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整治
Ⅰ 環境整治方案收費依據是什麼
據悉,中國正在出台一項新的五年計劃,用以消除污染,治理環境.這項剛剛由國務院獲准通過的全國范圍內的計劃為控制污染制定出詳細的目標,並且指明了對於治理工作評估的具體方案,推出了保證計劃順利執行的政策及措施.
到2005年,那些對於空氣、水源和土壤產生污染的主要垃圾廢物的總量都會比2000年的總數減少10%.這些對環境產生極大危害的污染廢料主要包括:二氧化硫、工業粉塵還有固體垃圾等.
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表示:「中國政府從來沒有像現在這樣把環境保護問題放在如此重要的位置上.環境問題是保證國家穩定富強、人民生活幸福的關鍵所在.」
該項環保計劃將著重於提高空氣質量,還有治理那些受到嚴重污染的河流、湖泊、海域.國家環保總局還會對長江三個主要堤壩流域進行特別的污染控制,並且對於從南到北的河流採取大規模、系統化的環境保護措施.
所有的環保計劃和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總共需要大約7000億元人民幣.這一數字可以說創造了一項新的記錄,它幾乎相當於從1996年到2000年期間所有治理污染計劃開銷的兩倍.
解局長還表示,中央政府已經許諾撥款650億元人民幣用於制定主要的環保計劃.而那些對於釋放污染物有著主要責任的當地政府和企業要承擔起投資計劃的主要職責.環境治理投資的大部分要用於在各大城市建立保護環境的設施,在主要河流周圍採取綜合性的保護措施,同時保證生態環境的平衡發展.
環境保護當局將會對那些製造出污染源的企業採取收費措施,用於建立治理污染的環保基金.
上周,國家環保總局的報告指出,中國主要城市的空氣質量在去年呈現平穩的狀態,而一些流域的污染也明顯得到改善.
根據環保總局每年的調查報告,長江流域以及中國東北的松花江流域的水質在去年都得到了改善.而中國東北地區的遼河以及黃河的污染狀況卻不容樂觀.如今,黃河和遼河已經成為全國污染最嚴重的兩大流域.
去年,在環保總局的指揮和部署下,全國340個主要城市的空氣都得到了治理.其中117個城市的空氣質量都達到了國家的二級(良好)標准,114個達到了三級(輕微污染)標准.由於空氣質量的不斷提高,人們可以舒服地參加各種戶外運動.即使是三級空氣質量,也基本對人們的活動沒有明顯的負面影響.只有超過三級的污染才會危害到人們的健康,並且影響到戶外運動的舒適度
報告還顯示出,在47個主要控制的城市,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大都超過了2000年的污染水平,仍然需要加大力度進行控制.
國家環保總局發現,空氣質量達到一級的所有城市都集中在南部,而那些污染嚴重的城市都處於北部.由此可見,對於北方城市的環境治理還需要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和重視。
(溫馨提示:為了身體健康保護環境的同時出行也要做好防護京 東美國進口普衛欣可減少霧霾吸入)
Ⅱ 關於城市環境大整治的作文
如今,人類的生活水平正在大幅度提高,而城市環境污染卻愈加嚴重,正是因此,人類光顧醫院的次數愈加頻繁,我對人們居住環境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調查 :
一、空氣質量污染嚴重。每天大街小巷都會有來來往往的車輛,人們可能不會重視,但又有誰會想到車輛的繁多不僅造成了交通事故的發生,更讓地球空氣污染較為嚴重。由於吸收了大量的廢毒氣,以導致人們小則咳嗽,大則肺癌。我家附近有個造紙廠,每天散發出難聞的氣味,我們常常看到造紙廠上空無煙滾滾,煙囪里冒出的雲煙,大多是毒氣,難聞之極,甚至導致我們患上不治之症。
二、白色污染嚴重。據統計,近幾年來,人們為了圖方便,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碗筷、一次性杯子、一次性塑料袋……更令人氣憤的是,人們不僅大量使用,而且到處亂扔。街頭巷尾,到處可以見到人們遺棄的塑料袋;菜市場內,人們散去後,到處可見「五彩繽紛」的塑料袋和菜農殘留的爛菜葉;公共場所也隨處可見大家隨地亂丟的紙巾和臟兮兮的口痰。有的甚至將皮鞋向街上隨意一揚,為此,我們小學生也常常摔得人仰馬翻。
三、河流的污染。除了城市,鄉鎮里座座工廠拔地而起。可是,一些廠家只考慮到自己的個人利益,沒有顧慮到大家的感受。將污水不經過處理,就用排水管排到河道里。學校旁邊有口水塘,當地人都叫它上水塘,以前上水塘碧綠得像塊寶石鏡面,可是現在的上水塘由於附近的一個硫磺廠把污水排到上水塘里,現在去看,上水塘內到處是骯臟的水,還隱隱散發著一陣陣難聞的臭味。
總而言之,現在的生態環境已逐漸在被人們破壞,讓我們共同傾聽——地球在呻吟,河流在哭泣,保護環境,我們責無旁貸!讓我們攜起手來,建造更加美好的家園!
Ⅲ 杭州的環境治理
如果讓你用一首詩來描繪杭州,估計大多數人會毫不猶豫地把西湖作為主角。回望「十五」歲月,杭州實現了「打通西湖」、「還湖於民」、「一湖兩塔三島三堤」三大目標,「東熱南旺西幽北雅中靚」新格局基本形成,杭州的主角已經不僅僅是西湖,還有西溪、運河等等。
把時光拉回到2001年,杭州有了一次有著深刻意義的決策,從此,西湖綜合保護工程有序推進:2002年國慶節前夕,建成開放西湖南線、雷峰塔、萬松書院「一帶兩點」景區,嶄新的西湖第一次推出;2003年國慶節前夕,建成開放楊公堤、新湖濱和梅家塢茶文化村「三大景區」,嶄新的西湖第二次推出;2004年國慶前夕,建成開放「一街二館三園四墓五景點」,嶄新的西湖第三次推出。2005年國慶節,兩堤三島、西湖博物館、韓美林藝術館、龍井寺、龍井村、北山街歷史文化街區部分景點、靈隱頭山門牌坊、西湖學研究院等8大項目揭開面紗,嶄新的西湖第四次推出。西湖綜合保護工程實施以來,總計新建、復建和整治、修繕景區景點80處,美麗的西湖更具神韻。
經過了西湖綜合保護工程,一個更加美麗的西湖已經展現在眼前:湖西,楊公堤、梅家塢茶文化村茶客滿盈;西湖水面由原先的5.6平方公里擴大為6.5平方公里,基本恢復了300年前西湖的面貌;整修一新的西湖三大經典公園———花港觀魚、麴院風荷、杭州花圃更清麗宜人;重新聳立的雷峰塔讓遊人領略了雷峰夕照的精彩;整合後連成一體的柳浪聞鶯、老年公園、長橋公園等曲徑通幽,濃蔭綿延;城湖交融的新湖濱成了休閑購物的最佳處……隨著西湖周邊的大貫通,環湖公園園園相連。
如果說,西湖是杭州的「眉目」,那麼,秀水就是西湖的「命脈」。「十五」期間,杭州重在「水」字上下功夫。實施西湖綜合保護工程,不是簡單地就西湖而西湖,而是立足於西湖、運河、錢塘江三水共導,通過水環境綜合保護工程,「引水入湖」解決西湖水源和水質問題,並結合京杭運河與錢塘江的溝通,使名湖名河名江三水貫通,這不僅使西湖水實現一月一換,還使市區河道水質得到了提高。與此同時,還採取了疏浚、截污納管、種植水生植物和控制農業面源污染等一系列措施,西湖水體質量發生脫胎換骨的變化。
經過五年時間,杭州的江南水鄉生態城市風貌得以重現。在城西,生態資源豐富、自然景觀質朴、文化積淀深厚的西溪國家濕地公園是國內第一個也是唯一的集城市濕地、農耕濕地、文化濕地於一體的國家濕地公園。不少杭州人和外地人第一次踏進這塊濕地,就被它撲面而來的江南特有的娟秀氣息迷倒。經過努力,杭州的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不斷深入,「環境立市」深得人心。「十五」期間,「國家環保模範城市」、「國際花園城市」等令人自豪不已的桂冠先後落到杭州頭上,西湖圓夢,把美景如畫的杭州變成了杭州人生活的幸福天堂。
Ⅳ 政府和大公司參與治理環境的好處
政府的參與能夠運用足夠的資源和能力以實現對環境的治理。
Ⅳ 家鄉環境大整治作文一千字以內
家鄉環境變化
家鄉是花園,有著鮮花的芬芳;家鄉是森林,有著綠樹的清涼;家鄉是田野,有著收獲的希望;家鄉是雪景,有著冰晶的閃亮.
回憶過去,家家戶戶都為了不愁吃,小院里滿是瓜果蔬菜.一年四季,只要能種點什麼,小院里就會滿滿的,瞧去,各種顏色摻雜交錯,雜亂無章.好擁擠、好雜亂的小院.現在,各家都不怎麼種蔬菜了,而是種花.一年四季,鮮花不斷.春天,月季、玫瑰等競相開放.夏天花兒更加繁盛,五顏六色.秋天,本該百花凋零,菊花卻傲骨怒放.冬天,瑞雪紛飛,梅花卻在枝頭綻放.一年四季,芬芳不斷.香啊,花園般美麗的家鄉.
再想以前,村裡村外都光禿禿的,幾乎沒有樹.到了夏天,在外邊聊天的大人都順著牆邊坐,小孩們大都躲在屋裡扇扇子.屋裡像蒸籠,屋外像熱鍋.而現在,房前屋後,街道兩旁,村裡村外,都種上了綠化樹,雖說不像森林那樣茂密,但也綠樹成蔭.夏天,大人們在樹下乘涼,小孩們在樹下嬉戲.茂密的樹葉,送來了陣陣清涼.爽啊,森林般清涼的家鄉.
回首以往,田野里種滿了莊稼,密密麻麻的,有玉米、水稻、花生等.那時人們的種植技術還不是很高,雖然辛勤努力了,但收獲的卻不十分理想.那用一滴滴汗水澆灌出的莊稼,好像有意跟人們作對似的.現在呢,隨著科學技術的普及,遍地都是綠色無公害作物,實現了機械化生產,省時又省力,農民的腰包越來越鼓,業餘生活也豐富了.春天,水稻如碧綠的海洋,泛起陣陣波浪;秋天水稻垂下了頭,大地一片金黃,真可謂是「春種滿野皆碧綠,秋收遍地是黃金」.樂啊,田野般滿是收獲的家鄉.
回首往事,垃圾擁有一片樂土——街道,任意呆在每個角落,有時還迎著風翩翩起舞,甚至在水裡游泳,讓人看了就想躲,真臟啊.現在呢,垃圾都有了自己的歸宿——垃圾場,街道整潔了,鋪上了水泥路,成為了一個耀眼的亮點.凈啊,冰晶般閃耀的家鄉.
家鄉在不斷的變化.在我心中,家鄉如妙齡少女,越變越好看,我從心眼裡熱愛我的家鄉。
Ⅵ 如何治理環境
治理城市環境污染的建議\x0d改革開放以來,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社會全面進步, 城市化進程加快.1978 年到2004 年, 城市數量由193 個增加到661 個, 建制鎮由2173 個增加到20312 個, 市鎮總人口由1.7 億人增加到5.4 億人, 佔全國總人口的比重由17.9%提高到41.8%.如此迅速的城市化, 必將對我國脆弱的生態環境構成更大的沖擊.巨大的人口壓力、日益緊缺的資源和環境質量的惡化, 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制約因素.隨著城市化模式在全球范圍的迅速發展, 城市作為一個特殊的生態系統, 在顯示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巨大推動作用的同時,也不斷出現了嚴重的環境問題.\x0d一、存在的主要污染問題\x0d一是城市水污染仍十分突出.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 生活污水排放量迅速增長,1998 年首次超過工業廢水排放量.2001年, 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00.7 億噸, 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為227.7 億噸, 其中生活污水COD 排放量比上年增長8%, 而同期工業廢水COD 排放量則減少13.8%.目前, 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只有34.3%.城市河道成了納污溝.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使城市水環境惡化, 七大流域城市河段都形成明顯污染帶,還有一些城市的飲用水源也受到污染.\x0d二是以北方城市顆粒物和南方城市酸雨為特徵的城市大氣污染依然比較嚴重.全國城市居民燃氣普及率只有60.2%, 相當多的城市仍以煤炭為主要民用燃料, 大量燃煤造成煤煙型污染, 二氧化硫濃度年均值達不到國家二級標準的城市佔21%.許多城市受到酸雨侵害, 城市裸露地面多、建築施工現場管理不規范、渣土垃圾粗放收運使得城市空氣中顆粒物常年居高不下.在全國重點監測的338 個城市中,63.5%的城市達不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准.\x0d三是生活垃圾未得到妥善處置, 嚴重影響地表水、地下水的環境質量.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年清運量約1.18 億噸, 僅有60%得到不同程度的處理處置, 每年有7900 萬噸生活垃圾簡易填埋或露天堆放在城市郊區、江河沿岸, 破壞城市( 特別是城鄉結合部) 的自然景觀.另外, 各城市第三產業、居民生活產生的各類廢物都是混合收集的,醫療垃圾等特殊廢物多沒有專門的集中處理設施, 普通生活垃圾的處理或堆放, 成為傳播疾病和污染環境的隱患.\x0d四是大城市機動車尾氣污染越來越突出.我國已成為世界汽車第四大生產國和第三大消費國, 2004 年汽車保有量達到2742 萬輛.近幾年, 雖然採取了淘汰含鉛汽油、限制汽油中其他有害物質含量、新車採用電噴加三元催化、出台新的排放標准等措施, 單車污染物排放量有所減少.但由於機動車數量上漲很快, 污染物排放總量仍在增加.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鄭州、沈陽等城市氮氧化物污染較重, 交通干線兩側一氧化碳嚴重超標, 部分城市的大氣污染類型已經由煤煙型轉變為復合型.此外,道路增長與車輛增長不匹配, 現代化交通管理手段不足, 機動車行駛常處怠速狀況,也是造成機動車污染加劇的重要原因.\x0d五是雜訊污染已成為影響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環境問題.交通、社會生活、建築施工是主要的雜訊污染源, 目前, 交通對城市雜訊污染佔70- 80%.在開展交通雜訊監測的214 個城市中, 31.3%的城市處於中度或較重污染水平.在開展區域環境雜訊監測的176 個城市中, 55.6%的城市處於中度或較重污染水平.一些城市在建設高架路橋改善交通狀況時, 卻往往未能很好解決高架路兩側的降噪隔聲問題, 交通干線兩側居民生活受到很大影響.\x0d除此之外, 城市綠化、城市人口等方面因素也是城市環境面臨的重大問題, 城市生態失衡問題不斷嚴重, 「城市熱島」、「城市荒漠」等問題突出.同時, 城市自然生態系統的退化, 加劇了資源環境供給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這些城市環境問題不解決, 將嚴重製約城市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x0d二、解決城市污染的主要建議\x0d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要從最大限度地發揮城市整體功能出發, 運用綜合的對策、措施來整治、保護和塑造城市環境, 以達到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的目的.採取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和科學技術的多方面措施, 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 防止環境污染和破壞,以求保持生態平衡, 擴大有用自然資源的再生產, 保障人類社會的發展, 以協調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之間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x0d1、合理規劃, 完善城市功能.遵循生態規律, 從城市環境容量和資源保證能力出發, 制定和實施城市總體規劃, 合理確定城市規模和發展方向, 調整城市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 逐步解決城市功能區混雜問題,加快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改善城市生態環境.\x0d2、治理城市水污染.所有城市都要制定改善水質的計劃, 重點保護城市飲用水源.20 萬人口以上城市要建立水源地水質旬報制度, 環保重點城市要實施生活飲用水源水環境質量報告制度.採用截污、治污、清淤、保證城市河湖用水、加快水體交換、維護城市濕地等措施, 使城市地表水按功能達標.綜合運用價格、行政、科技和工程措施, 推行城市節水、污水處理及其資源化, 創建節水型城市.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量, 嚴禁超采地下水.\x0d3、治理城市大氣污染.提高城市清潔能源比例, 改善能源結構, 大中城市要建設高污染燃料禁燃區, 在人口稠密的市區逐步取消直接燃用原煤.促進西氣東輸沿線城市積極利用天然氣.加快城市供熱、供氣能力建設.禁止在城市的近郊區內新建燃煤電廠和其它嚴重污染大氣環境的企業.大力發展公共交通, 鼓勵開發和使用清潔燃料車輛, 逐步提高並嚴格執行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准.大中城市以及城市群地區要綜合控制城市大氣污染物的相互影響.按照生態要求進行綠化、美化、硬化, 加強建築施工及道路運輸環境管理, 有效控制城市揚塵.建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和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預報制度.\x0d4、治理城市垃圾污染.加快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綜合利用、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等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垃圾分類收集、儲運和處理系統, 在優先進行垃圾、固體廢物的減量化和資源化的基礎上, 推行垃圾無害化與危險廢棄物集中安全處置.建立廢舊電池回收處理體系.20 萬人口以上的城市醫療廢物必須全部實現安全處置,鼓勵醫療廢物集中處置.\x0d5、治理城市雜訊污染.加強對建築施工、工業生產和社會生活雜訊的監督管理.限制機動車、火車市區鳴笛, 對造成敏感建築物聲環境超標的交通重負荷路段, 採取降噪措施, 控制交通雜訊污染.\x0d6、做好重點城市環境保護工作.綜合考慮城市規模、性質、區域分布和環境狀況等因素, 把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城市擴大到113 個, 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繼續開展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活動, 提升模範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綜合能力.完善公眾、社區和媒體參與城市環境管理的機制, 建立城市環境污染應急響應系統.
Ⅶ 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大環境治理,實行什麼制度
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
全會提出,堅持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可持續發展,堅定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現代化建設新格局,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新貢獻。
(1)構建科學合理的城市化格局、農業發展格局、生態安全格局、自然岸線格局,推動建立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
(2)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發揮主體功能區作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基礎制度的作用。
(3)推動低碳循環發展,建設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實施近零碳排放區示範工程。
(4)全面節約和高效利用資源,樹立節約集約循環利用的資源觀,建立健全用能權、用水權、排污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製度,推動形成勤儉節約的社會風尚。
(5)加大環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深入實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行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
(6)築牢生態安全屏障,堅持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實施山水林田湖生態保護和修復工程,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完善天然林保護制度,開展藍色海灣整治行動。
Ⅷ 農村為什麼要進行大規模的環境整治
現階段農村在大范圍內進行環境整治。對路道、河道、村莊、等進行全域整治管護。對村民原有的草垛、磚瓦堆、雜物、亂植種的作物蔓藤、枯藤、私拉亂拉的線路、各商家到處張貼的廣告等等進行全面整理或清理。甚至有些村民不理解,不予支持和配合,亦或引起了矛盾。如此大規模的環境整治管護為哪般?
在社會高質量發展的今天,環境整治及長效管護是其後續發展進步的基石。只有今天夯實好社會發展的基礎,其後續發展才能更穩、更快、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