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地的治理措施
Ⅰ 從生態角度分析專家對治理毛烏素沙地質疑的理由
從生態角度分析,專家對治理毛烏素沙地質疑的理由有很多,因為有很多的專家都有這方面的要求
Ⅱ 沙地在生態環境治理中應採取什麼措施
種植樹苗
Ⅲ 我國經過幾十年的治理能不能將中國境內的沙漠,沙地變成綠洲
沙漠治理是系統工程,如果平時不注意保護,治理速度也許還趕不上沙化的速度。
以我國目前的沙化面積來看,要想徹底消滅沙化面積,再用幾十年也是樂觀估計!
Ⅳ 國家沙地治理項目2015
2.項目概況與招標范圍
2.1建設規模:營造防風固 沙 林4200畝,營造防護林3400畝,工程固沙800畝,拉設網圍欄19000米,設置標示牌1塊;
2.2建設地點:共和縣沙珠玉鄉上卡崗村;
2.3招標內容:防風固沙林、防護林、工程固沙、拉設網圍欄、設置標示牌;
2.4標段劃分:一個標段。
3.投標人資格要求
3.1本次招標要求投標人具有造林綠化或生態綜合治理經營范圍的營業執照及網圍欄有效的省級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91L-8/110/60,91L-
7/110/60,91L-7/90/60,91L-8/110/50(網圍欄)產品質量監督檢查合格證書、有林木、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並在人員、設備、資金等方
面具備相應的供貨及種植能力。
3.2 本次招標不接受聯合體投標。
4 .投標報名及招標文件的獲取
4.1 凡有意參加投標者,請於2015年6月19日至2015年6月26日(法定公休日除外),每日上午8:30時至12:00時(北京時間,下同),下午
14:30時至18:00時,持介紹信或授權委託書原件和營業執照、本帳戶開戶許可證復印件;
4.2購買招標文件時間另行通知,招標文件售後不退。
5.投標文件的遞交
5.1 投標文件遞交的截止時間、地點詳見招標文件;
5.2 逾期送達的或者未送達指定地點的投標文件,招標人拒絕接收。
Ⅳ 毛烏素沙地 能治理嗎
應該是可以,但不是一朝一夕馬上就能治好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齊心努力。
(1)面積不是很大。毛烏素沙漠位於陝西省榆林地區和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之間,面積約4.22萬平方公里。包括鄂爾多斯南部、榆林市的北部風沙區和寧夏鹽池縣東北部。面積相比與撒哈拉、塔克拉瑪干、古爾班通古特、卡拉庫姆等就小多了。
(2)年降水較多,250-450mm左右。有利植物生長,移動沙丘很少,定和半固定沙丘的面積較大。
(3)歷史上就是草場豐美的地方。後來由於不合理開墾、氣候變遷和戰亂,地面植被喪失殆盡,就地起沙,形成後來的沙地。毛烏素沙漠是在一兩千年的時間里逐漸擴展而成的,大約自唐代開始有積沙,至明清時形成沙漠。
(4)退耕還林還草,產業結構日趨優化。該區處於農耕區與牧區過渡地帶,不合理的高強的開發才導致退化,放棄種植業,有一定的自然恢復潛力,但需要的時間很長。
(5)環保意識的增強,國家科技資金的投入,人為改善植被,防沙治沙成就日益顯著。1959年以來,已大力興建防風林帶,引水拉沙,引洪淤地,開展了改造沙漠的巨大工程,屬於三北防護林的一部分。造林英雄人物大量涌現,治沙工作不斷取得新進展,最為顯著的是陝西榆林一帶,森林覆蓋率已經很高。恢復原有的健康,再現水草豐美。
Ⅵ 請問吧開墾沙漠,一畝沙地要多少成本啊我想開墾1500畝沙漠種植果樹和甘草,不知道一畝到底要多少錢一畝
看具體地方復。一般是制70年承包期。一畝租金大概50元左右。初見成效以後還給提供貸款。基本上現在塔克拉瑪干靠近綠洲的沙漠地帶,一千畝的規模,一畝沙漠整理成一畝能收益的土地大概要八千塊。主要包括土地平整、道路整理、挖井、滴灌、防風林。那邊的沙漠挖十幾米就能有水,能省一大筆,有一定基礎設施,無需個人發電設備,又能省一大筆。
初期建防風林,林間種草固沙,等兩三年林子大了,林間的地也肥了,就可以在林間種植經濟作物了。需要五、六年左右才可能回本。前期投入大,前期無收益,但回報周期長、利潤高。
如果做養殖基地,滴灌只要在樹底下就行了。一畝地能省四五百。井也能挖的少一點兒。
Ⅶ 呼倫貝爾大草原海拔多少
呼倫貝爾大草原海拔在650~700米之間。
呼倫貝爾草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場,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 是全國旅遊二十勝景之一。
呼倫貝爾草原位於大興安嶺以西,是新巴爾虎右旗、新巴爾虎左旗、陳巴爾虎旗、鄂溫克旗和海拉爾區、滿洲里市及額爾古納市南部、牙克石市西部草原的總稱,總面積約為10萬平方千米,3000多條河流縱橫交錯,500多個湖泊星羅棋布,地勢東高西低,海拔在650~700米之間。
呼倫貝爾大草原由東向西呈規律性分布,地跨森林草原、草甸草原和乾旱草原三個地帶。除東部地區約占本區面積的10.5%為森林草原過渡地帶外,其餘多為天然草場。多年生草本植物是組成呼倫貝爾草原植物群落的基本生態性特徵,草原植物資源約1000餘種,隸屬100個科450屬。
呼倫貝爾草原四季分明,被世人譽為世界美麗的花園。呼倫貝爾草原年平均溫度0℃左右,無霜期85~155天,溫帶大陸性氣候,屬於半乾旱區,年降水量250~350mm左右,年氣候總特徵為:冬季寒冷乾燥,夏季炎熱多雨。年溫度差、日期溫差大。能種植春小麥、馬鈴薯及少量蔬菜。
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中國當今保存完好的草原,水草豐美,有鹼草、針茅、苜蓿、冰草等120多種營養豐富的牧草,有牧草王國之稱。呼倫貝爾大草原也是一片沒有任何污染的綠色凈土,出產肉、奶、皮、毛等畜產品備受國內外消費者青睞,連牧草也大量出口日本等國家。它是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同時這里也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
呼倫貝爾夏季最佳旅遊時間為5月中旬至9月中旬;冬季冰雪最佳旅遊時間為11月至次年的2月中旬。
(7)沙地的治理措施擴展閱讀
呼倫貝爾草原1999年以來,氣候異常,年降水量偏低,春季乾旱多風,夏季持續高溫,水分蒸發量增加,乾旱程度加重,超載過牧仍然存在,沙化土地得不到及時治理,造成沙化面積以每年1萬公頃左右速度逐年擴展,流沙危害日益嚴重,致使草場整體利用價值下降。
為了加快沙地治理步伐,2002年,呼倫貝爾市林業局啟動實施了「樟子松行動」。選用呼倫貝爾的鄉土樹種沙地樟子松,以其具有自然落種好、天然更新快、耐寒、耐旱的生物學特性,模擬樟子松自然分布規律,以大面積禁牧、小面積封育的形式,以簇狀、組團狀栽植樟子松大苗,並促進其自然更新,用10%的樟子松栽種面積,達到100%的治沙效果。建設呼倫貝爾250千米長、140千米寬的綠色長廊和經濟帶,保護、建設好呼倫貝爾草原,減少風沙、白災和黑災等自然災害。
在21世紀初,呼倫貝爾草原仍以每年2%的速度退化,而草原建設速度每年僅為0.2%。有關專家指出,長此以往,呼倫貝爾草原將可能會變成「呼倫貝爾沙漠」。長期以來,呼倫貝爾地區一直以農牧業為主,出現了過度放牧和過度開墾草地的現象,當地政府也意識到了保護草原的重要性,但是,草原沙化治理和草原保護需要大量資金維系,一個一直以農牧業為主的地區如何破解這一難題呢?加速工業化進程成為當地政府認為轉變觀念謀求發展的必由之路。
Ⅷ 騰格里沙漠,呼倫貝爾沙漠,毛烏素沙地,巴丹吉林沙漠,這四個哪個最好治理為什麼
呼倫貝爾沙地。因為附近都是草原,可以直接用黑龍江,呼倫湖的水灌溉植物,降水量在三百毫米以上,所以呼倫貝爾沙地最好治理。
毛烏素沙地還行,但沒有呼倫貝爾沙地治理好,其他的就更別說了
Ⅸ 治理沙地和水土流失問題英文怎麼說
治理沙地和水土流失問題英文翻譯是Harnessing sand and soil ero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