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河整治後
❶ 跨國河流治理最佳國情況
(一)萊茵河重現生機
萊茵河全長1300多公里,流經瑞士、德國、法國、盧森堡、荷蘭等9個歐洲國家,是以上幾個國家的重要飲用水源,也是世界上管理得最好的一條河。萊茵河現在的成功,與萊茵河流域各國的有效協調合作密不可分。萊茵河由萊茵河保護委員會管理,委員會主席則輪流由各成員國的部長擔任,但這卻是一個民間組織,從來沒有制定法律的權力,現在委員會的工作人員僅12人。
早在20世紀50年代初萊茵河還很清澈,人們可以在河裡游泳、釣魚,但20世紀50年代末,德國開始了大規模的戰後重建工作,大批能源、化工、冶煉企業同時向萊茵河索取工業用水,同時又將大量廢水排進河裡。萊茵河水質急劇惡化。在污染最嚴重的上世紀70年代,城市附近的河水中溶解氧幾乎為零,魚類完全消失。為了使萊茵河重現生機,1963年,包括德國在內的萊茵河流域各國與歐共體代表,在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ICPR)范圍內簽訂了合作公約,奠定了共同治理萊茵河的合作基礎。ICPR制定了相應法規,強行對排入河中的工業廢水進行無害化處理。為減少萊茵河的淤泥污染,ICPR嚴格控制工業、農業、生活固體污染物排入萊茵河,違者罰款,罰金50萬歐元以上。保護委員會還實行「責任到戶」,如委員會下面設置若干個專門工作組,分別負責水質監測、恢復重建萊茵河流域生態系統以及監控污染源等工作。經過多年的努力,萊茵河終於恢復了生機。2002年年底調查表明,萊茵河已經恢復到二戰前的生物多樣性水平。
(二)漢江奇跡
韓國人經常自豪地稱漢江是韓國創造「漢江奇跡」的源泉。在工業化大步前進的關鍵時刻,韓國絲毫沒有放鬆對水資源的保護,《水源地保護法》規定,凡是處於上游水源的地域,一律設為保護區。在保護區內不得興建工廠等設施,對林木不得亂砍濫伐。在環境管理上,首爾市制訂了《廢棄物管理條例》,規定凡是在公園內亂扔廢棄物的人,最高罰金為100萬韓元。為監督和懲罰違法行為,公園事業所擁有165名環境監督警察,日夜對環境進行監督和管理。韓國政府規定,漢江不許行駛運輸船舶,只允許部分遊船航行,江邊不得開地種田。幾年前,有一家企業在漢江的一個島上私自傾倒垃圾,被揭發後該企業被迫關閉。此後,漢江流域再沒出現垃圾傾倒場。目前漢江的水質已達到2級國際標准。
(三)全面治理泰晤士河
橫貫英國的泰晤士河是英國的母親河。19世紀之前,泰晤士河還是河水清澈,但工業革命的興起及兩岸人口的激增,使泰晤士河迅速變得污濁不堪,水質嚴重惡化。1878年,「愛麗絲公子」號遊船不幸沉沒,造成640人死亡。事後調查發現,大多數遇難者並非溺水而死,而是因河水嚴重污染中毒而死亡的。而上世紀50年代末,泰晤士河的污染進一步惡化,水中的含氧量幾乎等於零,1849年到1954年,濱河地區約2.5萬人死於霍亂。20世紀60年代初,英國政府下決心全面治理泰晤士河。首先是通過立法,對直接向泰晤士河排放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作了嚴格的規定。有關當局還重建和延長了倫敦下水道,建設了450多座污水處理廠。目前,泰晤士河沿岸的生活污水都要先集中到污水處理廠處理後再排入泰晤士河。污水處理費用計入居民的自來水費中。經過20多年的整治,泰晤士河已有115種魚和350種無脊椎動物重新回歸。
(四)秦淮河重現碧波
曾經在城市行進中不堪重負30多年的秦淮河,經過3年治理,其12.5公里長的主城段奇跡般重現碧水清波。為何秦淮河能夠得到有效治理?治理資金從哪裡來?南京政府獨具匠心的推出了秦淮河工程的項目法人制。秦淮河綜合整治工程包括水利、環保、安居、景觀、路網5大項目,必須有高度統一的規劃和指揮。2003年7月,南京市政府授權成立集投融資、建設、管理和經營為一體的秦淮河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社會公益性工程實施項目法人制,公司打破條塊壁壘,5大項目統籌推進。隨後,南京市巧用政策,成功打開了市場化融資大門:沿河200米范圍內開發3000畝土地融資;自來水費中城市污水處理費每度上漲0.15元,每年7500萬,20年用於秦淮河治理。盡管3000畝土地還在土地儲備中心排隊,污水處理費也在等待調價指標,但是政府作出這些政策決定的會議紀要卻已成了融資「敲門磚」,公司憑此得到了銀行貸款22個億。與此同時,南京市賦予公司兩個特許經營權,一個是旅遊特許經營權,另一個是廣告特許經營權。特許經營權的項目所得用來彌補秦淮河建設的資金缺口。
(五)多瑙河活力再現
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多瑙河流域因為大量的工業與生活污水的排入,曾經是一條國際性的黑河、臭河,既沒有水生物存在,也不成為一條景觀河。
1986年1月多瑙河沿岸各國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舉行了發展多瑙河水利和保護水質的國際會議,協調行動,通過共同聲明,沿岸各國加強合作,為更合理地利用多瑙河水資源而作出努力。
1992年,來自歐共體各國、一些國際銀行和環境機構的專家們組成「多瑙河特別工作組」,開展保護多瑙河水的工作。1995年沿岸各國組成國際委員會,在保加利亞首都索非亞簽署了一項保護多瑙河水的協議。1995年初又在布加勒斯特召開沿河各國環境部長會議,通過了一項整治多瑙河的計劃。要求各國減少向多瑙河排放污水量,改善干支流的水質(包括污染嚴重的黑海),實施沿岸地區的區域合作,建立污染監測系統;對沿岸9個國家的170多家污廢水處理廠進行調查,對其中急需更新的,投入資金進行改造。
如今的多瑙河是清澈的江水,大量水鳥在河中嬉水,還依稀可見到河底中的水草與卵石,可以稱得上是世界江河治理的成功典範,其經驗和做法值得借鑒。
(六)國內外經驗對我國目前水污染治理的啟示
借鑒國內外的案例,可以從以下方面著手解決我國水污染治理問題:
首先,改革國家對地方的考核機制。對地方主要以經濟增長指標為考核依據的模式轉化為將環境污染管理作為重要的指標納入地方政府官員政績考核體系。
其次,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一是借鑒「流域管理和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模式。可以借鑒萊茵河的經驗,要求相關區域簽訂合作公約,奠定共同治理的合作基礎;國家對合作公約的基本原則進行規定,充分體現「政府調控、市場推進、注重協調」的原則。二是借鑒韓國漢江和英國泰晤士河的經驗,進一步完善水污染治理法律,要在現有的等24種水資源保護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出台《河川法》、《水質環境保護法》等法規和條例。充分考慮水環境保護、水資源管理和水污染防治三者的歷史依存關系,堅持水資源開發利用和水環境管理監督職能應完全分開的原則。國內領頭羊首創股份在湖南正嘗試這中流域治理的模式。
第三,開辟水污染治理的多種融資模式。可以採用如下方式:增加政府環境保護投入,必要的時候,借鑒英國泰晤士河的經驗,由政府投資建設污水處理廠;學習南京秦淮河的經驗,運用項目法人制,或者借鑒BOT模式,讓相關公司運用項目融資;逐步推行全成本水價政策面;加快徵收城鎮污水處理費為鼓勵水污染治理設施的投資建設運營,對經營水污染治理的企業實行稅前還貸還債,或者免徵營業稅;鼓勵企業利用證券市場進行回報融資,投資建設和運營城市污水處理廠;對國內目前不能生產的水污染治理設備和監測儀器等進口產品,減征進口關稅等政策措施。另外,環境官員還可通過提供不同技術或其他守法替代方面信息,如污水回收再利用技術、水凈化技術等,減少排污的成本,給企業創造效益。在北京高牌店污水處理廠就是利用水源熱泵系統,以污水為水源合理利用出水流量和溫差進行製冷和供熱,而不影響二級出水的後續回用,這種技術既高效又經濟,可在污水處理廠中直接推廣,在類似場所(如冷卻水池,湖泊,水庫等處)也可應用,具有良好的市場前景。
最後,引進國內外先進治污技術。建議在市政建設中多使用透水磚,以維護水的自然循環,河道治理盡可能使用軟性材料,杜絕「三面光」,讓河道恢復自然和生態。
❷ 如何認識中小河流治理中落實水生
中小河流治理推行的是水資源利用,水生態文明建設厲行的是水資源節約。為此水資源節 約和利用是水生態文明建設與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重點。 中小河流沿岸農村將展開基礎設 施更加完善、農業持續增收、財富顯著增加的局面,人民群眾嚮往家庭富裕、生活安定、環境良 好的願望更加強烈。為此通過中小河流治理和水生態文明建設,均可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 防洪和安全保障。
生態文明建設並不是只考慮生態系統保護,而是發展與保護齊頭並進。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水 利工作,既包括工程建設方面的措施,也包括水資源管理制度、法制、監管、科技、宣傳、教育 等方面的非工程措施。單一重視工程措施或過分強調非工程措施都不是科學的態度,要使工程措 施與非工程措施和諧發展,促進水生態文明建設。 我們必須從完善江河防洪體系、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高度出發,充分認識中小河流治理 和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意義。在河湖整治中,要處理好防洪除澇與生態保護的關系,科學編制河 湖治理、岸線利用與保護規劃,嚴格按照規劃治導線實施。在水庫建設中,要優化工程建設方案, 科學制定調度方案,合理配置河道生態基流,最大程度地降低工程對水生態環境的不利影響。
❸ 材料一 建國以來,國家投入大量資金整治江河,興修水利,僅長江中下游就完成40億立方米的土石方,建築和
1、辯證唯物主義認為,規律就是事物運動過程中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專
2、規律是客觀的,是不屬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滅。 3、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即堅持實事求是),而不能違背規律。一旦違背客觀規律,人們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治理江河、興修水利就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的體現;而破壞生態環境,導致災情加重,則是違背客觀規律的結果。 4、在客觀規律面前,人並不是無能為力的,人應該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於人類。國家興修水利、保護生態環境等都是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具體表現。 ❹ 近年來,通過市政府的大力整治,郴江河的水質得到了有效改善.(1)為了防止郴江水被污染,請你提出合理
❺ 我國的大江大河的洪水治理方針是什麼長江和黃河的洪水治理方針分別是什麼 現階段我國主要江河的洪水治理方針,一般是「攔、蓄、分、泄,綜合治理」版。如黃河的「上攔權下排、兩岸分滯」;松花江的「蓄泄兼施,堤庫結合」;長江的「蓄泄兼籌,以泄為主」及「江湖兩利,左右岸兼顧,上、中、下游協調」等原則。通過在上游地區干支流修建水庫攔蓄洪水,並配合採取水土保持措施控制水沙入河,在中下游修築堤防和進行河道整治,充分發揮河道的渲泄能力,並利用河道兩岸的分蓄洪區,分滯超額洪量,以減輕洪水壓力與危害。具體規劃時,不同河流、不同地區則應根據其自然地理條件、水文泥沙特性、洪水洪災特徵、社會經濟發展需要和防洪任務要求而有所側重。 ❻ 貴池區夾江河現在治理怎麼樣了
自去年10月份開工以來,夾江河現已完成全線12.8km河道的清淤作業,目前正在進行河道邊坡松樹內樁、管樁的施工容。整個工程預計於今年7月份全部完工。 ❼ 古時候稱長江為什麼 大江,是中國古代長江繼江水、長江(南北朝至五代十國時期)後的第三個關於長江的稱呼,元、明、清三代皆沿用此稱呼。 長江古稱「江」。在我國上古時代,「江」是個專用名詞,特指長江。有時也稱「大江」,如蘇東坡名句「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後來人們對長江的認識逐步加深,感到單稱「江」或「大江」不能完全表達它源遠流長的地理特徵,所以又根據它的特點起了個名———「長江」。「長江」之稱始於東漢末年。晉朝以後,稱「長江」者逐漸多了起來。如李白的詩「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7)江河整治後擴展閱讀: 「江」是專有名詞,在古文獻中,它特指長江,後來才引申為大江河的通稱。王力在《古代漢語》中明確指出: 『江』字一般總是指長江,如『江東』是長江之東,『江南』是長江之南。即使在後代,除非加上另一個江名(如『浙江』),或加上數目字(如『三江』、『九江』),或『江山』連用,否則仍指長江。 南方的河流雖然多稱「江」,如湘江、灕江、嘉陵江等,但這些都受了「江」字本意的影響。就是說,古文獻中除了特殊的與「江」字連綴的詞外,單獨的「江」字即是代表長江。 在《長江與揚子江名稱初考》中,全面考證了長江在我國各時期的名稱變化,強調了古文獻中的「江」字就是指長江的說法。該文說,見之於文獻的「江」字在春秋時代的兵器上就有了,如吳王的銅劍上刻有「處江之陽」的銘文。 漢代以後,人們開始稱長江為「大江」,六朝以後始出現「長江」這一稱呼,而「揚子江」則是在隋代大業年間才出現和使用的。 ❽ 南京環境整治大事記有哪些
1.1985年堯茂書首漂長江遇難通伽峽1985年6月-7月,西南交通大學電教攝影員堯茂書單人在人跡罕至的長江上游漂流了1200餘公里,於7月24日在長江上游金沙江通伽峽附近不幸翻船遇難。 ❾ 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綜合治理開發規劃的河流是哪條 新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綜合治理開發規劃的河流是黃河。 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江河綜合治理與開發的規劃是《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這一規劃報告揭開了人民治黃事業的新篇章。 黃河,全長約5464公里,流域面積約79.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境內長度僅次於長江的河流,它發源於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北麓的卡日曲,呈「幾」字形。 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山西、陝西、河南及山東9個省,最後流入渤海。由於河流中段流經中國黃土高原地區,因此夾帶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它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但是在中國歷史上,黃河及沿河流域的人類文明帶來很大的影響,是中華民族最主要的發源地之一,所以中國人一般稱其為「母親河」。黃河是中國第二長河,世界第五大河。 (9)江河整治後擴展閱讀: 關於黃河的治理和開發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即著手查勘、調查與研究,1952年水利部和燃料工業部向黨中央提出聘請前蘇聯專家綜合組來我國幫助制定黃河規劃。 1953年7月成立黃河組,1954年有中蘇專家和工程技術人員共120多人參加,自2月23日由北京出發,經巡黃河,6月15日返京,初步醞釀出《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草稿。 隨著我國大江大河的第一部綜合治理規劃——《黃河綜合利用規劃技術經濟報告》的實施,全面開展了黃河的治理開發,保障了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促進了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改善了生態環境。 下游防洪取得了連續53年伏秋大汛不決口的安瀾局面。修建了三門峽、小浪底、陸渾、故縣等干支流水庫。先後4次加高培厚了黃河下游1400公里的臨黃大堤。 初步開展了放淤固堤,開展了大規模的河道整治,開辟了北金堤、東平湖等滯洪區,對河口進行了初步治理,初步形成了「上攔下排,兩岸分滯」的下游防洪工程體系。 ,加強了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設,提高了黃河下游抗禦洪水災害的能力,扭轉了歷史上頻繁決口改道的險惡局面,保障了黃淮海大平原的防洪安全和穩定發展。 熱點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