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教育培訓
❶ 如何整治教育亂象
日前,數位如夢初醒的學生家長向上海市青浦區警方報案,稱上海市閔行區新雨教育培訓中心以開辦「贏在右腦」培訓班為名,收取高額費用,涉嫌欺詐辦班。目前,警方正式立案偵查,涉案單位法人雷雅茹(本名雷鸝)被取保候審。
違規的培訓班,如何辦起來
一些學生家長反映,最初他們對孩子腦力開發的培訓還是贊同的,但很快就發現被「忽悠」了通過自行測試後不難發現,所謂「蒙眼識字」其實是透過一定的作弊技巧實現的偷看術。
這家培訓班的初級班歷時3天,學費49880元,中級班歷時5天,學費59880元。記者了解到,自2012年2月到8月期間,上海市閔行區新雨教育培訓中心共開辦「贏在右腦」培訓班4期,招收學生202人,涉嫌違規收取學費1200多萬元。
經查詢,上海市閔行區新雨教育培訓中心的舉辦單位是上海雷辣婆康樂浴有限公司,2002年6月,由閔行區教育局批准設立並在區民政局注冊登記;批準的辦學地址為閔行區蓮花南路719號;辦學內容(業務范圍)為中等及中等以下非學歷教育(情商教育、外語類、文化類、社會生活類、職技類)。
該中心開辦的「贏在右腦」培訓項目,並不包含在備案申報的內容中。上海市教委終身教育處處長庄儉告訴記者,該培訓機構存在辦學地點、辦學內容和財務管理「三大違規」:未經審報批准,便擅自異地辦學,租借青浦區的酒店旅館開辦右腦培訓班,存在擅自變更辦學許可「亂設點亂辦班」和「超范圍辦學」等行為。同時,財務管理混亂,收取學雜費未開具正規發票;涉案培訓費用絕大部分不入賬;舉辦單位及辦學負責人涉嫌抽逃和挪用學校辦學資金等。
記者從閔行區教育局獲悉,8月25日接到舉報,區教育局立刻展開調查,8月27日向涉案單位下達了《行政告知書》,責令其停止辦學並立即整改,退還違法違規辦學所得,妥善處理善後事宜。在青浦警方開展案件調查的同時,閔行區民政局會同區教育、財政、稅務、物價、審計事務所等五部門,也依法對涉案單位進行了行政檢查。
右腦開發,是否有依據
令人詫異的是,如此荒唐的培訓班卻吸引了一批家長。培訓班的學員來自全國各地,家長大都是企業家,也有律師、工程師。許多家長都是通過企業家商學院同學會被推薦來報名的。
而培訓班的「教師」雷雅茹,從上海雷辣婆有限公司的董事長、上海雷辣婆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搖身一變成了「國內著名右腦教育專家」,聲稱經過右腦訓練後,學生接收的腦電波會轉化成圖片儲存在大腦里,不需要看字就可以進行閱讀。
一名14歲的學員曾向媒體記者展示訓練成果:「最開始書上會發光,每個人看到的光的顏色都不同,我看到的光是紫色的。出光後才能出圖,最後是出故事,每個階段要慢慢來。練到深了,我們不學外語,看外文書就可以直接出圖。」他說,這里出過一個奇跡,一個小女孩看日文書,耳朵就直接能出現中文的聲音。
右腦開發到底有沒有科學依據?主攻腦認知發育的上海兒童醫學中心發育行為兒科副主任李斐發表了這樣的看法:「"贏在右腦"其實是利用智能發育學科來"胡謅"的案例。把字當成圖形、符號來閱讀,可以做到一目十行,但是讀得快,並不等於理解了。聽書、聞味道就能閱讀更是胡鬧了,更多是通過猜測或者其他手段來作弊。」
心理學專家、復旦大學教授孫時進也表示,對右腦進行潛能開發,如果由大學或科研機構進行研究實驗是可行的,但如果由商業機構進行推廣,帶有強烈的商業動機,就會產生很多的問題,甚至有副作用。
民辦非學歷教育,如何規范
「走火入魔」的培訓,敲響了民間辦學的警鍾。如何整治教育培訓亂象,不只是上海的難題,而是全國共同的難題。在全國各省會城市,教育培訓機構都達到上千家甚至幾千家,魚龍混雜、良莠不齊是普遍狀況。整治面臨兩個難題:一是教育部門沒有執法權,必須聯合工商等相關部門,這就給執法帶來一定的難度;二是非法辦學機構很容易另起爐灶,只要換一個場地,有老師有生源就可以死灰復燃。
上海市閔行區教育局副局長李光華坦言,像「贏在右腦」之類的違規辦學,往往隱蔽性強,很多採取異地開班、吃住全封閉的方式,僅靠教育主管部門的日常檢查很難及時發現。他表示,今後將完善動態排查機制,「除了在審批源頭把好入口關,更需要對培訓機構及其辦學項目有後續監管,對所謂的培訓專家和培訓人員的行為也要跟蹤監督。」
庄儉表示,下一步上海將進一步加強學雜費專戶管理制度建設,對教育培訓機構的行為形成有力約束。他同時指出,民辦非學歷教育不同於學歷教育,標准相對模糊,教學質量很難衡量,收費標准缺乏參考體系,客觀上給違法違規者不少空子可鑽。建議培訓機構和受教育者之間簽訂合同,對教學內容、教學效果等作一些約定。因為一旦發生糾紛,「天花亂墜」的口頭宣傳很難作為查處依據。
專家也提醒道:類似「贏在右腦」的教育培訓,危害社會、誤人子弟,作為手握選擇權的家長們,也不要盲目輕信給忽悠了。要知道,望子成龍、急功近利的教育心態是催生非法教育培訓的土壤
❷ 規范校外培訓機構如何建立長效機制
我國家庭的校外培訓需求,主要源於升學競爭之下家長對提高孩子競爭能力的渴求。如果每所學校都能推進個性化教育,盡力承擔應該承擔的責任,家庭的校外培訓需求就會大為減少,由此給培訓熱真正降溫,給孩子和家庭減負。
應當看到,我國家庭的校外培訓需求,主要源於升學競爭之下家長對提高孩子競爭能力的渴求,而且這種需求普遍存在。成績好的學生在校內可能吃不飽,並想保持競爭優勢,因此要選擇校外培訓;成績差的學生在校內可能跟不上,也要選擇校外培訓。比如,每個假期都被學生作為「趕超」「逆襲」的機會,名義上是假期,但有的學生比上學時還累,很多學生的暑假生活都在培訓班度過。
鑒於此,在規范培訓機構時,還需要針對家庭的培訓需求進行治理。《意見》為此強調,要提高中小學育人能力,提升教學質量,嚴明入學紀律,做好課後服務,從根本上解決「培訓熱」問題。這抓住了培訓熱的根本所在。如果每所學校都能推進個性化教育,盡力承擔應該承擔的責任,家庭的校外培訓需求就會大為減少,由此給培訓熱真正降溫,給孩子和家庭減負。
來源:北京青年報
❸ 如何從根本上治理校外培訓亂象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從明確設置標准、依法審批登記、規范培訓行為、強化監督管理等方面提出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的措施。同時,提出要提高中小學育人能力,提升教學質量,嚴明入學紀律,做好課後服務,促進家長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從根本上治理校外培訓亂象。
薛二勇認為,校外培訓機構不是「洪水猛獸」,規范化的校外培訓機構是教育事業的有益補充。治理校外培訓亂象需打出一套「組合拳」,學校、家長、政府相關部門都承擔起各自的責任,多方合力才能使校外培訓有序開展。「政府部門可以嘗試購買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老師的課後服務,這樣老師以額外的勞動獲取額外的報酬,學生也得到了課後輔導。家長們也要通過家長委員會等組織聯合起來,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杜絕相互之間在成績上或其他方面盲目攀比,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薛二勇說。
❹ 如何看待教育部這次對培訓行業的整頓
一、這是一次針對校外培訓機構的專項整頓,覆蓋廣泛,力度空前,或將徹底肅清校外培訓市場亂象。
2018年2月22日,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總局辦公廳聯合印發《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將針對面向中小學生開展學科類培訓及競賽活動的培訓機構,進行嚴格規范整頓。
此次治理,將由各中小學全面普查登記每一名學生參與報班校外培訓的情況,然後分類整頓。對於符合條件的校外培訓機構,建立白名單向社會公布;對於不符合條件的校外培訓機構,建立黑名單,堅決予以取締或整改。
二、此次整頓目標明確,對象具體,針對社會反響強烈的熱點問題提出了具體解決措施。整頓的重點如下:
1、未取得營業執照、辦學許可證、存在安全隱患的培訓機構;
2、學科類培訓中出現的「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不良行為;
3、組織中小學生培訓等級考試及學科競賽等行為;
4、將機構培訓結果與招生入學掛鉤的中小學;
5、到校外培訓機構兼職授課的中小學教師;
6、誘導或逼迫學生到校外培訓機構上課的中小學教師。
三、此次整頓將改變校外培訓市場格局,規范校外培訓機構辦學方向,引導校外培訓機構成為學校教育秩序的「有益補充者」而非「干擾者」。
1、證照不全、無辦學實力的培訓機構將被清理出局,對於資質齊全的校外培訓機構來說,卻是一個發展壯大的機會。
2、校外培訓機構將被納入教育主管部門監管之下,辦學行為和教學內容必須符合國家的教育方針。
3、中小學與校外培訓機構之間千絲萬縷的利益關系將被徹底斬斷,校外培訓機構與學校之間,只能是互為補充關系,而不能是利益共生體。
4、中小學教師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參與校外培訓機構辦學或授課,違者將會受到嚴厲處罰,直至取消教師資格。
另外,筆者還有一點思考:
校外培訓機構市場需求如此旺盛,說明我們的學校教育仍存在巨大不足。班級授課制的教學模式,僅能面向全體學生,很難做到針對每個學生因材施教,導致學困生只能尋求校外培訓機構的幫助。在人工智慧發展迅猛的今天,我們的教育主管部門和專業研究機構能不能為學校教育探索出一種全新的、針對每個學生都能個性化教學的授課模式呢?
❺ 26、高考改革,大力整治教育培訓市場,這是教育部門開出的 教育行業治理重拳
高考改革大力整治教育培訓市場,我市教育部門開出的高考改革,高考改革大力整治教育培訓,市場測試,教育部門的政策
❻ 熱氣球墜亡事故景區停業整頓,所謂的整頓是如何整頓
熱氣球墜亡事故景區停業整頓,所謂的整頓是如何整頓?
一、熱氣球墜亡事件之後景區需要怎麼進行整頓工作?熱氣球墜亡事件發生之後,景區首當其沖的是避免不了要對這王道工作人員進行賠償的,因為畢竟這個工作人員是在景區當中工作,而且是為景區工作的時候發生了意外,所以景區必須要對這個工作人員進行賠償,其次,景區還進行了停業整頓,這是非常合適的做法,因為發生了這樣的事情,相信近期不會再有人想去這個景區旅遊了,所以景區就必須要在這段時間內進行停業整頓,最重要的就是要對所有的工作人員進行安全教育,讓這些工作人員知道在工作之中,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其次,還要對景區內所有設施進行安全隱患排查,這樣才能夠確保在平時不會出現遊客,因為設施有問題而遇險的事情,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就是景區要對這次事件進行反省和總結,在工作當中進行改進,這樣才能夠避免這種事件的再次發生。
❼ 教育部如何整頓培訓機構亂象多問題
今年2月教育部等四部門以辦公廳名義聯合印發的《通知》一經發布便引發輿論廣泛關注。
❽ 校外培訓機構整治有哪些規定
8月23日報道,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於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針對當前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有安全隱患、證照不全、超前培訓、超標培訓等突出問題,從規范校外培訓機構的關鍵環節入手,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措施。
今年2月,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工商總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出《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部署全面開展拉網式摸底排查,堅決治理一些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的「有安全隱患、無證無照、『應試』傾向、超綱教學」等群眾反映最強烈的突出問題。在已經有四部門部署專項治理的情況下,現在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出台《意見》,其重要意義在於切實構建校外培訓機構規范發展的長效機制,落實專項治理的成果,避免專項治理變成「一陣風」。
這次國務院辦公廳出台《意見》,力圖解決專項治理發現的問題。比如,明確由省級教育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本地校外培訓機構設置的具體標准,省域內各地市差距大的,可授權地市級教育部門制定,並從場所條件、師資條件、管理條件三方面提出了基本要求。這對規范培訓市場的供給十分重要,因為如果標准設置過高,很多機構難以達到設置標准,培訓供給就有限,這就可能推高正規培訓機構的價格,而價格低的非正規培訓機構也會借機滋長,且游離在監管之外。
規范教育培訓機構,只是從供給端進行治理,這對緩解培訓熱會有一定作用,比如禁止培訓機構開展提前教學、超綱教學,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家長的焦慮。針對禁止提前教學、超綱教學,《意見》明確提出建立教育培訓機構備案制,有助於教育監管部門及時了解培訓內容,糾正提前教學、超前教學等問題。
應當看到,我國家庭的校外培訓需求,主要源於升學競爭之下家長對提高孩子競爭能力的渴求,而且這種需求普遍存在。成績好的學生在校內可能吃不飽,並想保持競爭優勢,因此要選擇校外培訓;成績差的學生在校內可能跟不上,也要選擇校外培訓。比如,每個假期都被學生作為「趕超」「逆襲」的機會,名義上是假期,但有的學生比上學時還累,很多學生的暑假生活都在培訓班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