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生物修復治理

生物修復治理

發布時間: 2020-12-06 00:36:47

1. 墨西哥灣原油泄漏事件採用哪些生物修復的方法來治理污染

目前工作重心在堵漏上,漏油都堵不住,修復就更沒指望了。
當然美國政府回已經採取了一些物理答和化學修復的方法。
生物修復法目前還沒有相關報道,這個方法雖然經濟,快速有效,但是前期需要培育特定的菌種,墨西哥海灣上復雜的環境條件和巨大的漏油量也限制這個技術的使用,可能這次事件的生物修復方案現在還在實驗階段,還沒有實施的跡象。

2. 我是環境工程的研一學生,導師現在讓我選擇一個研究方向,請問土壤污染的治理與生物修復;固體廢棄物的資

你的導抄師研究方向真多!太有才了!
我覺得你可以根據以下兩個方面來考慮選方向:
1、自己的興趣,將來的打算(讀博士還是工作);
2、導師這邊最強的領域。
方向好不好沒有標準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好與不好是變化的。有沒有前途,在於自己的努力和堅持。環境保護永遠是有前途的,不管是那個方向。關鍵是你學到東西沒有,有沒有能力,有沒有努力。

3. 簡述生物修復的原理和方法.生物修復技術在環境污染治理中有哪些實際應用

此外,有利於加強對污染物的降解作用、韓國等都有對江河大水體修復的工程版實例、生物濾池,權運行管理時沒有污泥膨脹和污泥迴流問題,接觸停留時間短。它的有機負荷較高,並且處理裝置易維護。 生物膜水解酸化—生物膜接觸氧化工藝在穩定性,③微生物分泌的酵素與催化劑發生化學反應、生物接觸氧化池等。日本,在其表面形成一種特殊的生物膜,節省投資、生物菌種耐溫性等方面均能滿足實際需要:①基質向生物膜表面擴散。生物膜法具有較高的處理效率,②在生物膜內部擴散,生物膜表面積大,減少佔地面積生物膜法是指用天然材料(如卵石),④代謝生成物排出生物膜、抗沖擊性、合成材料(如纖維)為載體,對於受有機物及氨氮輕度污染水體有明顯的效果,技術可靠。其反應過程是,可為微生物提供較大的附著表面,且耐沖擊負荷。 生物膜法主要工藝方法有生物廊道

4. 土壤中重金屬超標如何處理

(一)常見治理方法
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途徑主要有兩種,一是改變重金屬在土壤中的存在狀態,使其由活化態轉為穩定態;二是從土壤中除去重金屬。
常採用的物理及物理化學的方法時熱解吸法、電化學法和提取法。對於揮發性重金屬可用加熱方法從土壤中解吸出來。若重金屬滲透性不高且傳導性差則用電化學法除去。提取法可利用試劑和土壤中的重金屬作用,形成溶解性的重金屬離子或金屬試劑絡合物,回收再利用。
(二)工程物理化學法
工程物理化學法是利用物理、化學等方法治理重金屬污染土壤的方法。在重金屬污染的初期,由於污染較集中,這種方法較為普遍採用,主要方法有:客土法、沖洗絡合法、電動化學法、熱處理法、物理固化法等。對於污染重、面積小的土壤運用物理化學法具有治理效果明顯、迅速的優點,但對於污染面積較大的土壤則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與財力,而且容易導致土壤結構的破壞和土壤肥力的下降,因此對於大面積重金屬污染地不宜採用這種方法。
熱處理法是將污染土壤加熱,使土壤中的揮發性污染物揮發並收集起來進行回收或處理;電解法是使土壤中重金屬在電解、電遷移、電滲和電泳等的作用下在陽極或陰極被移走。
(三)生物修復法
生物修復是指利用生物的新陳代謝活動減少土壤中重金屬的濃度或使其形態發生改變,從而使污染的土壤環境能夠部分或完全恢復到原始狀態的過程。修復措施主要包括植物修復、微生物修復和動物修復等。因其具有效果好、投資省、費用低、易於管理與操作、不產生二次污染等優點,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成為污染土壤修復研究及工程運用的熱點。 1、植物修復措施
植物修復措施是以植物忍耐和超量積累某種或某些化學元素理論為基礎,一些重金屬污染區存在著對重金屬具耐性的植物,這些植物通過排斥或在局部使重金屬富集,使重金屬在植株根部細胞壁沉澱而「束縛」其跨膜吸收,或與某些蛋白質、有機酸結合生成不具生物活性的解毒形式,從而提高了對重金屬傷害的忍耐度。利用植物及其共存微生物體系清除環境中的污染物是一門新興起的環境應用技術。植物治理措施的關鍵是尋找合適的超積累或耐重金屬植物,超積累植物可吸收積累大量的重金屬,但植物修復措施也有局限性,如超積累植物通常生物量低,生長緩慢,效果不顯著。
2、微生物修復措施
微生物治理是利用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對重金屬具有吸收、沉澱、氧化和還原等作用,從而降低土壤中重金屬的毒性。原核生物(細菌、放線菌)比真核生物(真菌)對重金屬更敏感,利用此原理在土壤中培養富汞細菌,將這些細菌收集後,經蒸發、活性碳吸附等方法治理受汞污染的土壤。當前運用遺傳、基因工程等生物技術,培育對重金屬具有降毒能力的微生物,並運用於污染治理,是土壤重金屬污染研究中較活躍的領域之一。
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微生物修復主要包括2方面:即生物吸附和生物氧化-還原。生物吸附是重金屬被生物體吸附,如藍細菌、硫酸還原菌以及某些藻類能夠產生具有大量陽離子基團的胞外聚合物如多糖、糖蛋白等,並與重金屬形成絡合物;而生物氧化是微生物對重金屬離子進行氧化、還原、甲基化和脫甲基化作用,降低土壤環境中重金屬含量。
3、低等動物修復措施
土壤中的某些低等動物(如蚯蚓類)能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因而能一定程度地降低污染土壤中重金屬的含量。韓國有科學家運用蚯蚓毒理學試驗對3個廢棄的砷礦及重金屬礦區尾礦進行修復實驗,研究表明蚯蚓對鋅和鎘有良好的富集作用。由此可見,在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中放養蚯蚓,待其富集重金屬後,採用電激、清水等方法驅出蚯蚓集中處理,對重金屬污染土壤有一定的治理效果。
(四)農業治理方法
農業治理是因地制宜的改變一些耕作管理制度來減輕重金屬的危害,在污染土壤上種植不進入食物鏈的植物。主要有:控制土壤水分是指通過控制土壤水分來調節其氧化還原電位,達到降低重金屬污染的目的;選擇化肥是指在不影響土壤供肥的情況下,選擇最能降低土壤重金屬污染的化肥;增施有機肥是指有機肥能夠固定土壤中多種重金屬以降低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措施;選擇農作物品種是指選擇抗污染的植物和不要在重金屬污染的土壤上種植進入食物鏈的植物。
農業治理措施的優點是易操作、費用較低,缺點是周期長、效果不顯著。 目前,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的主要措施就是「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對於沒有被污染的土壤以預防為主,切斷污染源,提高土壤環境容量;對於已被污染的土壤主要是進行改造、治理,以消除污染。土壤重金屬污染物的遷移轉化非常復雜,治理極其艱難,必須引起人類的高度注重,杜絕土壤的重金屬污染。

5. 請問大家,如何利用微生物修復和植物修復相結合的方式治理污染物,請結合各自特點,談談看法,主要是

微生物和植物修復相結合主要用來修復污染土壤和污染水體。
對於治理有機污染物污染的土內壤,微容生物的降解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植物根際可以為微生物提高良好的生存環境,有利於微生物降解活性的發揮;但是在不適於植物生長的土壤中,如高鹽鹼土壤,植物無法生長,也有大量的微生物存在,這種情況下,只能是微生物修復了。
在污染水體中,微生物可以降解或轉化污染物,水草可以吸收富營養化物質,而且微生物有助於水草的生長,水草為微生物提供良好的棲息空間,互惠互利,共同完成污染物的去除;但是在污染嚴重的水體中水草不能生長,仍然有大量微生物存在,這時候也只能靠微生物來去除污染物了。

6. 什麼是治理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復

1、發展綜合型的土壤修復技術。單一的修復技術已不能滿足當前對於土壤污染治理的需求,今後的研究方向應該是多種技術的有機結合。例如植物-微生物的聯合修復、綜合氧化還原法、沖淋法和反應牆技術的新型原位復合修復技術,植物修復與物理化學修復相結合等等。
2、充分考慮生態效益。在考慮經濟效益的同時應當充分考慮生態效益。因此,在今後的修復技術中,生物修復,特別是植物修復技術會成為主流。

7. 如果用生物修復的方法處理有機農葯污染的土壤,你將採取哪些措施

綜述了有機污染土壤生物修復的三種技術,即微生物修復技術、植物修復技術、菌根生物修復技術

8. 土壤鉛污染怎樣進行治理

鉛污染土壤的治理修復技術分為物理 化學和生物修復 3種方法
1 物理方法
物理方法是利用重金屬鉛在土壤中的遷移速度比較慢的特點,將含有重金屬鉛的土壤轉移出去的一種修復技術,主要包括換土法 隔離法 淋濾法 玻璃化法 電化學法和吸附固定法等
1.1換土法 換土法就是把受重金屬污染的土壤替換成未被污染的土壤,它又可分為翻土法 換土法和客土法3種。
1.2 隔離法 隔離法是向土壤中加入固化劑,使土壤中的鉛被固定住,防止因為鉛的遷移而對附近土壤造成污染
1.3 淋濾法 淋濾法是使用淋洗劑清洗受污染的土壤,使土壤中的污染物隨淋洗劑流出,從而達到修復污染土壤的目的它是修復污染土壤的一種新方法
1.4 玻璃化法 玻璃化法是將受污染的土壤加熱使之熔化,冷卻後能形成穩定的玻璃態物質,受土壤中的污染物能有效地被固定
1.5 電化學法 電化學法是在受污染的土壤中加入陰陽 2個電極,利用鉛離子的帶電性,將土壤中的鉛離子去除,並且能達到回收的目的 此方法是由美國路易斯州立大學研究發
現的
1.6 吸附固定法 吸附固定法是指向受污染的土壤中加入一種材料,將土壤中有效態的鉛離子吸附並且能夠固定,以免其對人體造成的傷害物理方法能取得比較好的治理效果,但是由於上述方法勞動量比較大,浪費大量的人力 物力和財力,而且對轉移的含鉛土壤的處理也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2 化學方法
化學方法是利用改良劑與鉛之間的化學反應,從而對污染土壤中的鉛進行固定 分離提取[18]等,主要包括化學固定法 螯合劑調節法 土壤 pH 控製法 土壤氧化還原電位調節法和土壤重金屬離子拮抗法等
2.1 化學固定法 化學固定法就是在受污染的土壤中加入化學試劑,發生化學反應,降低鉛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和遷移性,達到治理的目的,如有的研究在含鉛 3 000 mg/kg的土壤上投加鈣鎂磷肥 117g/kg後,白菜心葉的含鉛量由 285 mg/kg降至 76mg/kg,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2.2 螯合劑調節法 螯合劑調節法是向受污染的土壤中加入螯合劑,螯合劑與土壤中的鉛離子發生反應,增強了鉛在土壤中的有效性
2.3 土壤pH 控製法 土壤 pH控製法是通過調節土壤中的pH值來調節鉛離子的有效性和遷移性
2.4 土壤氧化還原電位調節法 土壤氧化還原電位調節法是基於土壤中存在的氧化物質和還原物質之間進行氧化還原反應時所產生的電位值,通過調節電位值來改變鉛離子在土壤中的活性
2.5 土壤重金屬離子拮抗法 土壤重金屬離子拮抗法是通過土壤中某些無機態的離子之間存在拮抗作用,通過向土壤中加入一種對作物危害較輕的,且對植物生長有益的元素,來抑制對鉛離子的吸收化學方法對鉛污染土壤治理效果要好於物理方法,但向土壤中加入化學試劑對土壤環境擾動較大 花費很高,更重要的是極易造成土壤的二次污染
3 生物方法生物修復技術是在
20 世紀 90 年代迅速發展的一種治理土壤污染的新技術,是一種環境友好型治理技術,以其高效安全持久價廉等特點得到學者和政府的認可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生物修復技術將會具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生物修復主要包括微生物和植物修復
3.1 微生物修復法 微生物修復法是利用土壤中的某些微生物,或者土壤中生活的小動物對重金屬鉛具有吸收 沉澱 氧化和還原等作用,從而降低土壤鉛的毒性,有人測量出當土壤中鉛的含量170~180 mg/kg時,蚯蚓的富集系數為 0.36[20];研究發現,經蚯蚓處理後,垃圾的重金屬的溶出量明顯增加; 發現蚯蚓糞中水溶態鉛比重金屬污染土壤中增加了 50%; 有人研究發現蚯蚓通過腸道消化和養分富集 2 個過程可以提高土壤中植物養分和金屬元素的有效性
3.2 植物修復法 植物修復法是利用植物及其根系圈微生物體系的吸收 揮發 轉化和降解的作用機制,來清除環境中污染物質的一項新興的污染治理技術,它以費用低 不破壞場地結構 凈化環境等優點成為修復鉛污染土壤的熱門技術 具體地說,利用植物本身特有的利用污染物 轉化污染物,通過氧化 還原或水解作用,使污染物得以降解和脫毒的能力,利用植物根系圈特殊的生態條件,加速土壤微生物的生長,顯著提高根系圈微環境中微生物的生物量和潛能,從而提高對土壤中有機污染物的分解作用的能力,以及利用某些植物特殊的積累與固定能力,去除土壤中某些無機和有機污染物的能力,稱為植物修復。Brooks於1977 年提出了超富集植物的概念,1983年, Chaney[又提出了利用超富集植物清除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思想,從此以後,有關重金屬植物與超積累植物的研究逐漸增多 植物修復技術又可分為植物提取 植物揮發 根際過濾和植物固定4 種類型 一般將前3種統稱為去除過程,而將第4種稱為穩定過程 現在研究最多的是植物提取技術 植物提取技術又分為連續植物提取和誘導植物提取2種,前者依賴超積累植物在其整個生命周期能夠吸收 轉運和忍耐高含量重金屬,後者是利用螯合劑來促進植物對重金屬的吸收和運輸[27]目前已發現 400 多種植物能超量積累土壤中 CA Co Cn PbNi Se Mn 和 Zn 等重金屬,由於鉛具有較高的負電性,被認為是弱酸,易與土壤中的有機質和鐵錳氧化物等形成共價鍵,不易被植物吸收 所以,目前已見報道的鉛超積累植物並不多,而且主要都是在鉛鋅礦區發現的。

9. 急求一篇「微生物對污染環境的治理和修復方面的綜述」

我國生態環境現狀
目前我國由於工業「三廢」污染、農用化肥和農葯的污染以及廢棄塑料和農用地膜的污染,嚴重的影響了我國的生態環境,使得水污染日益加劇,水資源嚴重短缺,全國600多個城市中已有一半城市缺水,農村則有8000萬人和6000萬頭牲畜飲水困難;土壤污染嚴重,耕地面積銳減,近10年來每年流失的土壤總量達50億t,土地荒漠化日益加劇;森林覆蓋面積下降,草場退化,每年減少森林面積達2500萬畝;人們的身體健康受到嚴重威脅,疾病發病率急劇上升。因此,加大環境保護和環境治理力度,加快應用高新技術,如現代生物技術來控制環境污染和保持生態平衡,提高環境質量已成為環保工作者的工作重點。
2現代生物技術與環境保護
現代生物技術是以DNA分子技術為基礎,包括微生物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一系列生物高新技術的總稱。現代生物技術不僅在農作物改良、醫葯研究、食品工程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而且也隨著日益突出的環境問題在治理污染、環境生物監測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生物技術作為一種高新技術,已普遍受到世界各國和民間研究機構的高度重視,發展十分迅猛。與傳統方法比較,生物治理方法具有許多優點。
(1)生物技術處理垃圾廢棄物是降解破壞污染物的分子結構,降解的產物以及副產物,大都是可以被生物重新利用的,有助於把人類活動產生的環境污染減輕到最小程度,這樣既做到一勞永逸,不留下長期污染問題,同時也對垃圾廢棄物進行了資源化利用。
(2)利用發酵工程技術處理污染物質,最終轉化產物大都是無毒無害的穩定物質,如二氧化碳、水、氮氣和甲烷氣體等,常常是一步到位,避免污染物的多次轉移而造成重復污染,因此生物技術是一種既安全又徹底消除污染的手段。
(3)生物技術是以酶促反應為基礎的生物化學過程,而作為生物催化劑的酶是一種活性蛋白質,其反應過程是在常溫常壓和接近中性的條件下進行的,所以大多數生物治理技術可以就地實施,而且不影響其他作業的正常進行,與常常需要高溫高壓的化工過程比較,反應條件大大簡化,具有設備簡單、成本低廉、效果好、過程穩定、操作簡便等優點。
所以,當今生物技術已廣泛應用於環境監測、工業清潔生產、工業廢棄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有毒有害物質的無害化處理等各個方面。
3現代生物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
3.1污水的生物凈化
污水中的有毒物質的成分十分復雜,包括各種酚類、氰化物、重金屬、有機磷、有機汞、有機酸、醛、醇及蛋白質等等。微生物通過自身的生命活動可以解除污水的毒害作用,從而使污水中的有毒物質轉化為有益的無毒物質,使污水得到凈化。當今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技術處理污水就是生物凈化污水的方法之一。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技術是酶工程技術。固定化酶又稱水不溶性酶,是通過物理吸附法或化學鍵合法使水溶性酶和固態的不溶性載體相結合,將酶變成不溶於水但仍保留催化活性的衍生物,微生物細胞是一個天然的固定化酶反應器,用制備固定化酶的方法直接將微生物細胞固定,即是可催化一系列生化反應的固定化細胞。運用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細胞可以高效處理廢水中的有機污染物、無機金屬毒物等,此方面國內外成功的例子很多,如德國將能降解對硫磷等9種農葯的酶,以共介結合法固定於多孔玻璃及硅珠上,製成酶柱,用於處理對硫磷廢水,去除率達95%以上;近幾年我國在應用固定化細胞技術降解合成洗滌劑中的表面活性劑直鏈烷基苯磺酸鈉(LAS)方面取得較大進展,對於含100mg/L廢水,降解率和酶活性保存率均在90%以上;利用固定化酵母細胞降解含酚廢水也已實際應用於廢水處理。

10. 重金屬污染治理措施有哪些詳細一些,謝謝!!!!

比起大氣、水污染,土壤污染通常更難以治理,同時治理方法往往需要根據不同的污染情況而設計,並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案。
常見的重金屬土壤治理的方法包括化學法、生物法、熱力學方法等,每種方法又包含不同的技術,每種技術又可以採用不同的施工方案實施。化學法主要通過將重金屬污染土壤與化學穩定劑混合來實現重金屬的穩定化,而石灰等穩定劑通常不能有長期的治理效果,分子鍵合是目前業界關注的一種以長期穩定性為特點的修復葯劑。生物法一般有植物修復和微生物修復等。植物修復通過超積累植物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比較安全但是修復周期長;微生物修復通過土壤中微生物降解重金屬,但是影響修復效果的因素較多,目前應用較少。熱力學方法可以通過高溫來使重金屬玻璃化,但是成本很高。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