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治理
Ⅰ 河水污染得到了治理因為從根本上解決了問題這句話中根本的解釋是是什麼
這個根本,是指污染的源頭,污染源,只有把這個污染源頭解決,河水的治理,自然得到了解決。
Ⅱ 北京五大風沙危害區得到徹底治理了
6月17日是第24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發布消息稱,隨著京津風沙源治理、百萬畝平原造林等工程不斷推進,全市五大風沙危害區得到徹底治理,沙化土地全部被綠蔭覆蓋,首都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據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統計,自2000年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啟動以來,全市在門頭溝、懷柔、密雲等區累計完成造林營林812萬畝,構建了首都北部抵禦風沙的第一道防線。工程區森林覆蓋率達52%、林木綠化率達72.8%,分別比2000年增加12.2和15.4個百分點,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的貢獻率達到90%以上。
京津風沙源二期工程2018年項目已經開始實施,其中林業項目包括困難立地造林2.4萬畝、封山育林15萬畝,預計2019年6月底前完工。
與一期工程相比,京津風沙源二期工程更加註重打好生態「補丁」,提升森林質量,因地制宜種植油松、側柏、落葉松、元寶楓等鄉土樹種。同時,加大櫟類、桑樹等景觀和食源樹種種植的比例,以生態辦法解決生態問題。
來源:中國新聞網
Ⅲ 白色污染沒有得到有效治理的原因是什麼
次性塑料餐盒的使用現狀及危害
如今,聚苯乙烯制快餐盒已經成為我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豪華酒店,還是沿街的小吃攤;無論是汽車站,還是飛機場,隨處都可以見到它們的影子.製造一次性塑料快餐盒的材料是聚苯乙烯,這是一種使用極為廣泛的高分子材料.由於它具有毒性較低、熔點較高、可塑性強、生產簡便等特點,使它成為製造價格便宜、隨用棄的一次性餐盒的極佳材料.據統計,全國每年消耗的此類餐盒超過100億只,僅南京一地每天就要使用40多萬只,上海每天因此而產生的「白色垃圾」更高達200多噸……一次性塑料盒使用之廣泛,數量之巨大由此可見一般.
然而,就是這樣一種使用廣泛的材料卻成了環境保護的一大「惡敵」.
由於聚苯乙稀製造的餐盒降解周期極長,在普通環境下,它的降解周期長達200年左右.也就是說,在很漫長的一段歲月里,它將「我行我素」,保持自己的高分子形態不變.
那麼那些廢棄的餐盒該如何處理呢?焚燒嗎?不行.它們燃燒時將會產生10餘種有毒氣體,直接造成大氣污染;掩埋嗎?也不行.為了使材料成型,在生產過程中必須加入各類添加劑,時間一長,其中部分有毒添加劑便會逐漸釋放出來,對土壤,以及水資源造成破壞;那麼回收再利用呢?很可惜,它們的可再生價值極低,更何況每天要回收那麼多體積大,質量小的餐盒又是何等浩大的工程啊!不但如此,用作發泡劑的氟利昂被科學界認可對地球大氣臭氧層造成不可逆轉破壞的「元兇」.
由此可見,一次性塑料餐盒的難以降解正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一大元兇.
不但如此,用作發泡劑的氟利昂被科學界認可對地球大氣臭氧層造成不可逆轉破壞的「禍首」.
一次性塑料餐盒對環境會造成巨大破壞,那麼它對人體就是絕對無害的嗎?
事實告訴我們,答案並非如此.一項新的科研結果表明,製造一次性塑料餐盒的原料:聚苯乙烯是一種致癌的環境激素物質.實驗證明,這類餐具在65℃以下的高溫下會引發二惡英(Dioxin)的產生,而它正是前不久媒體不斷提及地「最兇狠」的致癌物質.
不僅如此,由於我國政府正開始限制一次性塑料餐盒的生產,所以市面上使用的極有可能是一些非法地下加工廠所生產的餐盒.如此一來,產品質量,尤其是衛生也成了問題.
綜上所述,一次性塑料餐盒無論對環境還是對身體健康都有極大的危害作用.
在燃燒匙中放入泡沫塑料,直接點燃.在燃燒過程中產生了大量濃重的、有刺激氣味的黑煙.泡沫塑料迅速變為黑色液體並繼續燃燒,在其中可燃物質燃盡後生成不規則的塊狀黑色固體,它在加熱條件下同樣可溶於苯.
這種處理方法就是曾經廣泛採用的焚燒處理法.它的缺點很明顯,那就是對空氣污染大,處理不完全.
F.實驗的結果:我們認為本次實驗雖然沒能找出很好的智治理白色污染的辦法,但我們卻對構成白色污染的材料有了初步的了解,所以本次實驗在一定程度上說是成功的.
最後是成本問題,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環保型快餐盒的價格通常要比塑料餐盒貴20%-30%,有些(如紙盒)甚至貴2-3倍,而且生產廠商的利潤極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生產成本過高.以一個大型快餐廳為例,以每天用掉1萬多個一次性餐盒計,若每個餐盒增加0.03-0.05元,他們每年要增加15-20萬元的一次性餐具成本.這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了.成本居高不下的原因是什麼?歸根到底還是產品的推廣不到位.市場很大,銷量卻很小,產量自然不會大,成本又如何降下去呢?與其這樣惡性循環下去,還不如好好地做一下宣傳,擴大銷路.這就牽涉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產品如何宣傳的問題.僅僅將環保型餐盒的生產當新聞發布一下是不行的,必須在人們的腦海樹立環保型餐盒對環境,對健康生活的良好作用,這樣的宣傳才算到位.
但不得不說一下的是:盡管追求經濟效益不應該以破壞環境為代價、保護環境是每個企業應盡的起碼社會責任,但沒有法律或法規來要求我們的企業必須接受這種有益於社會卻無利於企業的新產品.既然環保型一次性餐具價格不具有優勢,那麼以追求最大經濟效益為目的企業,自然不會主動使用這種環保新產品了.他們共同的語言是,政府又沒強制,我們何必自找麻煩!
口罩不僅可以用來防霧霾,還可以用來阻隔攜帶細菌、病毒的飛沫,這些飛沫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傳染性的飛沫核傳播距離甚至能達到約48米。飛沫是一種潛在的健康威脅,如果被吸入體內,達到一定接觸時間,身體抵抗力又剛好較弱,那麼就很可能發展成疾病。春季是傳染病高發期,尤其要注意做好預防措施,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就餐前做好手部清潔、鍛煉身體增強抵抗力等。來自美國的進口高級醫用口罩普衛欣,能夠有效過濾空氣中傳播的細菌,而且佩戴舒適,不憋氣、無勒痕,與皮膚接觸的材質經,京東祝你健康
由此可見,僅靠生產廠商唱「獨角戲」是沒用的,政府法律或法規才是市場良性發展的「催化劑」.
Ⅳ 霧霾得到徹底的治理了嗎
就我們這個全國污染最嚴重的地方來說,目前還未取得明顯效果。不論是限專行還是限產,禁止屬燃燒秸稈,禁炮,灑水,霧霾還是嚴重。目前採取的治霾措施裡面,道路限行,工廠限產都會影響大眾的生活。而拆除違法建築,恢復植被,才是王道。
Ⅳ 內蒙古土地荒漠化已經得到有效治理了嗎
據報道,內蒙古雄跨三北,是我國北方面積最大、種類最全的生態功能區,截回止目前荒漠化和答沙化土地生態狀況持續向好,已經連續15年保持了「雙減少」。
隨著治理力度的不斷加強,內蒙古全區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生態狀況持續向好,沙漠面積相對穩定;五大沙地林草蓋度均有提高,沙地明顯向內收縮。
Ⅵ 田納西河洪水泛濫得到治理為什麼黃河不行
黃河之水不僅是因為兩條河的流向不同,河水的實際情況也不同。
Ⅶ 法雍地區是什麼時候得到治理的
法雍地區原本是片沼澤地,每年尼羅河泛濫的時候,都有洪水在這兒留存下來,漸漸地淤積成一個湖泊。從赫拉克列奧波里王朝時期,這一地區就得到治理。
Ⅷ 從北宋的政策總結中,今天的中國在治理國家得到什麼啟示
北宋實行的是休養生息,休養生息的政策,在今天中國的治理當中仍然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