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房手衛生整改措施
㈠ 在沒有層流的ICU病房中的工作人員需要戴口罩嗎
需要帶,保護自己,手衛生要嚴格,也是保護自己,如果是護士,帽子也要戴。醫生有操作的時候也要帶。最好下班時能沖澡,否則病菌帶回家,危及親人。
㈡ 手衛生依從率監測的意義
通過手衛生依抄從性的監測提高手衛生的知曉率,降低因手傳播的醫源性感染發生率,方法採用隨機抽樣調查,初步對全院醫務人員手衛生依從性進行基線調查。
進行手衛生干預措施後,觀察手衛生執行情況。最後搜集。整理調查所得資料。所有數據經整理後進行數據的、一般描述性統計。
(2)病房手衛生整改措施擴展閱讀:
手衛生主要是針對醫護人員在工作中存在的交叉感染的風險而採取的措施,是醫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通過手衛生,可以有效的降低醫院感染。
大量資料顯示,保持手衛生是有效預防控制病原體傳播,從而降低醫院感染發生率的最基本、最簡單且行之有效的手段。特別是ICU院內感染比普通病房高,其感染環節復雜,醫護人員包括護工的手在診療護理過程中與危重病人接觸的機率最高。
㈢ 手衛生「五個重要時刻」(二前三後)指的是什麼
手衛生的五個重要時刻分別為接觸患者前、進行無菌操作前、體液暴露後、接觸患者後,以及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後,又稱為「二前三後」:
1、時刻一,接觸患者前。醫護人員的手衛生是在進入患者區域時,靠近患者時或者在觸碰患者之前的這三個時間內實施。
2、時刻二,進行無菌操作前。醫護人員的手衛生是在將直接或者間接地接觸患者黏膜、破損的皮膚或者侵入性醫療設備的之前實施。
3、時刻三,體液暴露後。醫護人員的手衛生是在接觸患者血液或其他體液後,接觸其他任何錶面之前實施,如實施有創操作、移除保護設備等。
4、時刻四,接觸患者後。醫護人員的手衛生是在接觸患者完整皮膚、患者周圍環境的表面後實施,包括日常接觸、生活護理、非侵入性治療或檢查之後。
5、時刻五,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後。醫護人員的手衛生是在最後一次接觸患者周圍環境後實施,包括日常清潔活動、不直接接觸患者的護理活動。
(3)病房手衛生整改措施擴展閱讀
手衛生是為洗手、衛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總稱。手衛生主要是針對醫護人員在工作中存在的交叉感染的風險而採取的措施,是醫院感染控制的重要手段。通過手衛生,可以有效的降低醫院感染,通過感控工作間能協助院感人員更好的督導手衛生工作。
其中洗手是指醫務人員用肥皂或者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膚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過程。
為達到普通洗手衛生的最清潔度,洗手時間最好不要少於20秒鍾。
衛生手消毒是指醫務人員使用速干手消毒劑揉搓雙手,以減少手部暫居菌的過程。
外科手消毒是指醫務人員在外科手術前用肥皂(液)或抗菌皂(液)和流動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劑清除或殺滅手部暫居菌、常居菌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