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治理平安建設
『壹』 綜治辦在平安建設中的任務有哪些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委員會辦公室簡稱綜治辦,是同級綜治委的辦事機構,是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的參謀和助手,在組織、指導、協調、推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十分重視綜治辦建設,成立了專門機構,配備了領導幹部和工作人員,各級綜治辦認真履行職責,有力地推動了綜治工作的開展。當前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相當繁重,如何適應新形勢更好地發揮綜治辦的職能作用,顯得十分重要和緊迫。
一要服務大局
綜合治理不僅是解決治安問題的根本途徑,也是維護社會政治穩定的重要措施,是實施依法治國方略,營造法治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綜治辦必須站在全局的高度,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把握改革發展穩定大局,突出維護社會政治穩定這個首要任務,自覺地服從服務於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要增強政治責任感和工作的敏感性,根據黨委、政府的總體要求及時部署一個時期、一個階段的工作,根據治安形勢的變化和各項經濟社會改革可能出現的新問題確定工作重點,落實工作措施。當前尤其是要認真排查調處各種社會矛盾糾紛,正確處理好日益增多的人民內部矛盾,堅持抓早抓小、抓苗頭抓反復,將不穩定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和基層單位,努力為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要爭取領導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是在各級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進行的。綜治辦要發揮好作用,一是要自覺圍繞黨委、政府的意圖主動開展工作。要按照黨委、政府的要求考慮工作思路,制訂工作計劃,確定工作重點,落實工作措施,認真完成黨委、政府和綜治委交辦的工作任務。二是要發揮好參謀助手作用。對綜治工作要統籌規劃,積極協助黨委、政府肩負起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責任。准確預測治安動向,抓住關鍵問題,籌劃好綜合治理全局性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對突出治安情況和重大問題要及時匯報,拿出對策建議,爭取黨委、政府形成決策和工作意見,解決好社會治安方面的熱點、難點問題。三是要通過每年簽訂責任書的形式,建立以領導責任制為龍頭的責任體系,形成「黨政一把手負總責,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班子成員協作抓」的工作局面,藉助黨委、政府的權威和力量推動工作。四是要以扎實的作風和一流的成績贏得黨委、政府的重視和支持,提高綜治辦的地位,解決好綜治辦編制、人員、經費等問題,為開展綜治工作創造良好的條件。
問題三要加強協調
綜合治理的優勢在「綜合」,難度也是「綜合」。綜治辦的大量工作就是要將各方面的力量、機構、手段、措施組織起來,形成整體力量,組織協調各有關部門共同參與齊抓共管,協同解決的突出治安問題。為此,一是要協調各綜治成員單位共同參與。通過落實責任制,健全信息通報、檢查考評制度,增強各綜治成員單位的責任感和參與意識,發揮綜合優勢,形成工作合力。二是要組織發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綜合治理的基礎在於群眾的參與程度。只有發動群眾依靠群眾,才能真正實現專群結合、群防群治、長治久安。三是要選好載體,經常組織活動,推動工作措施的落實。當前要廣泛開展平安創建活動,把各方面的力量組織起來,著力強化社會治安組織體系、防範網路和管理機制。
四要提高水平
提高綜治辦的工作水平和質量是發揮其職能作用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證。綜治工作量大面廣、情況復雜,只有不斷提高工作水平,才能適應新形勢的要求。一是要增強服務意識。綜治辦是辦事機構,要積極完成綜治委確定的工作任務,要認真抓好落實。要多深入基層,多掌握實情,多解決實際問題,真抓實干,務求實效。二是要加強學習和培訓。認真學習黨和國家關於綜治工作的方針政策,掌握上級對綜治工作的要求。要熟悉綜治工作的目標、任務、職責和工作方法,廣泛涉獵政治、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識,形成多維知識結構,加強實踐鍛煉,不斷增強業務能力。三是要搞好調查研究。通過調研摸清實情,把握重難點,增強工作的預見性和針對性,為領導決策提供依據,為指導工作提供素材。四是要加強制度建設。健全議事制度、聯系制度、信息報送制度、檢查督辦制度、考評通報制度、獎懲制度、培訓制度等,使綜治工作逐步規范化、制度化
『貳』 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綜治和平安建設工作
一、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工作的發展歷程 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專建設屬是事關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事關鞏固黨的執政地位,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是中共中央、國務院在總結我國改革開放基本經驗的基礎上,根據我國國情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重要內容,也是依法治國的重要內容。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方針是在1981年5月中央政法委召開的五大城市治安座談會上明確提出的,到1985年10月中央針對青少年犯罪情況發出專門指示而得到進一步明確和完善。改革開放初期,由於人們思想觀念等方面的問題,社會治安出現了嚴重問題,刑事犯罪活動大幅上升,成為當時影響社會穩定的突出問題。1981年5月,中央召開了北京、天津、上海、廣州、武漢等五大城市治安座談會,討論了當時社會治安的形勢、任務、政策和措施。中央批轉座談會紀要時提出:「爭取社會治安根本好轉,必須各級黨委來抓。全黨動手,實行全面綜合治理。」第一次明確提出了對社會治安實行綜合治理是
『叄』 社會管理綜合治理平安建設工作包括哪些
依法治國,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實現國家治版理體系和治權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事關我們黨執政興國,事關人民幸福安康,事關黨和國家長治久安。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執政水平,必須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定性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國際形勢復雜多變,我們黨面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之重前所未有、矛盾風險挑戰之多前所未有,依法治國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的地位更加突出、作用更加重大。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黨要更好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更好維護和運用我國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更好統籌社會力量、平衡社會利益、調節社會關系、規范社會行為,使我國社會在深刻變革中既生機勃勃又井然有序,實現經濟發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會公正、生態良好,實現我國和平發展的戰略目標,必須更好發揮法治的引領和規范作用
『肆』 對綜治平安建設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一、加強宣傳:
平安建設是關乎全部居民的事情,有什麼近期區頻繁發生的案件內,要讓群容眾知道。
二、強化預防:
很多上訪以及群體事件,都是由小事造成的,因此,群眾的信息要多去獲取,把一些星星之火盡快撲滅,才可以避免發生大事。
三、領導重視:
不要只是說,有時候,群眾么有投訴的事情,就不代表可以不處理,比如明明抓到一個嫌疑犯是打劫的,不能說因為沒有群眾敢站出來,就不抓了。
(4)綜合治理平安建設擴展閱讀
建立健全齊抓共建工作機制,各部門、各系統要緊緊圍繞平安建設的目標要求,制定參與平安建設的具體實施意見,在平安建設中充分發揮各自的職能作用。
各級政法部門在平安建設中負有重要職責,要把提高執法能力和執法水平與開展平安建設有機結合起來,規范執法行為,促進執法公正,發揮好主力軍作用。有關國家機關要在平安建設中做好評議監督和檢查。各部門要加強協作配合,共同推動平安建設的深入開展。
『伍』 綜治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一、貫徹執行上級有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穩定的方針、政策和總體部署,研究制定組織實施年度工作目標和階段性工作計劃。
二、分析研判影響社會穩定的新問題、新動向,為黨委、分局決策提供依據。
三、組織開展「社會治安聯合防控、矛盾糾紛防合調解、突出問題聯合治理、重點工作聯勤聯動、基層平安聯合創建、重點人員聯合服務管理」形成常態長效機制。
四、接待群眾來信來訪,對群眾訴求事項依照國家法律和相關政策,按照程序做好化解或組織相關部門辦理,督辦結案等工作。
五、組織做好流動人口和出租屋管理服務,預防青少年違法犯罪、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學校及周邊地區治安整治,國家安全人民防線建設,禁毒和反邪教等工作。
六、組織開展法制、綜治、平安建設等宣傳活動,做好基層綜治幹部和群防群治隊伍的教育、培訓和管理等工作。
七、組織、指導轄區內的社區、企事業單位積極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基層平安創建活動。
八、督促檢查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目標管理責任制執行情況,開展對綜治成員單位和農場、社區綜治工作的考核獎懲。
(5)綜合治理平安建設擴展閱讀
綜治的背景:
中共中央、國務院於1991年2月19日做出了《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對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重要性,都做了詳細規定。
這是中央首次以綜合治理為主題向全國發出的正式文件。同年3月2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18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決定》,以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名義,把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有關問題用法律形式固定下來。
『陸』 綜治維穩,平安建設制度包括哪些制度
綜治維穩工作是新時期政府為了廣大人民群眾有一個和諧安寧的生活而做的工作,它包括打黑掃黑、消化社會矛盾、反恐等工作。
工作任務:
一、貫徹執行上級有關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穩定的方針、政策和總體部署,研究制定組織實施年度工作目標和階段性工作計劃。
二、分析研判影響社會穩定的新問題、新動向,為黨委、分局決策提供依據。
三、組織開展「社會治安聯合防控、矛盾糾紛防合調解、突出問題聯合治理、重點工作聯勤聯動、基層平安聯合創建、重點人員聯合服務管理」形成常態長效機制。
四、接待群眾來信來訪,對群眾訴求事項依照國家法律和相關政策,按照程序做好化解或組織相關部門辦理,督辦結案等工作。
(6)綜合治理平安建設擴展閱讀:
綜治維穩要求
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工作。社會管理創新要著重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下功夫,堅持把發展經濟與改善民生結合起來,切實解決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實現經濟社會協調發展。
著重在加強人口服務管理上下功夫,實現由防範、控制型管理向人性化、服務型管理的轉變;著重在加強新經濟新社會組織管理服務上下功夫,真正把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延伸到「兩新組織」。
著重在加強網路虛擬社會管理上下功夫,堅持建設和管理並重;著重在推進基層基礎建設上下功夫;著重在加強群眾工作上下功夫;著重在推進信息化建設上下功夫。
一、社會管理創新要確立正確方向和科學路徑,要促進社會活力而不是要限制社會活力,要對利益調整進行結構性改革,強調要尊重不同的價值觀念,倡導不同的行為模式,傾聽不同的利益訴求,重視溝通與協調。
二、社會管理創新要對利益調整進行結構性改革,同時要盡可能地兼顧各方各類利益。但是,強調兼顧各方各類利益絕不是不能損害任何利益,絕不意味著不能採取任何強制性手段。
問題的關鍵在於改革中的利益調整要著眼於整個社會發展進步,要引入行政過程論,對各方各類利益進行綜合的全面衡量,依法作出科學合理的裁量判斷。
『柒』 你對綜治平安建設的看法及建議
落實責任,加大投來入。把綜治宣傳月活自動列入綜治、平安建設重要工作,列入「平安單位」考評內容,指定專人負責,狠抓工作落實,不走過場,推動綜治、平安宣傳月活動廣泛深入開展。
宣傳廣大幹部群眾積極參與綜治和平安建設的好人好事,宣傳在綜治和平安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及見義勇為敢於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先進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