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為什麼洱海治理

為什麼洱海治理

發布時間: 2020-12-06 16:17:41

㈠ 大理洱海國際生態城月亮小鎮目前面對最強的洱海治理,他規劃的臨海客棧可以辦到客棧所需的證照嗎開發商

大理州政府新聞辦昨天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兩份政府文件,一份是對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進行了劃定和規范管理,另外一份是大理市人民政府對開展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餐飲客棧服務業作出了專項整治的通告。

關於洱海流域核心區劃定的公告中,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為洱海海西、海北(上關鎮境內)1966米界樁外延100米、洱海東北片區(海東鎮、挖色鎮、雙廊鎮境內)環海路臨湖一側和道路外側路肩外延30米、洱海主要入湖河道岸兩側各30米,洱海流域其他湖泊周圍50米的區域。另據當地旅遊發展局的初步調查結果,目前環洱海擁有大概2000家客棧(含大理古城)。

《通告》明確,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內,禁止新建除環保設施、公共基礎設施以外的建築物、構築物,並依法查處違法違章建築物、構築物;按照「總量控制、只減不增」的原則,暫停審批餐飲、客棧等經營性場所,並對現有的餐飲、客棧服務業進行整治和規范;禁止畜禽規模養殖。

㈡ 治理洱海污染中學生應該怎麼做求解

周末休息日可以做洱海治污的宣傳員,會有很好的效果!

㈢ 治理洱海的拆遷戶怎麼賠償

具體參照近兩年的洱海附近其他地段的拆遷補償方案,首先弄清被拆遷土地性質,其次弄清計算標准,建議登錄當地市政府網站查詢往年的其他土地征遷決定和方案可以參考。

㈣ 治理大理洱海污染當地採取了什麼行動

大理州政府新聞辦昨天舉行了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兩份政府文件,一份是對洱海流域水生內態保護區核心區容進行了劃定和規范管理,另外一份是大理市人民政府對開展洱海流域水生態保護區核心區餐飲客棧服務業作出了專項整治的通告。

㈤ 分別針對洞庭湖和洱海的磷污染輸入特點提出治理措施

分別針對洞庭湖和洱海的磷污染輸入特點提出治理措施?好好的一年裡有

㈥ 大理洱海整治好了嗎

目前正在治理,主要是對排污管網進行改造,預計明年初主要工程會完工。

㈦ 明朝為什麼沒有象西班牙一樣驅逐伊斯蘭教 (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十大回族名將
(一、徐達 1332~1385)明朝開國軍事統帥,十大回回將領之首。字天德。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出身農家,少有大志。元至正十三年(1353),徐達參加農民起義軍郭子興部,隸朱元璋。從取滁州(今屬安徽)、和州(今和縣)等地,智勇兼備,戰功卓著,位於諸將之上。十五年,從朱元璋渡長江,克採石,下太平(今當塗),俘元萬戶納哈出。繼率軍克溧陽、溧水(今均屬江蘇)。次年,從朱元璋克集慶(今南京),繼奉命以大將軍領兵取鎮江,號令明肅,授淮興翼統軍元帥。十七年,率軍克常州,分兵取常熟、江陰等地,阻止江浙周政權首領張士誠軍西進。次年,留守應天(今南京),升奉國上將軍、同知樞密院事。二十年五月,長江中游漢政權首領陳友諒兵攻池州(今安徽貴池),徐達與中翼大元帥常遇春在九華山下設伏,俘斬陳軍萬余。又從朱元璋設伏應天城下,大敗陳友諒軍,俘7000餘人。二十一年,從取江州(今江西九江),率師先行,迫陳友諒退兵武昌,並追至漢陽,升中書右丞。二十三年,從援安豐(今安徽壽縣),敗張士誠部將呂珍,移師圍廬州(今合肥),旋從援洪都(今南昌)。在鄱陽湖之戰中,沖鋒陷陣,敗陳友諒軍前鋒,殺1500人,士氣大振。二十四年,任左相國。復引兵克廬州,繼揮師克江陵(今屬湖北荊沙)、辰州(今湖南沅陵)等地,平定陳友諒余部。二十五年,率師東向,遵朱元璋先克淮東、再占浙西、後破平江(今江蘇蘇州)之方略,進攻張士誠,克泰州。次年克高郵、淮安、興化(今均屬江蘇)等地,悉平淮東。同年八月,以大將軍率舟師20萬,由太湖進圍湖州(今屬浙江),數敗張士誠軍,迫守將李伯升、張天騏以城降。十一月,轉兵北上,合圍平江,並申明軍紀,禁掠民財。二十七年九月,率將士破城,俘張士誠。師還,封信國公。十月,徐達奉命以征虜大將軍與副將軍常遇春率師25萬,北伐元軍,連戰皆捷,迫元濟南守將朵兒只降,佔領山東全境。明洪武元年(1368)三月,進軍河南,以計收降元將左君弼、竹昌,取汴梁(今河南開封)。繼在塔兒灣(在今偃師境)大敗元兵5萬,迫元梁王阿魯溫以城降,河南平。旋分兵克潼關,西取華州(今陝西華縣)。五月,趁朱元璋抵汴梁督戰,奏請乘勢直搗元都。閏七月,移師北上,連克衛輝(今屬河南)、磁州(今河北磁縣)。會諸軍於臨清(今屬山東),沿運河北進,大敗元軍於河西務(今河北武清西北),進破通州(今北京通縣),迫元順帝北走。八月初二,督軍克大都(今北京),推翻元朝。乘勝克真定(今河北正定)、懷慶(今山西沁陽)等地。時聞元將擴廓帖木兒自太原引兵出雁門將攻北平(今北京),遂與諸將商議,運用批亢搗虛戰術,乘其不備直搗太原,迫擴廓回軍救援。旋選精兵夜襲其營,迫擴廓率18騎遁,俘降4萬人,克太原,佔山西。二年,揮師入陝西,迫元將李思齊降,斬元將張思道,陝西平。三年,率師敗擴廓於定西(今屬甘肅),俘元王公、將領以下8.6萬餘人,因功授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改封魏國公。次年,鎮守北平,練軍馬,修城池,總領北方軍事。五年,與左、右副將軍李文忠、馮勝,各率5萬騎分路出塞征北元。自率中路輕敵冒進,至嶺北(治今蒙古國哈爾和林)遭北元軍伏擊,喪師萬余(一說數萬)。次年,復率諸將出征,敗北元軍於答剌海(今內蒙古達來諾爾湖)。還軍北平,戍守邊防。徐達一生剛毅武勇,持重有謀,紀律嚴明,屢統大軍,轉戰南北,治軍嚴整,功高不矜,名列功臣第一,明洪武十八年二月卒,追封中山王。被朱元璋譽為「萬里長城」。
(二、胡大海 ?~1362)字通甫,安徽泗縣人,祖籍波斯,為朱元璋十大回回名將之一,也是明朝開國功臣之一。胡大海原是一個小商人,身材魁梧,勇力過人。1354年朱元璋屯兵安徽滁縣時大海前來拜見,朱元璋一見大海身材魁梧,相貌威嚴、憨厚,說話十分投機,非常愛慕,於是留於軍中,命為前鋒。經過幾次大戰,立下戰功,成為親率大軍的一員大將和指揮官。在平定浙江、江西等南方的各個戰役中戰功卓著。大海待人誠懇,對降將也是如此,不料被降將蔣英暗算。大海遇害後,朱元璋作文以祭,特贈光祿大夫,追填封越國公。
(三、馮國用 1324~1359)明開國將領。定遠(今安徽)人。元末與弟馮勝組織地主武裝,繼投朱元璋,渡江後,典親兵,攻佔集慶(今江蘇南京)、鎮江、丹江、寧國等地,累建軍功。後從征金華、紹興。擢升至親軍都指揮使,不久死於軍中。
(四、馮勝 ?~1395)明初大將。初名國勝,又名宗異。安徽定遠人,馮文質次子。喜讀書,通兵法。元末農民紛紛起義,他與兄國用結寨自保,後歸附朱元璋義軍,從破滁州、和州,拔採石;取太平、鎮江、宜興、紹興、晉大元帥。兄卒,襲職,為親軍都指揮使,從戰鄱陽,下武昌,廬州,取江西諸路。與諸將收淮東、取泰州、湖州、平江,功僅次常遇春,遷右都督。從大將軍徐達北征,下山東諸州郡。明洪武元年(1368),兼太子右詹事。引兵取汴梁、洛陽、陝州、潼關,繼征山西,擒元右丞賈成,左丞田保保。二年,克鳳翔、鞏昌,逼臨洮,降元將李思齊。三年,以右副將軍從徐達出西安,破擴廓帖木兒,封宋國公。二十年(1387),拜征虜大將軍,討金山之元將納哈出,降其眾二十萬。二十五年(1392),奉命籍太原、平陽民為軍,立衛屯田。二十八年(1395),因坐藍玉案奉召還京(今南京),賜死。
(五、李文忠 1339~1384)明朝開國名將,十大回回將領之一。字思本。盱眙(今屬江蘇)人。朱元璋外甥。元至正十七年(1357),率親兵增援池州(今安徽貴池),破長江中游漢政權首領陳友諒部。繼引兵東向,連挫元軍,於十八年克旌德(今屬安徽)、淳安(今浙江淳安西北)等地,升帳前左副都指揮兼領元帥府事。繼與廣興翼元帥鄧愈會師,克浙西重鎮建德。不久,擊敗元陸軍,取部分首級置於木筏,順流而下,使元水軍驚慌逃遁。二十五年春,率軍救援新城(今諸暨南),乘霧進攻,俘斬江浙周政權首領張士誠軍數萬。次年秋,克杭州,獲張軍降兵3萬,升浙江行省平章。明洪武二年(1369),以偏將軍從征虜副將軍常遇春克元上都(今內蒙古正藍旗東北)。回師途中常遇春卒,李文忠率部援大同,屢敗北元軍。三年,以征虜左副將軍率步騎10萬,與大將軍徐達分道北征,至應昌(在今達來諾爾湖西岸)獲元兵5萬,升左都督,封曹國公,同知軍國事。後又數次北征,屢勝。十二年,與西平侯沐英進兵洮州(今甘肅臨潭東),平定起事番民。還軍掌大都督府兼領國子監事。李文忠好學問,通韜略,交儒士,嚴治軍,臨陣奮勇,戰功卓著。後因勸朱元璋少誅戮而受責。不久病卒。
(六、鄧愈 1337~1377)初名友德,字伯顏。虹縣(今安徽泗縣)人。明朝開國十大回回名將之一。17歲領兵抗元。次年, 率眾加入農民起義軍朱元璋部, 任管軍總管。 元至正十五年 (1355),從朱元璋渡長江,克太平(今安徽當塗);次年破集慶(今南京),取鎮江,屢立戰功,升廣興翼元帥。繼率部南下,取廣德(今屬安徽)、宣城(今宣州)、徽州(今歙縣)。十八年,轉戰浙西,屢敗元軍,升僉行樞密院事。後進兵江西,挫敗長江中游漢政權首領陳友諒部,升江南行省參政,總制各翼軍馬。二十二年,守洪都(今南昌),降將祝宗、康泰復叛,乘夜破城而入,鄧愈倉促率數十騎奔還應天(今南京)。次年,從大都督朱文正復守洪都,抵禦陳友諒大軍往攻,防守要沖,三月不解甲。鄱陽湖之戰後,奉命平定江西未附州縣,升江西行省右丞。二十五年,調任湖廣行省平章。明洪武元年(1368),以征戍將軍率師克南陽、魯山(今均屬河南)諸地。三年,以左副副將軍從大將軍徐達遠征甘肅,擊敗北元軍。後分兵進克河州(今蘭州西南),招降吐蕃(在今川、青、藏交界地區)、烏斯藏(在今西藏中、西部)諸部,封衛國公。四年,赴襄陽操練軍馬,督運糧餉,保障明軍攻夏。十年,任征西將軍,平定吐蕃反抗勢力,抵昆侖山而還,至壽春(今安徽壽縣)病卒。鄧愈為人簡重慎密,智勇兼備,嚴於治軍,善撫降者,功著一時。
(七、華雲龍)定遠人,聚眾居韭山。太祖起兵,來歸。從克滁、和,為千夫長。從渡江,破採石水寨及方山營。下集慶路,生擒元將,得兵萬人,克鎮江,遷總管。攻拔廣德,戰舊館,擒湯元帥,進右副元帥。龍江之役,雲龍伏石灰山,接戰,殺傷相當。雲龍躍馬大呼,搗其中堅,遂大敗友諒兵,乘勝復太平。從下九江、南昌,分兵攻下瑞州、臨江、吉安。從援安豐,戰彭蠡,平武昌。累功至豹韜衛指揮使。從徐達帥兵取高郵,進克淮安,遂命守之,改淮安衛指揮使。尋攻嘉興,降吳將宋興。圍平江,軍於胥門。
(八、丁德興)定遠人。歸太祖於濠。偉其狀貌,以「黑丁」呼之。從取洪山寨,以百騎破賊數千,盡降其眾。從克滁、和,敗青山盜。從渡江,拔採石,取太平,分兵取溧水、溧陽,皆先登。從破蠻子海牙水寨,搗方山營,擒陳兆先,下集慶,取鎮江。以功進管軍總管。下金壇、廣德、寧國。從平常州。擢左翼元帥。寧國復叛,從胡大海復之。分兵下江陰,取徽州、石埭、池州、樅陽,攻江州,移兵擊安慶。所向皆捷。復援江陰,略江西傍近州縣,攻雙刀趙,挫其鋒。時徐達、邵榮攻宜興,久不下,太祖遣使謂曰:「宜興城西通太湖口,士誠餉道所由,斷其餉則必破。」達乃遣德興絕太湖口,而並力急攻,城遂拔。論功授鳳翔衛指揮使。
(九、藍玉 ?~1393)陽定遠(今屬安徽)人,洪武後期的主要將領,多次領兵打擊元朝殘余勢力,為明朝統一中國作出了重要貢獻。關於藍玉早期的歷史,史籍記載不詳,只說他是常遇春妻弟,隸常遇春帳下,作戰勇敢,所向皆捷。常遇春經常在朱元璋面前誇獎他,從而受到朱元璋的器重,初授管軍鎮撫。後升武德衛千戶,旋改任親軍千戶,積功至武德衛指揮使,地位不斷上升。洪武二年(1369),常遇春北征開平,南歸途中暴死。當時的政治形勢是:東南已平,中原已定,北方廣大地區仍是北元勢力,甘寧一帶常與明廷有戰事,四川有夏的割據勢力,雲南梁王忠於北元,誓不附明。洪武三年(1370),藍玉被擢為大都督府僉事,進入明朝最高軍政機構。次年,朱元璋派傅友德、湯和領水陸軍伐蜀,藍玉從傅友德行,經過幾戰,夏主明升(明玉珍子)投降,元末形成的最後一個割據勢力被平定。元末政治軍事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的擴廓帖木兒(王保保),這時退入西北,徐達曾和他進行過激烈戰斗,但未將其擊垮,故時而從西北方面威脅新建立的明朝。洪武五年(1372),朱元璋命徐達、李文忠、馮勝統兵去討伐,徐達出中路,都督藍玉為前鋒。抵山西境敗擴廓部游騎於野馬川,再進敗王保保於土剌河(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土拉河),取得初勝。但王保保後退拒明軍於嶺北,明軍再攻失敗,死傷萬余,無奈退兵。
兩年以後,藍玉再度領兵北擊,攻下興和(元路名,治所在今張北,轄區相當今河北張北、懷安,山西天鎮,內蒙古集寧市之間地),俘獲一些殘元要人,取得勝利,但只解近憂,未能遠略。洪武八年擴廊帖木兒死去,從西北方面對明構成的威脅基本消除。洪武十一年(1378)秋,藍玉等率兵出征甘、青。第二年取得勝利。朱元璋命置洮州衛,設官領兵駐守。師還以後,藍玉被封為永昌侯,食祿二千五百石,進入明初新貴公侯行列。甘、青大體平定以後,朱元璋用兵西南和東北,藍玉在這過程中發揮了日益重大的作用。雲南梁王把匝剌瓦爾密在元朝滅亡以後,負隅頑抗,一再拒絕明朝招降,最後竟將明使殺掉,朱元璋決定派兵征討。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藍玉為左副將軍,跟右副將軍沐英一起,隨征南將軍傅友德率三十萬兵征討雲南。「自九月朔出師,迄下雲南,僅百餘日。」次年閏二月,藍玉、沐英率兵西攻大理,再次取得勝利。其他一些民族地區,遣人招撫,大部不經戰斗便歸順明朝。奉詔班師後,藍玉因功加祿五百石,其女被冊為蜀王妃。東北的納哈出是元朝世將,前曾被明軍俘獲,放還後仍與明朝對敵,據金山(今內蒙古哲里木盟東境西遼河南岸)一帶屯兵蓄銳,待機南下,從東北方面構成對明的威脅。洪武二十年(1387)正月,藍玉為右副將軍,和大將軍馮勝、左副將軍傅友德率兵出擊。
根據朱元璋授意,大軍先駐通州,探明納哈出虛實後再作行動。駐通州後,探知慶州(治所在今遼寧巴林右旗西北察罕木倫河源之白塔子)有納哈出部駐守,藍玉率輕騎冒大雪奇襲,取得勝利。明大軍出長城松亭關,築大寧、寬河、會州、富峪四城,駐兵大寧,儲草備糧,准備進擊金山。夏六月,馮勝留兵五萬守大寧,率大軍直趨前進,一路勝利,到達金山之西。與此同時,明派去勸降的人也見到納哈出,說明朝廷厚意。納哈出見久戰必敗,派人到大將軍馮勝處請降,馮勝派藍玉前往受降。藍玉設酒宴款待納哈出。納哈出斟酒謝藍玉。藍玉不喝,一定讓納哈出先穿上他的衣服,才喝納哈出斟的酒,意思是納哈出必須先降明稱臣。納哈出不肯,雙方爭執不下,形成僵局。納哈出將酒澆在地上,和隨從密語幾句,想走。在場的有人明白納哈出話的意思,告訴常茂(常遇春子,馮勝婿,藍玉外甥),常茂急上前阻攔,將納哈出砍傷。納哈出被擁至馮勝處,馮勝雖然待之以禮,但納哈出部眾聞納哈出被傷,四處驚散,馮勝派人花了很大氣力才將其大部收服。回軍路上,明軍遭藏匿起來的納哈出余眾伏擊,損失慘重,三千殿後騎兵全部覆沒。馮勝讓常茂承擔這個責任,到朱元璋面前去說明。常茂說明了情況,朱元璋說:「如爾言,勝亦不得無罪」,收回了馮勝的總兵印,命藍玉行總兵官事,不久又在軍中拜藍玉為大將軍,藍玉成為明戰時統兵的最高將領。納哈出隨馮勝等一起南來,被封為海西侯。元殘余勢力從東北方面對明的威脅從此消除,且為明向白山黑水一帶開拓廓清了道路。擴廓帖木兒死後,納哈出降,北元勢力雖經明軍打擊,一再失利,但敗而未滅,仍然構成對明的威脅。擊敗納哈出的當年,藍玉為大將軍,率兵征討,給北元進一步打擊。冬十一月藍玉報告:「元丞相哈剌章、乃兒不花遁入和林,乞進步剿滅。」朱元璋同意了藍玉的計劃。洪武二十一年(1388)夏四月,藍玉率兵出發,自大寧進至慶州,聞元主脫古思帖木兒在捕魚兒海(今貝爾湖),抄近路兼程而進。行至百眼井處,距捕魚兒海還有四十里,偵察不到元軍行跡,藍玉想引兵退還。部將王弼不同意,說我們領兵十萬,深入漠北,未見到敵人就回師,如何向上交待。
藍玉同意王弼的意見,命諸軍繼續前進,並採用王弼計謀,穴地而炊,不使敵人見煙火,秘密前進。到達海南,仍未見到敵人。後偵知元主營在捕魚兒海東北八十里處。藍玉命王弼為前鋒,疾馳直擊其營。元軍大意輕敵,以為明軍缺水乏草,不會深入,未加設防,加之當時狂風大作,風沙彌漫,明軍到來,元方竟無察覺。明軍突然到達營前,元軍倉促應戰,傷亡慘重,元主脫古思帖木兒與太子天保奴等數十人北遁,藍玉率精騎追趕,沒有趕上,俘獲其次子地保奴及妃、公主等數萬人和大量牲畜,並得其傳國璽、寶玉、金銀印章等物,取得巨大勝利。元主北逃後被人殺死,北元四分五裂,不久滅亡。藍玉勝利班師,途中又破哈剌章營,再獲勝利。朱元璋聞訊興奮異常,比藍玉為衛青、李靖,大加褒獎,回來後封涼國公。藍玉的政治生涯、軍事武功達到巔峰。封為涼國公後,藍玉又奉命到西部民族地區進行過一些軍事活動,還奉命到陝西練兵,這些已是藍玉軍事活動的尾聲。藍玉自恃有功,驕橫不自檢束。早在征雲南梁王勝利後,他就私搞鹽引(食鹽運銷專利憑證),派人到雲南販鹽,牟取暴利。打敗元主脫古思帖木兒後,他不僅私占掠獲的大量珍寶、駝馬,還將元妃佔有。朱元璋大怒,說:「玉無禮如此,豈大將軍所為哉!」藍玉班師至喜峰關,因已入夜,守關人未及時納入,藍玉怒不可遏,縱兵破關而入,朱元璋知道後很不高興。藍玉領兵在外,經常擅自升降將校,進止自專,詔令有所不從,甚至違詔出師。在朱元璋面前,舉止不恭,語言傲慢,失君臣禮。更嚴重的是,藍玉蓄庄奴、假子數千人,橫行霸道,胡作非為;他還強占民田,魚肉百姓。百姓上告,御史官舉劾,他竟將御史打了逐出。 洪武二十六年(1393),錦衣衛官員告藍玉同景川侯曹震等謀反,藍玉被殺,夷三族,坐黨論死者一萬五千人,史稱「藍獄」①,是繼胡惟庸案後的又一次大案,連稱「胡、藍之獄」。事過五百多年以後,1936年有人到藍玉家鄉進行了一次調查,寫成了一篇《王回崗回民調查記》②,介紹說:「王回崗位安徽定遠縣東南,距城六十餘里,居民三千餘戶,盡悉回民,以王姓居多,又以地勢頗高,故名曰王回崗。」王回崗之「古跡」有「國公宅:明朝有藍國公,……朝廷認為有叛意,拘而殺之,其家聞訊亦恐有被殺之虞,俱投入院中井內,現該井仍存」。
(十、沐英 ?~1392)字文英,鳳陽定遠(今屬安徽)人,明初重要將領。沐英幼年時,父親早死,隨母避兵亂,母又死,八歲時被朱元璋收為義子,從朱姓,在朱元璋夫婦身邊生活。當時朱元璋已投郭子興部下為兵,沐英小時是在戰亂、兵營、征途中度過的。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下集慶(今南京),改為應天府,派徐達攻佔鎮江,取得戰略性的勝利。沐英「數從上征伐,入侍帷幄,晝夜勤勵」,十八歲被授帳前都尉,參與守鎮江,開始擔當軍事要任。後擢指揮使,守江西重鎮廣信(今上饒)。至正二十七年,吳元年(1367),朱元璋派水陸軍取福建,沐英將兵自西攻,破江西福建交界處分水關,下崇安,再破閔溪十八寨,俘陳友定部將馮谷保。又奉命移鎮建寧,節制邵武、延平、汀州三衛(皆屬福建)。洪武三年(1370),沐英被授鎮國將軍,僉大都督府事;次年升大都督府同知。大都督府是明初軍事中樞,掌天下兵馬,當時府中機務繁積。沐英在府中七年,處事果斷,剖決無滯,深得朱元璋器重。洪武九年(1376),朱元璋派沐英前往關陝,體察民情,布皇上恩惠,並給予了全權,又命他練兵准備征戰。同年十一月,鄧愈為征西將軍,沐英為副將軍,隨鄧愈出征吐蕃。次年(1377)四月,鄧愈、沐英統兵至甘、青,分三路前進,略川藏,兵威至昆侖山。這次是得勝而回,沒有久留。回師途中鄧愈死,沐英率師返回,因功封西平侯。洪武十一年(1378)八月,沐英為征西將軍,與藍玉等統兵征西。初勝土門峽,再進俘洮州十八族頭領。翌年二月,朱元璋命在洮州設衛,說:「洮州,西番門戶,今築城戍守,是扼其咽喉也。」遂置洮州衛。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命沐英率兵進擊屯兵和林的由元國公脫火赤、知院愛足率領的一支殘元勢力。沐英由亦集乃路(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渡黃河,越賀蘭山,涉流沙,七日至其境。距其營五十里處,沐英分兵四路前進,一路襲其背後,兩路左右夾擊,沐英自率精騎正面沖擊,四面合圍,一舉戰勝,俘脫火赤及其全部。洪武十四年(1381),大將軍徐達奉命北征。沐英領兵出古北口,獨當一面,再次勝利而歸。平定雲南和治理雲南,是沐英一生的最大功績。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朱元璋以傅友德為征南將軍,藍玉、沐英為副將軍,率三十萬軍征討雲南。朱元璋親自安排進軍路線,諭先取曲靖,出奇制勝,說:「曲靖,雲南之噤喉,彼必拼力於此,以抗我師。審察形勢,出奇制勝,正在於此。」沐英隨傅友德等率主力逼曲靖。元梁王聞訊,派平章達里麻率十萬眾前去抵禦。沐英等率兵冒霧前進,「出奇制勝」,迅速到達曲靖。明軍突然出現,達里麻大驚。當時達里麻軍列陣白石江一岸,明軍臨另一岸。傅友德欲即刻渡江,沐英不同意,說敵方已兵陳對岸,扼制水面,這樣渡江於己不利。於是只擺出渡江的樣子,臨江而立,另派數十人從下流潛渡,到達對岸後鳴金吹角,大造聲勢,致使這里麻軍陣勢開始動亂,明大軍趁機渡江。沐英以勇猛善泅者先行,登岸後破敵前鋒,達軍後撤。明軍渡江畢,與達軍展開大戰。沐英縱鐵騎直搗其中堅,戰數合,達軍大敗,達里麻被俘。沐英將二萬被俘士兵悉數放還,各歸其業,明軍聲威大振,梁王把匝剌瓦爾密聞訊自殺。沐英、藍玉率兵直逼昆明,不攻而下。「自九月朔出師,迄下雲南,僅百餘日」。盤踞雲南的殘元勢力被消滅。
雲南西部大理一帶,存在段氏割據勢力。段氏世據大理已數百年。大理依點蒼山,面洱海,號稱天險。洪武十五年(1382)閏二月,沐英隨藍玉將兵西攻大理。段氏聚眾守下關(點蒼山有上、下二關,又稱龍首、龍尾關,守此二關大理可確保,下關尤為重要)。沐英、藍玉遣王弼攻上關,自率兵攻下關,形成犄角之勢;另派一旅攀點蒼山背後而上,居高臨下策應。沐英「身先士卒,策馬渡河,水沒馬腹,將士隨之,莫敢後,遂斬關而入」。段氏不知背後虛實,陣勢潰亂,兵敗被俘。攻佔大理後,沐英、藍玉或分兵其他地區,或下諭招降,雲南西部大部歸附明朝。沐英、藍玉又取得平定雲南西部的勝利。七月,沐英率師返回滇池,和傅友德合兵鎮平一些復叛地區。九月,當傅友德、沐英再次領兵征服一些地區時,土官楊苴散布明大軍已回,糾眾二十萬攻昆明。當時守昆明的是馮誠(馮國用子)。城中缺糧,士卒多病,形勢危急。沐英聞訊,率兵返回,和馮誠合力,打敗段軍,確保了昆明,穩住了局勢。洪武十六年(1383)三月,詔傅友德、藍玉班師,由沐英率數萬眾留守雲南。早在洪武十五年春,明廷就在雲南設置都指揮使司、雲南布政使司,建立起統理雲南的軍政機構。地方置衛、所,辟築驛道,形成一套統轄系統。以後分雲南為五十二府,六十三州,五十四縣,民政系統亦趨完備。沐英治理雲南,大抓屯田,解決糧食問題。洪武十九年(1386)九月,他上疏朱元璋,說「雲南地廣,宜置屯田,令軍士開耕,以備儲蓄」。朱元璋同意了沐英建議。沐英令軍士且戍且屯,既解決吃糧又穩固駐守,一舉兼得。沐英還招攜省外人來滇屯田,朱元璋命外省軍人到雲南屯田,一時雲南屯田大興,糧食收獲大有增加。沐英還以屯田的增減考察官吏的政績,賞罰官員。主滇九年,屯田總數百萬余畝,促進了雲南的農業發展。
沐英還組織民工疏浚河道,擴廣滇池,興修水利;招商人入滇,運進米穀帛鹽,發展商業。開發鹽井,增加財源,是沐英治滇的重要內容。他還整修道路,保護糧運,使雲南農商都有發展。沐英增設府、州、縣學達幾十所,擇選民間優秀及土官子弟入學,月賜飲膳,年賜衣服。他本人「居常讀書不釋卷,暇則延諸儒生講說經史」。在沐英統治時期,雲南相當安定。洪武二十二年(1389)冬,沐英入朝,朱元璋賜宴奉天殿(皇帝辦公的正殿),給予厚重賞賜。朱元璋高興地說:「使我高枕無南顧憂者,汝英也。」洪武二十五年(1392)六月,沐英病卒於雲南,年僅四十八。朱元璋十分痛心,命歸葬京師,追封黔寧王,謚昭靖,侑享太廟。沐英去世後,他的子孫世鎮雲南。長子沐春十七歲隨沐英征西,以後又征雲南,材武有父風,積功授後軍都督府僉事。沐英死後,襲父職,鎮守雲南。修屯政,闢田三十餘萬畝,鑿鐵池河,灌溉宜良涸田數萬畝,使五千餘戶民有生業,文治武功都效法其父,惜年僅三十六而卒。沐春無子,其弟沐晟(沐英次子)繼其位。沐晟性格似其父,喜讀書,凝重寡言笑,得到朱元璋喜愛,歷官後軍左都督,永樂年間征南,論功封黔國公,正統四年(1439)死於出征回師途中,贈定遠王,沐晟承其父兄業,久鎮雲南,名聲遠揚,沐氏在雲南威權日重。沐晟子沐斌,因年幼居京師,由沐昂(沐英三子)代鎮雲南。以後沐氏子孫相繼鎮守,直到明朝終了,達二百多年。

㈧ 雲南九湖治理後會有什麼意義

昆明5月10日,「不下雨,排水溝就『下崗』了。」雲南大理永興村如今連蚊蠅都少見,村民段品吉領著記者四處查看,一條白色的PVC管連接起院壩、廚房、衛生間,洗碗水、洗澡水等流進沉澱池,再接進剛修好的排污管網。「現在才叫『不讓一滴污水進洱海』。」

「『合力治水』就是從部門之治到主要領導掛帥出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流域管理局負責同志表示。雲南省委和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分別擔任治理任務最重的撫仙湖、洱海的河長;全省六大水系、牛欄江和九大高原湖泊的河長全由省級領導擔任;省級環保督察覆蓋所有州市。高位推進動真碰硬,許多老大難問題得到破解。撫仙湖展開治理「雷霆行動」,沿湖所有中央省市縣企事業單位全部退出。洱海開啟「搶救模式」,暫時關停海邊近2500家客棧餐飲。滇池流域569個自然村全部安裝了污水處理設施。

洱海治理已從近水的客棧、村落,輻射到包括「洱海之源」的全流域。今年6月30日前,洱海周邊城鎮農村污水將全部收集處理。在著名旅遊勝地雙廊,密密麻麻的房子「擠成一鍋粥」。「旅遊聚集區只有0.96平方公里,背後山區則有218平方公里,」雙廊景區管委會副主任施國東介紹,雙廊正「以海為弓、以山為弦、以路為箭」,引導旅遊業「從海邊上山」,「客棧聚集區是雙廊的『卧室』,放開視野把旅遊引入背後的『客廳』,既帶動山區扶貧還減輕洱海壓力。」

超常舉措要凝心聚力才能最終落實,雲南舉起生態考核「指揮棒」,把縣級生態環境質量考核所佔權重由5分提到9分,實行「一票否決」,引導幹部、群眾算大賬、看長遠。昆明市官渡區水務局局長姚啟說:「以一個每天3000立方米的污水處理設施為例,月運行成本約12萬元,但若捨不得這投入,污水直排的後果難以估量!」大理喜洲鎮桃源村王柏家的客棧至今已關閉近一年,損失不小,他說:「現在少掙點錢不打緊,洱海水質改善,能賺長遠錢。」

九湖清,雲南興。截至2017年底,九大高原湖泊「十二五」規劃治理項目完工率過九成。「十三五」期間,雲南每年安排6億元資金治理滇池;2017至2021年,每年分別籌措6億元資金治理洱海、撫仙湖。今年一季度,滇池全湖總體水質企穩向好,已由去年同期的Ⅴ類上升為Ⅳ類。

來自人民網

㈨ 白族為什麼要叫白族它的來歷是什麼

元朝以來,文化屬性較為接近漢族的雲貴一帶的人群被確認為一個族群,並稱之為「白人」。「白人」即當今白族先民最早的統一族稱,明清以後稱為「民家」。新中國成立後,1956年11月,根據廣大白族人民的意願,正式確定以「白族」作為統一族稱。

據文獻記載,白族先民是洱海周邊的土著昆明人、河蠻人與青藏高原南下的氐人、羌人,以及部分叟人、巂人、爨人、僰人、哀牢人、滇人、漢人等多種族群融合形成的民族。元朝之前,部分白族先民、部分彝族先民、部分傣族先民都曾被稱作「白蠻」、「烏蠻」、「上方夷」、「下方夷」、「百夷」、「僰夷」等帶有「蠻」和「夷」的稱呼。

白族自稱「白子」、「白尼」、「白伙」,漢語意為「白人」。此各民族對白族的他稱多達60多種,有「民家」、「那馬」、「勒墨」等等,居住在大理、昆明等地及湖南桑植一帶的白族,漢語稱為「民家」;居住在麗江、迪慶、怒江一帶的白族,納西語稱之為「那馬」,傈僳語稱為「勒墨」;藏語稱之為「勒波」,彝語稱之為「婁哺」、「洛本」、「羅基頗」。

貴州一帶的白族有「七姓民」、「九姓族」、「羅苴」、「龍江人」、「南京人」等不同稱呼。在貴州威寧一帶的白族,因有七姓,被稱為「七姓民」。

(9)為什麼洱海治理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白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先後完成了土地改革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白族獲得官方認可的民族身份,白民族的民族意識被官方認可和強化。

1956年11月,建立大理白族自治州。白族人民經過幾十年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社會歷史已步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在寬松的和平等的民族政策下,許多隱匿的白族人公開了自己的民族身份。在當前社會大轉型的情況下,白族又面臨文化傳承後繼乏人的困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白族聚居區發展很快。教育、醫療衛生事業也有很大發展。白族人民已經有了一批數量可觀的教授、作家、醫生和各類科研人員。白族地區經濟發展越來越繁榮。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