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城市病的表現及其治理

城市病的表現及其治理

發布時間: 2020-12-08 01:34:11

⑴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必然表現為城市面積的擴大和農業用地的減少

不對。
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不一定表現為城市面積的擴大和農業用地的減少專。
首先,城屬市化水平指的是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發展到一定水平會出現郊區化(此時城市還是在擴大的),然後會發展到逆城市化,此時是城市人口向周圍的小城鎮遷出,直接表現就是城市規模的縮小。這是城市化進程的一個必然階段。
其次,農業用地是不會減少的,因為總人口還是那麼多,總得有那麼多地來種植糧食作物。只是農業人口的數量減少了,換句話說,農業生產逐漸轉為技術密集型,勞動集約化程度低,機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的農業。用地是不會減少的。

樓下的。別一直抄襲別人的成果。這些都是我一個一個字打的,你卻大片地復制別人的東西(包括我的)。至少要註明出處啊!

⑵ 簡述城市危機的概念與特徵謝謝了

城市特色危機這場深刻的文化和精神危機的後面是城市的慾望的失控。城市無止境和無底線的財富慾望和規訓手段之間矛盾的激化和均衡關系的失效,才是城市特色危機的罪魁禍首,把尊嚴還給文化遺產。
一是城市記憶的消失。從文化景觀到歷史街區,從文物古跡到地方民居,從傳統技能到社會習俗等,眾多物質的與非物質的文化遺產,都是形成一座城市記憶的有力物證,也是一座城市文化價值的重要體現。但是,一些城市在所謂的「舊城改造」、「危舊房改造」中,採取了大拆大建的開發方式,致使一片片歷史街區被夷為平地;一座座傳統民居被無情摧毀。到處是推土機的轟鳴,到處是寫了「拆」字畫了白圈的建築。由於忽視對文化遺產的保護,造成這些歷史性城市文化空間的破壞、歷史文脈的割裂,社區鄰里的解體,最終導致城市記憶的消失。

二是城市面貌的趨同。城市面貌是一個城市的物質生活、文化傳統、地理環境等諸因素綜合作用的產物。但是,一些城市在規劃建設中抄襲、模仿、復制現象十分普遍,城市面貌正在急速地走向趨同,導致「南方北方一個樣,大城小城一個樣,城裡城外一個樣」的特色危機。各地具有民族風格和地域特色的城市風貌正在消失,代之而來的是幾乎千篇一律的高樓大廈,「千城一面」的現象日趨嚴重。

三是城市建設的失調。一些城市在建設中缺少科學態度和人文意識,往往採取單一依賴土地經營來拉動經濟的增長方式,導致出現「圈地運動」和「造城運動」 。一些城市盲目追求變大、變新、變洋,熱衷於建設大廣場、大草坪、大水面、景觀大道、豪華辦公樓,如果我們將這些新型城市的照片擺在一起,誰能分得清它們是哪一座城市?

四是城市形象的低俗。一些城市已經很難找到層次清晰、結構完整、布局生動、充滿人性的城市文化形象。不少中小城市盲目模仿大城市,至今仍把高層、超高層建築當作現代化的標志,寄希望於在短時間內能擁有更多「新、奇、怪」的建築,現在一些城市習慣用「招投標」的方式來簡單地讓城市改頭換面,很多外國公司拿來的方案並不能與城市的文化歷史相結合,反而使城市景觀變得生硬、淺薄和單調 。
五是城市環境的惡化。一些城市以對自然無限制的掠奪來滿足發展的慾望,致使環境面臨突出問題:空氣污染、土質污染、水體污染、視覺污染、聽覺污染;熱島效應加劇、交通堵塞加劇、資源短缺加劇;綠色空間減少、安全空間減少、人的活動空間減少。不少文化遺產地也出現人工化、商業化、城市化趨勢。

六是城市精神的衰落。一些城市追求物質利益,而忽視文化生態,在城市建設中存在盲目攀比、不切實際傾向。實際上是重經濟發展,輕人文精神;重建設規模,輕整體協調;重攀高比新,輕傳統特色;重表面文章,輕實際效果,表現出對文化傳統認知的膚淺、對城市精神理解的錯位和對城市發展定位的迷茫。

七是城市管理的錯位。一些城市在管理內容上重表象輕內涵,在管理途徑上重人治輕法治,在管理手段上重經驗輕科學,在管理效應上重近期輕長遠。「城市病」的病根在於城市管理缺乏長遠的戰略眼光,缺乏應有的文化視野。

八是城市文化的沉淪。城市文化是市民生存狀況、精神面貌以及城市景觀的總體形態,並與市民的社會心態、行為方式和價值觀念密切相關。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城市的競爭力,決定著城市的未來。一些城市面對席捲而來的強勢文化,不是深化自身的人文歷史,而是淺薄化自己的文化內涵,使思想平庸、文化稀薄、格調低下的行為方式,彌漫在城市的文化生活之中,消解著人們對於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和繼承,究其深層次原因,是文化認同感和文化立場的危機。 [2]

⑶ 大城市病的主要表現

堵車
伴隨著經濟高來速自增長和城市規模擴大,「堵車」這一「大城市病」正快速由中國一線城市向二三線城市「傳染」。中小城市堵車的速度一點也不亞於GDP增長速度。南京上班時間早晨六點半就開始堵,一些重點路段200米的路開車要走20分鍾。大城市病在這里傳染得很快。
高房價
除了交通堵塞之外,已經背負著一線城市高房價的中國人還發現,一些二三線城市逐漸出現了「一線房價」。借錢也要先買套房子!這里房價漲得這么快,得早下手。
看病難
「看病難」在一些中小城市同樣存在。烏魯木齊市民王海英早晨5點起床後,便匆匆趕往新疆中醫院排隊掛專家號,而當地上班時間是上午10點。

⑷ 巴西城市的「城市病」表現在哪裡

「城市病」就是指人口過於向大城市集中,在巴西的表現就是人口過於向回聖保羅,里約熱內盧這兩答個城市集中,里約熱內盧和聖保羅有巴西38%的人口,工業勞動力的近50%。「城市病」容易造成人口膨脹、環境污染、交通擁堵、貧民窟等問題

⑸ 城市問題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城市病具體表現

簡介

根據世界城市發展的一般歷程,城市發展的過程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即城市化、郊區化、逆城市化、再城市化。在城市化發展階段,如果人口的過度集聚超過了工業化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就會發生某些發展中國家出現的「過度城市化」現象,產生了一系列被稱為「城市病」的矛盾和問題,國際上特大型城市的「城市病」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人口膨脹

特大型城市通常對人口具有強大的集聚作用,而人口的快速集聚也成為各大城市發展的重要動因之一。在人口快速集聚的過程中,一旦城市建設和管理跟不上迅速增長的需求,導致各類城市基礎設施的供給滯後於城市人口的增長,就會引發一系列的矛盾,出現環境污染、就業困難、治安惡化等城市病。例如,19世紀末前後,英國城市人口急劇膨脹,造成住房短缺,貧民窟比比皆是;公共衛生設施奇缺,空氣及水源污染嚴重,環境惡劣;就業競爭激烈,工人處境艱難;犯罪率居高不下等等。又如拉美地區,在20世紀中葉進入工業化發展階段後,城市人口迅速集聚,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甚至超過發達國家,出現城市化速度大大超過工業化發展速度的「過度城市化」(或稱為「超前城市化」)。「

世界各大城市人口數量及面積


名稱

面積

(平方千米)

人口

(萬人)

年份



上海

6340.5

2347.5

2011



北京

16410.54

2018.6

2011



廣州

7434.4

1270.0

2010



紐約

1214.4

約1940

2010



巴黎

14518.3

1206.7

2009



倫敦

1577.3

751.24

2006



莫斯科

1081

1200.26

2007


交通擁堵

交通問題一直是大城市的首要問題。迅速推進的城市化以及大城市人口的急劇膨脹使得城市交通需求與交通供給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現為交通擁擠以及由此帶來的污染、安全等一系列問題。在倫敦,由於市中心區域集中了政府機關、法院以及大量的企業、金融機構和娛樂場所,並有超過100萬個就業崗位,每天在高峰時段有超過100萬人口和40000輛機動車/小時進出中心城區,造成該區域嚴重的交通擁擠,區域內平均車速只有14.3公里/小時,成為全英國最為擁擠的區域。在巴黎,上世紀60年代,由於採取了「適應小汽車發展」的政策,結果私人小汽車與日俱增,導致市區交通嚴重阻塞,1973年環城快速路開通後不久就出現了持續性的擁擠。在曼谷,由於車速過慢,整個城市就像一個停車場,甚至出現過3個月內有900名孕婦因堵車被迫在轎車中分娩的情況。

交通擁堵不僅會導致經濟社會諸項功能的衰退,而且還將引發城市生存環境的持續惡化,成為阻礙發展的「城市頑疾」。交通擁擠對社會生活最直接的影響是增加了居民的出行時間和成本。出行成本的增加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而且也會抑制人們的日常活動,城市活力大打折扣,居民的生活質量也隨之下降。另外,交通擁擠也導致了事故的增多,事故增多又加劇了擁擠。據相關統計,歐洲每年因交通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達500億美元之多。第三,交通擁擠還破壞了城市環境。在機動車迅速增長的過程中,交通對環境的污染也在不斷增加,並且逐步成為城市環境質量惡化的主要污染源。根據倫敦20世紀90年代的檢測報告,大氣中74%的氮氧化物來自汽車尾氣排放。交通擁擠導致車輛只能在低速狀態行駛,頻繁停車和啟動不僅增加了汽車的能源消耗,也增加了尾氣排放量,增加了雜訊。

據英國SYSTRA公司對發達國家大城市交通狀況的分析,交通擁塞使經濟增長付出的代價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2%,交通事故的代價約佔GDP的1.5~2%,交通噪音污染的代價約佔GDP的0.3%,汽車空氣污染的代價約佔GDP的0.4%,轉移到其他地區的汽車空氣污染的代價約佔GDP的1~10%。


環境惡化

近百年來,以全球變暖為主要特徵,全球的氣候與環境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水資源短缺、生態系統退化、土壤侵

蝕加劇、生物多樣化銳減、臭氧層耗損、大氣化學成分改變等。根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的預測,未來全球將以更快的速度持續變暖,未來100年還將升溫1.4℃~5.8℃,對全球環境帶來更嚴重的影響,比如農作物將減產、病蟲害發生頻率和危害速度將明顯增加、水資源短缺將惡化等。環境污染使得城市從傳統公共健康問題(如水源性疾病、營養不良、醫療服務缺乏等)轉向現代的健康危機,包括工業和交通造成的空氣污染、噪音、震動、精神壓力導致的疾病等。環境污染對城市經濟的影響是很大的,世界銀行曾對此做出過估算,認為由於污染造成的健康成本和生產力的損失大約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的1%到5%。


資源短缺

2002年在南非召開的可持續發展世界高峰會議上,一致通過將水資源列為未來十年人類面臨的最嚴重挑戰之一。聯合國環境署同年在《全球環境展望》上指出,「目前全球一半的河流水量大幅度減少或被嚴重污染,世界上80多個國家或佔全球40%的人口嚴重缺水。如果這一趨勢得不到遏制,今後30年內,全球55%以上的人口將面臨水荒」。在缺水型國家或地區中,大城市的水資源緊缺問題最為嚴重,據聯合國有關機構預測,到2010年,不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的大中型城市,包括北京、上海、休斯敦、雅加達、洛杉磯、華沙、開羅、拉各斯、達卡、聖保羅、墨西哥城、新加坡等都將面臨嚴重的水荒。

此外,土地資源緊缺問題也是國際大都市在城市化進程中所必然出現的問題。由於土地存在供給的絕對剛性,在大量的人口和產業向中心城區集聚過程中,像東京、紐約、倫敦等大都市都出現了較為嚴重的土地緊張問題,土地對現代化大都市可持續發展的制約作用更加突出。如何開辟新的發展空間、拓展地域范圍已成為各大都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


城市貧困

貧民窟問題是發展中國家的大中城市在加快城市化進程中所出現的特有現象,貧困人口多數集中於城市,而城市貧民又大部分住在貧民窟,如印度孟買、巴西聖保羅等。貧民窟帶來的社

會問題主要有:一方面,貧民窟居民大部分人處於貧困線,享受不到作為公民所應享有的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居住、出行、衛生、教育條件極差,不僅影響當代人,也影響下一代人的發展。另一方面,生活水平的巨大差異造成國民感情隔閡,加之貧民窟游離於社區和正常社會管理之外,一些貧民窟為黑社會所控制,成為城市犯罪的窩點。1900年紐約市近400萬人里就有150萬居住在4.3萬個貧民窟里,直到21世紀紐約還有哈萊姆貧民區的存在。當前,孟買1600萬人口中有60%居住在僅占城市土地面積十分之一的貧民區和路邊的簡陋建築中,貧民窟已經成為這個世界著名港口城市以及印度經濟中心城市的最大特色。

貧民窟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外來人口的大量湧入以及本城市內人口的收入差距過大所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一是土地佔有嚴重不平等,造成大量無地農民。以巴西為例,巴西絕大部分土地一直為少數大地主所控制,大量無地農民向城市流動遷移,且這種流動是單向的,他們不可能再迴流到農村。二是城市化過程中就業機會嚴重不足。失業、就業不足、就業質量差,是造成城市貧困人口長期大量存在的重要原因。在城市化進程中,發展中國家往往把工業重點轉向資本、技術密集的部門,造成勞動力大量進入第三產業中的傳統服務業和非正規部門,而在非正規就業部門的工資一般只相當正規部門人員工資的一半,沒有簽訂勞動合同,沒有社會保障,得不到法律保護。三是城市規劃、建房用地、基礎設施、社區發展沒有充分考慮低收入人群的要求。在城市貧民窟居住的人80%收入低於最低工資標准,他們很難在城市獲得建房用地和住房,又不能退回農村,只能非法強占城市公有土地(如山頭、城鄉結合部的公地)和私人土地,搭建簡陋住房,搞違章建築。四是公共政策不夠完善。如國家教育開支向中、高等教育過度傾斜,初等教育相對萎縮,在中等教育階段重視普通教育和人文學科教育,而輕視中等職業技術教育和師范教育,不利於改善低收入階層子女受教育和就業狀況。


-------------------------------------------------------------------------

我國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


摘要:城市規劃對於城市的建設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因此,做好城市規劃工作,可以有效促進城市的健康發展。但是從目前來看,我國的城市規劃中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比如環境污染問題、缺乏公眾參與以及土地利用不科學等等。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健康發展。所以在當前形勢之下,做好城市規劃工作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關鍵詞:城市規劃;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TU984 文獻標識碼:A

一、目前我國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問題

新時期以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開展,我國社會經濟獲得了快速的發展,與此同時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人口數量迅速增長,給我國的城市規劃帶來了巨大的挑戰。由於城市規劃中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做法,導致了諸多問題的產生,影響了城市的健康發展。因此,對於這些問題有必要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研究。筆者經過詳細地調查分析,將當前我國城市規劃中存在的問題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土地利用尚不夠科學。當前,我國城市規劃的土地利用存在著不科學、不合理的現象。筆者經過分析研究,將其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其一,土地利用浪費情況嚴重,大量農田耕地被佔用。其二,城市土地規劃不規范,為謀求經濟效益投機房地產開發,導致土地資源稀缺,不利於城市經濟的協調發展。

(二)缺乏公眾參與。目前,在我國的城市規劃中缺乏公眾參與,筆者經過分析研究,將其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在城市規劃中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公眾參與。相關行業的專家的參與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公眾參與,因為他們不是社會各方利益的代表。因此,在城市規劃中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公眾參與。另一方面,公眾的參與權在法律制度中沒有得到體現。當前,我國的城市規劃法規實質上是一種偏重於行政管理的法律模式,只是對規劃的制定和實施作出了原則的規定,而公眾的參與權在法律制度中沒有得到體現。

(三)環境污染問題較為嚴重。由於在城市規劃之時,沒有注重城市的環境規劃,導致了一系列環境問題的出現,造成了城市環境的污染和破壞。這些環境問題嚴重影響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和生產。筆者對我國城市的環境問題進行了抽樣調查,並且參看了關於城市環境問題的研究資料,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研究,將我國城市發展中所面臨的諸多問題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其一,從城市的固體廢物來看,我國城市的固體廢物泛濫成災。這些年,我國城市經濟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和生產產生了大量的固體廢物,造成了環境污染。其二,從城市的水體質量方面來看,我國城市的水體污染嚴重。隨著我國城市工業的快速發展,以及人口的高速增長,使城市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污水,導致水體質量受到很大程度的破壞,污染極其嚴重。其三,從城市空氣質量方面來看,城市空氣污染嚴重,大氣質量嚴重惡化。近年來,我國城市工業和交通運輸業發展迅速,工業生產需耗費大量的資源,這些工業生產將粉塵、臭氧等物質排入大氣層,使大氣質量嚴重惡化。

由此可見,當前我國的城市規劃中確實存在著不少問題,對於這些問題必須要給予高度的重視,並且盡快予以解決。

二、解決我國城市規劃的問題的對策分析

由以上的分析論述可知,當前我國的城市規劃中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城市的健康發展。因此,有必要對這些問題進行更為深入的分析研究,並且在此基礎之上採取一些行之有效的對策,以切實解決好我國城市規劃中面臨的問題。對此,筆者認為要達到這一目地,可以採取以下幾個方面的對策。

(一)加強規劃隊伍的自身建設,努力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整體素質

要解決好我國城市規劃中面臨的問題,就需要加強規劃隊伍的自身建設,努力提高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和整體素質。為此,需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提高城市規劃隊伍的業務和行政水平,隨著注冊規劃師制度的推行,對於大中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主要領導和特大城市的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中層以上領導,應將取得注冊規劃師資格作為其任職資格的重要組成部分。另一方面,應加強規劃從業人員的繼續教育工作,需要逐步建立制度化的機制,通過短期培訓、專題交流等多種方式,更新城市規劃知識,提高相關技能,全面系統地學習城鄉規劃理論和知識,增強城市規劃意識,提高領導工作水平。

(二)在城市規劃之前,就要將環境治理方案納入城市規劃體系之中

要做好城市規劃工作,就需要在城市規劃之前將環境治理方案納入到城市規劃體系之中。當前,我國城市在保持快速發展的同時,面臨著諸多環境問題,形勢嚴峻,不容樂觀。造成這種現象的根本原因,是在城市規劃時沒有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沒有將城市規劃與環境規劃很好的結合起來。因此,只有在城市規劃上考慮環境問題,才可以從根本上防止環境的進一步惡化,並有利於環境的逐步改善。所以,在城市規劃之前,就要將環境治理方案納入城市規劃體系之中。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予以解決:其一,城市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規劃。所謂城市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規劃是對城市固體廢物的利用與處理而制定的對策。目前我國大多城市處於固體廢物包圍之中,解決固體廢物問題迫在眉睫、刻不容緩。其二,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所謂大氣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是對城市大氣質量的現狀與發展趨勢而制定的治理方案。當前我國大部分城市空氣污染嚴重,大氣質量嚴重惡化。因此規劃的目標應該是提高燃燒效率,盡量使用太陽能等無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提高城市綠化率,大力發展植物凈化。其三,水體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所謂水污染綜合整治規劃是為治理城市水污染而制定的對策。具體做來,應該減少污水排放量,修建有效的污水處理設施,加強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最終達到有效保護水資源。

(三)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使公眾真正參與到城市規劃中來

要解決好我國城市規劃中面臨的問題,就需要進一步完善法律制度,使公眾真正參與到城市規劃中來。為此,需要做好以下兩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在城市規劃過程中要確立公民聽證制度。正確掌握公眾參與的方法與尺度,防止把公眾參與擴大為公眾直接決策。城市規劃過程中多創造公眾參與機會並形成制度。強調公眾參與、強化社會公眾的規劃參與意識,對制定和實施城市規劃至關重要。為此,要合理制定城市規劃編制,依法審批城市規劃,加快城市規劃的編制,完善城市規劃體系,依法履行審查、審批程序,使規劃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減少領導決策的隨意性。另一方面,在城市規劃過程中的要設立政府信息公開制度。設立城市規劃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就是要從制度上保障公民的對政府城市規劃行為全過程的知情權,打破政府公民信息不對稱的現狀。在城市規劃批准之後要向社會公布規劃成果,採用公開展示、公眾媒體發布、社區公告、手冊與資料備查等多種形式使廣大群眾了解城市規劃,認同城市規劃。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做好城市規劃工作不僅意義重大,而且刻不容緩。因而在當前形勢之下,要充分認識到城市規劃工作的重要性,樹立和構築面向當代的城市規劃哲學和理念,進行科學的城市規劃,以實現我國城市的健康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慶翔,紀紅宇.??試論城市規劃實施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 黑龍江科技信息. 2010(05)

[2] 高中崗,張兵.??對我國城市規劃發展的若干思考和建議[J]. 城市發展研究. 2010(02)

[3] 宋子龍,張謙.??當前形勢下我國城市規劃存在問題及對策[J]. 中國住宅設施. 2010(06)

[4] 高明.??當前我國城市規劃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思考[J]. 商業時代. 2010(24)

[5] 祁小燕.?論我國城市規劃所遇到的問題及其解決措施[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 2010(10)

⑹ 巴西利亞曾經遭遇城市病表現為什麼

因為巴西利亞是全世復界最制大的20世紀以後建城的城市,這座城市依靠城市規劃和設計被世界遺產大會所青睞,評定語寫到:「1956年巴西利亞被確立為巴西的中心,它是城市設計史上的里程碑.城市規劃專家盧西奧·科斯塔和奧斯卡·尼邁耶是該城市的設計師,從居民區和行政區的布置到建築物自身的對稱,巴西利亞常被比喻為鳥的形狀.表現出城市和諧的設計思想,其中政府建築表現出驚人的想像力.」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