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治理的名言
① 治理小人 有心機的人名言
現實社會的人際關系即:有勢則從,無勢則去。利豐則聚,利盡則散。
有時間多讀《天下無謀之謀秘卷八書》。將社會,人性揭露的太深刻了。
《天下無謀之秘卷八書(套裝共8冊)》在古代涉及權術謀略的古籍中,挑選出八本最具有指導性和謀略價值的,進行了全面的整理,系統的注釋,引經據典,讀來令人豁然開朗。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從這些書中,讀者不僅能很好地重溫歷史,更能以史為鑒,指導自己在生活上、工作上、商場上、人際交往上更好地解決難題。
《羅織經(最奇特的典籍)》:唐朝酷吏來俊臣、萬國俊所撰的《羅織經》,是一部專講羅織罪名、角謀鬥智的書籍。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上,它是一道獨特的「風景」,一次必然的孽生,有著不同尋常的意味。其一,它是人類有始以來,第一部製造冤獄的經典。其二,它是酷吏政治中,第一部由酷吏所寫,赤裸裸的施惡告白。其三,它是文明史上,第一部集邪惡智慧之大成的詭計全書。其四,它第一次揭示了奸臣何以比忠臣過得更好的奧秘——權謀厚黑。
《小人經"壞人哲學"》:《小人經》是中國歷史上最早出現的評述小人「智慧」的專著。作者馮道可作者馮道可稱得上是官場上一個真正獨一無二的奇跡。由於作者特殊的經歷和小人視角,此書便來得有些分量,用曾國蕃的話說:「一部《小人經》,道盡小人之秘技,人生之榮枯,它使小人汗顏,君子驚悚……」《小人經》提供給人們的只是審視小人的一個獨特的視角,至於如何定義小人、如何防範小人、並最終戰勝小人,讀者可以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權謀術(處世絕學)》:權謀術是應用於人際關系中的一些策略和手段,如果運用得好,權謀術就是智慧,甚至可以成為一門藝術,令人賞心悅目,擊節贊賞。無論在政治、外交、軍事,乃至最為普通的人際交往中,權謀術其實無處不在。權謀術在我國只是一種應用技術,而很少有人從理論上系統地加以研究和總結。作為中國古代為數不多的權謀術著作,這部書的參考價值是無可懷疑的。現代作者史半山對這部書加以注釋,並附以相應歷史典故、人物簡介,並加以闡發,既充實了內容,又增強了可讀性。
《守弱學(人生勝經)》:世上存在著強弱之分,有強者,但更多的是弱者。難道弱者便永遠處於弱勢,強者便可恆強嗎?人的一生為何有時處於強勢有時又處於弱勢?強弱之勢又是如何轉化的?著名古籍整理專家馬樹全先生,便根據西晉名臣杜預有關強弱之「勢」的散見論述,整理編著了這一非常具有實用價值的《守弱學》。內容豐富,意義深刻,具有知識性、趣味性、情節性、生動性、可讀性等特點。
《韜晦書(最具功效的學問)》:韜晦術是中國歷代智謀人士的枕箱秘笈,是他們求生存、謀發跡的法寶。盡管人們對它心悅誠服,細加揣摩,並在政治爭斗、官場角逐以及日常生活中不斷運用,卻沒有人把它付諸筆端,寫成一部專著,大有「君子遠庖廚」的意味。這是因為封建歷史中講究的是「代聖人立言」,韜晦術因此有了「陰謀」的嫌疑。鑒此,楊慎生前把這部凝聚其心血的重要著作不收入自己文集的苦心, 就不難理解了。
《止學(勝敗榮辱書)》:千萬不要小瞧一個「止」字,它關乎每一個人的勝敗榮辱:對於大人物來說,一個「止」決定了其平凡與偉大;對於一個平凡人來說,它決定了他的成與敗;對於賭徒來說,它決定了輸與贏……「止」之奧妙,存乎一心。
《解厄鑒(趨利避害書)》:遭逢厄運,自陷困境是人生的常態,抱怨和逃避是毫無出路的。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風順,重要的是解厄脫困,化不利為有利,化災厄為吉祥。北宋宰相晏殊的這本書不僅立足於「解厄」,它更關注人們致厄的根源。晏殊在書中深刻而具體地剖析了人性的種種弱點,提出了解厄當治本的主張。這是晏殊的高明之處,亦是此書的特殊之處,可以說,這是一部古代歷史上唯一的系統論述和解析「人性的弱點」的專著,可謂洞察深邃,入木三分。
《仕經(做官學)》:在中國古代社會,除了戰亂和改朝換代這樣大的社會動盪外,表面上風平浪靜,但實際上波譎雲詭、變動迭出的就要數官場了。做官的人一方面要努力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即所謂建功立業,拜將入相,另一方面更要盡量保全自身,以固榮寵,其中自有諸多的學問和策略。
② 關於為人處事的名言警句
1、給別人多一些,要別人少一些;多相信別人一些,少相信自己一些;不要把自己想得那麼好,把別人想得那麼壞,好像真理都在自己手裡。看到別人缺點時,也要看到別人優點,看到自己優點時也要看到缺點。
2、對待愛你的人一定要尊重,愛你是有原因的,不要問為什麼,接受的同時要用加倍的關愛回報,但是千萬不要欺騙人家的感情,哪怕你對人家沒興趣,哪怕人家長得丑一點,這是你用錢買不來的財富。
3、人生不等不靠,沒錯。天上不會掉餡餅,守株待兔餓死人,但一點不靠也不行,親戚朋友、同學、老鄉,這是一種「人力資源」,誰人沒個三災六難,能靠則靠,靠不上創造條件也要靠。
4、碰到不順心的事,不要臉紅心跳。壓下去再說,睡完覺處理更好些。話說到底分幾分,沒有定數。只是勸你莫把話說太絕,以免自打嘴巴。
5、堅持在背後說別人好話,別擔心這好話傳不到當事人耳朵里。不聽不傳不信小道消息。訂一條規矩,不背後說人,除非說好話。
6、如果你在表演或者是講演的時候,如果只要有一個人在聽也要用心講下去,即使沒有人喝彩也要演,因為這是你成功的道路,是你成功的搖籃,你不要看的人成功,而是要你成功。
7、最好不要跟熟人做生意。可能有人會納悶,都說熟人多了好做事,你怎麼害怕熟人呢?這是實踐經驗的結晶。
8、做人難,做事難,面對千難萬阻,要提升自我。如果事有勉強,應該敢於說「不」;如果是正當利益,則應當仁不讓;甚至有時還得來點霸王硬上弓,要有「臉皮厚」的時候,也要有「頭皮硬」的時候。
9、要有一顆平常心,要心胸寬廣,要會說好聽話,同時還要學會八面玲瓏等等,如若學會文中所言的觀點,就會在商場與職場中取得好成績,消除許多煩惱。
10、為人處事,必須能屈能伸,可方可圓,外表大度圓融,內心見棱見角,二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③ 大格局大智慧名言名句
1. 雖有堯之智,而無眾人之助,大功不立。
語出戰國·韓非《韓非子·觀行》。即便是像堯帝那樣擁有大智慧的人,如果沒有眾人的輔佐,他那偉大的功業也是不能夠建立起來的。
2. 以亂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順者亡。
語出戰國·韓非《韓非子·初見秦》。用混亂去進攻安定 ,一定會自取滅亡。用邪惡的去攻擊正義的,一定會滅亡。以倒行逆施的去進攻順乎民心的,也一定會滅亡。
3. 至言忤於耳而倒於心,非賢聖莫能聽。
語出戰國·韓非《韓非子·難言》。忤:忤逆、逆耳。倒:顛倒、沖撞。至理名言聽起來都是一些不順耳的話,除了聖賢之人,沒有人能聽得進去。
4.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
語出戰國·韓非《韓非子·喻老》。上千里的堤壩,即便是一個小小的蟻窩,也會因其擴散開來,二最終導致堤壩倒塌。這句話形容如果忽視小的問題,最終可能釀成大禍。
5. 有欲甚,則邪心勝。
語出戰國·韓非《韓非子·解老》。一個人私慾太多,邪惡的心思便占上風。慾念是人所共有的,不分老幼,不分地位高低,權勢大小的,所不同者不過是慾念的多寡而已。智慧的人,懂得抑制慾念,不會因為慾念過甚,而做出不好的事情,從而影響自身的修養、前途。
6. 力不敵眾,智不盡物。
語出戰國·韓非《韓非子·八經》。一個人的力量,總是敵不過眾人。憑一個人的聰明智慧,總不可能什麼都通曉。
7. 聖人不親細民,明主不躬小事。
語出戰國·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右下》。聖人不會親自去管理百姓,聰明的君主也不會親自去做一些小的事情。
8. 治強生於法,弱亂生於阿,君明於此,則正賞罰而非仁下也。
語出戰國·韓非《韓非子·外儲說右下》。國家能夠強勢,是因為能夠依法辦事,國家之所以動亂,是由於枉法辦事,君王明白這個道理,就應當公正的去實行獎懲,而不是對下面的人講仁愛。
9. 故至安之世,法如朝露,純朴不散,心無結怨,口無煩言。
語出戰國·韓非《韓非子·大體》。所以非常安定的社會世道,法度就像早晨的露水,純潔朴實不雜亂,人們心裡沒有糾結怨恨,嘴裡沒有牢騷怪話。這句話是說,法律得到很好的貫徹實施了,社會就會很安定,民眾的思想心情也會純朴安然。
10. 萬物必有盛衰,萬事必有弛張,國家必有文武,官治必有賞罰。
語出戰國·韓非《韓非子·解老》。一切事物必定有興盛也有衰落,各種事情的進程必定有鬆弛也有緊張,一個國家必須配置文武百官,官吏對社會的治理必然有賞有罰。這句話指出盛衰、弛張、百官、賞罰是事物發展變化和社會的組織與治理的必然的常規。
④ 有關治國的名言警句
天下為公——孫中山
治國之難在於知賢而不在自賢
國者,必以奉法為重——《列子·說符》
治國之道,必先富民。《管子》 ●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 順天者存,逆天者亡。《孟子》 ●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孟子》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孟子》 ● 政通人和,百廢具興。范仲淹《岳陽樓記》 ● 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 聖人不利己,憂濟在元元。陳子昂《感遇詩》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出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001.勿延譽歸己,勿諉過於人;勿徇私廢公,勿貪瀆縱欲。 002.與聲色犬馬零距離難免失足,同清正廉潔相堅守方可成材。 003.得志時貴在清醒,失意時重在平衡。 004.識時務清廉政務,通人情不徇私情。 005.領導者的角色:在人民面前是公僕,在工作面前是表率,在腐敗面前是利劍。 006.動搖理想信念,必然迷失方向;追求驕奢浮華,終將逸豫亡身。 007.立德行善勤為先,富民安邦心所系。 008.法到嚴時生廉政,官到清時更愛民。 009.失去監督的權力,就像無舵的航船;失去節制的私慾,就像決堤的洪水。 010.為官應立「公僕志」,從政最貴「愛民心」。 011.廉潔奉公公平公正方顯公僕本色;執政為民民情民生應是為政所系。 012.執政為民,民心所向;掌權為己,自取滅亡。 013.在官唯明,理事唯平;處世唯清,待人唯誠。 014.管涌如不堵,能決防洪之長堤;貪欲如不除,可毀為官之大志。 015.勤政廉政政通人和,親民愛民民康物阜。 016.為官禁權力與金錢握手,做人倡正直與廉潔相擁。 017.懲治腐敗為民心之所向,敢於執法乃興國之關鍵。 018.秉公執法威自顯,善聽民言政更廉。 019.浮華虛榮是墮落的序言,廉政敬業為成功的寶典。 020.用好手中的權力靠的是責任,帶好身邊的人員靠的是品行。 021.誰對腐敗者同情,就是對老百姓絕情。 022.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實實做事,勤勤懇懇學習,清清白白為官。 023.維護公平得人心,伸張正義順民意。 024.任勞任怨,獻身事業無悔;誠心誠意,服務群眾有情。 025.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關心獻給同事,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 026.拒腐蝕永不沾,牢記「兩個務必」;除私心為民眾,甘當人民公僕。 027.維護公平得人心,伸張正義順民意。 028.任勞任怨,獻身事業無悔;誠心誠意,服務群眾有情。 029.清正廉潔無所畏懼,堅持原則人心凝聚。 030.視事業重如山,看名利淡如水。 031.官為輕,民為重;權為輕,責為重;名為輕,德為重;利為輕,義為重。 032.位不必尊顯,期於無負國家;功無須豐偉,要在全意為民;才毋望八斗,重乎勤勉力行;德勿求皆碑,惟有不懈修身。 033.做事當於世有益,為人應求心所安。 034.從政,應德厚才高身正;治國,當吏清法嚴政明。 035.好學近乎智,知恥近乎勇;清廉近乎威,公平近乎明;勤勉近乎才,為民近乎忠。 036.立黨為公貴在公平公正,執政為民旨在民富民安。 037.戒貪,貪則無品;戒驕,驕則無知;戒惰,惰則無進。 038.與民同樂乃萬樂之本,為民辦事乃萬事之先。 039.矜持規矩,慎作方圓。 040.黨心是旗,民心是尺。 041.心誠不在酒宴盛,事實何須文墨多。 042.官以廉生威,人以德立身。 043.寧做清官甘苦一生,莫當貪官遺臭萬年。 044.是真公僕當牢記群眾利益無小事,做好黨員切莫忘民族興衰乃大端。 045.立黨為公樹公心修浩然正氣,執政為民聽民聲養魚水情懷。 046.心裡裝著群眾,民聲托起你;心裡只有自己,民怨湮沒你。 047.社會不會無緣無故地厚待一個人,除非他自己向社會證明,他是值得社會對他厚待的。 048.讀書是修身之道,守廉乃為官之德。 049.德不善則弊顯,行不儉則禍生;品不端則怨長,言不實則信失。 050.正黨風要靠鐵面倡廉,合民意更須無私執政。 051.黨員依照「准則」行,不越雷池一步;領導牢記「宗旨」干,莫離民眾半分。 052.官大品高,心繫百姓安危冷暖;位尊情濃,體察民眾酸甜苦辣。 053.懼法朝朝樂,欺公日日憂。 054.行政為公莫怕吃虧,為民造福莫怕吃苦。 055.人無骨氣五尺肉,心不染塵千秋魂。 056.民有公論,身閑性懶莫從政;法無私情,品劣心貪休做官。 057.當記蒼生苦,不忘魚水情。 058.高山流水潔有情,清風明月廉無價。 059.立德是領導幹部執政為民之基,有德是領導幹部立身為官之本,修德是領導幹部潔身自好之源,守德是領導幹部建功立業之方。 060.筍生瘠土仍懷節,竹攬長空更虛心。 061.為人謙和智則廣,為官廉潔威自高。 062.貪婪,是走向腐敗的通行證;自律,是堅持廉潔的安全閥。 063.功高不泯忠貞志,位尊更堅公僕心。 064.知取捨,求同存異,志可行也;知明暗,棄惡揚善,品可標也;知偏正,秉公廢私,名可昭也;知清濁,拒腐守德,心可安也。 065.做人一生,道德是根本,為官一任,廉潔是根本。 066.勤以為民,廉以養德;淡以明志,靜以修身。 067.民心似海,應珍惜點滴之水;權重如山,勿濫用半捧之土。 068.貪心由微而起,貪不遏則害人害己;嗜欲因縱而虐,欲不止則迷心毀身。 069.做官如航行——當以公正為船,廉政為舵,勤政為帆。 070.執政莫忘本,得志莫驕縱。 071.正氣是人的形象,骨氣是人的脊樑,朝氣是人的希望,勇氣是人的力量。 072.智者不惑,勇者不懼;勤者不貧,廉者不腐。 073.勤以為民,廉以養德;淡以明志,靜以修身。 074.出於公心自會寵辱不驚,兩袖清風始能正氣凜然。 075.源清流自潔,身直行始正。 076.做事最怕生貪欲,為官最難秉公心。 077.多聞己過,廣達民情。 078.為政之要,貴在得人;得人之要,貴在用人;為官之要,貴在清廉;清廉之要,貴在礪人。 079.太陽在選擇中上升,流星在選擇中下沉,人生的輝煌和沉淪,常常取決於一念之間。 080.為官莫貪婪,貪婪如飛蛾赴火;處世勿僥幸,僥幸是以身試法。 081.赤膽忠心為黨,廉潔奉公行政,嘔心瀝血為民,鞠躬盡瘁奉獻。 082.眼睛一旦盯住金錢,心靈便會失去光芒。 083.一雙鐵肩,一顆義膽,一身正氣,任勞任怨替國肅貪;一副柔腸,一腔熱血,一片真情,全心全意為民謀利。 084.常思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常懷律已之心,常修從政之德。 085.人以德為本,官以民為基。 086.謀事之基要實,方成大業。成事之道要正,才能遠行。 087.做「公僕」情系百姓,當「清官」勤廉為本。 088.銅臭鑄就鐐銬,清廉閃亮人生。 089.公生明,廉生威。 090.不折不扣的反腐倡廉,實實在在的勤政為民。 091.常聞貪欲丟性命,但能守廉得民心。 092.正心為本,修身為基,秉公執法,勤政為民。 093.心似秤辦事公平平似水,人如鏡自律廉潔潔如玉。 094.為政重在廉,做人重在誠,說話重在信,辦事重在實。 095.誠實不虛偽,敬業不圖名,坦言不奉承,廉潔不貪利。 096.一身正氣人品如山,克勤克儉兩袖清風,胸懷似水任勞任怨。 097.財欲、物慾、人慾、貪欲是腐敗之源;公開、公正、公平、公心乃廉政之基。 098.剛正不阿,如墨線過木曲也正;清正廉潔,似明礬入水濁亦清。 099.一身正氣,求真求實求真理;兩袖清風,為黨為國為人民。 100.做人不失德,從政不失勤,為官不失廉,為首不失嚴。 101.在職一陣子,做人一輩子。 102.為官一生不求名,從政一世不圖利。
⑤ 批判社會的名言
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禮教不能應用於老百姓,刑罰不能應用於高官。)
胡評:他們總認為老百姓是愚昧的,官員是高貴的。
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幼小的時候聽從父親兄長的,出嫁後聽從丈夫的,丈夫死後聽從兒子的。)
胡評:在傳統中國,女人成為卑賤的附庸。
利不百,不變法;功不十,不易器。(利益不能百分之百,就不要變法;功效不能十全十美,就不要改變器物。)
胡評:中國人守舊,對改革總是看不順眼,所以古代的改革家都下場悲慘。
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腦力勞動者管理他人,體力勞動者被人管理。)
胡評:底層人民總是被統治者輕視。
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何必說利益,有仁義道德就行了。)
胡評:統治者可以高談闊論,但人民不講利益就會餓肚子。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每隔五百年,一定有王者出現。)
胡評:所謂王者,就是新的家天下的獨裁者。中國人總是盼望著這樣的人出現。
男女授受不親,禮也。(男女授受不親,這就是禮教。)
胡評:男女授受不親,只是用來約束老百姓的,宮廷里卻淫盪不堪。
吾聞用夏變夷者,未聞變於夷者也。(我只聽說中國改變外國,沒有聽說中國被外國改變。)
胡評:夜郎自大的典型。
天子受命於天,天下受命於天子。(天子受到上天的委託治理天下,天下必須聽天子的。)
胡評:把獨裁者神秘化,為的是讓天下人服從。
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婦綱。(君主是大臣的准則,父親是兒子的准則,丈夫是妻子的准則。)
胡評:沒有法治規則,當然就要設立人治准則。
道之大原出於天,天不變,道亦不變。(道統很宏大,原來產生於上天,上天不變,道統也就不能變。)
胡評:道統永恆,所以,皇帝永恆。
餓死事極小,失節事極大。(餓死了,是一件小事;失去貞操了,是一件大事。)
胡評:對生命的漠視,是傳統專制社會的共同特點。
存天理,滅人慾。(保存天理,消滅人的慾望。)
胡評:是否尊重人權,決定了文明的高度。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所以,聖人治國,要簡化人民的頭腦,填飽人民的肚子,削弱人民的志氣,強壯人民的骨骼,永遠使人民沒有知識、沒有慾望。)
胡評:愚民是封建統治的法寶。
夫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我有三大寶物,持有它們,而且珍愛它們:一是柔弱、慈愛,二是無為、少做,三是不敢為天下先。)
胡評:不敢為天下先,使得我們的社會缺乏活力和創造性。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不是要表面上裝出大公無私嗎,然後才能成全你的私慾。)
胡評:那些自稱大公無私的官員,其實滿腦子私慾。
曲則全,枉則直。(委曲才能保全,彎曲一些才能直起來。)
胡評:為了委曲求全,多少中國人做了漢奸、亡國奴!
民之難治,以其智多。(老百姓之所以難以治理,是由於他們的智慧太多了。)
胡評:傳統中國的統治者從來怕老百姓的智慧太多,而不是設法通過建立合理的制度讓人民的智慧用到增加社會財富上。
非以明民,將以愚之。(不要告訴老百姓事情的真相,要讓他們永遠愚昧。)
胡評:愚民是中國古代諸子百家的共同主張。
和其光,同其塵,挫其銳,解其紛。(消解光芒,混同塵世,挫掉銳氣,化解紛擾。)
胡評:沒有稜角,就是「成熟」了,社會也就沉淪了。
⑥ 關於孔子的名言(治理國家的)3句
不患寡而患不均 孔子
含義:不必擔心土地少、人民少,而應該擔心治理政策方面的不公平。
運用: 用在衡量社會利益的分配上是否公平民主、公正合理。
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孔子
含義: 推薦人才不能因為某人口頭上講得好就提拔重用他,也不可因為這人有不足的地方就不採納他正確的意見,而是要全面評估一個人的才幹、品格等各個方面。
運用: 用於說明選拔人才時的正確方法。
民無信不立 孔子
含義: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這樣的國家是不能存在下去的
運用: 用在誠信觀方面
⑦ 給我幾句名人有關社會公平的名言
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尚書•周官》:以公心滅私情,民眾才會心悅誠服。
公家之利,知無不為,忠也。——《左傳•僖公九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韓非子•有度》:懲罰有罪過的人,即使大臣也不能放過;賞賜做好事的人,即使平民百姓也不能漏掉。
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公正就政治清明,偏私則政治黑暗。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在聖人治理的時代,天下是公有的。
國爾忘家,公爾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惟義所在。——賈誼《新書•階級》
衡之於左右,無私輕重,故可以為平;繩之於內外,無私曲直,故可以為正。
——《淮南子•主術訓》:考察左右的人,任用沒有偏私,才可以算作公平;監督朝廷內外,判別是非沒有偏頗,才可以算作正直。
治國有常,而利民為本。——《淮南子•泛論訓》
公正無私,一言而萬民齊。——《淮南子•修務訓》
奉公如法則上下平。——《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不別親疏,不殊貴賤,一斷於法。——《史記•太史公自序》
臨官莫如平,臨財莫如廉。——劉向《說苑•正理》
聖人不敢以親戚之恩而廢刑罰,不敢以怨仇之忿而廢慶賞。——徐幹《中論•賞罰》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發號施令,在乎必行;賞德罰罪,在乎不濫。——包拯《論星變》
有功則賞,有罪則刑。——司馬光《進修心治國要札子狀》
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石成金《傳家寶•紳瑜》
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劉鶚《老殘游記》
⑧ 社會管理的名人名言
] 管理的三種任務:管理企業,管理管理者,管理員工和工作
[2]
實務上
,
管理是具體方法和技巧,是責任與擔當,同時也是藝術
[3]
企業是一個資源統治的機制
,分合決定於交易成本與生產成本的衡量
[4] 企業因創造了價值而擁有存在的正當性
[5]
日本人的經營秘訣在將企業變成家族
;中國人的經營秘訣在將家族變成企業
[6]
成功的秘訣在於能將自己的腳放進他人的鞋裡,以及能從他人的觀點考慮事物
管理學—名人名言
亨利福特
(Henry Ford)
美國工業家與汽車業先趨
[7]
天才是1%的靈感與99%的汗水
.(Genius is one- percent inspiration and
ninety-nine percent perspiration.) 湯瑪斯葉爾瓦愛迪生
(Thomas Alva Edison 1847-1931) 美國發明家
[8]
樂觀的人到處都看到綠燈,悲觀的人只看到停步的紅燈,而真正聰明的人則是色盲.
史懷哲
⑨ 治理家庭的名言名句有哪些
我寧願用一小杯真善美組織一個美滿的家庭,不願用幾大船傢具組織一個索然無味的家庭。 ——(德)海涅
他是世界上最快樂的,因為他的家庭和睦。 ——(德)歌德
家庭乃主人之城。 ——(日)中江兆民
家庭不單是身體的住所,也是心靈的寄託處。 ——里耶
你要盡其所能把你的家庭造成一個生活中心,在這裡面,一切良好的事物會被撫育培養起來;在這裡面,你的忠誠、熱望、同情,以及整個你生命中高貴的東西,會被發揚光大起來。 ——阿瑟·米
一個美滿的家庭,有如沙漠中的甘泉,湧出寧謐和安慰,使人洗心滌慮,怡情悅性。——蘭尼
舒適的家庭生活,是幫助一個男人成事立業的要素。 ——雅科碩
家是世界上唯一隱藏人類缺點與失敗的地方,它同時也蘊藏著甜蜜的愛。 ——(英)蕭伯納
家庭是每個人的城堡。 ——(英)科克
走遍天涯尋不到自己所需要的東西,回到家就發現它了。 ——(英)摩爾
母親不是賴以依靠的人,而是使依靠成為不必要的人。(美國女小說家 菲席爾.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而每個不幸的家庭各有各自的不幸。(俄國文學家 托爾斯泰.
我之所有,我之所能,都歸功於我天使般的母親。(美國總統林肯)
作為一個現代的父母,我很清楚重要的不是你給了孩子們多少物質的東西,而是你傾注在他們身上的關心和愛。關心的態度不僅能幫你省下一筆可觀的錢,而且甚至能使你感到一份欣慰,因為你花錢不多並且給予了勝過禮物的關懷。(美國作家 諾埃爾.
金窩,銀窩,不如自家的草窩。(美國劇作家、演員佩恩.
勇敢的人隨遇而安,所到之處都是故鄉。(英國劇作家 菲利普
明智者四海為家--地球是他的壁爐,藍天是他的客廳。(美國思想家 愛默生
幸福的家庭,父母靠慈愛當家,孩子也是出於對父母的愛而順從大人。(英國哲學家 培根
無論是國王還是農夫,家庭和睦是最幸福的。(德國劇作家、詩人歌德
家是姑娘的監獄,女人的教養院。(英國劇作家 肖伯納
無論何時何地家永遠是向遊子敞開大門的地方。(美國詩人 羅伯特
逆子無情甚於蛇蠍。(英國劇作家 莎士比亞
正在鬧離婚的(包括那些處於吵鬧不停的痛楚中的)夫妻們很容易陷在對方的泥沼中不能自拔, 這種詆毀是盡可能公開的,盡量頻繁地進行。(美國作家 梅爾.
⑩ 關於治國的名言名句
千里之堤,潰於蟻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