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噪音措施
⑴ 水泵房雜訊治理有哪些措施
如果是業主的話,要先和物業聯系,然後聯系開發商、維保單位、售後單位等,專一般找物業屬就可以了,由物業出面出資來處理。
一、水泵隔音治理方案
雜訊源分析
地下室水泵房的雜訊主要是水泵本體振動引起的振動噪音,可分為水泵本體振動,管道振動以及液體流動產生的雜訊。其中比較嚴重的是震動噪音,且多為低頻雜訊以固體傳播的方式向四周擴散,而且具有傳播距離遠,穿透性強等特點。
1、水泵房內建築結構改造,牆壁四周及機房頂部裝設吸隔音板並用輕鋼龍固定;機房與其他室內相通孔洞嚴密堵塞,避免空氣傳聲;保障機房門、窗的密閉性。
2、水泵加隔音罩,罩內加排風機保障設備通風,同時隔音罩進、排氣口加裝消聲設備。
3、水泵底部安裝隔振平台,做基礎減振處理,隔絕水泵工作時產生的振動源,同時泵房內配套管道做好隔振彈性支吊架和軟連接
二、水泵隔音治理效果
經過水泵隔音治理方案後,進過現場實地檢測居民室內噪音值為28分貝。符合《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准》等相關規定,達到周圍業主滿意的效果。
⑵ 防治建築施工雜訊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防治建築施工雜訊污染的各項措施:
1.人為雜訊的控制施工現場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回健全控制人為答雜訊的管理制度。盡量減少人為的大聲喧嘩,增強全體施工人員防雜訊擾民的自覺意識。
2.強雜訊作業時間的控制凡在居民稠密區進行強雜訊作業的,嚴格控製作業時間,晚間作業不超過22時,早晨作業不早於6時,特殊情況需連續作業(或夜間作業)的,應盡量採取降噪措施,事先做好周圍群眾的工作,並報有關主管部門備案後方可施工。
3.強雜訊機械的降噪措施:
(1)牽扯到產生強雜訊的成品、半成品加工、製作作業(如預制構件,木門窗製作等),應盡量放在工廠、車間完成,減少因施工現場加工製作產生的雜訊。
(2)盡量選用低雜訊或備有消聲降雜訊設備的施工機械。施工現場的強雜訊機械(如:攪拌機、電鋸、電刨、砂輪機等)要設置封閉的機械棚,以減少強雜訊的擴散。
4.加強施工現場的雜訊監測加強施工現場環境雜訊的長期監測,採取專人管理的原則,根據測量結果填寫建築施工場地雜訊測量記錄表,凡超過《施工場界雜訊限值》標準的,要及時對施工現場雜訊超標的有關因素進行調整,達到施工雜訊不擾民的目的。
⑶ 雜訊有哪些預防措施
一般來說,採用工程式控制制措施或個人防護措施,將人們實際接受的雜訊控制在85分貝回(A)以下(按接噪時間答每工作日8小時計),雜訊對聽力所產生的影響就很小了。與此同時,雜訊對健康的其他方面的影響也將大大減弱。因此,職業雜訊危害的控制往往總是與聽力保護工作緊密聯系在一起。
為了有效控制職業雜訊的危害,近年來工業發達國家在完善法規,執行聽力保護計劃,加強監察,研究開發低雜訊產品。雜訊控制新技術以及高性能護耳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並取得了顯著的進展。
⑷ 雜訊擾民,應該採取哪些措施
噪音擾民標准如下:
只要產生了與環境不相適應的雜訊排放,而且也產生內了居民被干擾的後果,即容可認定為「雜訊擾民」。
國家《城市區域雜訊標准》中,明確規定了城市五類區域的環境雜訊最高限值:
療養區、高級別墅區、高級賓館區,晝間50dB(分貝)、夜間(指22時至次日6時,下同)40dB;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晝間55dB、夜間45dB;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晝間60dB、夜間50dB;工業區,晝間65dB、夜間55dB;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線道路、內河航道、鐵路主次干線兩側區域,晝間70dB、夜間55dB。
⑸ 雜訊污染防治設施(措施)有哪些
為減低雜訊對四周環境和人類的影響,主要雜訊控制方式對雜訊源、雜訊的傳播路徑及接收者三者進行隔離或防護,將雜訊的能量作阻絕或吸收。例如雜訊源(馬達)加裝防震的彈簧或橡膠,吸收振動,或者包覆整個馬達。傳播的路徑一般都是使用隔音牆阻絕雜訊的傳播。而針對接收者的防護,一般是隔音窗,耳塞等。
(1)降低聲源噪音,工業、交通運輸業可以選用低噪音的生產設備和改進生產工藝,或者改變噪音源的運動方式(如用阻尼、隔振等措施降低固體發聲體的振動)。
(2)在傳音途徑上降低噪音,控制噪音的傳播,改變聲源已經發出的噪音傳播途徑,如採用吸音、隔音、音屏障、隔振等措施,以及合理規劃城市和建築布局等。
(3)受音者或受音器官的噪音防護,在聲源和傳播途徑上無法採取措施,或採取的聲學措施仍不能達到預期效果時,就需要對受音者或受音器官採取防護措施,如長期職業性噪音暴露的工人可以戴耳塞 、耳罩或頭盔等護耳器。
①聲在傳播中的能量是隨著距離的增加而衰減的,因此使雜訊源遠離需要安靜的地方,可以達到降噪的目的。
②聲的輻射一般有指向性,處在與聲源距離相同而方向不同的地方,接收到的聲強度也就不同。不過多數聲源以低頻輻射雜訊時,指向性很差;隨著頻率的增加,指向性就增強。因此,控制雜訊的傳播方向(包括改變聲源的發射方向)是降低雜訊尤其是高頻雜訊的有效措施。
③建立隔聲屏障,或利用天然屏障(土坡、山丘),以及利用其他隔聲材料和隔聲結構來阻擋雜訊的傳播。
④應用吸聲材料和吸聲結構,將傳播中的雜訊聲能轉變為熱能等。
⑤在城市建設中,採用合理的城市防雜訊規劃。此外,對於固體振動產生的雜訊採取隔振措施,以減弱雜訊的傳播。
(5)治理噪音措施擴展閱讀:
雜訊的利用
雖然噪音是世界四大公害之一,但它還是有用處的:
雜訊除草
科學家發現,不同的植物對不同的雜訊敏感程度不一樣。根據這個道理,人們製造出雜訊除草器。這種雜訊除草器發出的雜訊能使雜草的種子提前萌發,這樣就可以在作物生長之前用葯物除掉雜草,用「欲擒故縱」的妙策,保證作物的順利生長。
雜訊診病
美妙、悅耳的音樂能治病,這已為大家所熟知。但雜訊怎麼能用於診病呢?科學家製成一種激光聽力診斷裝置,它由光源、雜訊發生器和電腦測試器三部分組成。使用時,它先由微型雜訊發生器產生微弱短促的雜訊,振動耳膜,然後微型電腦就會根據回聲,把耳膜功能的數據顯示出來,供醫生診斷。它測試迅速,不會損傷耳膜,沒有痛感,特別適合兒童使用。此外,還可以用雜訊測溫法來探測人體的病灶。
⑹ 工廠噪音治理的措施和方法有哪些
廠區就要先進行合理規劃布局,生產雜訊的工廠與居民區之間應有一定距離,最好設置防護帶,防護帶內種綠色樹木或設隔聲屏障,雜訊車間與非雜訊車間、強雜訊設備與一般設備應隔離開,也可以利用地形地物阻隔降低雜訊,如山丘、土坡、建築物、樹木(森林)等都是良好的屏障,能阻隔或吸收一部分雜訊(db)分貝。
雜訊治理的方法有很多,隔音、吸音、消音、減振四個方面。工廠內的雜訊設備有很多,具體的治理措施要根據設備來選擇。
針對設備本身:使用隔聲罩將設備包住隔音,使用消聲器、減振台等降噪設備降低設備本身的雜訊。
針對機房:對於設備機房可以進行隔音裝修使用隔音板。吸音材料、吸音棉、減振墊等等,提高機房本身的隔音能力。隔音窗、隔音門也可以使用在機房上面。
針對傳播途徑:使用聲屏障在兩者之間樹立進行隔音。
廠區雜訊治理
1.吸聲:
利用吸聲材料如玻璃棉、泡沫塑料、礦渣棉、隔音氈、石棉絨、加氣混凝土、木絲板、甘蔗板等裝飾牆面或天花板,這些多孔材料能夠吸收聲波,達到降低雜訊強度的目的。吸聲材料主要吸收反射聲,對從聲源直接發出的直達聲作用甚微,對高頻雜訊比對低頻雜訊有效。低頻雜訊可採用共振吸聲的辦法,用多孔板做吸聲牆壁。這些措施均能取得較好的吸聲效果。
2.消聲:
使用消聲器是控制空氣動力性雜訊的主要措施,消聲器是一種組織聲音傳播而允許氣流通過的裝置,主要用於風道和排氣管道,常用消聲器分阻性消聲器和抗性消聲器兩種,二者聯合使用消聲效果更好,優質的消聲器應當是消聲量大,空氣動力性能好,結構性能好,三者缺一不可。
3.隔聲:
把產生雜訊的設備或需要安靜的場所封閉在一個小的空間中,使之與周圍環境隔絕起來,以達到控制雜訊傳播的目的。如空壓站的隔聲室,窗戶用雙層玻璃,門窗用吸聲材料飾面,周圍用橡膠條密封,小型聲源可用隔聲罩。
4.隔振:
為了防止通過固體傳播的振動性雜訊,可在機器或振動體的基座與地板、牆壁連接處安裝隔振或減振裝置,也可起到降低雜訊的效果。
5.阻尼:
阻尼材料就是內損耗較大的材料,如瀝青、軟橡膠以及其他高分子材料,塗在金屬板上的阻尼材料,其厚度應當為金屬板的3倍以上,並使其僅僅地粘附在金屬板上,這樣才能起到良好的阻尼效果。
⑺ 建築工地雜訊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
1、生產技術方面的雜訊防治對策
(1)生產作業盡量向現場外部發展,減少現場施工作業地作業量或作業內容。對於產生強雜訊的成品、半成品的機械加工及製作,可以在工廠、車間內完成,減少因施工現場加工製作產生的雜訊。如推廣商品混凝土,使得混凝土的攪拌遠離施工現場,減少該作業的雜訊源。此外,如木材、鋼筋及其它金屬材料的加工等,也可以實現非現場作業。
(2)積極改進作業技術,採用先進設備與材料,降低作業雜訊的產生量。如整體滑動模板的使用,可以大大減少模板作業雜訊發生量與強度。盡量選用低雜訊或備有消聲降雜訊的施工機械。施工現場的強雜訊機械(如:攪拌機、電鋸、電刨等)可以設置作業棚,以減少強噪音的擴散。
(3)施工現場維護結構的全封閉技術,以及新型隔音圍護的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施工作業雜訊向外界的傳播強度。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已經在這方面取得了有益的經驗。
2、生產管理與法規方面的雜訊防治對策
(1)對強雜訊作業控制,調整作業時間,制定合理的作業時間帶。在施工現場超出規定時間帶作業的一般是連續攪拌混凝土,支模板,以及澆注混凝土等作業。這些噪音的產生在正常作業中是避免不了的,而且這些噪音的強度非常大,都多多少少的超過國家規定的噪音排放標准,在夜間作業噪音又顯得尤為突出,為了有效的控制施工單位夜晚連續作業,就應該嚴格控製作業時間。當施工單位在居民稠密區進行強雜訊作業時,晚問作業不超過22時,早晨作業不早於6時,在特殊情況下(高考期間)應該縮短施工作業時間。
(2)減少人為噪音,應嚴格執行《建築工程施工現場管理規定》,進行文明施工,建立健全現場雜訊管理責任制,加強對施工人員的素質培養,盡量減少人為的大聲喧嘩,增強全體施工人員防雜訊擾民的意識。
(3)加強對施工現場的雜訊監測,為了及時了解施工現場的噪音情況,掌握雜訊值,應加強對施工現場環境雜訊的長期監測。採用專人監測、專人管理的原則,根據測量結果填寫施工場地雜訊記錄表,凡超過《建築施工場界雜訊限值》的,要及時對施工現場雜訊超標的有關因素進行調整,力爭達到施工雜訊不擾民的目的。
(4)加大環保觀念的宣傳與教育,加大在建築業內外、全社會的環境保護宣傳力度,提高作業人員、管理人員、社會居民、執法人員與部門的環境保護意識。全社會共同努力營造城市良性生態環境。
⑻ 噪音污染防治措施有哪些最近噪音越發明顯
1.對雜訊源進行改造或者隔音 2.對雜訊的傳播途徑進行隔聲或者吸聲 3.對受影響的人員進行雜訊防護
⑼ 空壓機雜訊治理有哪些措施
空壓機雜訊治理措來施自
1、安裝消聲器,一般可將進氣口引到室外,然後加裝消聲器。因進氣雜訊呈低頻特性,所以,一般加裝阻抗復合式消聲器、微穿孔板復合消聲器、文氏管消聲器等。
2、安裝隔聲罩,綜合治理空壓機雜訊。在罩和機器、罩和基礎之間,通常還填以減震材料,以防止振動聲波的傳輸。
⑽ 噪音污染大,做了什麼措施解決
雜訊污染防治措施主要從三方面進行控制:雜訊源,傳播途徑,接受者
(一)雜訊源控制
1,消除雜訊發生的根源:改進結構,改進生產工藝,減少機械摩擦,內改變噴口形狀
2,採用吸聲,隔聲裝備
(二)從雜訊傳播途徑上控制
1,阻斷傳播途徑
2,改變機器設備的安裝方向
3,原理雜訊源
(三)對接受者的防護
對接受者進行防護,除了減少人員在容雜訊環境中的暴露時間外,可採取各種個人防護手段,如佩帶耳塞,耳罩或頭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