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葯品專項整治總結
為了人類的未來,吃的東西都不安全了,人的存在意義就不大了。所以為了子孫後代,要堅決打擊假冒偽劣,尤其是食品葯品。
㈡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教育部關於深入開展學校食堂食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的工作要求
(一)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食品葯品監管部門與教育行政部門要高度重視食堂食品安全工作,把集中整治與日常監管、食堂自律與強化監管、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有機結合,把學校食堂食品安全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標本兼治、著力治本,將宣傳教育貫穿始終、完善制度貫穿始終、落實責任貫穿始終、檢查指導貫穿始終,確保整治取得實效。
(二)深入開展教育培訓。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食堂食品安全培訓,認真組織學習《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和《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督促學校切實承擔餐飲服務第一責任人責任,建立健全各項管理制度,確保各項工作不留盲點、不留死角。
(三)認真開展全面排查。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屬地監管原則,組織對轄區各類學校食堂(尤其是農村學校食堂和承包食堂)進行全面排查,認真查找薄弱環節,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堵塞管理漏洞。要全面落實網格化管理責任,確保整治工作抓實抓細,抓出成效。
(四)加強重點品種檢驗。要針對學校食堂餐用具消毒效果、重點食品品種進行抽樣檢驗,及時了解食堂食品安全狀況。對抽檢發現的突出問題,督促認真整改。
(五)開展食堂食品安全示範工程建設。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密切配合,共同開展食堂食品安全示範工程建設。在高等院校、中小學和托幼機構中分別創建一批食品安全示範學校食堂,充分發揮示範食堂的引領和輻射作用。
(六)切實加強食品安全事故防控。各級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將學校食堂作為食品安全事故防控的重點,採取措施,排查隱患;積極指導學校制定食品安全事故應急預案,提高防控水平及應對能力。
(七)嚴查違法違規經營行為。各級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嚴格按照《食品安全法》及其實施條例、《餐飲服務許可管理辦法》、《餐飲服務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嚴厲查處食堂違法違規行為,對性質惡劣、後果嚴重的案件,要加大處罰力度;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司法機關。
(八)切實加強監督檢查和考核評估。各級食品葯品監管部門和教育行政部門聯合制定檢查評估方案,要認真組織檢查和評估,推進整治工作的深入開展。
(九)切實做好食品安全信息報送。各省級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應每2個月向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報告一次集中整治進展動態情況,重要情況要及時報告。2010年12月31日前,上報專項整治工作總結。
(十)大力加強新聞宣傳。組織媒體開展專項整治專題報道。重點報道基礎設施改造、制度建設、食品安全責任落實的開展情況。集中報道一批好典型、好經驗、好做法,增強全社會學校食堂食品安全信心。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
教育部
二○一○年五月十日
㈢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為什麼要針對醫療器械進行專項整治行動
因為醫療器械質量關乎患者生命安全的,像葯品一樣的,而且醫療器械屬於新興事物,關注管理自然多一點。
㈣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衛生部關於進一步開展整治非葯品冒充葯品專項行動的通知的工作內容
(一)繼續開展對葯品經營企業的監督檢查,重點對前一階段整治中發現的非葯品冒充葯品違法行為比較嚴重的區域和葯品經營企業進行檢查。
(二)開展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民營醫療機構監督檢查,全面檢查基層醫療機構中存在的以食品、保健食品、保健用品、化妝品、消毒產品、未標示文號產品冒充葯品的違法行為。
檢查中,一經發現上述產品在包裝、標簽、說明書中宣稱具有功能主治、適應症或者明示預防疾病、治療功能或葯用療效等行為以及產品名稱與葯品名稱相同或相似的,一律予以暫停使用,並按照衛生部、國家食品葯品監管局《關於整治葯品經營企業非葯品冒充葯品行為的通知》(國食葯監稽[2009]738號)要求進行處理。
(三)對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民營醫療機構、葯品經營企業監督檢查中發現的非葯品冒充葯品的線索進行梳理,集中力量追根溯源,重點對未標示產品批准文號以及標示虛假、無效批准文號冒充葯品的產品涉及的生產、經營企業和使用單位進行查處。
對未標示產品批准文號以及標示虛假、無效批准文號的產品冒充葯品的,一律由食品葯品監管部門按照假葯依法查處。對假葯涉及的生產、經營企業和使用單位,依法嚴肅處理並予以曝光。
(四)對查處中發現有涉嫌犯罪情形的,一律移交公安部門處理。
㈤ 什麼叫合理缺項數需要填寫食品葯品監督局給的《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專項整治自查表》裡面有這一項
表格中的一些項目 你公司不涉及無法填就是合理缺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