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風險管理
⑴ 風險管理、公司治理與內部控制的關系
內部控制一種公司管理層位提高經營效率和增強財務報告的可靠性而設計的公司管理制度,包括了對公司治理結構的安排,業務活動的控制,也包括風險控制和管理。
⑵ 風險管理案例分析與公司治理的目錄
第一篇 風險管理概述
第一章 導 言
第一節 企業風險的形成和分類
第二節 風險管理的發展階段
第三節 風險管理的過程
第四節 風險管理的方法
第五節 風險管理的原則
第六節 風險管理模型
第二章 風險管理創造企業價值
第一節 企業風險管理的目標和意義
第二節 最優資本結構、股東價值與風險管理
第三節 度量企業風險價值
第四節 風險管理與收益
第三章 風險管理中的公司治理
第一節 利益相關者
第二節 董事會的獨立性與有效性及高層管理人員的激勵與報酬
第三節 風險政策的描述及治理結構
第四節 風險管理文化意識
第五節 監管機構(中國證監會)和信息披露
第二篇 公司治理角度下風險管理案例
第四章 籌資風險管理與案例分析
第一節 籌資風險概述
第二節 企業籌資風險的防範原則與方法
第三節 籌資風險與案例分析
案例1 德隆事件
案例2 銀廣夏事件
第五章 投資風險管理與案例分析
第一節 投資風險的內涵和種類
第二節 企業投資風險形成的原因與原則
第三節 投資風險管理
案例1 藍田股份事件
案例2 大鵬證券事件
第六章道德風險管理與案例分析
第一節道德風險
第二節 基於公司治理的道德風險演變分析
第三節 道德風險管理
案例1鐵本事件
案例2 中儲棉事件
第七章 環境風險管理與案例分析
第一節 企業環境及企業環境風險
第二節 建立企業外部環境風險的預警管理機制
案例1 秦池集團事件
案例2 四川長虹事件
第八章 內部審計風險管理與公司治理
第一節 內部審計與風險管理
第二節 內部審計同風險管理的關系
第三節 內部審計與公司治理
案例1 瓊民源事件
案例2 中航油事件
第九章 戰略風險管理與案例分析
第一節 戰略風險管理概述
第二節 公司戰略管理的重要風險因素
第三節 公司治理和戰略風險管理的過程
案例1 健力寶事件
案例2 沈陽飛龍事件
第三篇 企業全面風險管理與公司治理
第十章 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概論
第一節 企業全面風險管理概述
第二節 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框架
第三節 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方法及原則
第四節 企業全面風險管理的實施
第五節 全面風險管理一體化技術的最新進展——以銀行為例
第十一章 全面風險管理與公司治理的融合
第一節 公司治理概述
第二節 企業全面風險管理與公司治理之間的區別
第三節 全面風險管理與公司治理的關系
第四節 企業全面風險管理與公司治理融合的途徑
第五節 通過提高公司治理能力來加強全面風險管理
第十二章 未來公司治理中應關注的風險管理
第一節 企業永續經營的計劃
第二節 信息的安全性
第三節 共同價值觀的理解和人性化治理
第四節 風險管理中的操作風險
第五節 人人都是風險管理者
參考文獻
後記
⑶ 公司治理與風險管理有什麼關系
公司經營風險包括自然風險、商業風險和法律風險等。法律風險包涵公司治理風險。
⑷ 如何控制企業風險管理
在不到1個月的時間,該公司股票流通市值由顛峰的680億美元跌至不足2億美元,公司不得不向法院申請破產保護。安然公司的破產案嚴重損害了美國乃至世界資本市場的信譽,人們形容它對資本市場的影響比做是資本市場的"9.11"。隨後又發生的美國世界通信公司財務丑聞公司破產案,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破產案。在我國,中石油新加坡公司石油期權交易損失5.54億美元,造成公司破產,中儲棉"炒棉"造成巨額虧損,曾經在中國股市上呼風喚雨的德隆集團因資金鏈斷裂而破產等等,一個個企業破產的案例,使人們越來越關注企業風險。
一、對企業風險的認識
企業風險是指某一對企業目標的實現可能造成負面影響的事項發生的可能性,企業在制定和實現自己目標的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風險,所以需要進行風險管理。企業風險管理就是通過分析公司的內外風險,制定系統的管理策略來處理這些風險,從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實現企業的目標。風險管理的基本程序是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企業風險管理框架要素包括:內部環境、目標制定、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控制活動、信息和溝通、監控。
二、明確受託責任、完善公司治理,從公司組織結構上控制企業經營風險
公司治理實質的涵義就是基於一種受託責任的法律合同關系,並以此來規范各利益相關者的權利和義務,並讓他們充分發揮各自的功能。基於受託責任下的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即公司股東會、公司董事會、公司經理層以及對受託責任履行行為實施監督的公司監事會的權利和責任的法律確認和有效執行。有效的公司治理是防範企業經營風險,增加公司價值的組織保障。
從表面上看,安然、世通公司的倒閉是因財務舞弊引起的。但在實質上,這兩個公司都是由於在公司治理上存在嚴重缺陷,才導致公司在財務上造假行為成為可能,公司倒閉的根源在於公司治理。美國的公司治理科學性被世界上許多國家所推崇,也是我國主要借鑒的。在美國公司治理中董事會設置最典型的特點是獨立董事制度,擔任大公司獨立董事的很多都是知名學者、教授,獨立董事在公司董事會人員中站多數,他們的作用主要是站在公正的立場,代表中小股東利益。但據調查,安然、世通公司的獨立董事是公司的獨立董事沒有在公司董事會中發揮應該起到的作用,導致公司治理失敗,內部控制制度沒有很好執行,造成公司經營風險。
我國在借鑒美國公司治理的獨立董事制度同時,也借鑒了德國公司治理的監事會制度。監事會在德國的公司治理中發揮著很關鍵的作用,但在我國,公司的監事會卻沒有真正發揮作用。
因此,控制企業經營風險,不但要有完整的公司治理架構,更主要的是要有基於受託責任下的公司治理各責任主體的法律責任的有效履行。
三、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
所謂內部控制,是為實現經營效率和效果,財務報告的可信性及相關法律的遵循等組織目標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其實施者為公司董事會、經理層和其他員工。內控制度是企業為有效實現其目標而設計的內部制度安排,它是為整個企業而設計的系統,企業不應該有任何人能脫離該系統的控制而自由運作。
現在人們越來越發現,公司的風險來自於內控制度的缺失或形同虛設。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根本就是授權和監督。公司所有人的許可權都是在這個組織中被授予的,並要得到有效監督。
⑸ 什麼是上市公司治理風險管理服務哪家機構可以做呢
上市公司治理風險管理服務是針對上市公司在公司治理方面所進行的全面風險管理服務,重點關注於上市公司的股東和股東大會、董事和董事會、監事和監事會、利益相關者、關聯交易、上市公司獨立性、上市公司激勵與約束制度、上市公司信息透明等方面的風險管理。給你推薦恐龍智庫,他們是可以做的。
⑹ 如何有效控制企業管理風險
一、對企業風險的認識
企業風險是指某一對企業目標的實現可能造成負面影響的事項發生的可能性,企業在制定和實現自己目標的過程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風險,所以需要進行風險管理。企業風險管理就是通過分析公司的內外風險,制定系統的管理策略來處理這些風險,從而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實現企業的目標。風險管理的基本程序是風險識別、風險評估和風險控制。企業風險管理框架要素包括:內部環境、目標制定、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應對、控制活動、信息和溝通、監控。
二、明確受託責任、完善公司治理,從公司組織結構上控制企業經營風險
公司治理實質的涵義就是基於一種受託責任的法律合同關系,並以此來規范各利益相關者的權利和義務,並讓他們充分發揮各自的功能。基於受託責任下的完善的公司治理結構-即公司股東會、公司董事會、公司經理層以及對受託責任履行行為實施監督的公司監事會的權利和責任的法律確認和有效執行。有效的公司治理是防範企業經營風險,增加公司價值的組織保障。
從表面上看,安然、世通公司的倒閉是因財務舞弊引起的。但在實質上,這兩個公司都是由於在公司治理上存在嚴重缺陷,才導致公司在財務上造假行為成為可能,公司倒閉的根源在於公司治理。美國的公司治理科學性被世界上許多國家所推崇,也是我國主要借鑒的。在美國公司治理中董事會設置最典型的特點是獨立董事制度,擔任大公司獨立董事的很多都是知名學者、教授,獨立董事在公司董事會人員中站多數,他們的作用主要是站在公正的立場,代表中小股東利益。但據調查,安然、世通公司的獨立董事是公司的獨立董事沒有在公司董事會中發揮應該起到的作用,導致公司治理失敗,內部控制制度沒有很好執行,造成公司經營風險。
我國在借鑒美國公司治理的獨立董事制度同時,也借鑒了德國公司治理的監事會制度。監事會在德國的公司治理中發揮著很關鍵的作用,但在我國,公司的監事會卻沒有真正發揮作用。
因此,控制企業經營風險,不但要有完整的公司治理架構,更主要的是要有基於受託責任下的公司治理各責任主體的法律責任的有效履行。
三、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
所謂內部控制,是為實現經營效率和效果,財務報告的可信性及相關法律的遵循等組織目標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其實施者為公司董事會、經理層和其他員工。內控制度是企業為有效實現其目標而設計的內部制度安排,它是為整個企業而設計的系統,企業不應該有任何人能脫離該系統的控制而自由運作。
現在人們越來越發現,公司的風險來自於內控制度的缺失或形同虛設。公司內部控制制度的根本就是授權和監督。公司所有人的許可權都是在這個組織中被授予的,並要得到有效監督。
⑺ 企業風險管理與公司治理之間有什麼關系
企業風險管理的不僅包括企業治理風險,還包括財務風險、人力資源風險等,比公司治理范圍更廣,而公司治理風險是公司風險管理的組成部分。
⑻ 風險管理案例分析與公司治理的介紹
《風險管來理案例分析與公司治理源》在對國內外學者關於風險和風險管理問題研究的基礎上,得出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是多層次、多方面的,提出企業要實施全面風險管理。本書列舉了企業主要面臨的六大風險:籌資風險、投資風險、環境風險、道德風險、審計風險和戰略風險。在分別闡述各種風險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具體的案例,從公司治理的角度來分析這些風險,並給出如何防範並控制這些風險的方法和工具。
⑼ 關於公司治理風險
華彩的風險管理體系是這樣說的,公司治理風險最主要包括這么幾個方面,或者說產生這幾個矛盾上面,首先一個就是本級治理,本級決策機制的矛盾,是集體決策,還是個體決策,是通過黨委決策,還是通過經理班子進行決策,是領導班子他的職位來決策,還是專業人士做專業的決策,決策是什麼。第二個就是委託代理公司治理風險的一部分,由於委託代理的存在,然後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判斷不一致,所有者追求保值增值,而站在經營者的角度,要把這個企業做大,有更多的資源和能力拓展這個平台,某種角度會帶來一個風險的偏好,所以可能存在相應的差異。第三個治理的風險就是說,我方股東和其他股東的不一致,甚至我們說作為我方大股東,我方二股東,和其他股東方的利益不一致,這種風險判斷不一致,有的時候參股企業大股東想法不一樣,我們拿他沒辦法,這也是存在治理風險,這都是我們說公司治理的風險。然後相應的風險應對策略,一個就是說我們一個決策機制的改善,包括對於我方控股和我方參股,這種管控上不同的因應,包括在章程上,投資協議,預埋相應的管控項,包括在治理上來說,考慮怎麼樣有機退出,和怎麼樣分階段的介入,對於下屬經營層,引入有效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包括對於我方的委派人員,包括法人代表責任制,都是在控制風險上有效的因應。
⑽ 請問「公司治理與風險管理」這門課 和「公司財務」有什麼區別「公司財務」是「財務管理」課程的分支嗎
公司治理與風險管理的范疇更大,包括管理、銷售、采購、財務等各個環節,公專司財屬務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但是其中重要的一個方面,財務管理的概念要比公司財務的概念更寬泛一點,如果沒有其他相近課程的話,只能用這個替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