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整改責任落實不到位
Ⅰ 對落實不力,多次整改不達標的,無論涉及到誰,無論涉及到哪個部門
要狠復抓審計整改落實。制一要健全整改責任制。被審計單位的主要負責人作為整改第一責任人,要切實抓好審計發現問題的整改工作,對重大問題要親自管、親自抓。二要加強整改督促檢查,要將重要問題整改納入督查督辦事項。三要嚴肅整改問責。各地區、各部門要把審計結果及其整改情況作為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對審計發現的重大問題,要依法依紀作出處理,嚴肅追究有關人員責任。對整改不到位的,要與被審計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約談。對整改不力、屢審屢犯的,要嚴格追責問責。四要公開審計整改結果,充分發揮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作用,形成「倒推」、「倒逼」的機制,通過公開促整改。五要形成整改合力。整改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分工負責、加強配合、協調一致、共享信息,認真抓好審計整改責任落實,形成審計整改監督合力,促進審計整改工作取得實效。審計、監察、財政等部門要組織精幹力量,盯緊審計發現的重點問題不放,跟蹤監督,確保各項整改措施落實到位。審計部門要與紀檢監察機關、檢察機關在懲治與預防腐敗中加強協作配合,建立工作機制,共享監督信息資源。審計整改工作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要把握新形勢,適應新要求,積極配合和支持審計工作。
Ⅱ 黨組主體責任落實不實,班子成員全面從嚴治黨意識不強的整改措施
一、市直部門黨委(組)落實主體責任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夠重視
一是傳統頑疾仍在。一些市直部門的觀念尚未適時轉變,仍然認為抓黨風廉政建設是紀委的事,抓發展才是黨委(黨組)的事,在履行這項重要職能和任務上當起了甩手掌櫃;或者沒有把黨委(黨組)履行主體責任放在應有的地位上,把黨風廉政建設和部門業務發展割裂開來,存在「兩張皮」現象。
二是工作開展不平衡。有的部門單位落實黨委(黨組)主體責任僅限於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既不主動,也不被動,始終保持不痛不癢的中庸態度;還有少數部門單位工作完全處於被動應付、敷衍塞責的疲軟狀態,工作始終推不上去。
三是實用主義較盛行。有的單位黨組織抓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重懲處,輕預防;重形式,輕內容;重監督,輕引導,沒有想方設法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作為轉變機關作風、修正幹部思想、規范行業行為、打造部門文化的重要抓手。
(二)考核機制不夠完善
一是現有的考核體系本身存在不完備性。現有的考核指標大而統之,缺乏具體的量化標准和指標體系,定性多、定量少,軟性條款多、硬性條款少,共性指標多、個性指標少,責任制考核指標體系亟需調整和完善。
二是參與考核的主體較為單一。社會公眾、新聞媒體、非政府組織等體制外實體參與考核的途徑不多,社會評價機制不夠健全,群眾參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貫徹落實的途徑有待進一步拓展。
三是考核結果運用不夠。考核結果出來後,就被束之高閣,沒有把考核結果作為評價部門單位業務好壞及領導幹部實績高低的重要參考因素,考核結果運用范圍不廣、運用程度不高。
(三)責任追究難度較大
一是配套追責條款尚未出台。現有的責任追究條款散見於眾多單一性或專門性的制度規定中,需要追責時到處找依據或無處找依據。
一方面,是否需要追責缺乏實體性的規定;另一方面由誰追、由誰查處、追究哪個層級領導的責任等,缺乏程序性的規定。現有的追責制度,一定程度上尚缺乏可操作性、實用性和指導性。
二是責任追究方式較為單一、力度不夠。在追究主體責任時,因考慮到追責過重影響部門單位的整體工作,因此追責大多局限於函詢、約談等,在使用較重的處分檔次時,顧慮較多。
三是推動責任追究的社會氛圍尚未形成。一些市直部門單位存在一定的地方保護主義,以及社會上對黨風廉政建設中責任落實不力的寬容度較高,致使紀檢組織開展責任追究面臨的壓力和阻力較大,存在「不敢追究」、「不願追究」的現象。
二、市直部門黨委(黨組)落實主體責任的對策建議
(一)強化擔當意識,築牢思想防腐防線
強化政治意識,樹牢責任觀念。牢固樹立「抓好黨風廉政建設是本職、抓不好黨風廉政建設是不稱職、不抓黨風廉政建設是嚴重失職」的責任意識。強化務實意識,推進責任落實。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六條意見」和市委「六點要求」,建立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推動全市黨風政風明顯好轉。強化示範意識,當好責任表率。在制度落實方面,切實做到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充分發揮各級黨委(黨組)主要負責同志的表率作用。
(二)強化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的考核
1、考核內容要科學有效
各地區各部門應再結合實際工作特點,確定考核的重點領域和重要方面。如那些掌握各種權力和資源的人或部門,更要作為考核的重點。
2、要擴大考核參與面。在考核過程中,則應既全面審視,又突出重點指標,定期考核與臨時抽查相結合,自查自糾與群眾評議相結合,不斷完善考核方法。當然,還可利用個別訪談、工作調研、實地考察等機會,做到對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工作的日常督導。除了上級考核外,還要加大群眾評議的力度,加大群眾滿意度測評、網路調查、第三方評價結果在考核中的權重,增強主體責任落實情況評價的廣泛性。
3、考核形式要多措並舉
黨風廉政建設千頭萬緒,錯綜復雜,因而考核方式要靈活多樣,方法要寬嚴適度。檢查和考核可採取組織檢查、專項檢查、突擊抽查等多種形式,也可以結合群眾舉報、新聞媒體的監督等方式進行。
(三)嚴格責任追究
責任追究是貫徹落實「兩個責任」的最後防線,守不住這個防線,「兩個責任」的落實就會流於形式、陷入空談。
1、建立「一案雙查」的責任追究制度,有案必追。
一是要在反對選人用人不正之風上,發揮「一案雙查」的懲戒威力,凈化官場政治生態。二是要在查處「窩案」「串案」上,發揮「一案雙查」的懲戒威力。深挖一些腐敗官員的「後台」和「靠山」,堅決打掉其「保護傘」,讓腐敗分子無立足之地。三是要在整治「四風」等不正之風上,發揮「一案雙查」的懲戒威力。要堅決鏟除不正之風的生存土壤,使領導幹部對發生在身邊的腐敗不敢再默認和放縱,使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不敢再有恃無恐地發生。
2、合理運用追責結果,嚴格獎懲。
充分合理地運用追責結果,對於維護責任追究的嚴肅性和威懾力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須建立嚴厲的黨風廉政建設黨委(黨組)主體責任獎懲制度,把黨委(黨組)履行主體責任情況的考核結果作為對黨委(黨組)班子總體評價和對班子成員業績評定、獎勵懲處、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
3、責任追究要堅持原則敢於處理,執紀必嚴。
嚴格依照《關於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有關規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等有關政策規定,對責任人進行黨紀政紀處分。在違紀違法事件發生後,除了嚴格依照黨紀政紀規定處分當事人外,還要結合違紀違法案件情節的嚴重程度,追究相關領導疏於管理、失察失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不落實的責任,嚴肅處理,決不姑息,以儆效尤。紀檢監察部門要將發生的情況在全單位通報,各部門安排學習,舉一反三,吸取教訓,確保真正把「一崗雙責」,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落到實處,確保隊伍建設和業務工作雙促進、雙豐收。
Ⅲ 在落實巡視整改任務方面還存在哪些問題和不足
對照中央巡視「回頭看」指出的黨的領導弱化、違反政治紀律問題嚴重,黨的建設缺失、政治生態惡化,全面從嚴治黨不力、兩個責任不落實等方面問題,把自己擺進去深入查擺。
通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組抓黨管黨意識明顯增強,黨建工作責任製得到進一步落實,機關和系統黨建工作是一個上升發展的形勢。但是對照整改落實巡視反饋指出的問題和提出的意見建議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差距。
在加強黨的領導、遵守政治紀律方面,雖然沒有「三次選舉」中的問題,但對一段時期以來選舉中拉票賄選的傳聞,思想上劃清界限、抵制不夠,甚至有見怪不怪的麻木思想,對系統內領導幹部在選舉中有沒有參與拉票賄選的問題不託底。
在機關內部幹部選拔推薦、評先選優中,個別機關幹部違反黨組要求,打招呼拉票、說情的現象還有表現;解決超職數配備幹部問題雖然做了很多努力,但進度不快,在積極爭取多方支持,解決症結問題上工作還不夠到家。
(3)問題整改責任落實不到位擴展閱讀:
在加強各級領導班子政治建設上還不夠到位,系統內還存在個別基層單位領導班子貫徹民主集中制落實不好,主要領導違反議事程序、搞個人說了算的,個別單位執行上級決策不認真、不嚴格,打「擦邊球」的問題。
強化巡視整改監督是做實巡視「後半篇文章」的有力抓手。監督巡視整改,目標不僅僅是把巡視反饋意見逐項整改到位,更重要的是以此為契機和引領,督促和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加強黨的建設。要實現這一目標,離不開各級紀檢監察機關的日常監督,用扎實細致監督,並通過執紀問責倒逼巡視整改到位。
Ⅳ 落實上輪巡視整改責任,完成整改任務情況如何,存在哪些問題和不足
對照中央巡視「回頭看」指出的黨的領導弱化、違反政治紀律問題嚴重,黨的建設缺失、政治生態惡化,全面從嚴治黨不力、兩個責任不落實等方面問題,把自己擺進去深入查擺。
通過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黨組抓黨管黨意識明顯增強,黨建工作責任製得到進一步落實,機關和系統黨建工作是一個上升發展的形勢。但是對照整改落實巡視反饋指出的問題和提出的意見建議來看,還存在一些問題和差距。
(4)問題整改責任落實不到位擴展閱讀:
落實上輪巡視整改責任,完成整改任務情況在精神上大力鼓勵。結合目標責任考核,設立「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優秀獎」、「突出貢獻獎」、「招商引資獎」、「扶貧攻堅先進獎」;每年在全縣評選表彰15名「奮力爭先」的優秀科級幹部、30名「愛崗敬業」的基層一線公務員,樹立先進典型,進行大力宣傳。
落實上輪巡視整改責任,完成整改任務情況在物質上重金獎勵。將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監測考評、扶貧績效考核、重點工作考核、招商引資,獎金納入縣財政預算,對獲得重大項目建設一等獎的鎮辦(社區)和縣級部門、獲得重大項目建設先進個人進行重獎。
Ⅳ 落實管黨治黨責任存在哪些問題和不足
中央狠抓主體責任落實。寧夏認真貫徹中央要求,研究制定了《關於落實「兩個責任」的實施意見》,逐級傳導壓力,強化措施,強力推進,有效促進了「兩個責任」的落實。但還存在五個方面問題。
(一)壓力傳導不夠到位。責任意識層層遞減,呈現「上熱中溫下冷」的現象,尤其是市以下,落實主體責任主動性和自覺性還不強,具體行動和措施還不多,還停留在學習、領會和表態階段,有的領導幹部當老好人不想抓,有的光說不練、沒有抓。
(二)「口號喊在黨委,工作還在紀委」的現象還比較普遍。當前,落實主體責任的氛圍已經初步形成,口號喊得很響。但實際工作中,有的地方責任意識不強,沒有親自做執行和推動的工作,落實主體責任大多工作依舊由紀委承擔,上級來檢查考核,只是簡單安排人員補齊檔案資料,寫好工作匯報,被動應付。
(三)落實主體責任方法途徑單一。這些年,各地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主要模式是開開會、簽簽字、講講課、表表態、泛泛提要求。工作方法單一,習慣等上級文件,上行下效、照搬照抄,以「文件落實責任」。現在落實主體責任,上級文件發的少了,有的同志就不知道怎麼落實責任了。有的領導幹部,尤其是新提拔的領導幹部,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有關規定不甚了解,在抓落實方面存在缺位現象。
(四)缺乏有效工作機制。有的地方雖然啟動了下級黨委向上級黨委、紀委報告工作和述責述廉制度,但往往是「憑印象、靠嘴說、看材料」,內容泛化,缺乏針對性和有效性。考核工作缺乏具體量化標准和指標體系,定性多定量少,發現問題的能力不強,不能全面准確反映責任制落實情況。
(五)責任追究失之於寬失之於軟。有的地方追究責任怕影響團結,搞盲目的內部「團結」。有的責任追究存在庸俗化、泛化情形。有的地方責任追究不癢不痛,責任追究手段常僅限於通報批評、誡勉談話和組織處理,較少給予黨政紀處分。
Ⅵ 監督責任不到位,落實三轉不明顯,責任追究力度不夠怎麼整改
以鄭州市米村鎮的整改為例:
(一)用新手段落實「兩個責任」。
出台針對鄉鎮的「兩個責任」考核辦法,健全責任考核體系。
在總體規劃上,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為「主體責任」考核,變紀檢監察工作績效考核為「監督責任」考核;在考核份量設計上,與經濟發展考核平行,考核相互影響;
在考核指標設計上,應以定性定量科學、注重實績、方便操作為目標;建立剛性的問責追責機制,突出考核追責、問題倒查追責、履職不力追責三個重點內容。通過強化考核和追責,倒逼「兩個責任」落實到位。
(二)用新舉措監督執紀工作。
推進監督方式轉變,及時出台操作性強的「鄉鎮紀檢監察部門再監督實施辦法」,實現「監督與再監督」的無縫對接,避免出現「工作空檔」和紀委責任弱化泛化的現象。
建立紀委統籌、歸口監督、紀委再監督再檢查的工作體系和工作鏈條,不斷提升監督效果,切實實現紀委事中監督向事後監督、監督事向監督人的轉變。
(三)用新突破創新體制機制。
強化頂層設計,出台具體化程序化制度化的鄉鎮紀檢部門運行規范,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出台鄉鎮紀檢監察部門改革方案,針對鄉鎮紀檢幹部職能不專、隊伍不穩的實際問題。
可以參照「法、檢」機構改革模式,推行鄉鎮紀檢監察體制改革,制定明確的工作路線圖,實現鄉鎮紀委書記、副書記專職專責,「人、財、物」配齊、配足、配活。
(四)用新常態持續改進作風。
針對新情況、新問題,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完善制度機制,加大預防、監督力度,充分發揮黨內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群眾監督的作用,讓作風問題無處遁形。
堅持「長常」二字,抓早抓小抓細節,節點治理、逐層推進,不斷堅持、鞏固、深化,形成作風建設「新常態」。
(6)問題整改責任落實不到位擴展閱讀:
整改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明確工作職責。分管責任部門領導要親自抓好整改方案的制定和落實,成立整改責任小組,按整改工作方案,建立整改工作台帳,按時限、按要求逐一銷帳。確定一名工作聯系人,按時上報工作的開展情況和總結。
(二)強化督促檢查,確保整改效果。各責任部門要嚴格按整改方案抓好各項內容的整改落實。鎮紀委監察室要加強對責任單位的檢查指導,對整改進展情況要及時跟蹤督查,對整改效果不明顯的要及時提出建議意見,確保整改效果。
(三)注重經驗總結,構建長效機制。各責任(部門)單位在落實各階段整改內容同時,要注重對整改工作的總結,對工作實踐中取得的經驗,要形成規范的制度機制,並長期堅持落實。
Ⅶ 主體責任落實方面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
主體責任存在的問題及整改措施一、市直部門黨委組落實主體責任存在的突出問題一思想認識不夠重視一是傳統頑疾仍在。一些市直部門的觀念尚未適時轉變,仍然認為抓黨風廉政建設是紀委的事,抓發展才是黨委黨組的事,在履行這項重要職能和任務上當起了甩手掌櫃;或者沒有把黨委黨組履行主體責任放在應有的地位上,把黨風廉政建設和部門業務發展割裂開來,存在「兩張皮」現象。二是工作開展不平衡。有的部門單位落實黨委黨組主體責任僅限於以文件落實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既不主動,也不被動,始終保持不痛不癢的中庸態度;還有少數部門單位工作完全處於被動應付、敷衍塞責的疲軟狀態,工作始終推不上去。三是實用主義較盛行。有的單位黨組織抓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重懲處,輕預防;重形式,輕內容;重監督,輕引導,沒有想方設法把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作為轉變機關作風、修正幹部思想、規范行業行為、打造部門文化的重要抓手。二考核機制不夠完善一是現有的考核體系本身存在不完備性。現有的考核指標大而統之,缺乏具體的量化標准和指標體系,定性多、定量少,軟性條款多、硬性條款少,共性指標多、個性指標少,責任制考核指標體系亟需調整和完善。二是參與考核的主體較為單一。社會公眾、新聞媒體、非政府組織等體制外實體參與考核的途徑不多,社會評價機制不夠健全,群眾參與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貫徹落實的途徑有待進一步拓展。三是考核結果運用不夠。考核結果出來後,就被束之高閣,沒有把考核結果作為評價部門單位業務好壞及領導幹部實績高低的重要參考因素,考核結果運用范圍不廣、運用程度不高。三責任追究難度較大一是配套追責條款尚未出台。現有的責任追究條款散見於眾多單一性或專門性的制度規定中,需要追責時到處找依據或無處找依據。一方面,是否需要追責缺乏實體性的規定;另一方面由誰追、由誰查處、追究哪個層級領導的責任等,缺乏程序性的規定。現有的追責制度,一定程度上尚缺乏可操作性、實用性和指導性。二是責任追究方式較為單一、力度不夠。在追究主體責任時,因考慮到追責過重影響部門單位的整體工作,因此追責大多局限於函詢、約談等,在使用較重的處分檔次時,顧慮較多。三是推動責任追究的社會氛圍尚未形成。一些市直部門單位存在一定的地方保護主義,以及社會上對黨風廉政建設中責任落實不力的寬容度較高,致使紀檢組織開展責任追究面臨的壓力和阻力較大,存在「不敢追究」、「不願追究」的現象。二、市直部門黨委黨組落實主體責任的對策建議一強化擔當意識,築牢思想防腐防線強化政治意識,樹牢責任觀念
Ⅷ 如何整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存在的基層工作薄弱的問題
(一)強化宣傳教育,構築思想防線
思想教育是基層黨風廉政建設的基礎性工作,是提高基層黨員幹部隊伍素質,築牢拒腐防變的重要內容。一是加強黨員幹部的道德教育,提升黨員幹部的整體道德水平,積極開展職業道德教育、社會公德教育、家庭美德教育和個人品德教育活動,將道德教育作為教育培訓的必修課,樹立規矩意識,強化紀律觀念,加強黨員幹部的「官德建設」,營造大公無私、務實肯干、清正廉潔的氛圍。二是抓好警示教育和示範教育,利用身邊的廉政先進典型加以宣傳,加強黨員幹部自身行為規范,強化廉潔自律行為。充分運用反面教材進行警示教育,明確禁令,劃清紅線,使黨員幹部得到教育,警示自我。三是創新教育載體,加強廉政文化宣傳教育,在充分發揮傳統宣傳媒介作用基礎上,加強利用微博、微信、QQ等網路手段,宣傳廉政理念,樹立廉政風氣,增強廉政宣傳效果,充分挖掘當地文化資源和載體,創新教育載體,使廣大黨員幹部群眾成為黨風廉政建設的參與者,形成全方位、多角度的廉政教育宣傳格局。
(二)強化制度建設,發揮規范效應
加強基層反腐倡廉機制建設,健全制度是重點,強化落實是關鍵。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突出制度的操作性,發揮制度的規范效應。一是完善村民委員會議事規則,落實「四議兩公開」,推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凡是與農民群眾切身利益密切相關的事項,如村集體土地承包和租賃、村集體經濟收益使用、重大建設工程的承包、集體資產處置、村幹部的報酬、村公益事業的經費籌集等,必須通過村民代表會議或村民會議決策,充分尊重群眾的參與權、管理權和監督權。二是健全鎮村兩級財務監督制度,鄉鎮、村加強財務制度建設,細化監管機制,嚴格審批許可權。三是細化鎮村兩級政務、財務黨務等公開制度,實行決策、執行、監督過程花公開,按照群眾需求公開,突出公開重點,細化公開內容,將政務、財務、基層站所事務公開工作作為基層黨風廉政責任制和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規范公開程序,明確責任主體,嚴格責任追究。四是加強機關紀律建設,轉變機關作風。領導帶頭,率先垂範,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帶著一級干,說一千道一萬不如自己干一干;完善制度,源頭治理,及時修正不符合實際的制度規范,強化規矩;加強督促,追蹤檢查,增強日常檢查督促,嚴格落實;強調考核,突出運用,將考核結果與評先評優、獎罰懲處、選撥任用等方面緊密掛鉤。
(三)強化監督機制,促使權力正確行使
加強基層黨風廉政建設,強化監督機制,加強對基層幹部的監督約束,促使其權力的正確行使。一是加強基層民主監督機制建設,充分基層自治主體作用,利用村務公開、民主評議和村民議事等形式加強對基層黨員幹部、村民自治組織的監督。二是實行幹部任期經濟責任審計工作,對幹部任期屆滿或離任時予以經濟責任審計,正確評價幹部,審計結果要向群眾公開。三是發揮黨內監督機制,完善民主集中制,通過民主生活會,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落實好民主評議黨員工作,暢通溝通渠道,豐富黨員幹部群眾的監督機制,促進黨員幹部權力的正確行使。四是加強基層紀檢組織作用,上下聯動,形成合力,強化監督檢查,針對幹部升職調動、逢年過節、婚喪嫁娶以及子女升學、喬遷新居等不廉潔行為易發的特殊時期,認真落實領導幹部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加強事前監督。充分發揮出村民紀律監督小組的作用,及時向鎮紀檢組織反饋基層黨風廉政建設信息,加強對基層黨員幹部的廉政監督。
(四)強化組織領導,突出統籌協調
抓好黨風廉政建設的關鍵在黨員領導幹部,重點在各級黨組織,難點在責任劃分、狠抓落實。一是明確責任清單,強化責任落實。黨委和紀委要找准角色,定好位置,明確主體定位和職能定位,實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要堅持黨委統一領導、分層定責、紀委專責原則,強化黨委主體責任和紀委的監督責任,明確好黨委在領導、教育、管理、督導、示範等方面的責任,落實好紀委「三項主要任務」和「五項經常性工作」,突出主業主責要求,強化監督職責。結合基層實際,黨委、紀委梳理職責清單,細化責任內容,明確分工,強化落實。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不可偏頗,二者並重,必須相互協調、同向同進。二是構建鎮、村、組三級信訪網路機制,實行定期排查制度,及時收集基層幹部違紀苗頭性、傾向性信息,提前介入,進行警示提醒,對群眾的各類信訪件,要及時處理,把問題消除在萌芽中。三是加大查處力度。通過「亮權示險」,嚴查違法違紀案件,特別是涉農資金發放、涉農管理收費、征地拆遷等與群眾高度關切的領域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對違法亂紀者絕不手軟,樹立清正廉潔之風,營造務實為民之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