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治理
⑴ 康熙為何不一舉擊敗沙俄,一勞永逸呢
康熙皇帝與沙俄之間的戰爭最重要的一戰就是雅克薩之戰,此次戰役之後康熙皇帝大敗沙俄,此時的沙俄可以說是歐洲的統治者,軍事力量十分強大。而康熙在打敗沙俄之後沒有選擇繼續攻打,可以說給以後留下了禍患,不過此時不攻打沙俄也是有原因的。
第三,行軍打仗水土不服的問題也是非常嚴重的,三國里的曹操率軍攻打劉備和孫權的時候就遇到過這種問題,結果影響非常的大,最近的抗美援朝戰爭中也出現類似的問題,索性問題並不大。所以,康熙如果決定出兵繼續攻打,士兵的損失非常的大。
最後在我個人看來,一個國家太過安逸不是什麼好事,國家的內部容易出現問題,所以有必要通過外敵來穩定國家的內部。
⑵ 普京治理下的俄國經濟不好,為什麼還是很多人支持他
說到軍事強國,腦海里一閃而過的自然就是美國,其次想到的,就是俄國。俄國的軍事實力算得上數一數二,並且他們的武器都比較先進。但是再強大的軍事實力還是擋不住俄國經濟下滑的趨勢。俄國的經濟主要靠出口業,主要出口能源就是石油,2010年俄國的經濟稍有恢復,但是結果顯示這主要是由於石油價格的提高,所以俄國的財政收入才提高。對於一個國家來說,經濟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俄羅斯這個國家卻很奇怪,經濟一直不是非常景氣,但是國家人民卻一直都很支持普京。
最後,俄國經濟不好並不能怪普京。俄國經濟的不景氣,還是歸於被西方封殺,越是這種時候,戰斗民族的人民反而更加團結,更加擁護自己人。所以,他們對普京並不會不滿,反而更加擁戴他、支持他。
⑶ 普京治理下的俄羅斯經濟越來越差,為什麼沒人抗議
一項民調顯示,截止到2007年11月,普京的支持率高達84%,在各國領導人支持率中位列世界第一。他的支持率在1999年8月只有31%,但11月時已達80%,從那以後再沒有跌過65%。分析人士認為,普京的高支持率主要來源於他任期內民生的顯著提高和俄羅斯重獲世界發言權的事實。普京獲高支持 率的另一原因是大多數俄羅斯人經歷了蘇聯解體後,對西方國家感到極大的失望,因此他們不再相信親西方的民主派政治家,而這些人在普京任內也受到了很大的打壓。在俄國主要電視台內很少能看到普京反對者。然而,在獨立媒體中還是會有反對意見和西方媒體的評論,大多數俄羅斯獨立媒體在大城市內都有廣泛讀者。但是在偏僻地區,很多人無法收看獨立媒體,因此他們只能看到官方口調。俄羅斯著名評論家格雷布·帕維洛夫斯基說,他的電台不會有批評普京的言論,因為他喜歡普京。
普京就克里米亞獨立並加入俄羅斯演講2014年3月,因成功舉辦索契冬奧會和處理烏克蘭形勢、克里米亞進行全民公投後加入俄羅斯等事,普京的支持率與2014年年初相比提高了15%,達到75.7%,創下五年內最高水平。
俄羅斯莫斯科市長索比亞寧評價普京:「真正的男子漢和一名強有力的領袖」。
傳記作者克羅波克評價普京:「從許多方面來看,普京是俄羅斯民族意識的具體體現。在過去100年中,我們從來沒有一個領導人能夠像普京一樣如此接近俄羅斯的魂!」
普京是一個愛好和平的總統。同梅德韋傑夫一樣,他也很信仰中國文化,也是一名「老子信徒」,他主張用和平方式解決糾紛、沖突。這一點,跟中國領導人做的一樣。中俄現已是維護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重要因素。只要美國去攻打一個國家,中俄准會站出來,為被欺負的國家撐腰!
2014年8月5日,普京下令政府研究制定全面應對西方制裁的措施,在俄羅斯獨立民意研究機構列瓦達中心8月7日發布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普京在俄羅斯國內的民意支持率升至87%,為近6年來最高。在這份8月初進行的調查中,將近10%調查對象說支持普京的政策。78%的人認為俄羅斯「正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普京的民意支持率為87%。為近6年來最高。
而且,自從普京上台後,中俄關系向著友好的方向進展。俄羅斯境內有約100所國立大學開設了漢語課程,其中將漢語列為第一外語的大學就有40多所。學習漢語的大學生、研究生人數過萬。目前學習漢語的俄羅斯人數很快要趕上在俄居住的華僑華人。可見俄羅斯對未來中俄友好趨勢的信任、嚮往!中國人也十分喜歡普京的陽剛之氣。中國人對普京的崇拜,遠遠超過了俄羅斯人。
⑷ 沙俄侵佔我國的領土我們為什麼不要
一、國際上關於領土爭端通常遵循如下原則:
1、既成事實:一切版領土爭端按照既成權事實予以承認,並不認可所謂「自古以來」;
2、有效治理:土地實際控制國是否在該地進行起長期有效的管理;
3、談判協商:領土爭端應進行和平談判解決,不支持戰爭行為;
二、邊界劃分的依據:
1、相關國家間的領土條約;
2、實際控制;
三、改變邊界的手段和方式:
1、邊界戰爭;
2、劃界談判;
對於中俄邊界問題:
1、中俄之間的邊界都是根據兩國間邊界協議予以認定的,這些協議都是當時中國的合法政府簽字認可的,是合法有效的,中國無法推翻或者否認;
2、部分歷史遺留問題由於俄國及相關中亞國家已經在相關土地實施了長期的有效治理而成為既成事實,中國不便也無法收回;
3、領土的變更和相關國家綜合國力有關,國家領土的增加通常是國家綜合國力強大的背景下形成的,國土的減少也是在國家綜合國力衰弱的情況下造成的;
4、領土劃界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國人不必為一時的國土減少而惱火,也不必為一時的開疆拓土而欣喜。
⑸ 普京治理下的俄羅斯的下場可能是怎樣的
經濟崩盤,問題多多
先看一下俄羅斯的經濟狀況,普金的10年,實際上是俄羅斯去回工業化的十年答,如果你現在到俄羅斯去看看,你就可以發現,在俄羅斯除了伏特加,你買不到什麼當地的產品
街頭上跑的都是外國汽車,商店裡的商品都是外國貨
俄羅斯現在只是靠資源出口在過日子
這一切和昔日一戰前的沙俄有什麼本質區別?
俄羅斯過去的繁榮實際上是油價高漲帶來的,葉律欽時代,國際油價只有20多美元,,普金趕上了好時候,一度沖到120
所以俄羅斯看上去一度很繁榮,但實際上問題多多
現在油價一跌,馬上問題都出來了
而且普金缺乏長遠的規劃,很多行為都是應急性反應
現在問題開始集中暴露,他錯過了最好的時機,現在俄羅斯的工業沒有了,前蘇聯的老本也差不多了
下面將是不斷的下坡路,民族問題、人口問題日益突出
以後就是王小二過年
⑹ 請問1900年沙俄佔據東北全部的歷史
俄國與清政府簽訂中俄《交收東三省條約》
1902年4月8日,沙俄政府代表雷薩爾與清政府代錶王文韶在北京簽訂了中俄《交收東三省條約》。
該條約共4條:
一、東三省各地「一如俄軍未經占據以前,仍歸中國版圖及中國官治理」。
二、「如果再無變亂,並他國之舉動亦無牽制」,俄國軍隊在一年半內分三期全部從東北撤走。
三、俄軍撤退前,東三省中國軍隊的數目、駐地,必須與俄國軍官商定;俄軍撤退後,中國在東三省的兵力應添應減,應隨時知照俄國。
四、俄國交還山海關、營口、新民屯沿線鐵路,清政府應給予賠償。
該條約的最後簽訂,經歷了漫長的討價還價的過程。1900年,沙俄出兵參加八國聯軍,趁機侵佔了東三省。1901年1月24日,沙俄在各列強國的干預以及清政府的拒絕下,宣布廢止《奉天交地暫且章程》。之後,沙俄又提出了旨在獨占東三省,攫取東北的兵權、利權和官吏任免權,以及將勢力范圍從東北擴大到外蒙古和北方各省的約稿,要求清政府正式簽訂,清廷未許。繼而沙俄又要求清政府與道勝銀行訂立合同,條件是清廷向道勝銀行擔保,東三省的任何鐵路或工業租借權未經銀行同意,不讓與其他各國,俄國就從東北撤軍。這一方案可以直接壟斷東三省金融和一切租借權,因此英、日、美等國堅決反對。
1902年1月3日,英、日兩國結成同盟,共同反對俄國。美國則於2月3日照會俄國,反對道勝銀行壟斷東三省的經濟權益。
德國、法國也都直接間接表示反對。2月12日,俄國接到清政府拒絕簽訂銀行合同的通知。沙俄被迫讓步。
⑺ 明朝末年,沙俄經常南下入侵,為什麼難以成功
明朝末年時期,沙俄也在不斷發展自己的勢力,佔領西伯利亞等土地,開始把內魔爪伸向黑龍江等容地,可是一直沒有成功。究其原因,是沙俄的力量對於當時中國的明朝和滿清的力量而言還是太弱了。
再者,這沙俄想從北到南征戰的難度實在太大,我國北方有蒙古國,而蒙古國就以好戰聞名,即便當時成吉思汗已經不在了。但是蒙古在草原上仍然是一隻非常強大的力量,而且當時已經和後金同盟了,這沙俄要想突破這一防線實在太過困難。
⑻ 為什麼處在全盛的乾隆不去收復西伯利亞,出兵俄國呢
之所以乾隆不去收復西伯利亞出兵俄國,是因為他們那個時候歷史的局限性,他們的眼光看到西伯利亞只是冷,而且只有貧瘠的土地沒有必要去占這些地方,顧及開戰恐怕又要損耗不少東西,所以就沒去。
西伯利亞這個地方特別冷,在當時因為科技所限制,所以很多資源大家都沒有看出來,就連沙俄對這方面的控制也不是太嚴謹,只不過沙俄也明白,中原政權必定會威脅到他們,乾隆北方用兵的時候,他們在他們版圖的男方也提高了警惕,甚至派出了很多探子,就是害怕乾隆出兵西伯利亞,然後進攻沙俄腹地,最終乾隆還是沒這樣做,對這些地方提不起興趣,所以拍拍屁股走了。
⑼ 西北各族與沙俄進行的戰爭叫什麼名字
伊黎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