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織治理和社會責任
① 組織治理和社會責任條款屬於什麼類目
1. 社會責任是指一個組織對社會應負的責任,一個組織應以一種有利於社會的方式進行經營和管理,社會責任通常是指組織承擔的高於組織自己目標的社會義務,如果一個企業不僅承擔了法律上和經濟上的義務,還承擔了「追求對社會有利的長期目標」的義務,我們就說該企業是有社會責任的;
2.社會責任包括企業環境保護、社會道德以及公共利益等方面,有經濟責任、持續發展責任、法律責任和道德責任等構成。
② gb/t19580-2012卓越績效評價准則中組織治理和社會責任條款屬於什麼類目
gb/t19580-2012卓越績效評價准則中組織治理和社會責任條款屬於「領導」類目。
這屬於全國企業員工質量管理知識競賽題。
隨著全球競爭的不斷加劇,質量管理越來越成為所有組織管理工作的重點。ISO/TC176/SC2/WG15結合ISO9000標准2000年版制訂工作的需要,通過廣泛的顧客調查制訂成了質量管理八項原則。
為了能對質量管理原則的定義取得高度的一致,又編制了僅包含質量管理八項原則的新文件ISO/TC176/SC2/WG15/N130《質量管理原則》。在1997年9月27日至29日召開的哥本哈根會議上,36個投票國以32票贊同4票反對通過了該文件,並由ISO/TC176/SC2/N376號文件予以發布。
(2)組織治理和社會責任擴展閱讀
質量管理八項原則——原則2領導作用
領導者建立組織相互統一的宗旨、方向和內部環境。所創造的環境能使員工充分參與實現組織目標的活動。
實施本原則要開展的活動:
1、努力進取,起領導的模範帶頭作用。
2、了解外部環境條件的變化並對此作出響應。
3、考慮到包括顧客、所有者、員工、供方和社會等所有受益者的需求。
4、明確地提出組織未來的前景。
5、在組織的各個層次樹立價值共享和精神道德的典範。
6、建立信任感、消除恐懼心理。
7、向員工提供所需要的資源和在履行其職責和義務方面的自由度。
8、鼓舞、激勵和承認員工的貢獻。
9、進行開放式的和真誠的相互交流。
10、教育、培訓並指導員工。
11、設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標。
12、推行組織的戰略以實現這些目標。
實施本原則帶來的效應:
1、對於方針和戰略的制訂,使得組織的未來有明確的前景。
2、對於目標的設定,將組織未來的前景轉化為可測量的目標。
3、對於運作管理,通過授權和員工的參與,實現組織的目標。
4、對於人力資源管理,具有一支經充分授權、充滿激情、信息靈通和穩定的勞動力隊伍。
③ 組織治理和社會責任條款屬於什麼類目
屬於《卓越績效評價准則》的「領導」類目。
「領導「類目:
一、總則
本條款用於評價組織高層領導的作用、組織治理及組織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
二、 高層領導的作用:
1、如何確定組織的使命、願景和價值觀,如何將其貫徹到全體員工,並影響到組織的供方、合作夥伴、顧客及其他相關方,如何在落實組織的價值觀方面起表率作用;
2、如何與全體員工及其他相關方進行溝通,如何鼓勵整個組織實現坦誠、雙向的溝通,如何通過對全體員工實現卓越績效的活動進行激勵以強化組織的方向和重點;
3、如何營造誠信守法的環境,如何營造有利於改進、創新和快速反應的環境,如何營造促進組織學習和員工學習的環境;
4、如何履行確保組織所提供產品和服務質量安全的職責;
5、如何推進品牌建設,不斷提高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
6、如何強化風險意識,推動組織的持續經營,如何積極培養組織未來的領導者;
7、如何促進組織採取行動以改進組織績效、實現戰略目標,並達成願景;如何定期評價組織的關鍵績效指標,以及如何根據績效評價結果採取相應行動。
三、組織治理,組織治理如何考慮以下關鍵因素:
1、管理層所採取行動的責任;財務方面的責任;經營管理的透明性以及信息披露的政策;內、外部審計的獨立性;股東及其他相關方利益的保護。
2、如何評價高層領導的績效,如何評價治理機構成員的績效,高層領導和治理機構如何運用這些績效評價結果改進個人、領導體系和治理機構的有效性。
四、社會責任
1、提要:組織如何履行社會責任,包括在公共責任、道德行為和公益支持等方面的做法。
2、公共責任
(1)明確組織的產品、服務和運營對質量安全、環保、節能、資源綜合利用、公共衛生等方面產生的影響所採取的措施。
(2)如何預見和應對公眾對組織的產品、服務和運營所產生的負面社會影響的隱憂。
(3)說明為滿足法律法規要求和達到更高水平而採用的關鍵過程及績效指標,以及在應對產品、服務和運營的相關風險方面的關鍵過程及績效指標。
3、 道德行為
(1)如何確保組織遵守誠信准則,以及如何建立組織的信用體系。
(2)如何確保組織行為符合道德規范,說明用於促進和監測組織內部、與顧客、供方和合作夥伴之間及組織治理中的行為符合道德規范的關鍵過程及績效指標。
(3)如何積極地支持公益事業,並說明重點支持的公益領域;高層領導及員工如何積極參與並為此做出貢獻。
(3)組織治理和社會責任擴展閱讀
1、目的
(1)是用於國家質量獎的評價。
(2)是用於組織的自我學習,引導組織追求卓越績效,提高產品、服務和經營質量,增強競爭優勢,並通過評定獲獎組織、樹立典範並分享成功的經驗,鼓勵和推動更多的組織使用這套標准。
2、意義
(1)這套標準是國內外許多成功組織的實踐經驗總結,為組織的自我評價和外部評價提供了很好的依據。
(2)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可幫助組織提高其整體績效和能力,為組織的所有者、顧客、員工、供方、合作夥伴和社會創造價值,有助於組織獲得長期的市場成功,並使各類組織易於在質量管理實踐方面進行溝通和共享,成為一種理解、管理績效並指導組織進行規劃和獲得學習機會的工具。
3、適用
(1)適用於追求卓越績效的各類組織,為組織追求卓越績效規定了自我評價的准則,也可用於質量獎的評價。
(2)IS09000標準是質量管理體系標准,是符合性標准,目的是為了證實企業有能力穩定地提供滿足顧客和適用法律法規要求的產品。
(3)《卓越績效評價准則》則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為企業提供了追求卓越績效的經營管理模式,為國家質量獎的評價和企業自我評價提供了依據,它用量化指標(1000分)平衡地評價企業卓越經營的業績,是評價企業卓越績效成熟度的標准。兼容了IS09001和ISO 9004。
④ 卓越績效的組織治理和社會責任屬於哪個條款
卓越績效准則是建立在一組相互關聯的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之上的,這些核心價值觀是為實現卓越的經營績效所必須具備的觀念和意識,它貫穿於卓越績效准則的各項要求之中,應體現在全體員工,尤其是的高層管理人員的行為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