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茅洲河治理
『壹』 深圳氣候
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
深圳是中國南部海濱城市。位於北回歸線之南,東經113°46′至114°37′,北緯22°27′至22°52′。地處廣東省南部,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邊深圳河與香港相聯,北部與東莞、惠州兩城市接壤。遼闊海域連接南海及太平洋,多處可建深水港,水產資源豐富。
深圳地處北回歸線以南,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夏無酷暑,時間長達6個月。春秋冬三季氣候溫暖,無寒冷之憂。年平均氣溫為22.3℃,最高氣溫為36.6℃,最低氣溫為1.4℃,無霜期為355天。年均日照2060個小時,太陽年輻射量5225兆焦耳/平方米。每年5至9月為雨季,年平均降雨量為1924.7毫米。夏秋兩季偶有台風,但受山巒阻擋,直接襲擊市區約兩年一次。
深圳海岸線長229.96公里,有6處港灣建有深水港。大小河流160餘條,分屬東江、海灣和珠江口水系,但集雨面積和流量不大。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深圳河、茅洲河、龍崗河、觀瀾河和坪山河等5條。深圳河與茅洲河下游可運行小型運輸船。
全市現有水庫247座,其中中型水庫9座,總庫容為5.25億立方米。位於市區東部的深圳水庫,總庫容4000多萬立方米,是深圳與香港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深圳天然淡水資源總量為19.3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徑流量為18.27億立方米,加之河流短小,降雨集中滯留時短,境內可利用水資源有限。地下水資源總量6.5億立方米/年,年可開采資源量為1.0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500立方米,約為全國和廣東省的1/3和1/4。
最後我說一下深圳的資源吧。
一、土地與物產
深圳市有耕地(水田、菜地)1.1萬頃;果園1.43萬公頃;林地8.1萬公頃。盛產龍崗「三黃雞」、南頭荔枝、南山桃、石岩沙梨、金龜桔、龍華方柿等農副產品。棲息、繁衍的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有虎紋蛙、蟒蛇、獼猴、大靈貓、金錢豹、穿山甲等。另外,經濟價值較大的兩棲動物有5種、爬行動物23種、鳥類30種、獸類33種。
二、海岸和海洋資源
深圳西部和西南是珠江口、伶仃洋,東部和東南是大亞灣、大鵬灣,海岸線長達229.96公里,海岸資源極為豐富。據考察,可建深水港的主要有鹽田、媽灣、赤灣、大梅沙、土圍、西涌、大鵬灣;可建中型港的有蛇口、塘仁涌等;可建小型港的有10多處。由於海域遼闊,水產資源極為豐富,有蛇遛、金色小沙丁、金錢魚、大眼鯛、帶魚、二刺鯛、盲曹、鱸魚等30-40種名貴魚種,還有蝦、蟹、貝類和藻類。
三、旅遊資源
深圳是枕山面海、風光秀麗的海濱城市,曲折蜿蜒的大鵬灣海岸線70多公里長,分布著大梅沙、小梅沙、溪沖、迭福、水沙頭、西涌等水碧沙白的海灘。海灘寬約30~50米,長約1000~3000米,沙質柔軟,海水清碧潔凈,是迷人的海濱浴場;梧桐山雄偉險峻,山上溪澗縱橫,有深不可測的梧嶺天池;深圳灣畔70多公頃的紅樹林是候鳥遷徒的中途站,可觀賞到品種諸多的候鳥。
『貳』 深圳有哪些不去後悔一輩子,去了誤終身的旅遊景點呢
深圳的旅遊景點有很多,比如歡樂谷、東部華僑城、以及被譽為中國最美的海景之一的西沖,還有歷史意義十足的大鵬所城,還有蓮花山梧桐山等等。都是讓人不去後悔一輩子的地方。
深圳真的是一個好地方。還有很多號稱城市之最的,
城市之最
深圳最古老的城——是南頭古城,
深圳市最大的半島——是大鵬半島。
深圳市最大的島嶼——是內伶仃島。
深圳境內最長的河流——是茅洲河。
深圳最大的水庫——是鐵崗水庫。
怎麼樣?了解了這么多,是不是有馬上去的沖動和想法了。
『叄』 深圳最大的是什麼河
深圳境內最長的河流茅洲河即發源於羊台山,這條河的水注滿了石岩、鐵崗和西版麗等水庫,所以,權要從水上體會深圳的休鎔,羊台山是必游地之一。羊台山的水並非終年可見,得等到七八月,或者接近秋季,泉水才會叮叮咚咚地從山上流下來,使寂寞的大自然剎時充滿活潑的氣息。據說,羊台山的泉水含有大量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轟動全國的『省港大營救』即發生在羊台山:1941年至1942年,羊台山游擊隊從日寇佔領下的香港,拯救出以茅盾、鄒韜奮、何香凝等為首的數百名中外聞名的文化界人士和愛國民主人士,並安全轉移、隱蔽到羊台山區,故羊台山有『英雄山』的美譽。貼心提示:不建議飲用羊台山泉水。交通:16路、325路、326路大巴至羅租村,轉769路中巴至羊台山腳下。
『肆』 深圳最長的河是
茅洲河。這是深圳第一大河,發源於深圳境內的羊台山北麓,幹流全長41.61km。
『伍』 深圳處於哪種地形
主要是平原和丘陵。
深圳市所轄范圍呈狹長形:東西長,南北窄。其東西向直線距離,自東寶河口至蛇口半島南端為155.2km,至大鵬半島最南端為157.2km;其南北向最窄處自北部邊界至沙魚涌海岸的直線距離僅6km。深圳市行政轄區內的土地總面積1952.84平方千米;2004年全市建成區面積達550多平方公里,位居全國前列。其中,深圳經濟特區(以下或簡稱特區)土地面積327.5平方千米,是除海南省外最大的經濟特區。
深圳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多為低丘陵地,間以平緩的台地,西部沿海一帶是濱海平原。主要河流深圳河全長35公里。
深圳以平原和台地地形為主,約占總面積的78%。北面和東北面多為山地和丘陵,重巒迭翠,有豐富的森林資源。東部和西部沿海地帶有豐富的海產資源。另有少量台地分布於各區。
深圳市全境屬珠江三角洲,地勢東南高西北低。有三個地貌特徵:南部半島海灣地貌帶位於「大亞灣——大鵬半島——大鵬灣」以及伶汀洋的東部,半島和海灣的海拔絕對高度相差很大,大鵬半島七娘山主峰海拔高達867.4米,大鵬灣水深18—24米,構成槽形海灣、陡峭海岸的地貌特徵;中部為海岸山脈地貌帶,蓮花山系延伸到境內筆架山、梧桐山,呈東北至西南走向,向西南一直到香港的大霧山(海拔959米),逼近海岸,主峰梧桐山(海拔943.7米)是深圳市最高點;北部為丘陵谷地地帶貌,由茅洲河、大破河、觀瀾河、龍舟河等10條河流切割,形成低丘降谷地、階地及台地。
『陸』 深圳玉塘茅洲河為什麼不讓釣魚
釣友在深圳玉堂茅洲河這邊是不允許釣魚的,因為這邊因為是發生過意外,為了個人的安全是禁止釣魚的。
『柒』 深圳自然環境介紹
深圳是中國南部海濱城市。位於北回歸線以南,東經113°46′至114°37′,北緯°27′至22°52′。總面積1952.84平方公里。地處廣東省南部,珠江口東岸,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邊深圳河與香港相聯,市區距香港港島僅45分鍾車程;北部與東莞、惠州兩城市接壤。遼闊海域連接南海及太平洋,多處可建深水港,水產資源豐富。
深圳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區,氣候溫和,陽光充沛。夏季長達6個月。春秋冬三季氣候溫暖。年平均氣溫為23.7℃,最高氣溫為36.6℃,最低氣溫為1.4℃,無霜期為355天。年日照時數1975.0個小時,年平均降雨量為1608.1毫米。夏秋兩季偶有台風。
深圳全境地勢東南高,西北低。土地形態大部分為低山、平緩台地和階地丘陵。東南部的大鵬、葵涌主要為低山;中部和西北部主要為丘陵,也有500米以上的低山突起,山間有較大片沖擊平原;西南部的沙井、福永、西鄉等地主要為較大片的濱海沖擊平原,平原占陸地面積的22.1%。
境內母岩以花崗岩為主,東部和北部有較大面積砂頁岩分布。
深圳西部和西南部是珠江口、伶仃洋,東部和東南部是大亞灣、大鵬灣,海岸線長229.96公里,多為優良港口岸線, 鹽田、媽灣、赤灣、大梅沙、土圍、西涌、大鵬灣等處港灣可建深水港。蛇口、塘仁涌等可建中型港。可建小型港的有10多處。
海洋水域總面積800平方公里,其中伶仃洋350平方公里,大亞灣290平方公里,大鵬灣150平方公里。海洋水產資源豐富,是優良的海捕作業場所。擁有蛇遛、金色小沙丁、金錢魚、大眼鯛、帶魚、三刺鯛、盲曹、鱸魚等30~40種名貴魚種,還有蝦、蟹、貝類和藻類。
境內最高山峰為梧桐山,海拔943.7米。此外還有七娘山、羊台山、大南山等。東部有大、小梅沙、大鵬半島等黃金海岸,西部有紅樹林、內伶仃島自然保護區及海上田園等景區,天然旅遊資源豐富。
深圳依山臨海,大小河流160餘條,分屬東江、海灣和珠江口水系,但集雨面積和流量不大。流域面積大於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深圳河、茅洲河、龍崗河、觀瀾河和坪山河等5條。深圳現有水庫24座,其中中型水庫9座,總庫容5.25億立方米。位於市區東部的深圳水庫,總庫容4000多萬立方米,是深圳與香港居民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地下水資源總量6.5億立方米/年,年可開采資源量1.0億立方米。
天然淡水資源總量19.3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僅500立方米,約為全國和廣東省的1/3和1/4。
參考資料:http://www.sz.gov.cn/jssz/深圳在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