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實人居環境整治
㈠ 如何保障農村人居環境治理工作規范落地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復除了有制度做保制障外,真金白銀地投入也是重要的保障手段。各地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有的地區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有的地區積極調動社會資金,有的地區則增加土地出讓收入,有的地區發揮金融撬動作用,探索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多元投入格局。
監督考核真刀真槍,各地都採用明察暗訪的方式進行監督。例如,江西2017年以來先後兩次派省電視台對發現的垃圾污水、亂搭亂建等問題進行明察暗訪和曝光;廣西針對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三改」、農村垃圾專項治理等工作,今年上半年組織開展暗訪督查活動9次,曝光了一批突出問題,切實推動各地整改落實。
㈡ 人居環境治理是什麼
(一)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統籌考慮生活垃圾和農業生產廢棄物利用、處理,建立健全符合農村實際、方式多樣的生活垃圾收運處置體系。有條件的地區要推行適合農村特點的垃圾就地分類和資源化利用方式。開展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排查整治,重點整治垃圾山、垃圾圍村、垃圾圍壩、工業污染「上山下鄉」。
(二)開展廁所糞污治理。合理選擇改廁模式,推進廁所革命。東部地區、中西部城市近郊區以及其他環境容量較小地區村莊,加快推進戶用衛生廁所建設和改造,同步實施廁所糞污治理。其他地區要按照群眾接受、經濟適用、維護方便、不污染公共水體的要求,普及不同水平的衛生廁所。引導農村新建住房配套建設無害化衛生廁所,人口規模較大村莊配套建設公共廁所。加強改廁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有效銜接。鼓勵各地結合實際,將廁所糞污、畜禽養殖廢棄物一並處理並資源化利用。
(三)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根據農村不同區位條件、村莊人口聚集程度、污水產生規模,因地制宜採用污染治理與資源利用相結合、工程措施與生態措施相結合、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建設模式和處理工藝。推動城鎮污水管網向周邊村莊延伸覆蓋。積極推廣低成本、低能耗、易維護、高效率的污水處理技術,鼓勵採用生態處理工藝。加強生活污水源頭減量和尾水回收利用。以房前屋後河塘溝渠為重點實施清淤疏浚,採取綜合措施恢復水生態,逐步消除農村黑臭水體。將農村水環境治理納入河長制、湖長制管理。
(四)提升村容村貌。加快推進通村組道路、入戶道路建設,基本解決村內道路泥濘、村民出行不便等問題。充分利用本地資源,因地制宜選擇路面材料。整治公共空間和庭院環境,消除私搭亂建、亂堆亂放。大力提升農村建築風貌,突出鄉土特色和地域民族特點。加大傳統村落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保護力度,弘揚傳統農耕文化,提升田園風光品質。推進村莊綠化,充分利用閑置土地組織開展植樹造林、濕地恢復等活動,建設綠色生態村莊。完善村莊公共照明設施。深入開展城鄉環境衛生整潔行動,推進衛生縣城、衛生鄉鎮等衛生創建工作。
(五)加強村莊規劃管理。全面完成縣域鄉村建設規劃編制或修編,與縣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土地整治規劃、村土地利用規劃、農村社區建設規劃等充分銜接,鼓勵推行多規合一。推進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實施,做到農房建設有規劃管理、行政村有村莊整治安排、生產生活空間合理分離,優化村莊功能布局,實現村莊規劃管理基本覆蓋。推行政府組織領導、村委會發揮主體作用、技術單位指導的村莊規劃編制機制。村莊規劃的主要內容應納入村規民約。加強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建立健全違法用地和建設查處機制。
(六)完善建設和管護機制。明確地方黨委和政府以及有關部門、運行管理單位責任,基本建立有制度、有標准、有隊伍、有經費、有督查的村莊人居環境管護長效機制。鼓勵專業化、市場化建設和運行管護,有條件的地區推行城鄉垃圾污水處理統一規劃、統一建設、統一運行、統一管理。推行環境治理依效付費制度,健全服務績效評價考核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區探索建立垃圾污水處理農戶付費制度,完善財政補貼和農戶付費合理分擔機制。支持村級組織和農村「工匠」帶頭人等承接村內環境整治、村內道路、植樹造林等小型涉農工程項目。組織開展專業化培訓,把當地村民培養成為村內公益性基礎設施運行維護的重要力量。簡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項目審批和招投標程序,降低建設成本,確保工程質量。
㈢ 農業農村部何時啟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督導調研
2018年7月26日,來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召源開2018年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督導調研啟動會,部署啟動督導調研。據了解,此次督導工作將分兩批部署,第一批於7月底到8月中旬,赴15個省(區、市)開展督導調研;第二批也將盡快啟動,實現全國31個省(區、市)全覆蓋。
㈣ 農業農村部要求如何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2018年7月9日,農業農村部發出《關於學習推廣浙江「千村示範、萬村整治」經驗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各有關單位認真組織好浙江經驗的學習推廣工作,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打好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一仗。
通知還對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督導調研進行了部署,要求各省、區、市建立台賬制度,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年度計劃納入黨委政府目標責任考核范圍,明確時間、落實責任、層層推進。農業農村部及有關部門將擇期組織聯合工作組開展督導調研。
㈤ 關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查報告問題的提出該怎麼寫30字
關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調查報告問題的提出該怎麼寫
問題的提出——利用暑假的時間在家鄉進行調研,目的在於喚醒村民們的環保意識,提醒政府等相關部門增強對農村地區環境的重視程度,積極制定相關政策,加大對農村地區的投資,大力推動新農村建設,深入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關注民生
建議意見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一個生產發展、生活寬裕、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有機統一體。應以搞好農村垃圾處理和清潔衛生為突破口和切入點,以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改善村容村貌、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為目的,加快推進新農村清潔工程,提高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和諧美好家園。對生活垃圾的處理,改善村容村貌狀況方面主要有一下幾點建議:
要廣泛宣傳,提高思想認識。群眾是農村垃圾等環境污染的製造者,也是受害者,更是環境治理的受益者。他們對環境衛生的認識程度,直接關繫到我們的工作成效。因此,要加強對農村垃圾處理問題等農村環境情況的宣傳教育,利用農村人口學校及廣播、宣傳欄等開展多種形式的宣教活動,不斷提高廣大群眾的環保意識。
建立完善環保制度,實行責任制,對村民門前實行三包、村幹部分片包干制度,由村委會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好的表揚獎勵,對違反環保規定有損村容村貌的行為,要進行批評教育,並限期糾正和改進。
要建立垃圾收集、清運、處理制度。要建立垃圾收集、清運、處理制度,要盡快形成「戶集、村收、鄉運和處理」的垃圾處理系統和以縣為主、鄉村為輔的污水處理機制。建立完善的垃圾收運絡體系,按照「村收集、鄉鎮運輸和處理」的要求,在各村設立垃圾箱及垃圾收集點(中轉站),配備清潔工,各鄉鎮建設垃圾焚燒爐或垃圾填埋場,負責收集垃圾到焚燒爐進行無害化處理或填埋。
㈥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存在的問題包括有哪些
根據本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中存在的問題包括有哪些?選ABC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