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紅薯病害治理

紅薯病害治理

發布時間: 2020-12-08 01:52:45

❶ 紅薯葉斑病發病症狀是什麼

紅薯葉斑病的病原是甘薯葉點霉,為半知菌亞門真菌,主要危害紅薯。紅薯葉斑專病主要為害屬葉片,染病葉片會出現葉斑,葉斑圓形至不規則形,初呈紅褐色,後轉灰白色至灰色,邊緣稍隆起,斑面上散生小黑點,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嚴重時葉斑密布或連合,致葉片局部或全部乾枯。特別是在長期遇雨水頻繁,或者空氣和田間濕度大或植地低窪積水的環境,極易發病,發病症狀十分嚴重,給人們帶來很大的經濟損失。

❷ 紅薯葉斑病化學防治方法

在紅薯葉斑病常發或重病地,於病害始期,要及時連續噴灑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專加75%百菌屬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30%綠葉丹可濕性粉劑600倍液、80%噴克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苯菌靈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40%多·硫懸浮劑500倍液,隔10天左右噴1次,連續防治2~3次,注意噴葯要噴施均勻噴施的量要足夠,將病害防治根本,但也不要過多,以免發生葯害現象。

❸ 種植紅薯怎樣防治病蟲蟲害

紅薯的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害

病毒病、葉斑病、 瘡痂病、紅薯瘟、紅薯蔓割病、紅薯 軟腐病等。

病害防治方法

首先是採用脫毒苗、對種苗消毒;其次是根據不同的病害進行葯劑防治。

對於生理性病害的控制和防治:由於土壤缺素、生理性缺素、環境不良等因素(過干、過濕、日燒、高溫、低溫),引起缺素症、日灼、老化、弱小、萎蔫等多種生理性病害。

防治方法:選用抗性品種或不敏感的品種;選用生長勢強的健壯品種;適當澆水,使地表、植株保持乾燥;保持適當的密度;種植地塊保持輪作可減免發生。

對於非侵染性病害,用 硫磺和銅制劑防治。對於細菌性病害,如軟腐,適當澆水同時澆水,使地表、植株保持乾燥。真菌病害,如 霜霉病、 銹病及其它土傳病害,採取覆膜和滴灌措施,保持環境乾燥,可以防治。

病毒性病害,通過防治蚜蟲來防治。

主要蟲害

莖螟、 天蛾、 卷葉螟、 葉甲、小蟓甲、 金針蟲、 金龜子、 螻蛄、 地老虎、 斜紋夜蛾、 蚜蟲和 白粉虱等。

輪作。水田實行水旱輪作,早茬種水稻秋種紅薯或晚茬種水稻冬種紅薯;或春夏季種水生蔬菜秋冬季種紅薯。

採用組培脫毒育苗方式。

燈光殺蟲。每20000平方米安裝一盞頻振式誘蟲燈。

小象甲、地老虎、螻蛄、 金針蟲、葉甲等地下害蟲的綜合防治措施。定植後每隔15d噴施1次500倍益生菌液;定植後2~3個月淋施1次白僵菌或煙葉(煙莖)水;各次淋葯時間要錯開15d;每667平方米放小象甲性誘素誘捕器15~20個。

莖螟防治。種植後20d噴1次印楝素或魚藤酮防治紅薯莖螟,隔10d噴1次,連續噴2~3次。

❹ 怎樣預防紅薯的病蟲害

空心蟲

危害:空心蟲一般在南方地區一年發生2-3代。成蟲咬食嫩莖和葉柄,幼蟲入蛀薯蔓,除5-6月危害幼苗外,8-10月是再次危害期。造成部分紅薯的葉片已被咬成小洞,葉緣咬成缺刻,葉背的葉脈突起部也被蠶食,外露的薯塊也遭受危害。

防治方法:主要是在成蟲盛發期用90%晶體敵百蟲1000-2000倍液噴殺。苗期多在紅薯幼莖上捕殺。

卷葉蟲

危害:卷葉蟲在南方地區一年發生4-5代。成蟲多隱藏在葉片的背面,幼蟲體長約15毫米,活潑愛動,若受觸動,很快落地潛伏。幼蟲主要危害紅薯葉片,常吐絲將薯葉的一角向葉片內翻捲起來,然後蠶食葉肉,使薯葉成片被吃光,對紅薯的產量品質危害很大。

防治方法:當幼蟲有危害苗頭時,用40%速效流磷乳油1500-2000倍液噴殺,可收到卵蟲兼治的功效;或用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80-90%晶體敵百蟲700-1000倍液噴殺。在幼蟲發生較多時,可用手捏死卷葉中的幼蟲,防止擴散危害。

斜紋夜蛾

危害:斜紋夜蛾在南方地區一年發生5代左右,有的地方還會世代重疊。成蟲將卵產於葉片背面,呈饅頭狀,卵塊表面由黃白轉為暗灰色,幼蟲有6齡,體長18-20毫米。幼蟲先吃葉片的下表皮,所剩上表皮和葉脈形成膜狀斑。

幼蟲2齡後分散到各處危害。幼蟲為雜食性害蟲,蟲口密度增大時,不但將紅薯葉片吃光,嚴重時還吃嫩莖和葉柄,並且轉移到它處危害。

防治方法:人工摘除葉背卵塊;幼蟲在3齡前,因地制宜選用不同農葯噴殺,可用扶植(1.0%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乳油)10毫升對水15公斤,或50%辛硫磷乳劑1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液,或50%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於下午4時後噴灑。

❺ 如何識別紅薯病蟲害

紅薯病蟲害主要有以下:

一、紅薯黑斑病

1、育苗期 用帶病種薯育苗,或在帶有病土、病肥的苗床上育苗,都能引起種薯及幼苗發病。幼苗受害重的,未出土即爛於土內。受害輕的最初沒明顯症狀,中、後期表現生長不旺,莖基部形成黑褐色梭形或橢圓形病斑,稍凹陷,病斑上初期有灰色霉層,以後逐漸產生黑色刺狀物和黑色粉狀物,病斑逐漸擴大。苗的基部全部變黑,呈黑腳狀而死,一般地上部分葉色變黃,略矮小,苗床受害輕的,降低出苗量,重的剪完一、二茬苗即形成爛床。

2、大田生長期帶病幼苗定植1—2周後,基部葉片變黃、脫落,地下部分逐漸變黑腐爛,只留纖維狀物。有時在接近土表處仍生新根,但生長衰弱。天旱時,病苗易枯死,造成缺苗斷壟,新形成的薯塊以收獲前後發病較多。病斑多在傷口處發生,呈黑色至褐色,圓形至不規則形。病部中央稍下陷,輪廓清晰。病斑下層組織呈黑綠色,因含有病菌的代謝物—莨宕素,常使全薯變苦,不能食用。

3、貯藏期薯塊上新生的症狀與大田症狀相似,唯病斑略深。

二、紅薯擬黑斑病

病菌只浸染塊根,最初在表皮上出現不規則形的淡褐或暗紫色的斑點,後期病斑中央黑色較深,稍下陷。濕度較高時,病斑表面即出現黑色的霉點,本病只侵害薯塊表層,爛斑不深入薯塊內部。

三、紅薯軟腐病

本病多在薯塊的一端或傷口處先發生,隨後迅速侵入內部。受害部分組織軟化,表皮呈褐色,破損時有黃色汁液流出,並帶有發酵的酒香味。發病後期表皮變為深褐色,帶霉酸味。濕度較大時,薯皮表面長出一層灰白色的綿毛,毛上密布小黑點,在乾燥情況下,病薯外表完整無霉,但因水分迅速消失,最後成為內部干腐的僵塊。

四、灰霉病

薯塊在窯內受凍後容易發生。受害薯塊的薯內變褐,稍軟爛,不如軟腐病嚴重。縱切病薯可見許多暗褐色線條,橫切病薯可見許多暗褐色或黑色小點。當窯溫高到17℃以上或病薯放在17—20℃溫度條件下,就可長出灰黴菌。

五、生理性病害

主要是凍害,在氣溫低於9℃以下時,薯塊就會受凍。受凍輕時,外表往往看不出,但內部卻已變壞;受凍重時呈水漬狀,切面不見白汁流出,煮不爛,形成硬心,有的土方叫硬心病。

六、紅薯根腐病

苗床期和大田期均可發病,病株根莖、葉和薯塊均有明顯病症。幼苗染病先從須根尖端或中部開始,局部變黑壞死,以後蔓延全根變黑腐爛,並擴展至地下莖,形成褐斑,病斑下陷縱裂,皮下組織發黑疏鬆。地上秧蔓明顯矮化,節間縮短,葉片發黃。發病輕的,入秋後氣溫下降,秧蔓繼續生長,並大量現蕾開花,地下部長出許多新根,不能形成薯塊;發病重的,地下根莖全部變黑逐漸腐爛,地上葉柄縮短、變細,葉片小而黃,且較健株葉片增厚,硬化、發脆,逐漸由下而上乾枯脫落,主莖由上而下乾枯,以致全株枯死。

病薯塊表皮粗糙,布滿很多大小不等的黑褐色病斑。病斑初期表皮不破裂,至中後期縱橫龜裂,皮下組織變黑,但無苦味,煮熟無硬心和異味。

七、紅薯黑星病

本病主要侵害莖、葉部分。發病葉片,最初在葉面出現深褐色或黑色浸潤狀的圓斑,以後稍擴大,中央逐漸乾枯褪色,成為淺褐色或褐色輪廓明顯的病斑。病斑邊緣常帶不規則的稜角,正面有濃淡不一的輪紋。病斑發生較多時,葉片易黃化脫落。莖和葉柄部分發病,病斑呈長橢圓形,中間稍下陷,顏色近似葉部病斑。

八、紅薯莖線蟲病

是對內檢疫對象之一,受害後表皮龜裂,內部糠腐,發病中後期塊根糠裂,蔓矮小畸形,甚至枯死。

九、紅薯根結線蟲病

侵害根部,使紅薯根呈棒狀、線狀,毛根叢生。細根側邊長米粒大小的根結瘤突。病棵結的薯塊少而小,且扭曲畸形,表面有不規則的褐色縱裂口,嚴重者不結薯只長線狀根。地上部分生長停滯,節間短,葉色黃,蔓棵直立。

十、紅薯小象甲

屬鞘翅目、象蟲科,危害薯塊,受害薯塊蟲道縱橫,充滿蟲糞。幼蟲乳白色,體長5—8.3毫米,有稀疏的白毛,頭部淺褐色,無足。成蟲4.8—7.9毫米,頭部和鞘翅黑綠色,有金屬光澤,觸角、前胸和足紅褐色,頭部延長如象鼻,復眼半圓形,突出於頭部兩側,觸角10節,頂節較粗大,呈卵形或棍棒狀。卵橢圓形,初呈乳白色,漸變為淡黃色。

十一、紅薯大象甲

屬鞘翅目、象蟲科。成蟲咬食甘薯的嫩梢、嫩莖和葉柄呈縱溝狀,常致折斷枯死,有時吃嫩葉成缺刻或小孔,食葉背中脈則成縱形傷痕。幼蟲在莖內鑽蛀為害,主莖受害嚴重影響產量,苗期受害嚴重可以造成大量缺苗。

成蟲黑色或黑褐色,極少紅褐色。體表長有灰褐色、灰色、土黃色或紅棕色的鱗毛。卵淡黃色、圓形、表面光滑,幼蟲體上著生金黃色細毛,肥壯向腹面彎曲,多皺折。

十二、紅薯葉甲

屬鞘翅目、葉甲科。成蟲喜食薯苗頂端嫩葉、嫩莖,受害莖上有條狀傷痕,特別在幼苗期,常使薯苗頂端折斷,幼苗枯死。幼蟲則啃食土中薯塊,將薯表吃成深淺不一的彎曲傷痕或蛀食薯塊內部,造成彎曲隧道,影響薯塊膨大,被害薯塊往往變黑發苦,不耐貯藏。

成蟲體具金屬光澤,藍紫、青銅色、藍色以及鞘翅紫銅色帶藍三角形斑。幼蟲黃白色,體粗短,圓背筒形,常彎曲成C形,全身密被細毛。

十三、紅薯青綠龜甲

屬鞘翅目、葉甲科。成蟲和幼蟲取食葉片,形成缺刻或孔洞。危害嚴重時,葉片僅余葉脈,影響甘薯生長發育。成蟲體長4—5毫米,扁橢圓形,背面隆起,腹面平坦,前胸背板及鞘翅周緣無色透明,有細密的網狀紋,中央有兩條黑色斑紋,相連成「U」形。體背其餘部分微綠色,有金屬光澤,卵橢圓形,深綠色。幼蟲體長約5毫米,長橢圓形,淡綠色,體背中央及兩側有一列尖刺,每邊各16個,尾部有尾須1對,尾端常附著蛻下的黑色蟲皮。

十四、紅薯天蛾

鱗翅目、天蛾科,幼蟲啃吃葉片,嚴重時將葉片吃光。初孵化的幼蟲淡黃色,隨齡期的增長,逐漸變為淡綠或灰綠色。成蟲頭部暗灰色,胸部背麵灰褐色,有2叢鱗毛構成褐色「八」字紋,中胸有如鍾狀的灰白色斑塊。腹部背面中央有1條灰褐色縱紋,兩側的橫紋紅、白、黑三色相間,狀如虎斑。前翅灰褐色,有復雜的雲紋,中室前方色澤較深。後翅淺灰色,有黑色波狀紋4條。前後翅的緣毛黑白相間,形成排列整齊的齒狀紋。

十五、紅薯麥蛾

屬鱗翅目、麥蛾科。幼蟲吐絲卷葉,取食葉肉,嚴重時大量卷綴葉片,對產量影響極大。

成蟲深褐色,頭胸部暗褐色,前翅狹長,暗褐色或銹褐色,中央有2個黑褐色環狀斑紋,斑紋內側及外側各有弧形紋2條,外緣有一列小黑點,後翅較寬,淺灰色,緣毛很長。

十六、紅薯潛葉哦

以幼蟲潛食葉肉,受低齡幼蟲潛食的葉片,葉面呈線狀彎曲潛道。嚴重時葉肉被吃光,僅留上下兩層表皮,葉片卷縮乾枯,引起調萎脫落。

低齡幼蟲黃白色到黃綠色,隨著蟲體增長,體上出現醬紫色和白色斑塊。

成蟲頭部下唇須粗短,觸角絲狀,伸達翅端附近,基部有1撮鱗毛,覆蓋半個復眼。前翅灰褐色,長方形,後翅狹長,均長有很長緣毛。

十七、紅薯莖螟

屬鱗翅目、螟蛾科。幼蟲蛀食薯莖和幼苗,幼苗受害後,往往引起調萎、甚至折斷。

初孵化的幼蟲頭部黑色,2齡以後為黃褐色,老熟時為紅褐色。

成蟲頭、胸、腹均為灰白色。前翅淡黃色,翅基褐色,中部有褐色不規則網狀斑紋,近外緣處有2條波狀橫線。

❻ 你好,紅薯有哪些病害

您好
一、紅薯真菌性病害主要有:紅薯黑斑病、紅薯根腐病、紅薯軟回腐病、紅薯蔓割病答,紅薯瘡痂病等。
二、紅薯細菌性病害主要有紅薯瘟病等。
三、紅薯線蟲病害主要有:紅薯莖線蟲、紅薯根結線蟲。
四、紅薯病毒病。
供您參考

❼ 紅薯黃葉、黑根、紅葉是什麼病害

栽的紅薯苗帶病毒。 栽前多菌靈沾根

❽ 番薯常見有幾種病害

紅薯屬於管狀花目旋花科植物,喜溫、怕冷、不耐寒,今天給大家介紹的幾種疾病是紅薯黑根病、軟腐病、細菌性葉斑病,其他的病症以後再做補充。

紅薯黑斑病

甘薯黑斑病苗期、生長期及貯藏期均可發生。主要危害薯苗、薯塊,不危害綠色部分。

受侵染的幼芽基部產生凹陷的圓形或梭形小黑斑。地上部病苗衰弱,矮小,葉片發黃,重病苗死亡。

濕度大時,病部可產生灰色霉狀物,後期病斑叢生黑色刺毛狀物及粉狀物

防治方法:

1、合理輪作,選擇抗病能力強的優良品種,建立無病留種地。

2、加強田間管理,適時中耕保墒,合理追肥。

3.葯劑防治,發病初期應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75%白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天一次,連續噴施2~3次。

軟腐病

甘薯軟腐病俗稱水爛,是採收及貯藏期的重要病害。

薯塊染病,初在薯塊表面長出灰白色的霉,後變暗色或黑色,病組織變為淡褐色水浸狀,後在病部表面長出大量灰黑色菌絲及孢子囊。

防治措施:

1.適時收獲,避免凍害,夏薯應在霜降前後收完,秋薯應在立冬前收完,收薯宜選晴天,小心從事,避免傷口,薯塊水汽晾乾後入窖。

2.種用薯塊入窖前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浸蘸薯塊1~2次,晾乾後入窖。

細菌性葉斑病

染病葉片會出現葉斑,葉斑圓形至不規則形,初呈紅褐色,後轉灰白色至灰色,邊緣稍隆起,斑面上散生小黑點,即病原菌分生孢子器。

防治措施:

1、獲後及時清除紅薯病殘體燒毀,消滅病原菌的越冬場所。

2、重病地避免連作,防治紅薯葉斑病在第二年繼續侵染危害作物,種植紅薯時應選擇抗病、不染葉斑病的作物間作,這樣能很大地控制感染葉斑病,經濟收益會好很多。

3、選擇地勢高燥地塊種植,雨後清溝排漬,降低濕度,控制葉斑病原菌的傳播侵染。

❾ 專家看看這紅薯得了什麼病害

這是紅薯腐爛病
1.在紅薯生長發育期間,每10~15天葉面噴灑一次1000倍樂斯本水溶液,均勻噴濕回所答有的葉片,以開始有水珠順著莖葉流向根部為宜,連續噴灑3~5次。

2.在紅薯迅速膨大期間,每10~15天根部淋施一次25~30倍過磷酸鈣與乾燥純凈的草木灰混合浸出澄清液。或者15~20倍煙葉浸出澄清液等,連續淋2~3次,每次每平方米土壤淋5~6千克左右為宜。或根部淋施40~50倍茶麩水溶液,每7~10天,連續淋施2~3次,每次每平方米淋10~15千克。
1.在紅薯生長發育期間,每10~15天葉面噴灑一次1000倍樂斯本水溶液,均勻噴濕所有的葉片,以開始有水珠順著莖葉流向根部為宜,連續噴灑3~5次。

2.在紅薯迅速膨大期間,每10~15天根部淋施一次25~30倍過磷酸鈣與乾燥純凈的草木灰混合浸出澄清液。或者15~20倍煙葉浸出澄清液等,連續淋2~3次,每次每平方米土壤淋5~6千克左右為宜。或根部淋施40~50倍茶麩水溶液,每7~10天,連續淋施2~3次,每次每平方米淋10~15千克。
請參考,歡迎評價!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