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類策劃
Ⅰ 質量管理體系不符合項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這個是ISO9001?
原因分析是針對問題的,一個問題可能的原因是多種,每個組織不版可能相同
上述權三項不符合項,分別不符合的條款應該註明,這樣有利於分析原因。
沒有做 原因無非是:不知道要做、不知道該誰做,不知道該什麼時間做。
如 項目質量保證大綱中,未體現風險管理,是否知道需要風險管理?產品特性分析是否需要在輸出文件? 這些可能是不知道要做。
而未按《設計開發計劃》的要求編寫新產品技術條件,可能是不知道誰做,何時做。
進一步原因分析不外乎,
整改措施:
對相關人員進行培訓,讓其對管理文件相關要求清楚,提高質量意識
明確設計開發小組的職責、介面、計劃階段。做到事事有人做,知道何時做。
設計項目的過程跟蹤可考慮制定製度,規范項目跟蹤和檢查。或明確項目管理人員職責和跟蹤計劃,對研發過程進行監視和測量。
Ⅱ 質量整改中管理策劃原因是什麼意思
簡單來說:
1原因分析:技術部設計和開發人員未能按照設計和開的輸入要求,明確輸出的內容。原因是技術部有關人員對標識要求了解不清楚。
整改措施:對技術部有關人員進行質量管理體系培訓,加深對標準的理解。按照設計和開發輸入的要求,將設計和開發輸入進行總結,匯總,製作設計和開發輸出清單。見附件(附上設計和開發輸出清單)。
2原因分析:進行設計和開發策劃時,未規定設計和開發每階段的評審要求和評審人員。
整改措施:1)召集技術部對設計和開發計劃書進行更改,添加設計和開發每階段的評審要求,包括參加評審的人員,評審的方式等。
2)組織人員對設計和開發輸出階段進行評審,評審設計和開發輸出是否符合輸入要求。填寫設計和開發評審記錄表。包括評審的結果、改進的措施、評審人員的簽字和日期。
望補充 望採納
Ⅲ 公司刀具整改策劃書怎麼寫
策劃內容要簡單明了而且具體 策劃名稱(策劃主題):要盡可能具體地寫出。比如,「培訓策劃書」,僅僅這樣寫是不夠的。必須要清楚地寫出「1998年8月公司全體營銷人員第一期培訓策劃書」。 當然,也可以把名稱簡單寫為「公司第一期營銷培訓策劃書」,但一定要加上副標題:「於1998年8月以全體營銷人員為對象」。 策劃者姓名(小組名稱、成員名稱):寫明所屬部門、職務、姓名。若是小組形式,就寫出小組的名稱、負責人、成員的姓名(包括所屬部門、職務)。如果有外界人員參與的話,也應明白記載。 策劃製作年月日:這是指編制完成時的日期。為方便起見,通常都以評審日或前三日為准。如果完成時間已久的話,可以寫為某年某月某日編制,某月某日修正,較接近評審日期,則印象較為深刻。 策劃目的以及策劃內容之簡要說明:要很技巧地把策劃目的、要點用簡短的幾行寫出,同時也把策劃的核心構想或畫龍點睛之處明確地寫出。 策劃之經過說明:策劃主題何以被提出,策劃活動何以會進行,又是經過何種程序去完成等,這些緣起及經過都要加以交待。因為時間、人員、費用等都有一定的限制,所以你可以在此預作伏筆,辯解說無法充分作策劃。當然,藉口和理由太多的話,會影響策劃的說服力和信賴性。 策劃內容之詳細說明:這是說明策劃內容的正文部分。表現方式要簡單明了,使評審的人一看一聽就很容易明白。不要單單用文字表示,可適當地加入一些圖表。這時尤其要考慮對方的理解力和習慣,千萬不要只站在自己的立場自導自演,不亦樂乎。 策劃實施時之步驟說明以及計劃書(時間、人員、費用、操作等之計劃表):對策劃的實施操作步驟、程序都應做成計劃。這些實施程序、時間表(從准備執行到成果之綜合整理以至反省時間)等各項計劃都要附在計劃書里。至於費用計劃、人員計劃、作業計劃、對外委託部分,也都要編製成計劃書。 ★要有效果與結果的預測 策劃之期待效果、預測效果:對於該策劃實行之後所能期待之效果與預測可得到的效果,應盡可能依據足以信賴的根據來提出。同時,費用與效果所表示出來的效率,或對公司內外無形有形的效果等,也要說明清楚。 對本策劃問題症結之想法:不論什麼策劃,要達到一百分是很困難的。對策劃中出現的短處、問題症結不應迴避,要在匯報中一一列明,並寫出自己的想法。 可供參考之策劃案、文獻、案例等:從說服的觀點來看,如果能把本公司或其它公司的成功例子,或文獻上記載的成功案例拿來作為參考,合格的可能性就會增加。 如有第二、第三備擇方案時,列出其概要:如果策劃不止一個(其實這是更加科學的態度和作法),在策劃書也應一並說明,以起到參考意義。對此下節有詳細的說明。 對策劃實施應注意之點及希望事項:策劃書是以實施為前提而編制的,有許多要特別注意的事項,對這些要做成備忘,並且很技巧地把它們整理出來附在策劃書上。 ★同時准備第二方案、第三方案 當擬定策劃書時,並沒有硬性規定一定只能做一個策劃案。對於同一個主題,同時做出兩個或三個策劃案也是可以的。當然,有時策劃人員會過於自信,認為自己的工作是完美無缺的。但從企業的實踐而言,在對策劃進行審查時,一定會有種種的意見出現,所以事先准備替代方案是明智的。 有經驗的策劃者會預測審查者可能提出的反對意見,或者他們的習慣,然後准備第二案、第三案。首先把第一案提出,當反對意見出現時,你就可以馬上說:「事實上我也認為這有缺點,所以我就准備了第二套方案」。由於第二案已經包含了對第一案的意見和批評,所以審查人員不得不贊成。更周到的策劃人員還往往准備第三套方案,萬一第一第二都通不過時,還可以利用最後一套來鞏固防線。總之,與其讓第一案一遭否決,就使自己全軍覆沒,倒不如事先准備後備方案,使成功的概率大為提高。 ★突出重點,勿面面俱到 在策劃過程中,過分貪求是要不得的。貪求無厭表示一個策劃裡面納入太多的構想,變成目標過多。 對一個善於思考的人來說,就某個問題產生很多的想法是個大優點,但如果想把過多的想法都納入策劃之中,這是一個危險的陷阱。若策劃書中的觀點和想法太多,就未免太過於熱鬧,這樣一來,到底哪個是策劃的焦點和主體、哪一個效果是最可期待的,就變得模糊不清了。 一個優秀的策劃人員一定不可貪心,他們會把構想濃縮,即使有很好的方案,只要與主題無關,就會捨得刪除,留待下次再用。要記住:適當的舍棄是重要的策劃技術
Ⅳ 產品標簽錯混,怎麼寫改善措施
產品標簽錯混,怎麼寫改善措施,客戶很不喜歡我們寫『操作失誤、人員培訓、質量意識提升』等整改措施,可是又能怎麼寫呢?總不可能什麼都上防錯吧?」
其實首先我也想說,不僅是你的客戶不喜歡這樣的8D報告,我也不喜歡人家寫整改措施動不動就寫「操作工質量意識不強,加強培訓」,「處罰當事人300塊」等等。我在企業做質量負責人的時候,無論是我的供應商還是內部生產工程除了類似的問題,如果我SQE或過程質量工程師把這樣的改進報告交給我,必然會得到我的一頓狠批。
因為把質量問題的責任推卸給操作工,要麼是不負責任的應付,要麼就是不懂質量管理。因為在我的工作經歷中,我所接觸到的操作工,大多都是很朴實的工人。確實有刁鑽耍滑的,但是少之又少。所以上述例子中的問題,無不可以從管理制度和方法上查找原因。
01
先說說外觀缺陷
一般說來,外觀缺陷都是需要百分之百目測檢驗的,確實容易造成漏檢的情況。但是還是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去查找原因和制定改進措施的。
——外觀檢驗標準是否具體、是否清晰、是否和顧客達成了一致。有些企業的外觀標准上僅簡單寫了「無飛邊毛刺、無磕碰傷」。但是在現場操作時,操作工和生產管理人員又認為「無磕碰傷是不可能的」,因而就按照自己的理解去掌握一個模糊的標准。規范的做法是,把產品按照功能面,逐一根據可能的缺陷確定可以接受的標准和不能接受的標准。然後以圖文並茂的形式描述清楚。標准應清晰、易懂、沒有歧義,而且是現實可行的。杜絕模糊的「外觀標准參見限度樣件」。如果有限度樣件,也要有文字說明,限度樣件是哪個方面哪個缺陷的限度樣件,是缺陷樣件還是合格樣件,缺陷和合格的判定條件是什麼,一定要說明清楚。
——外觀標準是否已經清晰、明確地培訓傳達到員工。杜絕籠統地說培訓不到位,而僅僅就事論事在這個缺陷上培訓這個員工,而同類的事情下次在另一個工位就另外一個問題又可能重復發生。如果是員工培訓方面整改,一定從培訓方法、培訓流程、培訓後考核方法、新員工上崗初期的互檢和師傅陪伴等角度,在工作方法上和流程制度上找原因,加以整改,杜絕下次類似的事情發生。例如針對外觀缺陷的培訓,除了給新員工講解外觀標准或作業指導書,還應該結合大量的缺陷實物樣件進行培訓,讓新員工做些缺陷判斷的練習。在員工上崗初期,在標准界限附近的零件要請師傅或質量人員幫忙判斷。要建立關鍵崗位管理和頂崗人員培訓制度,杜絕新員工臨時培訓匆忙上崗。
——崗位工作策劃是否合理。例如有外觀檢驗要求的工位的光源的光照度是否合適?外觀檢驗工作台的高度是否合適工件翻動和作業觀察?員工外觀檢驗的觀察作業的次序是否有策劃並固化下來了?也就是說,員工檢驗零件外觀時,眼睛要看到哪幾個面哪幾個點,工件翻轉次序和眼睛的行走路徑是否是固定的?外觀檢驗和生產操作是否能夠在限定的節拍內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