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不均勻沉降治理
『壹』 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怎麼處理
看情況處理的,如果沉降不嚴重,封縫就可以了。
如果沉降嚴重,甚至可能繼續,要對地基進行加固。
如果沉降不嚴重,但是開裂嚴重(比如混凝土剝落,露筋)也要採用水泥漿恢復甚至粘碳纖維布或鋼板加固。
『貳』 在地質不是很好的地方做成滿堂紅地基可以阻止不均勻沉降嗎
在地質不是很好的地方做成滿堂紅地基可以阻止不均勻沉降的。但注意基礎下面換土,用級配砂石分多層碾壓夯實,然後做全鋼筋混凝土的滿堂紅基礎。
對地基不均勻沉降採取的防治措施:
(一)從鑽探報告入手,確保其真實性和可靠性
地質鑽探報告是一門專門的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鑽探報告是設計人員的主要設計依據,必須提高地質勘測人員的業務水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加強責任感,這樣才能使鑽探報告具有真實性和可靠性。
(二)從設計入手,採取多種措施,增強多層住宅的基礎剛度和整體剛度。
建築措施。多層住宅的平面形狀應力求簡單,規則整齊,盡量避免形狀復雜,陰角太多;避免建築物有顯著的高差或荷載差異。在軟土地區建築物的裂縫事故,往往以有高度差異或荷載差異的建築物為多見,尤其是高、低或輕;重單元連成一體未設置沉降縫時易發生。
設置沉降縫。多層住宅的學位體長度應控制在55米以內;長度較大的住宅,考慮在適應部位設置沉降縫;對於平面圖形復雜的,或有層高高差及荷載顯著不同的,要在其轉折處;層高高差處或荷載顯著不同的部位設置沉降縫;在地基土的壓縮性有顯著不同處或在地基處理方法不同處設置沉降縫。
考慮相鄰建築物的影響。建築物荷載不僅使建築物地基土產生壓縮變形,而且由於基底壓力擴散的影響,在相鄰范圍內的土層,也將產生壓縮變形;這種變形隨著相鄰建築物距離的增加而逐漸減少,由干軟弱地基的壓縮性很高,當兩建築物之間距離較近時,常常造成鄰近建築的傾斜或損壞。
結構措施。控制建築物的長高比。長高比是保證磚石承重結構建築物剛度的主要因素。長高比大的建築物,調整地基不均勻變形的能力就差,相反,如將建築物長高比限制在一定范圍內,它就具有較大的調整地基不均勻變形的能力。實踐證明,建築物的長高比控制在2.5至3之間時,可減少建築物的相對彎曲,房屋不易出現裂縫。
合理布置縱橫牆。承重結構的牆身是房屋扭曲的主要受力構件,它具有調整地在不均勻變形的能力。縱、橫牆的布置合理與否,對建築物的整體剛度影響很大。如縱牆貫通而橫牆密布,則猶如空脹多肋深梁,剛度很大,這時基礎沉降比較均勻。為了保證建築物的整體剛度,對於磚石承重結構的縱橫牆應盡量貫通,橫隔牆的間距不宜過大,一般不大於建築物寬度的1.5倍為妥。
設置圈樑。在建築物的牆體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樑的主要作用是增強建築物的整體性,它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或減少裂縫的出現,即使出現了裂縫也能阻止裂縫的發展。
多層住宅的樓面板。屋面板必須一律採用現澆鋼筋砼結構,多層住宅的基礎及主體結構必須用商品砼澆搗。
地基和基礎措施
(1)多層住宅的地基基礎設計必須以控制變形值為主,設計單位必須進行基礎最終沉降量和偏心距離的驗算。基礎最終沉降量應當控制在上海市《地基基礎設計規范》(1999年修訂版)規定的限值以內。在建築物體形復雜,縱向剛度較差時,基礎的最終沉降量必須在15MM以內,偏心距應當控制在15‰以內。
(2)當天然地基不能滿足建築物沉降變形控制要求的,必須採取技術措施,一般可採用打預制鋼筋砼短樁。
(3)同一建築物盡量採用同一類型的基礎並理置於同一土層中。
(三)從施工入手,切實提高施工質量
1、砂漿的品種、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影響砂漿強度的因素是計量不準,原材料質量主變動;塑化材料(如石灰膏)的稠度不準而影響到滲入量;砂漿試塊的製作和養護方法不當。解決的辦法是:加強原材料的進場驗收,嚴禁將不合格的材料用於建築工程上。對計量器具進行檢測,並對計量工作派專人監控;將石灰膏調成12CM的標准稠度後稱量,或測出其實際稠度後進行換算。
2、磚的品種,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砌體組砌形式一定要根據所砌部位的受力性質和磚的規格來確定。一般採用一順一丁,上下順磚錯縫的砌築法,以大大提高砌築牆體的整體性,當利用半磚時,應將半磚分散砌於牆中,同時也要滿足搭接1/4磚長的要求。
3、正確設置拉結筋。磚牆砌築前,應事先按標准加工好拉結筋,省得工人穩來亂拿鋼筋;使用前地操作工人進行技術交底;一般拉結筋按三個0.5M,即埋入牆內0.5M,伸出牆外0.5M,上下間距0.5M.抗震構造柱埋入長1M.半磚牆放1根,一磚牆放2根,考慮到水平灰縫為8-12MM,為保證水平灰縫飽滿度,拉結筋選用Φ6.5MM.
4、不準任意留直槎甚至陰槎,構造柱馬牙槎不標准,將直接影響到牆體整體性和抗震性。為此要加強對操作工人的教育,不能圖省事影響質量;為保證構造柱馬牙槎高度;不宜超過標准磚五皮,多孔磚三皮;轉角及抗震設防地區臨時間斷處不得留直槎;嚴禁在任何情況下留陰槎。
5、加強多層住宅的沉降檢測。施工期間,施工單位必須按設計要求及規范標准埋設專用水準點和沉降觀測點。主體結構施工階段,每結構層沉降觀測不少於一次;主體結構封頂後,沉降觀測2個月不少於一次。監理單位必須進行檢查復測,並將資料列人工程質量評估內容。
『叄』 地基下沉不均勻,導致房子傾斜怎麼辦
地基下沉的補救方法如下:
1、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對結構的承載能力和整體性有較大的影響,需要及時治理加固。在加固之前,應做好對裂縫的勘察,掌握裂縫開展規律,再根據裂縫程度,對結構進行適當的加固處理。
2、一般性裂縫,如若干年後不發展,則可以認為不影響結構安全使用,可採用填縫修補或灌漿修補。
3、對於影響安全使用的裂縫,應進行加固處理。
4、加強上部結構鋼度,可採用鋼筋、型鋼拉桿或在牆體上增設鋼筋混凝土圈樑,圈樑用強度等級為C15—C20的混凝土,截面不小於120×180mm,配筋可採用縱向φ4@10—14箍筋φ6@200—250,每隔1.5—2.5mm應有牛腿(或螺栓、錨固件等)伸進牆體與牆體拉結好。澆築圈樑時應將牆面鑿毛,洇水以加強粘結。
拓展資料
支承由基礎傳遞的上部結構荷載的土體(或岩體)。為了使建築物安全、正常地使用而不遭到破壞,要求地基在荷載作用下不能產生破壞;組成地基的土層因膨脹收縮、壓縮、凍脹、濕陷等原因產生的變形不能過大。
在進行地基設計時,要考慮:
①基礎底面的單位面積壓力小於地基的容許承載力。
② 建築物的沉降值小於容許變形值 。
③ 地基無滑動的危險。
由於建築物的大小不同,對地基的強弱程度的要求也不同,地基設計必須從實際情況出發考慮三個方面的要求。有時只需考慮其中的一個方面,有時則需考慮其中的兩個或三個方面。若上述要求達不到時,就要對基礎設計方案作相應的修改或進行地基處理(對地基內的土層採取物理或化學的技術處理,如表面夯實、土樁擠密、振沖、預壓、化學加固和就地拌和樁等方法),以改善其結構性質,達到建築物對地基設計的要求。
地基是指建築物下面支承基礎的土體或岩體。作為建築地基的土層分為岩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有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復合地基)兩類。天然地基是不需要人加固的天然土層。人工地基需要人加固處理,常見有石屑墊層、砂墊層、混合灰土回填再夯實等。
『肆』 防止地基不均勻沉降的方法
地質鑽探報告真實性如何,對多層住宅的沉降量大小關系很大。工程地質報告要正確反映土層性質、地下水和土工試驗情況,並結合設計要求,對地基作出評價,對設計和施工提出某些建議。如果地質報告不真實,就給設計人員造成分析、判斷的錯誤。以前在地質鑽探中有的有孔或深度不到位,有的抄襲相鄰的地質報告,個別甚至出具假報告,都曾給建設單位造成過重大經濟損失。
在設計方面也有一些原因。多層住宅單體太長的;平面圖形復雜,或有層高高差及荷載顯著不同的;地基土的壓縮性有顯著不同處或在地基處理方法不同的,未在適應部位設置沉降縫。基礎剛度或整體剛度不足,不均勻沉降量大,造成下層開裂。設計馬虎,計算不認真,有的不作計算,照抄別的建築物的基礎和主體設計。
在施工方面上的原因。牆體砌築時,砂漿強度偏低,灰縫不飽滿。砌磚組砌不當,通縫多,斷磚集中使用。拉結筋不按規定標准設置。牆體留槎違反規范要求。等等。
對地基不均勻沉降採取的防治措施
(一)從鑽探報告入手,確保其真實性和可靠性
地質鑽探報告是一門專門的科學,來不得半點虛假。鑽探報告是設計人員的主要設計依據,必須提高地質勘測人員的業務水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素質,加強責任感,這樣才能使鑽探報告具有真實性和可靠性。
(二)從設計入手,採取多種措施,增強多層住宅的基礎剛度和整體剛度。
建築措施。多層住宅的平面形狀應力求簡單,規則整齊,盡量避免形狀復雜,陰角太多;避免建築物有顯著的高差或荷載差異。在軟土地區建築物的裂縫事故,往往以有高度差異或荷載差異的建築物為多見,尤其是高、低或輕;重單元連成一體未設置沉降縫時易發生。
設置沉降縫。多層住宅的學位體長度應控制在55米以內;長度較大的住宅,考慮在適應部位設置沉降縫;對於平面圖形復雜的,或有層高高差及荷載顯著不同的,要在其轉折處;層高高差處或荷載顯著不同的部位設置沉降縫;在地基土的壓縮性有顯著不同處或在地基處理方法不同處設置沉降縫。
考慮相鄰建築物的影響。建築物荷載不僅使建築物地基土產生壓縮變形,而且由於基底壓力擴散的影響,在相鄰范圍內的土層,也將產生壓縮變形;這種變形隨著相鄰建築物距離的增加而逐漸減少,由干軟弱地基的壓縮性很高,當兩建築物之間距離較近時,常常造成鄰近建築的傾斜或損壞。
結構措施。控制建築物的長高比。長高比是保證磚石承重結構建築物剛度的主要因素。長高比大的建築物,調整地基不均勻變形的能力就差,相反,如將建築物長高比限制在一定范圍內,它就具有較大的調整地基不均勻變形的能力。實踐證明,建築物的長高比控制在2.5至3之間時,可減少建築物的相對彎曲,房屋不易出現裂縫。
合理布置縱橫牆。承重結構的牆身是房屋扭曲的主要受力構件,它具有調整地在不均勻變形的能力。縱、橫牆的布置合理與否,對建築物的整體剛度影響很大。如縱牆貫通而橫牆密布,則猶如空脹多肋深梁,剛度很大,這時基礎沉降比較均勻。為了保證建築物的整體剛度,對於磚石承重結構的縱橫牆應盡量貫通,橫隔牆的間距不宜過大,一般不大於建築物寬度的1.5倍為妥。
設置圈樑。在建築物的牆體設置鋼筋混凝土圈樑的主要作用是增強建築物的整體性,它在一定程度上能防止或減少裂縫的出現,即使出現了裂縫也能阻止裂縫的發展。
多層住宅的樓面板。屋面板必須一律採用現澆鋼筋砼結構,多層住宅的基礎及主體結構必須用商品砼澆搗。
地基和基礎措施
(1)多層住宅的地基基礎設計必須以控制變形值為主,設計單位必須進行基礎最終沉降量和偏心距離的驗算。基礎最終沉降量應當控制在上海市《地基基礎設計規范》(1999年修訂版)規定的限值以內。在建築物體形復雜,縱向剛度較差時,基礎的最終沉降量必須在15MM以內,偏心距應當控制在15‰以內。
(2)當天然地基不能滿足建築物沉降變形控制要求的,必須採取技術措施,一般可採用打預制鋼筋砼短樁。
(3)同一建築物盡量採用同一類型的基礎並理置於同一土層中。
(三)從施工入手,切實提高施工質量
1、砂漿的品種、強度等級必須符合設計。影響砂漿強度的因素是計量不準,原材料質量主變動;塑化材料(如石灰膏)的稠度不準而影響到滲入量;砂漿試塊的製作和養護方法不當。解決的辦法是:加強原材料的進場驗收,嚴禁將不合格的材料用於建築工程上。對計量器具進行檢測,並對計量工作派專人監控;將石灰膏調成12CM的標准稠度後稱量,或測出其實際稠度後進行換算。
2、磚的品種,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砌體組砌形式一定要根據所砌部位的受力性質和磚的規格來確定。一般採用一順一丁,上下順磚錯縫的砌築法,以大大提高砌築牆體的整體性,當利用半磚時,應將半磚分散砌於牆中,同時也要滿足搭接1/4磚長的要求。
3、正確設置拉結筋。磚牆砌築前,應事先按標准加工好拉結筋,省得工人穩來亂拿鋼筋;使用前地操作工人進行技術交底;一般拉結筋按三個0.5M,即埋入牆內0.5M,伸出牆外0.5M,上下間距0.5M.抗震構造柱埋入長1M.半磚牆放1根,一磚牆放2根,考慮到水平灰縫為8-12MM,為保證水平灰縫飽滿度,拉結筋選用Φ6.5MM.
4、不準任意留直槎甚至陰槎,構造柱馬牙槎不標准,將直接影響到牆體整體性和抗震性。為此要加強對操作工人的教育,不能圖省事影響質量;為保證構造柱馬牙槎高度;不宜超過標准磚五皮,多孔磚三皮;轉角及抗震設防地區臨時間斷處不得留直槎;嚴禁在任何情況下留陰槎。
5、加強多層住宅的沉降檢測。施工期間,施工單位必須按設計要求及規范標准埋設專用水準點和沉降觀測點。主體結構施工階段,每結構層沉降觀測不少於一次;主體結構封頂後,沉降觀測2個月不少於一次。監理單位必須進行檢查復測,並將資料列人工程質量評估內容。
『伍』 地基不均勻沉降樓房會出現那些問題
有幾個條件來判斷:
1、總沉降量;
2、總的沉降差;
3、基礎設計深度;
4、樓版房是什麼結構(磚混結權構還是框架結構);
5、沉降發生總時間有多久了?
如果是磚混結構,基礎設計深度不深(5米以內),而且沉降量比較大(超過10cm),沉降差超過3cm,發生時間不長(一周內);那麼這個沉降證明比較危險。
『陸』 地基不均勻沉降 什麼叫地基不均勻沉降
地基是基礎下的土層,叫持力層。持力層在基礎及以上的重力荷載下,都有變形專,叫沉降。這種沉降有大屬有小,隨荷載不均或持力層的工程性質、狀況不同而異,相鄰基礎下的持力層沉降大小差別叫沉降差,謂之不均勻沉降。當超過一定限度時,會導致基礎歪斜、結構開裂,房屋不能正常使用,嚴重者結構失穩局部垮塌。
『柒』 砌體工程質量通病地基不均勻下沉引起牆體的裂縫怎麼辦才好
一、出現情況:
1)斜裂縫一般發生在縱牆兩端
2)通過窗口的兩個對角,裂縫向沉降較大的方向傾斜,並由下向上發展;
3) 窗間牆水平裂縫一般窗間牆的上下對角線成對出現,沉降大的一邊裂縫在下,沉降小的一邊裂縫在上;
4)豎向裂縫發生在縱牆中央、在頂部和底層窗檯處,裂縫上寬下窄,當頂層有鋼筋混泥土圈樑時,頂層中央頂部直裂縫則較少
二、原因分析:
1)斜裂縫主要發生在軟土地基上,由於地基不均勻下沉使牆體承受較大的剪切力,當結構剛度較差,施工質量和材料強度不能滿足要求時,導致牆體開裂;
2)窗間牆水平裂縫產生原因是在沉降單元上部受阻力,使窗間牆受到較大的水平剪力,而發生上下位置的水平裂縫;
3)房屋底層窗檯下豎向裂縫是由於窗間牆承受荷載後窗檯牆起著反梁作用,特別是較寬的窗口或窗間牆承受較大集中荷載情況下(如禮堂、廠房等工程,窗檯牆因反向變形過大而開裂;另外,地基建在凍土層上,由於凍脹作用而在窗檯處發生裂縫
三、防治措施:
1) 凡不同荷載(高差懸殊的房屋)、長度過大、平面形狀較為復雜,同一建築物地基處理方法不同和有部分地下室的房屋,都應設置沉降,使其各自沉降以減少或防止裂縫應有足夠寬度;操作中應防止澆築圈樑時將斷開處澆築在一起,或將磚頭、砂漿等雜物落入縫內,以免房屋不能自由沉降而發生牆體拉裂現象;
2) 加強上部結構的剛度,提高牆體抗剪強度這樣可以適當調整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操作中嚴格執行規范規定,如磚澆水濕潤、改善砂漿和易性、提高砂漿飽滿度和磚層間的粘接結;當留直差時應加拉結條,堅決消滅陰槎又無拉結條的做法;
3)寬大窗口下面考慮混泥土梁或砌反磚,以適應窗檯反梁作用的變形,防止窗檯處產生豎直裂縫;為了避免多層房屋底層窗檯下出現裂縫,除了加強基礎整體性外,也可以採取通長配筋的方法來加強;另外,窗檯部位不宜過多的半磚砌築
『捌』 地基不均勻沉降產生的牆體裂縫處理方法
治理方法
對於沉降差不大,且已不再發展的一般性細小裂縫,如果牆柱構件與房屋結構的剛度和強度是足夠的,一般不會影響結構的安全和使用,採用表面處理,即採取砂漿堵抹即可。
對於不均勻沉降仍在發展,裂縫較嚴重且在繼續開展階情況,應本著先加固地基後處理裂縫的原則進行。一般可採用樁基托換加固方法來加固,即沿基礎兩側布置灌注樁,上設抬梁,將原基礎圈樑托起,防止地基繼續下沉。
防止地基繼續沉降還可以採取注漿加固處理,在基礎邊緣外起的一定范圍內對稱梅花狀布孔,孔深根據地質情況確定。通過用振動法(或鑽孔法)將注漿花管擊至設計灌漿加固深度,將普通硅酸鹽水泥(強度等級不低於32.5級)拌成的稠漿注入地基土中。即用有一定限度的壓力,使水泥稠漿向地基的孔隙、空隙和空洞灌注。灌漿時,漿液所受阻力較小,易於滲透充填。漿液的滲流是哪裡薄弱,就往哪裡鑽,形成不規則脈狀、網狀和窩團狀漿液流體;漿液流體包圍和膠結土粒及碎石,固化後形成有一定強度的網路狀結石,與四周被擠密的填土一起形成復合地基,從而使地基結構趨於緻密、均勻性改善、承載能力明顯提高。
沉降穩定後或地基繼續沉降問題解決後,應對裂縫牆體根據裂縫的嚴重程度,分別採用灌漿充填法(1:2水泥砂漿);鋼筋網片加固法(250mm×250mmΦ4—6鋼筋網,用穿牆拉筋固定於牆體兩側,上抹35mm厚1:2.5水泥砂漿或C20細石混凝土);拆磚重砌法(拆去局部磚牆,用高於原強度等級一級的砂漿重新砌築)進行處理。還可以通過注漿法,其作法是,用空氣壓縮機將粘合劑灌人磚牆裂縫內,將開裂的牆重新粘合在一起,提高裂縫牆體強度的強度,具體施工方法如下:可沿裂縫打φ25mm孔,每個孔相距25mm左右,將建築膠聚合水泥漿灌入孔內,形成銷鍵來抵抗剪力,依靠建築膠聚合水泥砂漿將裂縫粘成整體。按照裂縫的寬度配製三種漿。當裂縫寬度在0.2~1mm時用稀漿,裂縫寬度在1~5mm時用稠漿;裂縫寬度在5~15mm時用砂漿。具體灌漿修補磚牆裂縫的施工工藝如下,即:清理裂縫→粘灌漿嘴子→封閉裂縫→檢查封閉程度→灌漿。
『玖』 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進行防治
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原因:
對於軟土層地基,多層住宅沉降較大,往往呈現凹陷形不均勻沉降。當沉降到一定限度時,在建築物底層門窗洞口角部出現斜裂縫或八字型裂縫、少數的可發展到二層和三層,此類裂縫大多數在房屋建成後不久出現,並隨著時間的增長而加大加多,待地基下沉穩定後,不再變化。
地質鑽探報告真實性如何,對多層住宅的沉降量大小關系很大。工程地質報告要正確反映土層性質、地下水和土工試驗情況,並結合設計要求,對地基作出評價,對設計和施工提出某些建議。如果地質報告不真實,就給設計人員造成分析、判斷的錯誤。以前在地質鑽探中有的有孔或深度不到位,有的抄襲相鄰的地質報告,個別甚至出具假報告,都曾給建設單位造成過重大經濟損失。
在設計方面也有一些原因。多層住宅單體太長的;平面圖形復雜,或有層高高差及荷載顯著不同的;地基土的壓縮性有顯著不同處或在地基處理方法不同的,未在適應部位設置沉降縫。基礎剛度或整體剛度不足,不均勻沉降量大,造成下層開裂。設計馬虎,計算不認真,有的不作計算,照抄別的建築物的基礎和主體設計。
在施工方面上的原因。牆體砌築時,砂漿強度偏低,灰縫不飽滿。砌磚組砌不當,通縫多,斷磚集中使用。拉結筋不按規定標准設置。牆體留槎違反規范要求。等等。
『拾』 地基不均勻沉降的原因
不均勻沉降,主要的原因是建築物上部荷載分布不均勻,造成持力層地基土的附加應力不均勻;持力層地基土厚度分布不均勻,造成不同部位土體不均勻壓縮變形;持力層地基土下卧層分布不均勻,造成土體總壓縮變形的不均勻;基礎持力層未選定在同一土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