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治理寒痰
㈠ 怎麼化寒痰
有一個葯 叫小青龍湯,你上網搜一下,那個可以去寒痰,但是不能長用,以免動血。
㈡ 口中有寒痰如何快速去掉
痰是一種急、慢性氣管--支氣管炎
咳、痰、喘、炎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見主征。下呼吸道感染有急性和慢性之分。急性感染主要的是急性氣管--支氣管炎,是呼吸系統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多由感染、物理化學刺激或過敏引起,是氣管--支氣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常見於寒冷季節。
★中醫論引起痰多的原因
第一,體質虛弱,中氣不足,由於脾虛不運,可以使水濕停留,凝聚為痰。
第二,脾胃薄弱,宿滯逗留,損傷脾胃;或恣食生食、瓜果,中陽被傷;或因熱病飲水過多,脾運不及等等都可以使水濕停留,聚集為痰。還有恣食肥甘,胃中濁氣鬱蒸,釀濕生熱也可以化為痰濁。
第三,外感失治,或體弱屢患外感,肺氣被傷,不能輸津四布,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貯於肺,肺氣不利,痰涌氣道而發,必致咳嗽痰多。
中醫認為,痰的產生主要與肺、脾兩臟有關。肺主呼吸,調節宗氣(元氣)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肅降,就可出現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風邪或寒邪侵肺時,使肺內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運化,即消化和運送營養物質至各臟器。如果濕邪侵犯人體,或思慮過度、勞倦及飲食不節,都能傷脾而使其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濕內停凝結成痰。
★中醫辨證治痰多
中醫將痰分為寒痰、風痰、熱痰、濕痰及燥痰等。
寒痰:由寒邪犯肺,使肺內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熱飲,舌苔薄白或膩,小青龍湯加減:桂枝6克,制半夏10克,乾薑6克,細辛3克,杏仁10克,白芥子6克。有氣喘加炙麻黃6~9克。
風痰:由風邪侵肺即傷風引起,開始痰白稀,以後可轉黃黏痰,病人怕風,舌苔初起白,後轉薄黃,杏蘇飲加減:杏仁10克,蘇葉6克,荊芥6克,前胡10克,桔梗lO克,白前10克。痰色轉黃,加膽星6克,連翹1O克,銀花12克。
熱痰:由熱邪侵肺或先受風或寒邪而發高熱數天後,使津液燒灼而轉化為黃黏痰,病人怕熱喜涼飲,舌紅苔黃膩,瀉白散化 裁:桑白皮10克,地骨皮10克,甘草5克,生石膏30克,黃芩1O克,杏仁10克,膽星6克。
濕痰:濕邪侵人人體(如居潮濕環境),使肺、脾功能失調或飲食不節而運化失調引起。痰為白色稀水樣,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膩,二陳湯加味:制半夏10克,橘紅10克,茯苓lO克,炙甘草5克,杏仁10克,苡仁15 克,蒼白術各10克。
燥痰:由久旱氣候乾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覺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黃,清燥救肺湯出入:北沙參15克,天麥冬各lO克,生石膏30克,炙杷葉10克,杏仁10克,生地15克,浙貝10克,玉竹15克。
化痰的中成葯:
1、鮮竹瀝水:每日3~4次,每次10~15毫升。
2、復方竹瀝水(祛痰靈):每日3次,每次2支。
3、痰咳凈:每日3次,每次1匙。
★中醫食療治痰多
蜂蜜潤肺止咳丸
露蜂房、僵蠶各等份,蜂蜜適量。將3味葯研末,煉蜜為丸。每日2次,每次6克。
功效:潤肺化痰、散結消腫。適用於肺癌咳嗽明顯者。
甘草雪梨煲豬肺
甘草10克、雪梨2個、豬肺約250克。梨削皮切成塊,豬肺洗凈切成片,擠去泡沫,與甘草同放砂鍋內。加冰糖少許,清水適量小火熬煮3小時後服用,每日1次。
功效:具有潤肺除痰作用,適用於咳嗽不止者。
冰糖杏仁糊
甜杏仁15克,苦杏仁3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將甜杏仁和苦杏仁用清水泡軟去皮,搗爛加粳米、清水及冰糖煮成稠粥,隔日一次。
功效:具有潤肺祛痰、止咳平喘、潤腸等功效。
白果棗粥
白果25克、紅棗20枚、糯米50克。將白果、紅棗、糯米共同煮粥即成。早、晚空腹溫服.
功效:有解毒消腫等作用。
銀杏蒸鴨
白果200克,白鴨1隻。白果去殼,開水煮熟後去皮、蕊,再用開水焯後混入殺好去骨的鴨肉中。加清湯,籠蒸2小時至鴨肉熟爛後食用。可經常食用。
功效:具有補虛平喘,利水退腫。適宜於晚期肺癌喘息無力、全身虛弱、痰多者。
蓮子雞
蓮子參15克,雞或鴨、豬肉適量。蓮子參與肉共燉熟,適當加入調料即可。經常服用,補肺、益氣、生津。
功效:適用於肺癌氣血不足者。
冬瓜皮蠶豆湯
冬瓜皮60克,冬瓜子60克,蠶豆60克。將上述食物放入鍋內加水3碗煎至1碗,再加入適當調料即成,去渣飲用。
功效:除濕、利水、消腫。適用於肺癌有胸水者。
★西醫診治痰多
正常人痰量很少。在吸煙者或呼吸道有病變時,痰量就增多。今介紹常見痰多的幾種疾病:
1、慢性支氣管炎遇寒涼後易犯咳、喘、痰多,經久不愈,可形成肺氣腫及肺心病。在合並細菌感染時,痰黃黏且發熱。
2、肺炎大葉性肺炎時有鐵銹痰,並伴發冷發熱。
3、肺結核發熱、盜汗,形成肺空洞時痰量多,化驗能找到結核菌,可伴有血痰。
4、支氣管擴張痰量很多,可分成稀、黏稠、特黏稠三層,也可伴咳血。
5、肺膿瘍痰量特多而臭,伴發熱。
6、綠膿桿菌感染痰呈綠色或黃綠色,較黏,伴發熱。
7、肺癌咳痰稀或稠,有時帶血,晚期痰也臭。
為了查清痰多的病因,應到醫院詳細檢查,如拍x線胸部照片。可疑肺癌時,應照斷層片或胸部cT檢查,驗痰查,找癌細胞,最好做氣管鏡檢查,以便早確診、早手術、早放療或化療。如果是感染,應做痰培養檢查。培養出致病菌後,還需做葯物對該菌的敏感試驗,以便有針對性的使用抗生素。
今介紹3種化痰的常用西葯:
l、氯化銨:每日3次,每次飯後服0.3~O.6克。
2、必消痰:每日3次,每次8~16毫克。
3、羧甲半胱氨酸:每日3次.每次0.6克(1片)。
★的危害:
據專家介紹,痰是呼吸道的分泌物,健康人一般是有痰的。但如果患有呼吸系疾病,受致病微生物感染後會產生大量的痰液。痰中有成千上萬的病菌。痰液可傳播非典型肺炎、肺結核、流行性感冒、霍亂、麻疹等。有人隨地吐痰,其他人都有吸入致病菌染病的機會,因為痰中致病微生物會蒸發到空氣中,健康人呼吸一些帶有病菌的空氣,很容易「中招」,痰是我們呼吸道排泄出來的廢物,小小一口痰,細菌千千萬,保持環境衛生不可以隨地吐痰,但是絕不能強忍著咽下,因為痰裡面含有大量的細菌,如果咽下去後有少部分細菌可能會被胃液殺死,但是絕大部分的細菌卻仍然活著,它們會進入腸道從而引起腸道的疾病,而如果痰中帶有結核桿菌則可能會引起腸結核病。這些細菌還有可能通過血液傳播到肝、腎、腦膜等部位從而引起這些部位的疾病, 專家指出,有痰憋住不吐也會害人。痰在呼吸道如不及時排出,導致呼氣不暢及呼吸困難,可能發展成肺氣腫;咳嗽,反復咳嗽會使肺泡發生變化導致功能低下;有些病人的痰還具有抗原性,可引發過敏性哮喘。
㈢ 如何去寒痰中醫有沒有葯方呢
去寒痰的最有效方劑是;小青龍湯。不過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㈣ 怎麼治療寒痰阻肺
治療法則: 溫肺散寒,燥濕化痰,止咳平喘。 施治方法: (一)內服方葯 1.基本方葯:射干麻黃湯加減:射干10克、麻黃10克、細辛3克、紫菀10克、款冬花10克、法夏10克、乾薑6克、大棗5枚、五味子6克、茯苓24克、陳皮10克。本方適用於寒痰阻肺之哮證、喘證、咳嗽、肺脹諸病。上葯水煎,取汁300毫升,分2次溫服,日1劑。 2.加減變化:如痰涌喘逆不得卧,加葶藶子10克;如哮證劇甚者,可服用紫金丹,每服米粒大5~10丸(不超過150毫克),臨卧冷茶下,忌飲酒,連服5~7日,服葯期間應該加密切觀察有無反應,如需續服,宜停葯數日後再用;著咳嗽痰多粘膩色白,喘而胸滿,以痰濕蘊肺為主,去五味子、大棗,加蒼術6克、厚朴10克、萊菔子10克、白芥子10克;若久病脾虛,神倦加黨參10克、白術10克、甘草6克;若痰濁壅塞,胸陽不展,表現胸悶如室而痛,氣短喘促,痰多,去麻黃、細辛、射干,加薤白10克、栝簍10克、枳實10克。 (二)外敷葯物:本證患者如出現長期反復哮喘發作者,可在哮喘的緩解期間採用葯物外敷,亦可在哮喘發作狀態下,配合其他治法運用外敷。 1.用白芥子、玄胡索各20克、甘遂、細辛各10克,共為末,加麝香0.6克和勻,在夏季三伏中,分3次用薑汁調敷肺俞、膏盲、百勞等穴,約1~2小時去之。每10日敷1次。 2.鮮荊芥1斤、鮮曼陀羅花20克、蚯蚓20條,共搗爛,平攤於第1~第7胸椎,以熱水袋熨30分鍾。 3.白芥子60克、白芷、輕粉各9克,共研為末,先用白鳳仙花根熬濃汁擦背上至極熱,再取上葯末密調作餅,貼於背部第三胸椎下身柱穴。貼後一般局部皮膚起水泡,但須連續貼用,以鞏固療效。可採取身柱與大椎穴輪流貼用,這樣不致因皮膚起泡而擦破。如輪貼後均起水泡,則停止貼葯2~3天,局部塗紫葯水,蓋以消毒紗布固定。在停葯期間,輔以針灸治療,可取肺俞、風門、太淵、天突、喘息等穴,等水泡愈後,再敷餅。
㈤ 怎樣區分熱痰、寒痰、濕痰
中醫認為,復痰的產生主要與肺制、脾兩臟有關。肺主呼吸,調節宗氣(元氣)的出入和升降。如肺失肅降,就可出現咳喘、卧不平等症。在風邪或寒邪侵肺時,使肺內的津液凝聚成痰。脾主運化,即消化和運送營養物質至各臟器。如果濕邪侵犯人體,或思慮過度、勞倦及飲食不節,都能傷脾而使其失去運化功能,造成水濕內停凝結成痰。
中醫將痰分為寒痰、風痰、熱痰、濕痰及燥痰等。
1、寒痰
由寒邪犯肺,使肺內津液凝聚成痰。痰呈白色,病人怕冷,喜熱飲,舌苔薄白或膩;2、風痰
由風邪侵肺即傷風引起,開始痰白稀,以後可轉黃黏痰,病人怕風,舌苔初起白,後轉薄黃;3、熱痰
由熱邪侵肺或先受風或寒邪而發高熱數天後,使津液燒灼而轉化為黃黏痰,病人怕熱喜涼飲,舌紅苔黃膩,瀉白散化裁;4、濕痰
濕邪侵人人體(如居潮濕環境),使肺、脾功能失調或飲食不節而運化失調引起。痰為白色稀水樣,病人有身重、倦乏或便溏等症,舌苔薄白或白膩;5、燥痰
由久旱氣候乾燥、燥邪侵肺,痰黏稠不易咳出或有咳血,病人覺口鼻咽燥等症,舌苔薄黃。
㈥ 怎樣去除寒痰和瘀血
據你的情況考慮可以應用疏筋活血的葯物加外敷治療.如維生素B2片,復方丹參片等,同時注意外用熱敷治療.採取活血化瘀的葯物治療的
㈦ 中醫如何去除寒痰痰濕
陳皮,半夏,天南星等中葯都可以,但要合理配伍
㈧ 熱性體質有寒痰怎麼回事
一般來講,老感覺有痰多與鼻炎有關。你觀察下平常有沒有鼻涕或者鼻屎、吹冷風流鼻涕,或者鼻腔後面到咽喉處的位置是否有黏黏的東西粘著。有其中一種情況就有鼻炎了。(如果張嘴呼吸胸部沒有異樣的震動或者聲音,痰就和下呼吸道沒有關系。)喉嚨的痰就是鼻炎的膿性分泌物被鼻纖毛運到咽喉處,由於較為黏稠,粘在咽喉處形成的。所以要徹底解決痰的問題,只需要好好調理治好鼻炎,以後注意感冒的預防,避免因感冒引發新的鼻炎就不會有這樣的情況了。因為鼻炎是由長期或反復感冒、孕期激素水平增高、生活環境空氣質量較差等,導致鼻纖毛大量死亡而降低鼻腔排毒能力,有害物停留鼻腔,造成鼻黏膜損傷而引發。
鼻炎的炎症部位會分泌大量膿性物質,即鼻涕。鼻涕里含有大量病菌和致炎物質,由於過於黏稠,鼻纖毛無法及時運送出去,鼻涕在鼻腔內堆積導致鼻腔炎症不斷惡化,容易引發鼻竇炎。 同時,也更容易引起感冒,形成鼻炎→感冒→鼻炎加重→更易感冒的惡性循環。同時,這些含有大量致炎物質的鼻涕會被鼻纖毛運送到鼻咽處,由於過於黏稠,無法滑入胃中進行滅菌,就粘在鼻咽、咽喉處。裡面的致炎物質刺激咽喉軟組織,引發咽喉炎,嚴重時表現出咳嗽症狀。這些分泌物如果從口中吐出,就成了我們所說的痰。所以,咽炎通常伴隨鼻炎發病。這也是單獨治療咽炎效果差的原因。
要徹底治療鼻炎,可直接用鼻舒樂 配合溫熱生理鹽水溫和浸洗鼻腔各個柔嫩組織,徹底清除組織表面鼻涕及鼻涕中的病毒和其它有害物質。一般早晚各洗一次即可。洗的時候一定要徹底洗干凈鼻腔內的鼻涕,把鼻涕洗干凈了,鼻咽處沒有了刺激物,咽炎就會自然消失。 同時,鼻腔內沒有了鼻涕的刺激,各組織炎症將會慢慢消失。鼻纖毛的生理環境得到提高,負擔減輕,鼻纖毛的排毒能力逐步恢復。鼻腔內由先前的惡性循環轉為良性循環,病變組織細胞逐漸被新生的健康細胞替代,鼻炎也就治好了,人也就不容易感冒了。 要達到這個效果每次清洗一定要徹底、溫和,這也是需要使用鼻舒樂的原因,(也注意別買到假的了)。如果清洗不徹底或洗鼻液不好,鼻腔仍將受到各種有害刺激物的損傷,會影響治療效果。
剛開始洗如果想早點見效,也可以增加洗的次數,只要每次洗干凈了,洗的次數越多,見效越快。這是理療法,對身體非常安全,可以放心洗的。 恢復健康的鼻腔也會提高進入下呼吸道的空氣質量,對整個呼吸系統的健康有著重要的保護作用,尤其在霧霾天使用可以提高鼻腔對霧霾顆粒的過濾能力,保護呼吸系統健康。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呼吸道傳染病自然會遠離你。早晚各清潔鼻腔一次,可預防感冒、流感、鼻炎、鼻竇炎等各種呼吸道疾病。所以,這個方法用好了,將受益終身的。
㈨ 寒痰 如何化痰
病情分析復:
多緣寒痰膠滯,氣制失升降,投麻黃附子細辛湯輒有立竿見影之效,附子溫腎散寒,麻黃宣肺平喘,相得益彰,麻黃得附子平喘而不傷正;附子又能制麻黃之辛散。治哮喘之偏於寒勝者,此兩味頗為應手。細辛通陽平喘,喘息甚時非此不克,量必重用,一般用4.5g,喘劇者可用至9g以上。臨床嘗見頑固性哮喘,用大量激素亦不為功,端坐呼吸,日以繼夜,投麻黃附子細辛湯一劑而安。
指導意見:
哮喘為沉痼之病,纏綿反復,正氣潰散,精氣內傷,症狀錯綜出現,但畢竟寒痰陰凝於內者居多,用附子麻黃偕細辛,離照當空,陰?自化,能使喘平痰減。即使舌質稍紅,津液不足,但實質寒凝為本,經用麻附後陽氣來復,津液上承,舌色反轉潤澤,故治哮喘時用葯不可拘泥。
生半夏化痰之力甚著,治哮喘亦可用之,一般用9g,加生薑2片,無副作用。水蛭粉能改善缺氧現象,每服1.5g,每日2次,其效亦著。
預防哮喘,祖國醫學之「冬病夏治」觀點頗有臨床意義,於夏季囑久喘病人服苓桂術甘湯,日服1劑,連續服用1個月,即可減少發作或不發作,此法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