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假廣告的整治
據工商總局官網顯示,為深入貫徹落實全國工商和市場監管工作會議部署,嚴厲打擊互聯網廣告違法行為,工商總局決定開展互聯網廣告專項整治工作,並發布了《工商總局關於開展互聯網廣告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一是涉及導向問題、政治敏感性問題、損害國家利益的違法互聯網廣告;
二是危害人民群眾人身安全、身體健康的食品、保健食品、醫療、葯品、醫療器械等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
三是含有欺騙誤導消費者內容、損害人民群眾財產利益的金融投資、招商、收藏品等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
四是妨礙社會公共秩序、違背社會良好風尚、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
五是社會公眾反映強烈的其他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等。
此外,工商總局還要求各地工商和市場監管部門要突出整治重點,加大執法力度,狠抓互聯網廣告案件查辦和執法。突出查辦社會關注度高、群眾反映強烈、危害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的大要案件,從重從嚴查處嚴重違法的互聯網廣告案件。曝光互聯網廣告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懾,樹立執法權威。強化信用監管,推進互聯網廣告違法行為行政處罰信息100%公示。
必須要嚴抓,嚴厲打擊。
㈡ 整治虛假醫葯廣告 看國外如何治理
美國對醫葯用品電視廣告的規定尤其嚴格,播放中不得使用「安全可靠」、「無副專作用」等誇大屬醫療效用的詞句……
美國不允許醫葯廣告誇大療效
美國對醫葯用品電視廣告的規定尤其嚴格,播放中不得使用安全可靠、無副作用等誇大醫療效用的詞句;同時必須詳細說明該葯物的副作用。醫葯廣告中如有痛苦呻吟的表情、動作及聲音也會被禁止。
日本對虛假醫葯廣告處以重罰
日本《醫療法》規定,對於打虛假廣告的診所或者醫院,其法人將被處以6個月以下拘留和罰款。日本還專門設立了國民健康管理部門,重視消費者的投訴,如投訴確實,會動用行政力量與企業交涉。
法國醫療廣告語禁用最好等字樣
法國對醫療廣告的管理可謂事無巨細。醫院不許做廣告是死規定;葯品廣告的廣告語則從字體、字跡到顏色都有明確的要求和標准。為避免不公平競爭,不能在廣告中出現第一、最好等字樣。
德國只允許醫學雜志刊登處方葯廣告
德國規定,處方葯只能在專業葯店中出售,只能在醫學或葯物專業雜志上刊登廣告,不得在大眾媒體上做廣告。
㈢ 抵制虛假廣告你有什麼辦法!
建議取消他們做虛假廣告的平台,比如取消一些小電視台電台播放虛假廣告的權利!或是直接取諦一些小的電視台電台的活動!他們就是縱容虛假廣告的劊子手!
㈣ 整治虛假違法廣告初見成效了嗎
針對虛假違法廣告這一社會公害,國家相關部門已開始重拳出擊,嚴肅查處。在今年2月,國家工商總局、中央宣傳部、中央網信辦、工業和信息化部等11部委部署今年整治虛假違法廣告工作。
第三是把握時間節點,步步為營。今年的虛假違法廣告治理將持續到今年年底。第四是發布典型案例,以儆效尤。今年4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公布了2018年第一批典型虛假違法廣告案件,河北秦皇島蕾迪商貿有限公司等20家廣告責任主體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而受到行政處罰並被處以罰款。今年7月,又公布了30件2018年典型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案件,其中包括湖南長沙絕味食品營銷有限公司等引起社會輿論廣泛關注的違法廣告案。
㈤ 虛假違法廣告要被重點整治了嗎
報道稱,工商總局等11部門26日發布關於印發《整治虛假違法廣告部際聯席會議2018年工作要點版》的通知,權要求加大整治虛假違法廣告力度,突出醫療、葯品、食品、保健食品、招商、金融投資、收藏品類等重點領域和農村、城鄉接合部等重點地區,重點查處事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生命安全的虛假違法廣告。
通知要求加強廣告導向監管,健全廣告導向監管的領導協調和應急處置機制。針對互聯網廣告監管的重點難點,部署開展互聯網廣告專項整治工作。嚴厲查辦互聯網虛假違法廣告案件,強化互聯網平台責任。
㈥ 現在手機里到處都里些虛假廣告,怎麼就沒有相關部門來整治呢
你可以設置不要接收這些虛假廣告啊。不看就可以了吧。有些真有些假,我們也管不了那麼多啊。只能自己提高警惕,不要被騙就好。多跟父母講講現在的那些騙局。別讓父母受騙就好。
㈦ 工商總局如何嚴查5類互聯網虛假廣告
今天從國家工商總局了解到,工商總局決定自2月起開展互聯網廣告專項整治工作,嚴肅查處5類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
通知中指出,工商部門將以社會影響大、覆蓋面廣的門戶網站、搜索引擎、電子商務平台、移動客戶端和新媒體賬戶等互聯網媒介為重點,集中整治社會影響惡劣、公眾反映強烈、危害人民群眾人身財產安全的虛假違法互聯網廣告
通知還明確了互聯網平台的責任,要求互聯網平台加強自律,建立健全廣告審查、發現制止違法廣告等相關機制制度。工商部門也將發揮聯合約談、行政指導、行政告誡的作用,督促指導互聯網平台自覺履行法定義務與責任。
據了解,專線整治行動將持續到今年12月。
㈧ 整治虛假廣告可否學習國外
虛假廣告已成為我國一大公害,長期以來,國家為整治虛假違法廣告投入巨大,但收效卻不顯著。筆者認為,在這方面,國外經驗值得借鑒。 在美國,主管廣告的權威和核心部門是聯邦貿易委員會,其治理虛假廣告有兩個特點:一是虛假廣告界定范圍廣泛而明確,規定凡是「廣告的表述或由於未透露有關信息而給理智的消費者造成錯誤印象的,這種錯誤印象又關繫到所宣傳的產品、服務實質性特點的」,均屬於虛假廣告,這就意味著所有現實中無法實現的承諾都屬於虛假廣告,比如媒體上常見的「永葆青春」、「今年二十明年十八」等;此外,所有的廣告商在發布廣告之前,必須經過實驗或科學研究、調查,具有合理憑據,不能空口無憑。二是對虛假廣告處罰力度大,一旦聯邦貿易委員會判定某一廣告為虛假廣告,有誤導消費者的情形,可以要求廣告商馬上停止發布,並責令其發布更正廣告,特殊情況下甚至可以要求更正廣告連續播出1年以上,費用自負;如果廣告商繼續播出該虛假廣告,每播出1次罰款1萬美元,同時,聯邦貿易委員會還可以向法院起訴,情節嚴重的,廣告商將面臨巨額經濟賠償,甚至是牢獄之災。這樣的執法標准,在凈化廣告市場、維護消費者權利和合法利益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要根治虛假廣告,走上法治軌道,迫切需要在立法和執法上有所作為,借鑒他山之石。
㈨ 如何才能整治報紙上層出不窮的虛假廣告
第一步,完善和抄健全相關的法規襲制度。
(你說人家是虛假廣告,依據是什麼,憑什麼!)
第二步,應該對那些媒體機構,也要做出嚴厲制裁。
(刊登虛假廣告者,除了重罰款,讓他刊登虛假廣告換來的利益,不夠交罰款,那他肯定不會再登了!並利用媒體,公布於眾,輿論的力量不可忽視:「眾口爍金,積毀銷骨!」
第三,這個很重要,利益面前,你會不會怦然心動,或者是面對強勢,你是否會選擇退卻、與讓步?如果你選擇是,那就說什麼做什麼都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