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車公養整治意見建議
1. 國家工作人員私車公養是否構成貪污犯罪
貪污罪,是指國來家工作人員和自受國家機關、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民團體委託管理、經營國有財產的人員,利用職務上的便利,侵吞、竊取、騙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佔有公共財物的行為。
國家工作人員私車公養,本質是將國家財政用於個人,是變相的非法佔有公共財物的行為。
如果數額達到一定標准,構成構成貪污罪
2. 紀委開展私車公養的情況調查報告怎麼寫
建議還是實事求是!
要不然後果很嚴重的!
3. 揩公家油養私家車後果怎麼樣
近日,湖南益陽市紀委通報4起私車公養案例,貴州省紀委3月19日通報了1起私車公養案例,天津、湖北、浙江等多地也在持續開展私車公養專項檢查整治。從中央紀委以及各地紀委通報情況來看,此類案例並不少見。
調查發現,隨著各地作風建設持續深入,公車私用得到有效遏制,但花樣翻新的私車公養現象浮出水面,成為「車輪腐敗」新變種。
堵住「跑冒漏滴」,扎緊制度籠子
「私車公養本質上還是特權思想和特權行為的表現,是『四風』問題的反彈回潮。」中紀委駐社科院紀檢組副組長高波認為,一些人鑽制度空子,以權謀私,消解了公車改革的效果,同時也極大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與公信力。
一些因私車公養被處分的黨員幹部事後自我剖析稱,沒有公車坐了,用私家車辦公事存在補償心理,就利用工作便利換取補貼。
高波表示,現實中確實存在公車不夠用、私車公用的情況,但這不是違法違紀的理由,不能以此為借口為私車公養開脫。
多名受訪黨員幹部認為,遏制私車公養,要強化制度建設和落實,加強監督,強化問責。鄒雲森等建議,嚴明公務用車管理和使用方面的相關規定,「一旦發現私車公養問題,除處理直接責任人外,還要對負責管理公車的人員以及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嚴肅問責。只有這樣,才能形成震懾。」
據了解,不少地方開始藉助互聯網技術,緊盯公務加油卡,實行網路信息監管,讓每一筆用油消費的去向都有跡可循。比如湖北省沙洋縣紀檢機關利用公務油卡管理系統、加油站監控系統、公安「天眼」系統等信息大數據進行比對,精準獲取問題線索,從嚴快查快處,取得明顯成效。
高波等專家認為,解決私車公養問題,還要融入到公車改革的大盤子中,簡化購買社會服務流程,增加供給,讓公務用車更規范、更便利。
4. 私車公養怎麼定性如何認定私車公養
私車公養應該是指用公家的油卡給自己的私家車加油,自己私家車的維修費和保養都用公費報銷等不正當手段
5. 私家車給單位辦公事用後單位給相應報籌算不算私車公養
偶爾一、二次私車公用,不能算私車公養;
私家車如果是和單位簽訂長期租賃合同,有償給單位提供服務,這樣的情況算私車公養;
當前社會的發展來看,雙方要是簽訂租車協議互利互惠,是可以的,並不違反法律規定。
6. 私車公養怎麼定性
應當按侵佔公司財產定性
如果利用自己管理的財物
按照貪污
可以根據單位性質舉報或向有關部門投訴
7. 私車公養入賬會計有沒有責任
會計當然有責任提醒法人代表(或股東、部門負責人)私車公養不符合會計准則和稅收政策,並可以拒絕入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