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沖溝治理方案

沖溝治理方案

發布時間: 2020-12-08 00:57:36

⑴ 請問 在滑坡治理工程中,抗滑樁施工期間的防洪抗汛方案應該怎樣寫呢

防洪抗汛方案

本合同段防洪渡汛重點為住地防排水、隧道內排水、路基排水、橋梁排水、出口端鋼筋加工區排水。
1、工程概況
××××第三合同段主要施工項目有:4條便道,××隧道、××大橋。
4條便道累計長3678m,土石方開挖126877m3,填方32374m3,防護工程擋土牆約2萬立方,排水工程涵洞共14道,全長164m,便道含30m跨度鋼筋預應力箱梁橋1座。
主線工程項目為:××隧道左線長2511m,右線長2513m。
××大橋為連續剛構和T梁組合橋,總跨度429m。
主線路基全長約349m,路基屬於半挖半填形式,挖方約43000方,填方約27700方,斜交涵洞1道,擋牆2700方。
2、組織機構
根據防洪渡汛精神,項目成立了防洪渡汛機構,領導防洪渡汛工作。

防洪渡汛組織機構
3、雨季施工部署原則
3.1雨季容易引發洪水災害, 根據本工程特點分輕重緩急,對於不適於雨季施工的工程加緊提前或者延後。主線路基土石方、擋牆在洪水季節來臨前工程完畢,涵洞爭取在洪水來臨之前修建完畢。隧道開挖不受降雨影響,但砼料、砂、石料等受雨水影響比較嚴重。橋梁樁基開挖、橋台砼等都要受下雨影響。
3.2針對上述受雨季影響的工程,項目部及各作業隊都必須做好防洪渡汛工作,採取有效措施,確保工程順利進行。
3.3項目部及各作業隊准備充足防洪工具。
4、主要防洪措施
4.1天氣預報
項目部、作業隊要隨時關注天氣,及時將天氣情況告知各作業人員,做好防洪渡汛准備。
4.2住地防排水
項目部、各施工隊住地,邊溝必須清理,有堵塞情況的必須疏通。
××隧道進口端住地緊臨大沖溝,一定要做好防排水,及時派人清理。下雨時間要派專人察看,發現險情要及時報告,做好人員撤離工作。
4.3隧道內防排水
××隧道洞內要加強排水,特別是下雨對於有徵兆的滲水一定加強關注,及時探明水源深度、容量,做好涌水措施。及時將滲水、涌水大小告知每個作業人員。
4.4路基排水
路基高邊坡段做好截水溝,路基做好防排水,擋牆周圍人工清理水溝。便道涵洞清於泥,邊坡排危,下雨要輪流察看邊坡穩定、涵洞流水大小等。
砌築工程:水泥要堆放在地勢較高的地點,必須有防雨防潮措施,築爐用耐火材料也應有防雨、防潮措施。
遇中、大雨時應停止施工,砌築表面應採取防雨措施。
4號、5號便道有多處高邊坡,每次下雨均有不等方量的塌方。作業隊安排專職安全員對邊坡進行觀測,做好危石清理。一旦發生險情,立即啟動預急預案。
4.5橋梁排水
樁基周圍提早挖好排水溝,將水流引至原來的自然水渠內,樁基上空做好遮雨棚,大小坡度不小於周圍排水溝范圍。
樁基施工,應注意觀察井壁滲水情況,井壁圍岩穩定情況。滲水過大或壁內有新增裂痕,要停止作業,雨水停後處理安全後方能施工。
4.6出口端鋼筋加工區排水
出口端鋼筋加工區緊臨大沖溝,隧道二隊負責清理新挖排水溝,接通路基排水溝,保證水不影響路基工程。
4.7原材料、成品、半成品
水泥堆放應離地20~30厘米,遵守先收先發的使用原則。
下雨要檢查水泥庫房,做好四周防排水,散裝水泥要保證不漏不灌。
鋼筋分門別類堆放,離地調度不小於30厘米。下雨時,要做好遮雨的塑料布、油氈等防雨材料,水泵及有器材。
庫房四周要做好臨時排水系統,購買防洪工具及器材。
平時多注意天氣預報,做好防風防雨、防雷工作。
5、雨季施工的防雷設施
5.1人身防雷措施
雷雨時,盡量減少在戶外非工作或野外逗留,如在戶外或野外工作不能暫停時,要穿上不浸雨水的雨衣和膠鞋,人體位置要盡量降低,避免突出;兩腳要盡量靠攏,最好選擇乾燥處蹲下,以減少暴露面積和觸地電位差,因為人體與地面接觸面積越大,危險越大,這樣,便可安然無恙。在野外突然遇到雷電,需切記:不要站在山頂、山的高處和躺在地上;不要站在大樹下、樹林邊或草垛旁躲雨;不要靠近孤立的高樓、煙囪、電線桿行走;不要穿著被雨淋濕衣服趕路;不要在開闊的水面游泳、劃船,應盡快離開水面或稻田;不要靠近金屬物體;不要站在避雷針附近;不要打傘、將手錶眼鏡等金屬物品摘掉,關掉手機。在戶外還應該注意電波侵入的危險,要離開電力線、電話線、廣播線、電視天線等各種導體,以防這些線路對人體的再次放電,離開距離最好在1.5米以上。另外,在室內,還應該關好門窗,避免過堂風,以防球形雷進入室內傷人。
5.2建築物防雷措施
建築物一定要安設避雷針,定期檢查電阻。
6、防洪渡汛應急預案
6.1組織機構及職責
項目部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現場總指揮:項目經理×××,是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第一責任人,負責對項目突發的洪災事件的應急響應,負責搶險隊的調配和實施應急預案。
現場副總指揮:由副經理經理××、總工×××組成。負責人員、機械設備的投入調配、重要物資的疏散和組織救護工作。
項目部應急指揮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安質部。主要職責許可權是:負責通訊、工作聯絡,值班電話:……,聯系人:×××。
6.2應急重點
重點部位:××隧道進口端,××隧道出口端鋼筋加工區,火工產品庫、水泥庫。
雨季時節,深入了解當地水文情況。
6.3汛期施工安排及施工措施
根據項目工程的實際進展情況,結合汛期特點,制定汛期的主要施工措施應包括:
加強汛期安全檢查制度,邊仰坡開挖後及時支護、對邊仰坡、高填方進行全面監測,防止塌方。
隧洞頂修築截、排水溝,加強對洞頂危石的清理和防護。
加強對施工場地內泄水洞的疏通和修整,防止泥石流發生,搞好棄土場邊坡防護、截排水溝修築以及沿線的高填方施工。
各施工點安排專人值班,在汛期保證與領導小組的通訊暢通,做到及時通知、及時處理。
及時和當地氣象局的聯系,派專人收集天氣和水文信息資料,並及時向防洪搶險應急指揮領導小組匯報。
6.4應急措施
報警:先發現洪水災害的人員,應立即報警(電話或口頭)並採取相應的搶險措施。
接警處置:項目部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接到報警後,立即啟動防洪搶險應急預案,迅速展開工作,並將情況立即報告重慶煤礦建設第五工程處應急指揮中心。
人員准備:項目部按行政編制組建項目部搶險隊,各施工隊成立一支搶險分隊作為後備力量,主要維護治安秩序、物資疏散和人員轉移,搶救危重傷員工作。
安全疏散:事故發生時,項目部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立即組織搶險隊員將遇險人員和物資疏散至安全地帶。對傷員進行救助。對現場立即進行檢查,對已損毀的建築物做出預見性判斷,避免危險的建築物危險部份對人員造成新的傷害,消除仍然存在的危險。
傷員急救:事故發生時,項目部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立即通知×××衛生院急救,組織現場搶險隊趕赴事故現場,以解決搶救傷員的急需。
通信聯絡:使用行動電話或其它必要的方式進行聯絡。領導小組成員電話必須24小時開機,所有防汛隊伍成員隨叫隨到。
6.5調查處理
事故發生後,項目部立即成立事故調查小組,進行事故調查,確定事故的損失情況,向處領導提供客觀依據和意見,按相關規定處理。
防洪渡汛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公示牌
組長 ××× ……… 火災報警電話 119
副組長 ××× ……… 急救電話 120
××× ……… 治安報警電話 110
成員 安質部、工程部、綜合部、各作業隊隊長等
值班車輛 ××× ……… 渝A ××××
××縣人民醫院電話 ……… ××通道指揮部 ………

⑵ 涵洞加固,下沉、沖蝕、挖空...解決方案

坡面侵蝕是指松軟岩土因表面徑流沖蝕形成沖溝,可發展成坍塌。 ... 沖斷, 處理好涵洞 的位置、進出口與相關排水設施的關系,清除淤積堵塞、加固涵洞或擴大過流凈空。
渠系涵洞(管)通常建造在土基上,易遭雨水和洪水的沖刷和淘刷。涵洞斷面形式各異,既可以現場澆築,也可以預制拼裝,而涵管則通常是提預制拼裝的混凝土或鋼筋混凝土圓管。

一、涵洞(管)的水毀類型及原因

1.涵洞(管)滲漏破壞

涵洞(管)的滲漏有兩種情況。一種是由於洪水超標,洞(管)內水壓力過大,加之洞(管)接縫止水老化,易使止水破裂或脫落。另一種是涵洞(管)內周圍填土不密實或未設截水環,在高水頭差作用下,水流沿洞(管)外壁形成集中滲漏。兩種滲漏都易使涵洞(管)基礎淘空、沉陷,導致涵洞(管)斷裂、土方陷塌。

2.水壓力超截破壞

水壓力超截破壞也分兩種情況。一種是涵洞(管)的內水壓力過大,引起涵洞(管)壁破裂。另一種是涵洞(管)外壁承受的壓力水頭過大而使涵洞(管)壁破裂。

3.翼牆受洪水沖刷破壞

進口翼牆直接承受洪水迎面沖刷或出口段長度不足,擴散角太大而引起迴流對翼牆淘刷,使得翼牆填土被淘空,導致翼牆傾斜、斷裂、沖垮。

二、水毀涵洞(管)的修復

1.涵洞(管)裂縫及滲漏的修補

(1)用水泥砂漿或環氧砂漿將進行表面處理

涵洞的一般裂縫和漏水,無需結構補強時,可用水泥砂漿或環氧砂漿進行表面處理。

(2)灌漿處理

當壩(堤)下涵管漏水尚未引起基礎沉陷時,可在涵管內壁布孔灌漿;當已引起基礎沉陷時,除在內壁布孔外,還需要在壩面布孔灌漿。如條件充許,灌漿最好能沿涵管全線進行。灌漿方法,可根據涵管內徑的大小而定。當涵管直徑較大,人能進入管內,則直接在管內打孔灌漿;否則採用引管灌漿。灌注的漿液,以粘土水泥漿為宜。如需採用其它漿液,應通過試驗後確定。

(3)開挖回填

當涵洞周圍填土因夯實不良而產生滲漏時,如開挖工程量不大,並能保證安全的條件下,可採用沿涵洞(管)軸線開挖回填措施。涵管兩側開挖寬度不小於1.0m,全部清除淤泥軟土,按照與基礎相同的土料和要求,分層回填夯實。必要時,可在涵洞進口段的填土中摻入3~5%的水泥,以增加填土的密實性,並提高其抗滲性能。

(4)開挖回填與灌漿相結合

根據情況,能開挖的管段,採用開挖回填,其餘未開挖的管段,則採用灌漿處理。

(5)裂縫的處理方法詳見本章第二節。

2.涵洞(管)斷裂的加固及修復措施

(1)涵洞地基加固

地基加固的方法應按地質條件和涵洞斷裂的位置而定。當斷裂發生在洞(管)口附近,且壩(堤)身不很高,可直接開挖壩(堤)身或岸坡進行處理。對於軟基,應先拆除破壞部分的涵洞(管),然後清除基礎部分的表土、鬆土和淤泥,直至開挖到堅實土層。均勻夯打後,再用漿砌石或混凝土回填密實。對於岩石基礎軟弱地帶的加固,主要是在岩石裂隙中進行充填灌漿或固結灌漿。如為斷層帶,需開挖回填混凝土。當斷裂發生在涵洞中部,且壩(堤)身比較高,全部開挖處理有困難,而洞徑又較大時,可在洞內進行灌漿處理。灌漿前要將斷裂處用混凝土、鋼筋砼或鋼環封閉好。

(2)涵洞進出口翼牆加固和改造

翼牆的形式盡可能做成扭曲面漸變段,其長度應大於渠道設計水面寬度的1.5~2.0倍,翼牆基礎應深入到地基0.5m,材料可用漿砌塊石,並做好翼牆與涵洞的連接。

(3)補設必要的伸縮縫

對於原來伸縮縫的設置不能滿足工程要求的涵洞,可選取現有較大的貫穿性(橫向)裂縫,沿裂縫處開鑿5cm左右的環形縫,直至基底,並截斷其間鋼筋,在內壁設置可靠止水,如採用PT膠泥,PU2彈性材料填塞,以及表面用環氧樹脂粘貼橡膠封閉等。在外壁,為保工程安全,也可加設鋼筋砼套管,並設置允許相對變位的墊層,使之沿縱向可以自由伸縮,防止溫度變化產生新的裂縫。

(4)洞身設置沉陷縫

對於洞身受力不均勻處,或地基沉陷相差較大處,應設置沉陷縫。止水結構一般用止水片和多層油氈組成。止水片最好是採用紫銅片,也可採用塑料止水片、鋁片等。

(5)涵洞內襯砌補強處理

當材料強度不夠,涵洞內產生裂縫或斷裂時,可採用襯砌補強進行處理。常用的方法有:採用鋼管、鋼筋混凝土管、鋼網水泥管等製成的成品管,與原洞壁間充填水泥砂漿或埋骨料灌漿而成;在洞內採用現澆混凝土、漿砌塊石、漿砌混凝土預制塊,或支架鋼絲網噴水泥砂漿等方法襯砌。無論採用何種方法,都必須使新老管壁結合良好。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