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領域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整治會議
⑴ 惠民縣排查安全隱患防範四類風險專項行動排查登記表
收藏 建立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險源管理的長效機制,能有效保障安全生產形勢穩定,杜絕發生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筆者認為,可從四方面入手予以實施:一是加強有關安全生產政策法規的研究,完善安全生產隱患排查和專項整治的規章制度,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事,推動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經常化、制度化、法制化。二是在建立重大危險源登記建檔工作的基礎上,抓緊研究有關辦法,建立事故隱患排查治理分級管理制度,完善重大危險源分級監控機制,加強對各類生產經營單位重大危險源的監控,強化動態監管,及時消除事故隱患,努力遏制重大事故發生。1、積極指導督促各類,建立健全崗位、車間、工廠三級隱患排查治理責任制,建立危險源分級監控體系。廣泛動員依靠職工群眾,充分發揮工程技術和經營管理人員的作用,實現層級管理和監控。2、建立健全重大隱患分級掛牌督辦制度和重大危險源分級監控制度,切實掌握本行政區域、本行業內重大隱患和重大危險源的具體數量、當前狀況、分布情況和發展態勢等,實行跟蹤監管、動態監管,促進隱患排查治理與安全專項整治相結合、與加強日常監管相結合、與改善安全生產基礎相結合,推進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常態化(本文共計2頁) 如何獲取本文>>
⑵ 釀酒行業如何搞好和落實四川省生產經營單位安全生產責任規定和安全生產條例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於十月份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進展情況的通報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安全生產委員會,有關中央企業: 10月份以來,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中央企業積極組織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回頭看」工作,加大對重大隱患的整治力度,認真做好重大基礎設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持續深入開展。 一、總體情況 到10月末,在全國工礦商貿和交通運輸等重點行業領域內,有2512896家企業和單位累計自查隱患4323544項,已自改隱患3950074項,整改率91.4%。其中:自查重大隱患76919項,已自改重大隱患62000項,重大隱患整改率80.6%;累計列入治理計劃的重大隱患17022項,落實資金1309177萬元,制定應急預案13008項,採取監控措施13829項。在2512896家企業和單位中,工礦商貿企業1306358家,共查出隱患3008429項,已整改2799720項,整改率93.1%;自查重大隱患52961項,已自改重大隱患43855項,整改率達82.8%;列入整改計劃9116項,落實整改資金801925萬元。1206538家交通運輸重點行業企業共查出隱患1315115項,已整改1150354項,整改率為87.5%;自查重大隱患23958項,已自改重大隱患18145項,重大隱患整改率為75.7%;列入整改計劃7906項,落實資金507252萬元。在重大基礎設施安全隱患排查治理中,全國有13個統計單位已報來共查出安全隱患27924項,已整改24672項,整改率為88.4%。 全國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未結案484起。2006年以來的較大以上生產安全事故已結案2385起,追究和處罰責任人員9342人。其中:移交司法機關1929人(已判決951人);受黨政紀處分3593人;受行政處罰3820人。 全國已掌握的非法建設、非法生產和非法經營單位139802個,已取締106663個,其餘正在打擊過程中。其中煤礦:已掌握33453個,已取締32216個,正在打擊1237個。 二、主要特點 10月份,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中央企業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落實責任,加大對重大隱患的整治力度 各地區對自查尚未整改的重大隱患,對國務院安委會督查組發出的隱患整改通知,採取得力措施,落實責任,加強監督,切實做好整改工作。針對督查組指出的哈爾濱中國釀酒廠在沒有取得安全生產許可證的情況下繼續生產問題,黑龍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先後做出批示。哈爾濱市下發了《關於責令哈爾濱中國釀酒廠立即無條件停產的通知》,目前,酒廠已停止生產等待搬遷,並有專人24小時監控。北京市安委會辦公室會同市政府督查室、市監察局組織3個督查組,於10月下旬對全市確定的重點隱患進行了專項督查,對隱患整改進度緩慢、整改不力的,下發隱患整改通知書和建議函。山東省建立了重大安全隱患整改指令督辦制度,規定凡督查、檢查發現的重大隱患和重大安全問題由省安委會下達《重大安全隱患整改指令書》,由地方政府和省有關部門主要領導簽收,並負責督促落實。四川省今年公告省、市兩級重大隱患512項,50項省級重大隱患共投入資金3388.15萬元,已整治完成21項;462項市級重大隱患共投入資金22053.28萬元,已整治完成211項。 (二)積極組織開展「補課」工作 各地區認真按照國辦發明電〔2007〕16號文件和《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於九月份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的通報和做好第四季度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意見》(安委辦〔2007〕33號)要求,認真組織開展「補課」工作。新疆自治區安委會下發《關於對小企業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進行「回頭看」和「補課」的通知》,確定了「補課」對象,要求各地督促指導各類小企業重新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河南省政府抽調18名廳級領導分包18個省轄市,對隱患排查專項行動開展情況進行不間斷督促檢查。甘肅省下發通知,要求對專項行動中排查出的一般隱患要在年底前全部完成整改,重大隱患整改率必須達到90%以上。山西省從安監、煤炭、煤監、公安、國土、勞動等部門抽調170餘人,組成12個督查組,對11個市和省直有關部門及重點企業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回頭看」工作進行了全面督查。 (三)結合「專項行動」,認真開展重大基礎設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各地區、各部門和有關中央企業認真貫徹落實國辦58號文件要求,將重大基礎設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與正在開展的「專項行動」緊密結合起來,制定方案,周密部署,加強監督檢查,切實做好重大基礎設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上海市已完成1486座在役橋梁定期檢測工作,佔全部城市橋梁的86.5%,其餘231座橋梁正在檢測之中。湖北省於11月上旬組成6個檢查組對部分重大基礎設施排查工作進行了督查。內蒙古自治區於10月15日至25日分四個工作組,對全區47處120萬噸以上的大型煤礦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情況進行了督查。交通部結合正在開展的橋梁隱患排查和防船舶碰撞防泄漏專項整治活動,認真抓好重大基礎設施安全隱患排查工作。鐵道部於10月中旬做出部署,要求在全行業開展重大基礎設施的隱患排查工作,並要逐級落實整改措施。水利部部署要搞好重大水利設施的隱患排查並在今冬明春做好病險水庫和水毀工程的加固修復工作。民航總局、電監會等部門和中石油、中石化等中央企業也結合工作實際,認真開展了重大基礎設施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工作。 (四)強化監督檢查,做好「十一」和「十七大」期間安全生產工作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在「十一」和「十七大」期間,組織開展高密度、大范圍的督查檢查活動,督促企業繼續認真排查治理隱患,落實各項安全防範措施,確保了重要時段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天津市安全監管系統國慶節期間全員上崗,每日分8組進行安全檢查,檢查危險化學品從業單位等企業156家,發現隱患215項,下達整改指令書36份。廣東省於10月10日至20日組織10個督查組,對全省21個市貫徹落實國家安全生產工作部署、嚴密防範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等五個方面進行了督查。建設部對北京、上海等16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與運營安全生產工作進行了督查。公安部組織了對道路交通安全的檢查督查。 三、存在問題 一是一些地方和行業隱患排查治理工作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和漏洞。十月下旬以來事故多發。10月下旬發生的6起煤礦較大以上事故中,有5起發生在十七大期間停產礦井或已明令關閉的礦井。說明停產礦恢復生產時沒有落實安全保障措施,對存在的隱患沒有認真排查治理。福建省莆田市「10.21」特別重大火災事故發生在「三合一」場所,對重大火災隱患排查治理不力,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 二是參與自查自改的企業數量及排查治理隱患的數量仍不夠大。10月份參加自查自改的企業和單位僅比9月份增加148189家;排查出的隱患數增加456589項;平均每家企業查出隱患1.72項。說明隱患排查治理「補課」的面仍不寬。同時,重大隱患整改率仍需提高。 三是一些地方「打非」工作出現鬆懈,非法違法現象有所抬頭。有的地區打擊非法建設、非法生產、非法經營工作不能長期保持高壓態勢,打擊力度減弱,導致非法違法現象繼續存在甚至出現蔓延趨勢。尤其是當前煤炭、煙花爆竹等行業進入生產經營旺季,違法、非法生產經營的現象明顯抬頭,如重慶市秀山縣「10.21」重大煙花爆竹爆炸事故,以及多起擅自進入已關閉或廢棄礦井造成的傷亡事故,都是非法生產經營造成的。 四是一些行業(領域)安全監管存在不到位的現象。部分行業(領域)的安全生產工作由於監管責任不夠明確、不夠落實,聯合執法機制不健全,導致這些行業(領域)缺乏有效監管,農村道路交通、農村建築、農用船舶等方面的安全監管存在薄弱環節,事故不斷發生。 四、下步工作要求 (一)繼續深入扎實地抓好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回頭看」各項工作 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和中央企業要繼續認真做好隱患排查治理「回頭看」和「補課」工作,克服松勁、厭戰情緒,繼續扎實認真地抓好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一是對前階段查出的隱患尤其是重大隱患要切實做到責任、措施、資金、期限和應急預案「五落實」,確保在年底前整改到位。二是保證重點行業(領域)規模以下的中小企業、隱患排查為零的企業和近期發生較大以上事故的企業全面參加隱患排查治理「補課」,不走過場、不留死角、取得實效。三是要建立健全自然災害預報、預警、預防和救助體系,督促有關方面,對有關防洪防汛、防坍塌、防泥石流設施等存在隱患點進行除險加固,做好防範自然災害引發事故災難的工作。四是要會同有關部門,結合專項行動「回頭看」,開展好重大基礎設施安全隱患排查第二階段工作,對突出問題和重點地區進行復查和抽查。五是建立健全重大隱患排查治理分級監管和重大危險源分級監控兩個長效機制。六是繼續做好調度統計和信息報送工作。 (二)把隱患排查治理與煤礦「兩個攻堅戰」,與重點工業、交通等行業安全專項整治緊密結合,防範重特大事故 受季節、生產經營需求、投資拉動等因素的影響,十一、十二月是事故易發、多發期。各地區要結合隱患排查治理,繼續推進煤礦瓦斯治理和整頓關閉「兩個攻堅戰」不斷深化。要督促各類煤礦完善井下通風系統等基礎設施,防範瓦斯、透水、火災、頂板等重大事故隱患。對已公布確定的關閉礦井,必須立即關閉,對已關閉煤礦要嚴防死灰復燃;對納入資源整合的礦井,必須先關閉、後整合。繼續加強非煤礦山、冶金、有色、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等重點工業行業的隱患排查治理。抓好整頓和規范礦產資源開發秩序和尾礦庫專項整治工作;抓住重點生產環節,落實冶金、有色企業安全防範措施;開展化工建設項目安全「三同時」檢查;做好煙花爆竹企業復產驗收工作,關閉不符合安全生產條件的小作坊。 要繼續加強建築施工、消防、交通運輸等行業(領域)的隱患排查治理和專項整治。開展對建築起重設備、隧道、橋梁、建築工地的安全檢查;推動「三合一」、「多合一」等嚴重火災隱患的排查治理;進一步加強道路交通安全監管,落實對農村道路、水上交通的監管職責,完善事故預防機制,遏制重特大事故的發生。 (三)加強聯合執法,加大打擊「三非」和事故查處力度 各地區要進一步健全政府統一領導、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聯合執法機制,形成打擊「三非」的合力。各級安委會辦公室要發揮綜合協調作用,針對四季度市場需求旺盛,「三非」現象抬頭的特點,繼續保持嚴打態勢,堅決打擊各種非法生產、非法建設和非法經營行為。十月下旬以來,較大以上事故多發,各地要及時認真地調查處理,嚴肅查處相關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並公布處理結果,舉一反三,認真整改,防範類似事故重復發生。 (四)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將組織專項行動「回頭看」督查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鞏固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成果,檢查各地區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回頭看」的情況,國務院安全生產委員會辦公室定於11月中下旬至12月上中旬組織「回頭看」督查組和專業督查組,對部分地區開展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的情況進行再檢查。各地區和有關單位要在認真自查的同時,積極配合督查組開展工作。未列入本次檢查范圍的地區和中央企業也要認真搞好自查,並將自查情況於12月15日前報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具體通知另發。
⑶ 煤礦在什麼情況下,應及時組織進行專項事故隱患排查
您好,煤礦在發生漏氣以及生產環境中出現的異常聲響,都要及時組織進行專項事故隱患排查,具體是這樣的,希望能幫到您。
⑷ 如何關於切實做好當前安全生產工作
不知道您是什麼行業,所以,為您粘貼以下通用內容:
一、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始終把安全生產工作擺在突出位置抓緊抓好
安全生產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事關改革發展穩定大
局,事關黨和政府形象。全區各級各部門各單位要充分認識當前安全生產的嚴峻性和極端重要性,進一步提高認識,堅決克服麻痹鬆懈思想。主要負責同志要時刻把安全生產放在重要位置上抓,切實加強對安全生產工作的組織領導,全面分析本單位、本部門和本行業領域安全生產形勢,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研究制定落實責任、超前防範、強化監管的工作措施,堅決防止各類生產安全事故的發生。
二、不斷深化網格化監管,健全完善公共安全監管體系
(一)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依託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系統,健全政府安全生產領導體制。嚴格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度,建立各級各部門各單位一把手負總責、班子成員齊抓共管的安全生產組織體系。組織開展安全生產網格化監管「九定製度」復查驗收,公開安全承諾,全面深化政府、企業安全生產責任落實。
(二)完善安全風險防控體系。規范企業網格化安全風險防控平台,細化各項安全制度和措施,並落實到具體工作崗位,將防治風險隱患的關口前移到標准化作業全過程。建立安全風險隱患動態管理系統,適時進行危險源辨識、隱患判別與風險評價,實現對安全風險隱患的全過程式控制制。
(三)深化基層安全風險管理。深化街道安全風險評估,推動工業園區、重點行業企業、重點工程項目風險評估,實施重點企業、規模以上企業和高危行業企業風險監控。健全安全風險評估機制,實行「互動式」專家服務模式,落實高危行業企業「保健式」服務,完成重大危險源風險評估與分級。
(四)提升安全監管整體效能。實行定期督查通報制度和網格化運行質量抽檢制度,推動街道、部門、社區、企業自覺應用網格化監管系統。嚴格重點工作考核,強化網格化應用,不斷提高網格化監管效率。
三、加強「問安嶗山」安全文化體系建設,營造全社會參與安全發展的濃厚氛圍
(一)打造「問安嶗山」安全文化品牌。制定安全文化體系建設推進方案和安全文化測評標准,規范安全文化建設模式,凝煉「問安嶗山」核心價值理念和內涵,推進安全文化制度建設,構建「觀念、管理、物態、行為」四位一體的安全文化體系。
(二)廣泛開展安全文化宣教活動。公開區、街道、部門、社區、企業、學校安全承諾,在各類場所設置安全風險隱患辨識標准,促使公眾更便捷地參與安全生產管理。制定《嶗山區公眾舉報安全隱患查處工作規則》,完善安全生產隱患舉報查處與獎勵制度。整合利用現有資源,加大投入力度,深入推進各類安全文化教育基地、宣傳長廊、主題公園等物態載體建設。認真開展全國第十二個安全生產月和每季度「安全月」活動,推進安全知識「進企業、進學校、進社區、進鄉村、進家庭」。依託工會、團委、婦聯、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建立安全文化宣教志願者隊伍,製作「安澤嶗山」系列警示教育專題片,深入進行安全文化公益宣傳。
(三)實施全員安全文化素質培訓。加快建立完善街道、社區安全培訓輔導站,推進社區居民安全知識普及。按照行業分工和分級負責原則,依法實施「三項崗位」人員強制培訓,加強對企業班組長和農民工的安全教育培訓,減少「三違」(違章指揮、違章操作、違反勞動紀律)。抓好在校學生的安全知識教育,培育良好安全生活習慣。
(四)深入開展安全文化示範創建活動。加快推進安全文化示範社區、示範校園和示範企業、示範班組創建工作,層層做好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工作。從提升全體居民安全素質、做好社區風險防控入手,科學合理策劃實施「安全文化建設示範項目」,以項目為引領,推進安全文化建設深入開展。
四、深入開展打非治違與專項整治,著力解決安全生產頑症
(一)持續開展「打非治違」專項行動。完善打非治違聯動機制,充分發揮「問安嶗山」安全隱患有獎舉報機製作用,健全全民參與的「打非治違」防控體系。按照「關閉取締一批、上限處罰一批、停產整頓一批、嚴格追究一批」的要求,嚴厲打擊安全生產領域非法違法行為,重點打擊危險化學品、煙花爆竹、道路交通、海洋漁業等高危行業和建設領域非法生產經營行為。
(二)全力打好重點行業領域專項整治攻堅戰。全面排查治理道路危險路段、危險點,完善危險路段道路標志、標線。推廣使用貨運車輛限速、限載等裝置,嚴厲整治「三超一疲勞」和酒後駕駛等交通違法行為。實施交通運輸企業安全等級評估,完善客貨運輸車輛安全配置標准,加強旅遊客運車輛、危險品運輸車、三類以上班線客車動態安全監管。落實校車安裝動態監管裝置和高速公路營運客車使用乘客座椅安全帶規定。推進危橋整治及公路安保工程建設。推行消防安全網格化管理和社會單位分級分類管理,開展人員密集場所和易燃易爆場所火患整治。健全高層樓宇火災隱患防範、應急救援工作機制。強化房屋建築、市政工程安全監管,實施建築施工全封閉管理,推行建築塔機防傾翻技術,嚴厲打擊超越資質范圍承攬工程、違法分包轉包工程等違法行為。實施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裝置設計安全診斷和「兩重點一重大」企業自動化控制系統改造,對穿越公共區域的危化品輸送管道進行普查和專項治理。開展非煤礦山安全專項整治,依法整頓關停不符合要求的企業。進一步完善煙花爆竹流向登記管理系統,嚴厲打擊非法制售煙花爆竹行為。突出抓好工貿行業交叉作業、檢修作業、受限空間作業,以及運輸船舶、海上旅遊客運等行業領域隱患治理。實施陳舊老化的供熱、供水管網改造工程,開展以管道占壓清除、液化氣瓶組氣化站並網、燃氣灰口鑄鐵管道改造為重點的隱患治理。落實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措施,突出對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和公共聚集場所的電梯、大型游樂設施、客運索道等特種設備的監督檢查和車用氣瓶安全監察。
各街道辦事處,教體、農林、商務、文化、衛生、旅遊、經發等部門,都要結合行業特點,深入抓好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和打非治違,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穩定。
五、進一步完善隱患排查治理體系,有效預防和控制生產安全事故
(一)扎實推進企業隱患自查自糾自報。健全完善「企業自查自糾、專家現場診斷、政府掛牌督辦、執法督促整改」的隱患排查整改運行機制,嚴格落實企業隱患排查治理法定責任,督促企業自覺開展隱患自查自糾自報,實行分級分類差異化監管。即:對「零隱患」上報的企業嚴格落實必查制度,對未按規定開展隱患自查自糾自報的企業重點檢查,對隱患排查治理不力、導致事故發生的企業,增加檢查頻率,加大處罰力度,促進企業隱患排查治理主體責任的落實。
(二)實施重大事故隱患掛牌督辦。嚴格執行《嶗山區安全生產事故隱患「3+X」掛牌督辦制度》,層層落實分級掛牌督辦措施,全面梳理可能造成重大社會影響、嚴重威脅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部位、場所、區域,落實治理責任,解決和消除風險。每季度掛牌區級重大事故隱患不少於3項。完善隱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統,實施重大隱患「一患一檔」管理和「閉合式」執法監察模式。
(三)強化職業病危害排查防控。嚴格執行《職業病防治法》,抓好企業職業病危害因素申報,摸清存在職業病危害企業底數,建立重點行業(領域)職業健康檢測基礎資料庫。實施職業衛生分類分級差異化監管,對轄區企業進行職業病危害程度評估,開展粉塵、高毒物質等職業病危害專項治理,預防和控制群發性職業病危害事故。
六、夯實安全生產基礎,為安全生產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一)嚴把行業安全准入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許可制度,規范優化行政審批流程,嚴格安全許可條件,把牢市場准入關。嚴格執行建設項目安全設施與職業危害防護設施「三同時」規定,建立完善項目准入安全評價制度。落實高危行業、不良市場主體、事故責任者退出管理規定,推進規模小、耗能大、隱患多、污染重、安全性能低下的各類中小企業和高危行業企業改造升級或逐步退出市場。科學整合煙花爆竹資源,嚴控煙花爆竹經營企業數量。
(二)扎實開展安全生產標准化建設。健全安全生產標准化獎勵約束制度,加大安全標准化培訓力度,選樹安全生產標准化「樣板企業」,全面推進重點工貿行業安全生產標准化。完善高危行業企業安全生產標准化體系,全區所有危險化學品生產儲存企業、煙花爆竹經營企業、非煤礦山企業以及正常生產經營的工貿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全部達到標准化三級及以上水平,同時規模以下工貿行業企業開展安全生產標准化達標的數量不低於30%。
(三)推進企業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將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生產責任保險工作納入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推行安全生產責任保險試點工作。倡導企業建立安全信用制度、公開安全承諾,建立企業安全誠信檔案、信息平台和安全誠信行為監督機制,擴大企業安全誠信信息披露范圍和頻度。建立企業安全誠信評價與激勵約束制度,實施失信企業「黑名單」、「約談」等制度。
(四)健全安全生產長效投入機制。實行安全生產專項資金與財政收入同步增長機制,逐步增加安全支出,並向高危行業領域傾斜。完善有利於安全生產的財政、稅收、信貸政策,強化政府投資對安全投入的引導和帶動作用,督促企業在年度財務預算中確定必要的安全投入,提足用好安全生產費用。
(五)建立安全生產技術創新體系。整合安全科技優勢資源,支持和引導信貸資金投向安全生產基礎設施、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項目。大力推廣應用有利於重大隱患整改消除、提高企業本質安全水平的先進科技技術和設施裝備。
七、深入一線監督檢查,不斷提升安全監管執行力
(一)深入一線開展安全生產監督檢查。堅持領導幹部帶隊上一線督查檢查和「安全月」「安全周」工作制度。區政府領導每月帶隊督查檢查不少於1次;街道辦事處和區政府各部門、各單位領導每月帶隊檢查不少於2次。完善分級量化執法機制,開展全員上一線執法行動,各負有安全生產監管職責的部門和單位的安全監管人員要全部深入一線進行執法檢查。非煤礦山、煙花爆竹、危險化學品、道路交通、建築施工等重點領域執法覆蓋率要達到100%。
(二)推進安全生產標准化剛性執法。編制《嶗山區安全生產標准化執法監察手冊》,規范執法流程和執法人員行為。對發現的各類隱患和問題立即責令整改,未按期完成整改的,依法責令停產停業整頓、給予行政處罰或對法人代表予以訓誡。實施執法案卷「一案一檔」,逐步實現安全生產執法監察信息化。
(三)加強安全監管力量和社會化隊伍建設。不斷充實基層安全生產監管力量,改善安全生產監管監察裝備和條件,保證安全生產監管執法需要。建立以崗位職責為基礎的能力評價體系,建設一支有能力承擔一線執法任務的安全監管隊伍。加強街道、社區安全生產巡查員隊伍建設,倡導和鼓勵社會志願者組織參與基層安全生產管理。
八、加強和完善應急管理,切實增強應對突發事件能力
(一)加強應急預案管理與演練。建立安全生產應急預案演練指標評估體系,全面落實應急預案報備、演練排查銷號和動態管理制度。進一步推廣應急管理示範點建設經驗,加強企業預案與政府相關預案銜接,推進數字化預案系統應用。
(二)提高快速救援與應急處置能力。強化政府、社會、企業三個層面專業應急救援隊伍和應急志願者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社會共同參與、多層級聯動的應急救援網路和緊急醫學救援體系、救援隊伍社會化服務補償機制。完善注重源頭預防和過程管理的安全生產考評機制,規范完善事故信息溝通、應急救援快速協調、風險監控及預報預警、防範應對自然災害等工作制度。
(三)健全事故調查處理和責任追究機制。嚴格按照「四不放過」(事故原因未查明不放過,責任人未處理不放過,有關人員未受到教育不放過,整改措施未落實不放過)原則依法查處事故,嚴肅追究事故單位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健全「發生一起事故、完善一套機制、規范一個行業」工作機制,對發生的典型事故,要及時開展警示教育活動,對發生事故的行業實施治理規范。健全安全生產信息發布和事故調查機制,及時妥善應對各類安全生產輿情。
⑸ 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保證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資金,建立資金專項制度。這句話錯哪裡
應該是:生產經營單位應當保證安全生產所需的資金建立資金專項管理制度。釋解:而不是專指保證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所需的資金,就錯在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