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整改問責
Ⅰ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有哪幾種問責方式
1、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
檢查,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輕的,應當責令其作出書面檢查並切實整改;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重的,應當責令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改組,對失職失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應當予以改組。
2、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包括:
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1)網站整改問責擴展閱讀:
1、條例制定意義
問責條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利器。條例貫徹黨章,堅持問題導向,緊緊圍繞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全面從嚴治黨、維護黨的紀律、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開展問責。
要緊緊圍繞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強化問責,倒逼責任落實,確保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中央政令暢通,確保黨的團結統一。
2、條例問責形式
黨的領導弱化,在推進各項建設中,或者處置重大問題中領導不力,出現重大失誤等情形;
黨的建設缺失,黨組織軟弱渙散,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落實,作風建設流於形式等削弱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問題;
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落實不到位,管黨治黨失之於寬松軟等情形;維護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不力,特別是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失職等情形;
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扎實,管轄范圍內腐敗蔓延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等情形;
其他應當問責的失職失責情形等。
3、制定過程
2016年1月,十八屆中央紀委六次全會工作報告提出,要把問責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抓手,研究制定《中國共產黨黨內問責條例》。
2016年6月,王岐山在北京主持召開部分中央部委負責同志座談會,並到遼寧省召開座談會,就制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徵求意見。
2016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
Ⅱ 央視曝光哪裡虛假整改
央視曝光江西多家企業虛假整改, 生態環境部反饋:已派調查組赴現場督辦。
生態環境部已督促江西省及有關地市汲取教訓,舉一反三,切實推進問題整改,特別要嚴厲打擊非法填埋危險廢物的環境犯罪行為,嚴肅追究有關人員失職失責問題。被督察地方黨委和政府應從加強政治和作風建設的高度,就禁止環保「一刀切」行為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並向社會公開;要依託一報(黨報)一台(電視台)一網(政府網站)加強對督察整改、邊督邊改情況的宣傳報道,及時回應社會關切;要加強對環保「一刀切」問題的查處力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嚴肅問責,絕不姑息。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也將把環保「一刀切」作為生態環境領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典型問題納入督察范疇,對問題嚴重且造成惡劣影響的,嚴格實施督察問責。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Ⅲ 不發揮作用的政府網站該如何處理
近日,2018年第二季度全國政府網站抽查結果公布。結果顯示,今年二季度,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隨機人工抽查各地區和國務院部門政府網站441個,總體合格率96%。這一讓人比較滿意的數據,是全國政府網站「瘦身」後的成果。截至今年6月1日,全國正在運行的政府網站22206家,與2015年8月84094家政府網站相比,降幅約73.59%。同時,各地區、各部門對不合格政府網站責任單位和相關人員的問責力度持續加大,二季度被問責的人數達300人。
可以預見到,政府網站仍將在未來的工作中占據不可取代的地位。在信息紛繁復雜的網路時代,政府的權威聲音愈加顯得難能可貴。因此,各機關單位不能滿足於現狀,而應積極進取,力爭為民眾開發出更多具有實用性、互動性的新功能,將政府網站的功效不斷放大。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Ⅳ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有哪幾種問責方式
《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的問責方式具體如下:
一、對黨組織的問責方式包括:
(一)檢查。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輕的,應當責令其作出書面檢查並切實整改。
(二)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情節較重的,應當責令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三)改組。對失職失責,嚴重違反黨的紀律、本身又不能糾正的,應當予以改組。
二、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包括:
(一)通報。對履行職責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二)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三)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
(四)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4)網站整改問責擴展閱讀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規定:
第七條 黨組織和黨員違反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違反國家法律法規,違反黨和國家政策,違反社會主義道德,危害黨、國家和人民利益的行為,依照規定應當給予紀律處理或者處分的,都必須受到追究。
重點查處黨的十八大以來不收斂、不收手,問題線索反映集中、群眾反映強烈,政治問題和經濟問題交織的腐敗案件,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的問題。
第十條 黨員受到警告處分一年內、受到嚴重警告處分一年半內,不得在黨內提升職務和向黨外組織推薦擔任高於其原任職務的黨外職務。
Ⅳ 根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哪些情形需要進行問責
1、黨的領導弱化,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黨中央的決策部署沒有得到有效貫徹落實,在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中,或者在處置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發生的重大問題中領導不力,出現重大失誤,給黨的事業和人民利益造成嚴重損失,產生惡劣影響的。
2、黨的建設缺失,黨內政治生活不正常,組織生活不健全,黨組織軟弱渙散,黨性教育特別是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薄弱,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落實,作風建設流於形式,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問題突出,黨內和群眾反映強烈,損害黨的形象,削弱黨執政的政治基礎的。
3、全面從嚴治黨不力,主體責任、監督責任落實不到位,管黨治黨失之於寬松軟,好人主義盛行、搞一團和氣,不負責、不擔當,黨內監督乏力,該發現的問題沒有發現,發現問題不報告不處置、不整改不問責,造成嚴重後果的。
4、維護黨的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不力,導致違規違紀行為多發,特別是維護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失職,管轄范圍內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團團伙伙、拉幫結派問題嚴重,造成惡劣影響的。
5、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不堅決、不扎實,管轄范圍內腐敗蔓延勢頭沒有得到有效遏制,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突出的。
Ⅵ 如何堅持問責與整改並重切實完善事故調查處理法律機制
1、嚴格責任追究,建立健全問責機制。
嚴格責任追究是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重要保障,也是從嚴治黨方針的具體體現。
1)、有責必究,追究必果。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領導幹部問責制結合起來,實施責任追究倒查制,出了問題從嚴從快處理,實行層層追究,不管查到什麼人,都要堅決處理,不搞下不為例,杜絕以經濟處罰為由,逃避執紀,或以集體決策失誤為由,逃避個人責任,形成良性的責任導向;
2)、分清主次,抓住重點。在責任追究的重點對象上,要堅持以抓領導幹部為重點,就各類領導班子而言,應以黨政領導班子為重點,就各部門領導幹部而言,應以重要崗位的主要領導幹部為重點;
3)、寬嚴相濟,區別對待。把出了問題積極查處與出了問題遮遮掩掩的責任分開,對職責范圍內發生的問題進行掩蓋、袒護,或者干擾、阻礙責任追究調查處理的作為責任追究的著重點,充分調動領導幹部履職盡責的自覺性和積極性,特別是黨政「一把手」切實履行「一崗雙責」的責任意識。確保監督者也受監督,形成監督問責的閉環。
Ⅶ 如何落實有關"雙向反饋,雙向整改,雙向問責
這里的主體責任,就是指黨委要對制定落實黨風廉政責任制承擔主要的責任。過去,人們更多的認為,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是紀委職責,特別是少數「一把手」缺乏主體責任意識,致使黨風廉政責任制流於形式,導致腐敗易發多發,嚴重影響黨的形象和聲譽。三中全會進一步明確的在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方面黨委和紀委的職責,如何在基層來加以落實,對深化反腐倡廉建設顯得十分重要。 負責必明責。要採取多種手段,明確「兩個責任」的具體內容和范圍,尤其是要提高責任主體的意識,只有認識到位,才能有抓這項工作的自覺性,才能對自己所管轄范圍的黨風廉政建設敢抓敢管,認真負責。主體責任意味著黨委既是領導主體、落實主體、工作主體,也是承擔責任主體,各級黨委(黨組)必須樹立「不抓黨風廉政建設就是嚴重失職」的觀念,強化主體意識,把管事與管人、抓經濟建設與抓黨風廉政建設有機結合起來,對職責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負起全面責任,「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主要領導作為第一責任人,必須對本部門、本單位的黨風廉政建設負起領導責任,切實解決好不想抓、不會抓、不敢抓的問題,堅持把責任落實到工作的各個環節上。班子成員要認真落實「一崗雙責」,對分管范圍內的黨風廉政建設負起領導責任,注重抓早、抓小、抓苗頭,一級抓一級,切實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落實到位。紀檢監察機關要明確監督責任的范圍,按照「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要求,聚焦中心任務 往「監督執紀問責」上轉,理清思路,抓好主業,把不該管的交還給主責部門,把該管的切實管好,做到不越位、不缺位、不錯位。」 履責必盡責。重點是落實「五抓」。一要抓導向,選好用好乾部。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的用人導向,探索建立科學的育人選人用人的機制,讓「好人主義」、「三拍」幹部、投機鑽營沒有市場,使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於擔當、清正廉潔的好乾部得到重用。二要抓重點,糾正損害群眾利益行為。重點聚焦「四風」抓整改。對「四風」問題建立整改台賬和盤點銷號制度,解決一個銷掉一個;聚焦「八項規定」抓落實。緊盯時間節點,從細節入手,從具體問題抓起,從拒絕節禮腐敗到約束舌尖上的浪費,不留死角,抓好落實「八項規定」的責任追究。三要抓源頭,強化權力運行監督。強化黨風廉政教育與力規范運行,加強對「一把手」的權力監督,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釐清職責,做到幹部的日常監督不缺位。四要抓改革,支持紀檢監察機關查處違紀違法問題。支持紀委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確保紀委的職能回歸到監督、檢查、問責的本位上。五要抓表率,發揮領導幹部和班子帶頭作用。要求別人做到的,領導幹部要帶頭做到;要求別的單位和部門不做的,領導班子帶頭不做。完善民主集中制、密切聯系群眾、深入調查研究、公道正派的選人用人、落實八項規定等具體的制度規定,形成規范權力運行的長效機制。 有責必查責。加強檢查考核是落實責任制的有效手段,也是督促責任主體落實責任制的重要方法。為強化檢查考核的有效性,要對考核的標准、程序進行嚴格的規范,完善和細化考核制度。在方法上,堅持做到「三個結合」;一是把責任主體責任制的執行情況與幹部考核相結合,與工作目標、年度考核相結合。二是把責任主體負總責的基本要求與具體工作任務相結合,做到既要有總的責任考核要求,又要結合當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各項具體任務進行考核,防止考核時無實際內容。三是定量與定性要求相結合。在內容上,確保「三個突出」:一是突出各責任主體對本單位本部門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負總責。注意從負總責的角度出發,強調責任主體的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崗位職責,提出具體要求。二是突出體現黨政「一把手」和班子成員的表率作用。在檢查考核中,把黨政「一把手」和班子成員在黨風廉政建設中起表率作用的情況作為考核的重要內容。三是突出對實際工作的指導。要使責任主體明確,哪些工作是要抓的,從而指導其更好地開展工作。在配套制度上,重點建立「三個制度」:一是建立健全報告制度。責任主體要將執行責任制的情況,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中的重大事項,定期向黨委、紀委匯報,並列為民主生活會和述職報告的一項重要內容。二是建立評議制度。即對責任主體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情況進行民主評議,廣泛聽取意見,評議結果在適當范圍公開。三是建立檢查制度。對反腐倡廉的各項工作,做到有部署、有檢查,並將檢查結果作為考核獎懲的重要依據。 失責必問責。過去,對黨風廉政建設方面的問題,由於缺乏責任追究的明確規定,往往只注重對直接違紀者的處理或處分,而沒有追究領導責任和連帶責任,特別是對一些集體研究的事項更是難以追究領導責任。這就造成出了問題沒有領導負責,或者籠統地表不「要承擔領導責任」等,責任追究不到個人身上,使黨風廉政建設的各項措施難以落實。執行嚴格的責任追究,必須將軟任務變成硬指標,不僅要明確責任主體的責任內容,而且要明確責任追究。責任主體不負責任,出了問題不但要追究當事人的責任,而且要追究分管領導和主管領導即責任主體的責任。通過嚴格的責任追究,使責任主體感到反腐敗不抓不行,抓的不嚴出了問題也不行。只有這樣,才能促使責任主體增強對黨風廉政建設的責任感、壓力感和自覺性,嚴肅認真地對待黨風廉政責任制。強化責任追究必須強化監督檢查,發現和揭露責任主體在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為落實責任追究提供依據。要落實責任追究制度,建立一套有效的能夠付諸實施的追究制度,實施責任追究。責任追究的方式,通常可採取四種方式:一是廉政談話,二是組織處理,三是經濟處罰,四是嚴肅執紀。實施責任追究,要防止追究過寬的好人主義,同時也要防止把追究簡單地等同於「株連」,不論有無責任都一律追究。
Ⅷ 如何做好審計的整改落實工作
一是明確審計整改第一責任。被審計單位主要領導是審計整改的第一責任人,內對容涉及的審計整改事項,要及時了解進程,限期督辦解決,以確保整改工作落到實處。
二是強化審計整改工作合力。加強涉及審計整改單位的溝通協調和信息共享,定期匯總交流整改工作情況,形成監督合力。
三是完善審計整改的長效機制。注重從源頭上剖析問題的原因,對反復出現、屢審屢犯的問題及時建章立制,用制度確保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四是加強審計整改的督辦力度。將重要審計事項及審計決定的整改和落實情況納入督查范圍,對被審計單位的主要負責人進行整改問責,對整改不力的採取相應問責措施。
五是健全審計整改通報機制。通過村務公開欄、政府網站等媒介,逐步擴大審計整改的公開范圍,以公開促整改。
Ⅸ 專家為何建議政府網站明確問責制度
「如果對此有不滿,建議另謀高就。」這是內蒙古鄂爾多斯康巴什區區長信箱中的一句回復內容,回復截圖經曝光後引發網友熱議。近日,康巴什區官方微博表示已就不當回復責令加以整改。
近期個別地方政府網站和新媒體中存在「雷人回復」。專家表示,政府網站定位應為「服務者」,要管好用好政務新媒體。
「政務新媒體管好才能用好」
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高級研究員、政務新媒體實驗室主任侯鍔認為,政府網站和政府微博以及微信,其合情、合理、合法的唯一定位是面向公眾和社會的「服務者」 角色,發揮的功能是「全面政務公開」。
侯鍔分析,從實踐上來看,身處「供給側」的地方政府在網站和新媒體上對「服務」的理解和服務內容的管理上,出現了許多片面性的偏頗甚至於「跑偏」現象。
侯鍔認為,政務新媒體管好才能用好。近年來政府網站以及政務新媒體所出現的久不更新、「僵屍化」、不回應、回應所答非所問等等一切「事故」表現,說到底都是疏於管理所致。對此要做好頂層設計、加強「首問責任制」,對不回應、慢回應、錯回應,均應明確對應的責任。同時建立內部政務信息協調機制,完善線上線下的融合機制。
要把自己定位在服務者,要真正為人民解決問題。
來源:中華網
Ⅹ 對黨政領導幹部實行問責的方式有哪些
方式如下:
一、依據《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第七條對黨的領導幹部的問責方式包括版:
1、通報。對履行職責權不力的,應當嚴肅批評,依規整改,並在一定范圍內通報。
2、誡勉。對失職失責、情節較輕的,應當以談話或者書面方式進行誡勉。
3、組織調整或者組織處理。對失職失責、情節較重,不適宜擔任現職的,應當根據情況採取停職檢查、調整職務、責令辭職、降職、免職等措施。
4、紀律處分。對失職失責應當給予紀律處分的,依照《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追究紀律責任。
二、依據《關於實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的暫行規定》第七條規定:
對黨政領導幹部實行問責的方式分為:責令公開道歉、停職檢查、引咎辭職、責令辭職、免職。
(10)網站整改問責擴展閱讀:
推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制的必要性:
1、推行黨政領導幹部問責制,是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重要保證。
2、有利於提高黨政領導幹部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促進黨政領導幹部恪盡職守,依法履行職責。
2、有利於使我們作出的決策、採取的措施、推行的工作更加符合客觀實際和規律,更加符合廣大人民群眾的願望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