採取防治的種種措施,其最終目的是保護和改善人類生存的生態環境。污染防治對策包括單個污染源或污染物的防治,也包括區域污染的綜合防治。根據治理對象的不同,它又可分為大氣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雜訊和振動控制、惡臭防治、土壤污染防治等;按照不同的防治方法,又可分為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的防治方法。 圖象沒辦法上傳,你到這個網址看看吧 http://www.comva.cn/Second_volume/2007-3-28/-rpxz0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