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環境整治演講稿

環境整治演講稿

發布時間: 2020-12-04 19:02:52

『壹』 修改病句練習題 附上答案 要100句

縮句:
伶俐可愛的小燕子停在細細的電線上休息。(小燕子休息)
奶奶在水井邊用版水桶打水。(奶奶打水)
夏天的天權氣熱得像個蒸籠。(天氣熱)
寬闊的錢塘江籠罩著一層薄薄的霧。(錢塘江罩著霧)
活潑的小松鼠在松樹上蹦來跳去。(小松樹跳)
小鹿側著腦袋欣賞自己在水裡的影子。小鹿欣賞影子
綠油油的墓草地上盛開著五顏六色的野花。(草地盛開鮮花)
夏天,火辣辣的太陽高高地掛在蔚藍的天空(太陽高高掛天空)
病句:
悅耳的歌聲,被我的思路打斷了。(應該把悅耳的歌聲跟我的思路顛倒)
同學們排好隊進入大廳里。(排好隊後加一個陸續)
開會的人來自各個不同地方(刪去各個或不同)
她的眼神里流露出失望的表情(表情改為目光)
泰國人對大象有親熱的感情。(親熱改成深厚)
在會上,我紛紛發表自己的意見。(我後加一個們)
我們要盡快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句號前加一個水平。)
全市人夾道歡迎凱旋歸來的英雄們。(把凱旋或歸來刪掉)

『貳』 求關於環境整治的演講稿或者朗誦稿~~~

自行其是的人類總是試圖去操控左右

『叄』 我需要兩篇關於城鄉環境治理方面的演講稿,大約500字左右

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習慣是一種後天經過學習而獲得的行為。兒童在經過反復練習以後,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神經道路被接通,以後只要再遇到相似的情境,就可不加思索地迅速做出同樣的反應,良好的習慣有省時、省力和減少錯誤的特點。所以說習慣是應付復雜的生活環境的手段和基礎。兒童時代是人一生中的重要時期,將來的良好品行,均建立在兒童時期的養成的良好習慣。兒童的良好的習慣主要包括衛生、清潔、自製、勤勉、雷厲風行、仔細認真、誠實、禮貌、講信用等等。

習慣的養成,並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必須花一番功夫才行。欲養成孩子的良好習慣,越早越好,父母應從兒童幼小時候注意開始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下面是培養兒童良好習慣的一般法則:

1、不能有例外。一種需求或行為一旦開始實施,除非萬不得已,不能有例外。例如哺乳時間,嬰兒開始哺乳即應遵守,每天都應如此,切不可為父母自己的方便提早或延誤。從斷乳後吃飯的時間,也要有嚴格的規定,其他如睡眠、排泄等習慣的養成,亦復如此。

2、適宜的環境。環境的布置和習慣的養成有密切的關系,因為環境具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對兒童的影響很大,比如父母希望兒童按時入眠,而卻沒有一個安靜的環境,或室內有其他較強的刺激,都不能使兒童安心睡眠。

3、謹慎地運用賞罰。
賞罰本來是父母常常運用的手段,但用得太多或太少,則會產生不良的影響,獎賞很可能會變為一種賄賂,使兒童以此為目的,認為好的行為表現必須要有報酬,懲罰則易引起兒童怨恨反抗的心理,造成消極不合作的態度。較為妥善的懲罰,應是行為的必然結果,而不是父母故意非要這樣。例如,孩子在雪白的牆上亂寫亂畫,最妥當的懲罰是要他(她)揩凈或重新粉刷,同時告訴他(她)以後應畫在小黑板或紙上,不能隨便畫在牆上。倘若父母不是這樣,而是把孩子臭打一頓,那麼孩子不但對父母不滿,而且因受罰的原因不明白,就會從此打消了畫畫寫寫的興趣。

4、反復練習。
良好習慣的養成,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應多給兒童練習實踐的機會,因為兒童學習較慢,而且容易遺忘,練習次數太少是不行的。比如養成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必須堅持每天都如此,想通過1~2次訓練就見效是不可能的。

5、用好習慣代替壞習慣。
孩子一旦養成一種不良習慣或行為,父母僅用禁止的方法是不行的,因為兒童生性好動,倘若其活動無其他發泄途徑,則仍要繼續表現不良的習慣和行為、故而聰明的父母應因勢利導,讓孩子學習良好的習慣和行為。只是消極的禁止,並無效果。我們大多數的父母教育兒童只有不許吵,不許鬧,不許這樣,不許那樣的訓誡而不知用因勢利導,以好習慣代替不良習慣的方法來教育孩子,所以效果不很好。

6、使兒童對所訓練的行為發生興趣。
一旦兒童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而產生愉快感時,良好的習慣就容易形成。成年人都有這樣的體會,當自己完成一件需要付出努力的事情時,心境特別愉快,兒童亦如此。因此,當父母向兒童提出要求後,多加督促即可,不必幫助太多,否則會使兒童失去獨立做成一件事後所產生的愉快感。另外,當兒童的行為表現達到父母的要求時,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其增加自尊,心理上得到滿足。

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養成好習慣(演講稿)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校本研究網 點擊數:917 更新時間:2006-10-20 9:11:34

大家好! 很高興今天我能站在這里,代表我們五里界中學參加這次演講比賽,共同交流一個古老而又嶄新的有關榮辱觀念的時代話題。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養成好習慣」。

同學們,什麼樣的事情是光榮的,有臉面的,什麼事情是不光榮的,丟人的,這也許是我們懂事時起就不斷思考的問題。中國有句俗話,叫做:人有臉,樹有皮。也就是說做人要講臉面,臉面問題實際上就是做人的品格問題。我們到學校來讀書,最根本的任務也是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因為道德是一個人的靈魂之所在。

最近,胡錦濤總書記提出了樹立「八榮八恥」的社會主義榮辱觀,這為新時期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我們學校全體生師在深刻領會「八榮八恥」榮辱觀深刻內涵的基礎上,把這一道德觀引入了課堂,開展了競賽、演講等一系列活動,在全校掀起了學習「八榮八恥」的熱潮。受五里界中學師生的委派,我在這里談一下我個人學習「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的一點體會。那就是,作為社會主義的青少年,我們必須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養成好習慣。

社會主義榮辱觀就是社會主義人生價值觀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化。廣泛普及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現在已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在全社會已蔚然成風。她引導著人們明辨榮辱,劃清是非、善惡、美醜,使光榮的行為人人稱頌,個個學習,使可恥的行徑受到人們的鄙視和譴責,這對於全面建設我國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著深遠的戰略意義。

社會主義榮辱觀特別強調,要「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這實際上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分,以及革命前輩優秀品質的集中反映。墨子在《節用篇》中曾經指出「儉節則昌,淫佚則亡」,我們老一輩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也正是憑著艱苦奮斗的精神,才創建出新中國。倡導艱苦節儉,反對驕奢淫逸已經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

現在,黨中央強調「以艱苦奮斗為榮」,這不僅反映了我國的優良傳統,而且代表了當代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成為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寶貴財富。

榮辱觀對於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有著決定性的影響。可以說,有什麼樣的榮辱觀,就有什麼樣的人生。而今的青少年,生活條件越來越優裕,也就滋長了驕、嬌之氣,怕苦怕累,一些青少年中還出現了貪圖享樂、穿名牌、互相攀比、吃喝高檔餐飲、鋪張浪費、花錢大手大腳等等不良的現象,這些都給青少年的成長帶來了不可忽視的負面影響。

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就是要將知榮明辱化為內在的道德品質,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倡導「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艱苦奮斗是一種需要從小培養的行為品質,及早地在青少年中引導和建立這種意識和習慣,從小樹立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是新時期加強少年兒童思想道德建設的核心內容。

我們青少年的身心發育有著自己的特點。我們的思維還不成熟,明辨是非的能力還不夠強,往往會盲目模仿他人的言行,形成不良的習慣。所以我們應該接受正面教育,激勵自己,約束自己、教育自己,使自己養成良好的習慣,從小樹立科學的消費理念,倡導健康的生活方式,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成長為一個高尚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當然,良好道德習慣的養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個逐步積累的過程。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也是一項長期的任務。我們青少年要時時、處處嚴格要求自己,做「八榮八恥」的積極實踐者。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也必須落實在每個青少年的實際行動中,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我們千萬不能因善小而不為,因惡小而為之。國家也應該以此為標准來考核和選拔青少年,並用法律法規的形式確定下來,以保障「八榮八恥」順利推行。

榮辱觀是人們對光榮和恥辱的根本看法和觀點,是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集中反映。榮辱觀不僅是一個民族思想道德的基點,也是一個國家精神文化的基石。願我們同心同德,把道德建設放到治國方略高度來認識,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以艱苦奮斗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來弘揚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展示我中華民族的文化自覺,表現中國人應有的精神面貌,把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建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

養成文明禮貌習慣,爭做社會小標兵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養成文明禮貌習慣,爭做社會小標兵》。 你們也許會看到一些身強力壯的小夥子,旁若無人地坐在公交車的老弱病殘席上;也許會聽到兩個高談闊論的時髦姑娘,如何興高采烈地發出「他媽的」之聲;也許會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揚長而去的情況。每當你看到這一切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這與我們物質文明的發展是多麼不相稱!但是,當前社會上仍然有些人對於這些不文明禮貌的行為不以為恥不以為怪,並且為之辯護說:區區小事,何足掛齒。難道這真的是區區小事嗎?我們要向有這種思想的人大喝一聲:「你們錯了!如果任其這樣發展下去,那麼文明何在?禮貌又何在呢?」 我們偉大祖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於世,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十分注重文明禮貌。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禮待人的故事至今還被人們廣泛傳誦,「融四歲,能讓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毛澤東是上個世紀影響最大的人物之一,他從小養成了對長輩有禮貌的美德,後來當了國家主席,仍然能以禮待人。一九五九年,毛主席回韶山,曾專門邀請親友的老人吃飯,毛主席給老人敬酒,老人們說:「主席敬酒,豈敢豈敢!」毛主席回答:「敬老尊賢,應當應當!」由此可見,文明禮貌是多麼重要。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學識都重要。我們共同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文明禮貌地處事待人,是我們每個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必修的一課。因此,我們一定要養成講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為了做一個講文明禮貌的社會小標兵,我們要養成哪些習慣呢?比如說,你在公共汽車上,不小心踩了別人的腳,請先說聲「對不起」;別人幫你做了事,要對別人道一聲「謝謝」;在校內外,見到老師要熱情打招呼問好;吃飯時,要把最舒適的座位讓給長者,等等,這些都是講文明禮貌的起碼要求,有了這些習慣,才算具備了文明人的基本素質。但這些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逐漸養成。 那麼怎樣才能養成講文明禮貌的習慣呢?首先要重視自身的道德修養。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對別人、對社會是有益還是有害,要有一個衡量的准則,我們通常把這種衡量和指導人們思想、行為的准則,叫做道德。而禮貌與道德是互為表裡的。禮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禮貌的內涵,因此,我們要認清哪些是我們應該做的,哪些是我們不應該做的,以此來規范我們的行為。其次,採取一些有效措施,來培養習慣。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在放置著「不準踐踏草地」、「請您足下留情」告示牌的公園里、綠化帶中,照樣有人踐踏青草。光靠布置告示來提醒,對有些人看來是無效了,他們對這些告示倒不一定是故意違反,因此,在沒有養成好的習慣的時候,採取一些強制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 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建設祖國的主力軍,共同擔負著創造物質文明的重要使命,更擔負著創造精神文明的神聖職責。讓我們從身邊做起,做一個文明人,心中牢記文明禮貌,爭做社會小標兵吧!

『肆』 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演講稿(適合小學低年級學生)

古往今來,地球媽媽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無數代子孫。原來的她被小輩們裝飾得楚楚動人。可是,現在人類為了自身的利益,將她折磨得天昏地暗。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而地球正面臨著嚴峻的環境危機。「救救地球」已成為世界各國人民最強烈的呼聲。

我為周圍環境的惡化而感到心痛,我想:作為未來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類環境的構成和環境問題的嚴重性,無視有關環境保護的法律法規,不去增強環境保護意識,自覺履行保護環境的義務的話,我們的生命將毀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將對我們作出嚴厲的懲罰。為此我下定決心要從我做起愛護環境,保護我們這個賴以生存的家園,做一個保護環境的衛士。
據我收集到的一份報告說:「環境問題是由於人類不合理地開發和利用自然源所造成的。觸目驚心的環境問題主要有大氣污染、水質污染、雜訊污染、食品污染、不適當開發利用自然資源這五大類。」一個個鐵一樣的事實告訴我們,它們像惡魔般無情地吞噬著人類的生命。它威脅著生態平衡,危害著人體健康,制約著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它讓人類陷入了困境。為此我作出宣告:「只要我們——人類有時刻不忘保護環境的意識,有依法治理環境的意識,地球村將成為美好的樂園」。未來的天空一定是碧藍的,水是清澈的,綠樹成蔭鮮花遍地,人類可以盡情享受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幸福。

『伍』 誰有關於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演講稿件急用啊!!星期一要在鄉政府的會議上演講!!

同志們:
上午的座談會開得很好,感謝省直單位的領導和同志們,你們發言都很有深度,雖然因時間關系沒能展開,但很有針對性。說明同志們一是很關心,二是很內行,三是收到《條例》以後的研究得很有深度,對我有很多啟發,感謝同志們!
會議開始時,純剛同志介紹了《條例》立法工作的推進情況,大家圍繞《條例》的立法工作和提高《條例》的立法質量,提出了許多好的修改意見和建議,下面我講幾點意見。
首先,要充分認識制定《條例》對推進經濟社會加快發展的重要意義
城鄉環境是一個區域自然條件和社會條件的總和,是區域綜合實力和社會文明程度的具體體現。可以說城鄉環境是一個基礎性的、戰略性的、關鍵性的、可持續性的資源。在各地競相發展、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城鄉環境已成為影響區域競爭力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講,項目、投入、人才問題等等,都與城鄉環境緊密相關,良好的城鄉環境正在成為新的競爭優勢。省委九屆四次全會審時度勢,高瞻遠矚,及時作出在全省開展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的決定,凝神聚力從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入手,以城鄉環境優化促進經濟發展,全力打造經濟發展最基礎的平台。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是從源頭上減少環境污染的有效途徑,破解環境約束難題,也有利於再造發展新優勢、拓展發展新空間。這對於我們作為經濟欠發達省份來說,無疑是厚積薄發,後發先至,加快經濟發展,增強發展後勁英明決策。實踐證明,通過實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各地發展空間得到進一步拓展,投資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外部美譽度和影響力得到進一步擴大,對我省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發展旅遊經濟等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制定《條例》就是把省委九屆四次全會以來基本思路和重大戰略部署和經過兩年多來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政策上升為地方性法規,把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納入法制軌道。
其二,要充分認識制定《條例》對改善民生,建設和諧四川的重要意義
科學發展的核心是以人為本。良好的城鄉環境,是人民群眾的共同願望,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群眾對環境友好、生態保護、健康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對創造清潔、整齊、優美城鄉環境的願望更加強烈。盡快改善城鄉環境面貌、提高群眾生活質量,是切實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是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強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又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平台,好的城鄉環境有利於社會進步,化解各方面的矛盾。城鄉環境綜合治理緊扣民生所需加快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向貼近人民群眾生活的領域拓展和延伸,無論是城鄉主幹道、公園廣場建設,還是舊城小巷改造,圍繞治臟、治亂、治破、治暗,以城鄉道路、城區亮化、交通秩序、市場環境為重點,加大城鄉容貌和環境衛生整治力度。通過高標准、大手筆的城鄉基礎設施建設,大大增強了城鄉社會服務功能,提升了城鎮檔次和品位,改善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條件,解決了農村垃圾「老大難」問題,還人民群眾一個干凈整潔、環境優美的城鄉環境,使廣大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了貼身的實惠,人民群眾對生活的地方有了幸福感,社會更加和諧 。「民為邦本,本固邦寧」。《條例》堅持以人為本、立法為民,是以人為本治國理念在地方立法中的體現,是以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目的的。
其三,要充分認識制定《條例》對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政府轉變職能的重要意義
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必須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實現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全面落實依法治國基本方略,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積極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集中地體現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重要思想,建設服務型政府,政府從過去的直接參與經濟建設轉到服務於經濟建設,「企業創造財富,政府創造環境,」 搞好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職責,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對服務型政府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制定《條例》就是貫徹實施黨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的路線、方針和政策,為黨中央重大戰略部署在我省迅捷高效地實施發揮重大作用。
其四,要充分認識制定《條例》的重大歷史意義
「移風易俗,改造中國」,是幾代共產黨人的追求。城鄉環境綜合治理就是向千百年來的陋習和惡俗宣戰。早在100多年前,孫中山先生在一艘外國客輪上親眼目睹了一個拖著長辮的同胞把一口濃濃的黃痰吐在紅地毯上,為此他一直縈懷於心,並特地撰文,想喚起民眾文明意識的覺醒,可是直到今天,民眾腦後的辮子早已消失,而民眾吐痰的陋習卻依然沒有改掉。此外如亂扔、亂倒、亂停、亂擺、亂貼、亂掛等陋習現象比比皆是,整治 「七亂」現象,自覺「除陋習、樹新風」,特別是廣大農村,絕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有人說這是一場革命,我看一點也不誇張,要實現「移風易俗,改造中國」追求,需要進行長期、艱苦、細致的工作。所以,制定《條例》是推進城鄉環境綜合治理法制化、常態化,建立和完善長效工作機制的題中之義。《條例》不僅是我省法制建設,也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座里程碑。
前面我講的只是個人對制定《條例》的原則、指導思想的認識。立法過程是統一思想凝聚共識的過程,也是不同思想、主張的交流交鋒過程。今天的座談會,大家暢所欲言,談了自己對《條例》意見和建議,也是深化對省委城鄉環境綜合治理重大決策的理解和增強自覺性的過程。會後,城環資委要認真整理各位同志的意見和建議,把《條例》修改好。
謝謝大家!

『陸』 城鄉環境綜合整治演講稿/朗誦稿/詩歌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今天,我校召開全體領導及初三教師參加的教學工作會議,聽了領導的講話和各位同仁的表態發言,深受鼓舞,也倍感壓力。在已經過去的2005年中考中,我校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現在新一輪的目標、新一輪的考驗又交到了我們的肩上。在此,我代表初三年級語文教師表態如下:

我們有信心。盡管我們的工作面臨著很多的困難,如這一屆學生本身存在的一些問題,兄弟學校的殘酷競爭,但我們有信心,這信心來自於學校領導的高度重視、來自於結構合理、敬業愛業的語文教師隊伍、也來自於初一、初二老師為學生打下的較為堅實的基礎。

我們有決心。我們的語文教學有決心做到以下幾點:1、加強集體備課,努力改進現有的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益。在抓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素質及應試能力。2、弘揚團隊精神,發揮集體的力量。老教師的經驗、中年教師的踏實、青年教師的激情是我們的財富,也是我們成功的基礎。3、拓寬信息渠道,集思廣益,、信息時代,信息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我們不能盲目蠻干、不能年年摸著石頭過河,我們要踩著別人鋪好的石頭過河,這就要求我們多借鑒別人的經驗,特別是教學資料。我們每個老師將利用一切關系協助學校,採集有價值的教學及考試信息為我所用。

我們力求,通過我們的辛勤工作和學生的刻苦學習,在明年中考中取得新的成績,不辜負校領導的厚望和社會的期盼,為我校的輝煌再作新的貢獻。

『柒』 求、一篇「城鄉環境整治活動」演講稿

容村貌整治方案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關於村容村貌整治相關精神,結合我村實際,制定如下方案:
一、 整治目標
以農業生產、生活環境整治為重點,採取有力措施,全民動員,綜合整治,營造干凈、整潔、優美、舒適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實現「四化」,即道路平整化、衛生整潔化、圍牆規范化、村莊綠色化。
二、 整治措施
1.「三清」:清垃圾、清路障、清門院。
清垃圾:清除村內以及周邊各種亂堆、亂放、亂倒的垃圾及碎石、磚瓦等雜物。本著方便群眾的原則,合理設置垃圾箱或垃圾點,找專人負責垃圾的及時清運,並購置垃圾桶,免費發放至各村戶,使其認識到從自身做起的職責。
清路障:拆除私搭亂建的違章建築;清除道路兩側不規范廣告標牌。
清門院:發動全村各戶清理自家門口院內雜亂無章的物品,使農戶庭院物件擺放整齊有序。
2. 「三改」:改水、改廁、改路.
改水:加強本村飲水水源保護,確保農民飲用水安全達標。
改廁:統一規范農戶廁所,對農村露天舊式廁所進行統一規范改造。
改路:根據上級通知規定,對本村不足3.5米寬的主要道路和兩側無排水溝的街道進行重新鋪修,硬化,並標明標志標線。對路邊路燈雇專人進行檢查維修,並長期進行定時檢修,保證每盞均亮。
3. 「三化」:綠化、凈化、美化
綠化:公路兩側、房屋前後、村周邊大面積進行植樹,建設環村綠化林帶。
凈化:對村內街道、人行道進行凈化,對村內主要街道兩側牆壁進行統一塗白。
美化:鼓勵村民在村空閑地發展小花園、小草坪,購買花、草種子免費發放給農戶,鼓勵農戶在自家庭院養花種草,逐步培養村民們愛好向上的積極風氣。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