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環境整治發言材料
⑴ 如何做好清潔鄉村與環境整治發言稿
各位領導,同志們:
大家好!
我的發言題目是改善人居環境,建設秀美鄉村。
自鎮黨委、政府部署「清潔家園」活動以來,我們**村響應號召,積極行動,把環境整治作為一項重點工作來抓,將環境治理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在鎮黨委政府的指導和支持下,在全體村民的努力下,村莊環境衛生得到極大改觀,我們的主要做法是:
一、提高認識,充分發動干群積極參與
環境衛生是一個地方的形象和臉面,也是一個地方發展環境和文明程度的直接體現。我堅信沒有不自覺的村民,只有不得力的幹部。自鎮黨委政府部署「清潔家園」活動後,我村迅速召開村組幹部會議布置此項工作,明確任務,明確責任。同時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廣播、座談會、張貼清潔家園倡議書等多種方式、多種渠道宣傳活動的意義,統一思想,激發調動干群的積極性,把清潔家園美化環境活動當作大事、硬事,更當作好事、實事、惠民心的事來做,齊心協力,共建美好家園。為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創造了一個良好的輿論氛圍。
二.統籌安排,扎實推進環境衛生整治
根據我們村實際情況,在與群眾廣泛商討的基礎上,我們明確了工作思路,確定了工作重點。 一是組織群眾,對村組道路和房前屋後的垃圾進行清理,同時籌集資金三萬元,興建了6個垃圾填埋場,建立了村裡生活垃圾收集、轉運、處理運行機制,為以後的垃圾處理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二是投入資金一萬元,因地制宜的清理污水垃圾溝渠2000米,在凈化了溝渠水質環境的同時,為以後的水利灌溉做了一定的准備。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桂西溝污染問題,我村計劃聘請專人對桂西溝進行管理,堅持責任到崗,任務到人。
三.破解難題,建立環境整治長效機制
環境衛生不是形象工程,開展「清潔家園」活動的目的在於切實改善農村環境,必須建立長效機制,做到全民參與。為了保障此次清潔家園活動的長效性,我們探索建立了一套環境整治的長效機制。由群眾每戶每年出資50元作為經費,村委會出面聘請了2名保潔員,簽訂合同,每三天清理垃圾一次。同時嚴格考核,由村委會每周檢查考核,落實鞏固清潔家園的成果。群眾是做好農村保潔工作的主體,下階段,我們將繼續做好宣傳工作。通過各種渠道廣泛宣傳和普及農村環境保護知識,使之家喻戶曉,人人參與,達到用思想指導行動,用行動改變習慣的目的。同時,繼續完善長效保潔機制,制定村級考核辦法,做到責任明確、有章可循,力爭我村人居環境再上新台階!
謝謝!
⑵ 打造最干凈的鄉村發言稿
表 態 發 言 稿
各位領導、同志們:
市委、市政府組織召開這次鄉鎮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觀摩會,使我們很直觀地了解了龍井市部分鄉鎮農村環境整治情況,應該說感受很深、觸動很大,讓我們看到了周圍的典型,也由此清醒地認識到了我鄉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下面,本人就下一步我鄉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表態如下:
一、開展突擊整治。全鄉范圍內再次開展綜合整治,再掀整治熱潮。突出抓好兩個方面工作:一方面是再次開展垃圾清理工作,確保不留死角。另一方面是切實完善我鄉排水工程建設項目和衛生設施,建設配套設施。
二、明確整治重點。針對存在的症結問題,進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和措施,切實加強對重點區域、重點地段、重點部位的整治,努力營造干凈、整潔、文明、有序的農村環境。一是加強我鄉村屯環境整治,開展好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同時切實將長效管理機制落實到位,徹底改變鄉村臟亂差面貌,從主幹道到村屯公路,從地面到立面,逐一進行整治,不留盲區。二是加強重要節點整治。特別是村屯主要交通道路兩側、鄉村主要出入口和路段,要有針對性地加以整改。三是加強村莊環境整治。繼續大力推進村莊垃圾處理、道路保潔等工作,逐村進行整治,切實改變「臟、亂、差、散」的問題,促進村莊環境質量的持續好轉。同時重點搞好環境整治示範村建設,通過示範帶動全面,促進我鄉農村環境整體面貌有新的改善。
三、落實環境整治項目建設。一是加快落實休閑廣場建設,提高村民業余文化生活質量。二是對我鄉危房進行進一步改造,消除區域內的農村危房,改善村民的居住環境。三是對村屯外圍環境進行整頓。多處投放移動垃圾箱,並定期組織村民徹底清理村屯街道兩側的垃圾,保持良好的村屯衛生環境。四是在全市統一修建柵欄以後,對公路兩側和村街道兩側種植的樹木進行補栽,並對道路兩側綠化帶鋪設彩磚,以綠治臟、以綠擠亂。
總之,我們一定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安排部署,迅速掀起我鄉2012年城市環境綜合整治的新高潮,採取各項有效措施,以優異的成績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⑶ 農村脫貪光榮戶的發言稿發展產業環境治理,建房完工
文秘家園論壇我看有這個材料
你去找找
望採納
⑷ 如何做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匯報材料
某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情況匯報
範文已傳附件,請參考,望採納
⑸ 怎樣進行農村環境綜合整治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一是加強宣傳教育,提高農民環保意識。充分利用宣傳教育陣地,運用各類媒體大力宣傳治理農村環境污染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積極引導廣大農民摒棄陳規陋習,培養他們健康文明的生產、生活方式,強化他們的環保意識。
二是完善監管體系,強化落實目標責任。環保部門應不斷深入農村,檢查督促環保法規的落實情況以及環境監測、監察情況,加強農村環境保護的執法監督,建立環境報告制度,促進有關部門真正把環境管理和生產管理有機結合;在鄉、村、組三級建立鄉(鎮)長、村主任、組長負責的農村環保責任機制,細化任務,加強檢查,確保責任落實;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嚴格落實問責制,促使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走上常態化、規范化、制度化軌道。
三是加大綜合治理,全面開展環境整治。重點抓好水污染治理、飲用水源保護、固體廢棄物治理、人畜糞便污染治理和綜合利用,對污染和破壞農村環境的違法行為依法查處。全面落實農村環保「以獎促治」政策措施,率先針對重點流域、區域和問題突出地區開展集中整治,著力解決危害農民群眾身體健康、影響農業農村可持續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如:清理積存垃圾和其他有礙觀瞻的雜物以及污水,重點治理農村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倒亂流、亂種亂養、亂貼亂畫等「十亂」現象。
四是設立環治基金,建立環保長效機制。加大對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的資金投入,並建議設立專項基金,重點解決所轄地區污水和生活垃圾的處理。有條件的鄉鎮應該徵收垃圾處理費,設專(兼)職鄉村環衛人員,擔負一定范圍的保潔和環境衛生監督職責。同時,成立專門的農村基層環保管理機構,建立農村環境保護長效機制,從源頭上處理好農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保護飲用水水源。要積極探索農村保潔有償收費制度,採取政府投、鄉鎮幫、村級為主的方式,確保農村環衛整治和保潔工作有經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