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項整治方案
Ⅰ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著力解決突出問題是什麼
黨的十八大抄報告指出襲,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多干讓人民滿意的好事實事。
目前,群眾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就是幹部的作風問題,許多群眾有意見、不滿意的問題多是由作風問題引起的。一些領導幹部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思想突出、奢·靡·之·風嚴重,理想信念動搖、宗旨意識淡薄,貪圖名利、弄虛作假、不務實效,脫離群眾、脫離實際、不負責任,鋪張浪費、奢靡享樂,甚至以·權·謀·私、腐·化·墮·落,嚴重損害了黨在人民群眾中的形象,影響了黨群干群關系。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就是要從轉變作風抓起,按照有什麼問題就解決什麼問題、什麼問題突出就著重解決什麼問題的原則,切實解決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在思想作風、工作作風、生活作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以優良作風凝聚黨心民心、帶動政風民風,努力達到「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目的。
Ⅱ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分哪三個環節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分以下三個環節:
第一個環節是學習教育、聽取意見,
第二個環節是查擺問題,開展批評,
第三個環節是整改落實,建章立制。
和以前「三講」教育不同的地方是各個環節之間自然銜接,不是斷開的,是串聯起來推動的。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要內容
1、主要內容:把為民務實清廉的價值追求深深植根於全黨同志的思想和行動中。
2、重 點:縣處級以上領導機關、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
3、切入 點: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
4、突出:這次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聚焦到作風建設上。
5、解 決: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
6、總要 求: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
Ⅲ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聚焦反對 四風 具體指什麼
四風問題表現,一是形式主義,群眾反映最突出的是追求形式、不重實效,圖虛名、回務虛功、工作不答抓落實。二是官僚主義,群眾最不滿意的是辦事推諉扯皮多,效率低下,不作為、不負責任。三是享樂主義,基層和群眾反映最多的是一些領導幹部安於現狀、貪圖安逸,缺乏憂患意識和創新精神。四是奢靡之風,主要是條件好了,許多方面做過頭,大手大腳、鋪張浪費。一些領導幹部宗旨觀念淡薄,為群眾服務的自覺性不強,對「執政為民」、「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觀念認識不到位。
Ⅳ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
聚焦的突出問題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回風」問題。堅答決反對「四風」,切實改進黨風政風。
首先要了解黨的群眾路線基本內容: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其中,「一切為了群眾」,是黨的群眾路線的根本出發點;「一切依靠群眾」,是黨的基本工作方式;「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是黨的基本領導方法和工作方法。
其次是基本原則:堅持正面教育為主;堅持批評和自我批評;堅持講求實效;堅持分類指導;堅持領導帶頭。
這樣就不難理解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解決的突出問題了。
Ⅳ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問題和不足有哪些
一是有些同志的思想認識不夠深刻。對活動的嚴肅性認識不夠、不以為然;認為本單位和個人「四風」問題不突出,對活動的態度不夠端正,要求不嚴,查擺問題不夠深入,存在等待觀望心態。
二是有些單位學習教育不夠深入。支部書記、處室主要領導「一崗雙責」責任沒有完全盡到,對本單位的學習教育抓的不夠緊。或許你有這樣那樣的理由或借口,但總之一句話:沒能很好的正確處理工學矛盾,沒有做到「兩手抓、兩不誤」的要求,一些學習活動流於形式,同時也沒有達到教育的目的。我們的《實施方案》安排的很詳細、我的動員講話也說的很明白、局活動辦也通過區域網發了上報學習情況的通知。截止目前,各黨支部組織學習情況是:組織學習提交3篇信息的是人口處黨支部;提交2篇信息的有核算處、社貿處、數管處、普查中心、工交處、人事黨委、辦公室、後勤中心黨支部;提交1篇信息的有綜合處、投資處、農牧處、能源處、培訓中心、科研所黨支部。至今未提交任何學習信息的有:法規處和記者民調黨支部。
三是聚焦「四風」不夠准確。查擺問題反映單位問題的多、反映個人問題的少;反映工作層面的多、反映「四風」問題少;反映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問題多、反映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問題少。作為比較清貧的tt部門,我們的問題雖說不嚴重,但我們也應該認真地、實事求是地按照中央和省委的從嚴要求,認真查擺「四風」問題。
四是邊查邊改不夠到位。活動一開始就要求邊查邊改,但目前各單位還沒有拿出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下去調研和徵求意見仍然存在著蜻蜓點水、走馬觀花、應付差事的現象,密切聯系群眾不夠。
Ⅵ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整治「四風」,具體指的是什麼
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官僚主義
Ⅶ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著力解決突出問題是什麼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全過程,要貫穿「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總要求。活動中,應著力解決五個方面問題,確保活動取得實效。
1、完善幹部評價機制,解決「無動力」的問題。一些黨員幹部作風不實、脫離群眾,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幹部選拔任用群眾評價權「輕」、上級評價權「重」,造成部分幹部重「對上負責」、輕「對下負責」。為此,必須加大幹部選拔任用中群眾評價的「權重」,幹部的升降、獎懲、去留,以群眾滿意為第一標准,採用「上下結合」的評價機制,倒逼幹部切實轉變作風,密切聯系服務群眾。
2、注重問題整改,解決「空對空」的問題。一些地方開展活動,會議座談多、文件材料多、問題解決少。要確保活動取得成效,必須以解決實際問題為根本。首先,要深入剖析研究。認真查找思想認識、工作機制、工作方式等方面存在的脫離群眾的問題,逐一提出整改意見,做出公開承諾,出台便民服務措施,提高辦事服務效率。其次,要加強督促檢查。通過經常性的隨機督查暗訪,了解真實情況,發現突出問題,限期整改落實,推動活動開展。第三,要堅持群眾滿意。查找問題准不準、整改措施實不實、整改效果好不好,要向社會廣泛公開,由群眾打分評判,由第三方機構收集整理,群眾不滿意的要立即「推倒重來」,讓群眾真切感受到活動帶來的變化。
3、改進活動方式,解決「不徹底」的問題。作風建設需要一個過程,不能一蹴而就。一些基層黨員幹部反映,活動『換頻道』速度如果過快,不利於問題的徹底解決,效果肯定不會理想。因此,開展活動,變化不宜過快,時間跨度可以適當拉長,在活動的不同階段,有針對性的設計不同的主題,提出不同的要求,做到有的放矢、一抓到底、抓出實效,切實解決一批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取信於民。
4、搞好頂層設計,解決「冷熱病」的問題。一是鼓勵基層探索,防止「上熱下冷」。建議上級在制定活動方案時,著重明確方向和框架,預留空間,鼓勵基層創新,激發基層活力。二是適度下放資源,防止「外熱內冷」。在調研中,不少鄉鎮幹部認為:鄉鎮一級的資源和許可權有限,為群眾辦實事「有心無力」。因此,建議將部分行政審批、資金項目等資源許可權適度下放,擴充鄉鎮基層的實力,提高基層幹部為民辦事解難的能力和熱情。三是建立長效機制,防止「時熱時冷」。以往開展活動,「一陣風」現象不同程度存在。建議及時總結各地活動中的好經驗、好做法,以制度形成予以固定和推廣,形成密切聯系服務群眾的長效機制。
5、加強督促指導,解決「不平衡」的問題。以往黨內開展活動,機關、農村和社區黨員抓得實,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的黨員、流動黨員則較為薄弱。因此,我們建議,對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通過下派黨建指導員、分類設計活動載體,激發黨組織和黨員參與活動的熱情;對流動黨員,可採取建立流動黨支部(工作站)、運用信息手段加強指導、流動黨支部書記「雙述雙評」等方式,強化指導督促,促進活動平衡開展。
Ⅷ 深入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重點是什麼
十八大報告提出,要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深入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提高做好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能力。
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黨的基層幹部是黨的群眾路線的直接執行者,他們最直接地面對最廣大的基層群眾。因此,基層幹部更應該走好群眾路線,開展好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那麼,如何確保基層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活動取得實效呢?筆者結合當前基層工作實際和幹部隊伍現狀,認為開展基層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需著力解決好三大問題。
一是著力解決幹部作風建設問題。重點解決部分幹部忽視理論素養、法律法規、業務知識的提高,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缺乏全面深刻地學習;一些幹部創新意識和責任心不強,工作要求標准不高,缺乏開拓創新意識,積極主動性發揮不夠,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聯系群眾不夠緊密,工作漂浮不務實,有些習慣充當「聯絡員」、「傳話筒」角色;少數窗口服務部門對待群眾辦事態度冷漠,服務態度不好、工作效率不高;一些地方和幹部身上還不同程度的存在官僚主義、形式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在。
二是著力解決為民服務能力問題。重點解決一些幹部服務基層能力水平不高,習慣憑經驗想問題、辦事情,面對基層群眾提出的困難問題,束手無策,力不從心,在處理一些突發性問題和調處矛盾糾紛中,有的茫然無錯,甚至方法簡單,處事不力,還有一些幹部駐村靜不下心,沉不下身,歪曲執行國家的方針政策,與群眾不能面對面很好溝通交流,缺乏駕馭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一些技術幹部知識老化,服務能力和水平還不適應形勢的發展。
三是著力解決服務群眾機制問題。重點解決少數部門和鄉鎮幹部服務群眾工作的體制機制還不完善,造成幹部干好乾壞一個樣,思想消極不進取,工作積極性不高。還有一些部門和單位沒有搭建服務群眾工作平台,監管制度執行不夠到位,對工作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不夠。
當前,我國正處於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階段,在這種大背景下,黨中央果敢的提出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要求堅持走群眾路線、做好群眾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全黨上下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只有深入開展專項調研工作,結合實際,進一步找准本地區、本部門存在的問題,搭建好活動載體,創新服務方式,提高為民服務質量,建立完善長效工作機制,同時加強監督檢查考核工作,才能確保活動不走過場,得到人民群眾的支持和認可。
Ⅸ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主要任務是什麼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是實現黨的十八大確定的奮斗目標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鞏固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是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的必然要求。
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必須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貫徹好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作出的重大工作部署和要求,緊緊圍繞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切實加強全體黨員馬克思主義群眾觀點和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把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作為切入點,著力解決突出問題。
教育實踐活動的主要任務聚焦到作風建設上,集中解決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這「四風」問題。這「四風」是違背我們黨的性質和宗旨的,是當前群眾深惡痛絕、反映最強烈的問題,也是損害黨群干群關系的重要根源。「四風」問題解決好了,黨內其他一些問題解決起來也就有了更好條件。
教育實踐活動要著眼於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照鏡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為總要求。照鏡子,主要是以黨章為鏡,對照黨的紀律、群眾期盼、先進典型,對照改進作風要求,在宗旨意識、工作作風、廉潔自律上擺問題、找差距、明方向。正衣冠,主要是按照為民務實清廉的要求,勇於正視缺點和不足,嚴明黨的紀律特別是政治紀律,敢於觸及思想、正視矛盾和問題,從自己做起,從現在改起,端正行為,自覺把黨性修養正一正、把黨員義務理一理、把黨紀國法緊一緊,保持共產黨人良好形象。洗洗澡,主要是以整風的精神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深入分析發生問題的原因,清洗思想和行為上的灰塵,保持共產黨人政治本色。治治病,主要是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方針,區別情況、對症下葯,對作風方面存在問題的黨員、幹部進行教育提醒,對問題嚴重的進行查處,對不正之風和突出問題進行專項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