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原則
❶ 河流綜合治理一般原則和措施是什麼
⑴規劃原則
以防洪、排澇為主,兼顧城市景觀、休閑娛樂等多種功能的原則,將洪水河治理成花園式風景觀賞河道;
堅持高起點、高標准原則,創造高質量的城市河道濱水景觀及優美的人際交往空間,營造「水清、岸綠、景美、游暢」的境界;
堅持以人為本,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原則,改善生態環境,爭取「生態、經濟、人文、社會效應」的協調統一。
⑵治理標准
根據《防洪標准》(GB50201-94),洪水河防洪標准按五十年一遇標准設防,行洪流量為779m3/s;遠期可通過百年一遇洪水。
⑶治理的總目標
結合安陽城市歷史及洪水河自然環境,在滿足城市防洪、排澇基礎上,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環境優美的城市水系公共空間,讓自然舒展的河流遊走於高樓大廈之間,珠玉般的湖泊構築出都市的詩情畫意,清潔的水質、優美的周邊環境讓市民得到生活的享受和自然的賜予,以提高城市品位,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促進安陽經濟社會全面可持續發展,努力將安陽市建設成為「人水和諧」環境優美的豫北區域性中心城市。
4.3綜合治理規劃
4.3.1防洪排澇工程規劃
洪水河幹流從安陽縣馬投澗鄉郭家村至高庄鄉汪流也入羑河,全長32 km,其中黃張村以上長約10km,實際上是一條山洪排水溝,溝壑交錯,蜿蜒曲折,經復核其現狀已滿足排泄要求,不需治理。
本次規劃擬從黃庄村渡槽(0+000)至汪流屯入羑河口(21+700)長21.7km,其中市區段長12.3km(自宗村西至經珠高速公路)。
市區段以滿足50年一遇,可過百年一遇防洪標准治理;其餘河段以二十年一遇洪水流量控制挖河槽,保持原河道中心線,對洪水河進行相應的規劃建設與治理。
❷ 河流上游治理的原則
河流上游主要是保護生態環境,保護水源,若條件適宜則植樹造林,涵養水源。
❸ 河道治理基本原則有哪些
河道治理是根據河道的變化規律符合生態發展的要求,為治理河道進行的水利工程規劃提供依據.
治理的原則是全面規劃、綜合利用、因地制宜、分期施工。
❹ 河流的治理措施:
河流的治理措施:
上游:治理原則是調洪,做法是修水庫、植樹造林;中游:治理原則是分洪、蓄洪,作法是修水庫,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則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開挖河道。
❺ 水利行業河道整治丙級資質怎麼辦理
四川緯地資質服務提醒:
辦理水利行業河道整治丙級資質,需要社會信譽度和不低於50萬的注冊資本,在人員和技術方面也需要達到標准才能進行申報。
更多資質服務緯地為你服務。
❻ 溫瑞塘河的綜合整治
溫瑞塘河的綜合整治:
一、目標定位
1、溫瑞塘河整治以治水為中心,以水污染防治、改善水質為根本,通過清障、清淤、截污、治污、護岸、綠化、景觀建設等綜合整治措施,使溫瑞塘河真正成為溫州的「城市塘河、生態塘河、文化塘河、景觀塘河」,為溫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河道水環境的支撐和保障。
二、基本原則
1、治污為本的原則。水環境最嚴重的問題是污染,必須把解決污染問題擺在首要位置,要通過污染源的普查,搞清各類污染源對河道水污染的貢獻率,從而對症下葯,截住污染源。
2、生態治水的原則。要重視水生態環境的研究,運用先進的生態手段治理河道,努力削減污染負荷。保護好現有生態環境良好的水域,特別是農村河道和三垟濕地重點保護水域等。
3、山水並治的原則。治水必然要治山,防止因水土流失而破壞河道水環境。對河道周邊的山體要加強水土保持,植樹造林,美化山川,防治水土流失,對人為的水土流失更要強化治理。
4、突出景觀的原則。沿河建設綠色通道和若干水環境景觀精品工程,保護好文物古跡,真正把河道建設成為一條亮麗的風景線,從而達到人居環境改善、環境質量提高、城市品位提升的整治目標。
5、持久治水的原則。現代化河道水環境的形成與整個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建設、民眾文明意識提升直接關聯,在溫瑞塘河綜合整治上,必須樹立持久治水的原則,防止急功近利。
6、建管並舉的原則。溫瑞塘河綜合整治必須防止重建設、輕管理的傾向。在當前我市經濟實力還不夠強、河道面貌難以用工程措施一下子改觀的情況下,加強管理力度應該成為減輕河道水環境壓力的重要手段。
三、技術要求
1、水利方面。要求達到溫州城市防洪規劃規定的防洪排澇標准,河道寬度、河床底標高、河岸高度滿足規劃的要求。
2、環保方面。近期(2002年)基本消除主河道黑臭現象,遠期(2010年)按總體規劃要求,河道水質達到水功能區劃規定的標准。
3、綠化方面。要求結合護岸工程建設綠化帶,綠化帶寬度主幹河道兩側原則上控制30米,至少不少於15米,主幹支流兩側原則不少於8米。
4、航運方面。滿足內河航運規劃要求,主河道要滿足7級航運,主要支流滿足8級航運要求。
5、沿河城市景觀方面。沿河建築在立面和高度上均應進行嚴格控制,各城鎮在塘河河岸建設時應劃定建築控制區。
(6)河道治理原則擴展閱讀:
溫瑞塘河位於甌江以南、飛雲江以北的溫瑞平原,是溫州市境內十分重要的河道水系,分屬於鹿城、甌海、龍灣、瑞安等「三區一市」管轄。
水源主要來自瞿溪、雄溪、郭溪(通稱三溪)以及大羅山和集雲山的山澗溪流,整個流域面積740平方公里,水面面積22平方公里,灌溉面積48.2萬畝,年徑流量9.13億立方米。
溫瑞塘河是溫瑞平原48.2萬畝農田主要灌溉和排澇河道,也是沿河100萬居民生活用水和城鄉工礦企業的主要水源,更是溫州至瑞安內河航運的重要水道。
航運能力為20—30噸左右,河道有機動客貨小輪船及駁船70艘。溫瑞塘河河水流向,以帆游為界,帆游以北,水北流通甌江;帆游以南,水南流,除部分由沿海浦瀝入江外,經流在九里、瑞安壕河入飛雲江。
溫瑞塘河縱橫交錯的水系河道,對我市的防洪、排澇、供水、航運、灌溉、景觀及生態環境保護,特別是溫瑞平原的經濟和社會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被溫州人民稱為「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