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德治理

德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2-13 20:28:34

㈠ 德治和道德的區別

所謂的德治,其實指的就是用道德來約束的意思,所以德治和道德最大的一個區別就是道德是一個概念,而德治是一個行為。

㈡ 材料一:在啟蒙時代,中國形象變為了啟蒙思想家手中的一個武器,啟蒙思想家普遍認為,用道德治理國家是中

㈢ 古代哪位皇帝用德治理天下

漢武帝外施仁義,實行德治;同時又重視法治,用嚴刑峻法治理國家。這在歷史上也是首次。
還有後來的唐太宗,唐玄宗,宋仁宗,元世祖,清代的康熙,乾隆等

㈣ "法治"與"德治"結合,方能長治久安!該如何理解這句話

各位觀眾,大家好!我是今天"德刑之辯"辯論會的主持人,今天咱們的辯論題目是"該以德治國還是以法治國"。參加咱們今天辯論的正方(以德治國方)的辯手有孔子、孟子、賈誼、董仲舒等四位;反方(以法治國方)的辯手是商鞅、韓非子、桑弘羊和曹操。讓我們鼓掌歡迎雙方選手上場!

主持人:比賽開始!下面請正方一辯孔子闡述正方觀點,時間一分鍾。


然而,法家思想只 "可行於一時之計,而不可長用"。秦朝的滅亡標志著法家"法治"治國思想的失敗。漢朝以陸賈、賈誼、董仲舒為代表的儒家,促使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贏得了"德刑之辯"的歷史性勝利。自此以後,歷代王朝基本上都以"德治"為治國之策,在實踐中施行"德主刑輔"、"德法並舉"之術。法家的"法治"思想,在封建社會的歷史長河中,很難占據治國方略的主導地位。

只有"法治"與"德治"相結合,方能長治久安,達到有效治國的目的。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這是封建社會兩千年的統治實踐給我們的啟示。

現代社會是一個法制社會,但是我們仍然需要德治。現代的德治和法制都被賦予了新的內容,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過程中,德與法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只有將二者有機的結合,才能提高人們的道德素養,維護法制建設,實現社會穩定。

㈤ 納粹德國治理國家分析

1933年希特勒剛上台時,德國經濟幾乎陷於停頓狀態,失業人數高達600萬,如果加上400萬臨時工,算上家屬,德國6600萬人口中,幾乎一半在飢餓和貧困線上掙扎。1933年2月1日,也就是希特勒上台的第三天,他就在廣播電台發表《告德意志國民書》,聲稱政府要「拯救德意志的農民,維持給養和生存基礎!拯救德意志的工人,向失業展開一場大規模的全面進攻!」通過納粹當局的努力,到1938年德國失業率僅1.3%,而同時美國失業率為1.89%,英國為8.1%,比利時為8.7%,荷蘭為9.9%。用納粹黨自己的話來說,就是創造了「消滅失業的經濟奇跡」。

在 在著力解決就業問題的同時,納粹德國也高度重視社會福利政策。希特勒在1930年就說過:「用警察、機關槍和橡皮棒,不能持久地單獨維持統治。」這不僅是他的思想,也是他的實踐。希特勒上台後大力推行社會保險制度,增加和提高國民的社會福利,擴大了職工的有薪休假制度,勞動陣線在療養勝地魯根島等地,修建了一批療養院和旅館,建造「力量來自歡樂」旅遊船。僅1937年1年內,全德約有1000萬人參加「力量來自歡樂」的休假旅遊,一時間納粹報刊、電台和電影廣為宣傳「過去只有資產階級才能享受的休假旅遊,現在納粹德國的工人也成為可能」。德國還通過勞動美化活動來改善工人的勞動條件和勞動環境。1938年夏天,希特勒甚至聲稱,德國要實現「每個德意志職工擁有一輛小汽車」。納粹並非完全是在玩「吹牛政治」,就經濟發展而言,從1932年到1937年,國民生產增長了102%,國民收入也增加了一倍。納粹創造了德國經濟恢復的奇跡。

一個始終籠罩在戰敗國陰影中的民族,自然容易激動於在國際舞台取得的成就。就連體育,包括1936年柏林奧運會,都成為了德國政治宣傳的工具。希特勒親自擔任柏林奧委會大會總裁。他下令用16噸銅鑄了一座奧林匹克巨鍾,建造了一座高達70米的希特勒鍾塔,建了一座能容納10萬人的運動場,建了一個可容納2萬名觀眾的游泳池,並修建了比洛杉磯奧運會更豪華的奧運村,而且大肆宣傳德國的「繁榮與昌盛」。為了開好1936年柏林奧運會,希特勒不但允許一些德國猶太人優秀運動員代表德國參加競賽,甚至還任命猶太人沃爾夫岡·菲爾斯特納爾負責管理奧林匹克村。1936年8月1日,在德國柏林舉行第1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式上,希特勒宣布開幕。會場上飄揚著納粹旗幟,德國運動員通過主席台時,行納粹禮,高呼「萬歲—希特勒!」德國第一次通過電視播放了奧運會比賽盛況。當時,希特勒完全有理由稱這是歷史上最盛大的一次奧運會。在這次奧運會上,德國獲金牌33枚、銀牌26枚、銅牌30枚,拿了世界第一。
希特勒在戰前的另一個成就,就是通過不流血的外交征服,一步步使德國從一個戰敗國成為了「正常」國家。根據1919年6月28日的凡爾賽和約,德國一共喪失了擁有7325000人口的73485平方公里的國土,從1920年3月21日起,德國國防軍減少到10萬人,而且只能用於維護德國內部秩序和執行邊防警察任務。凡爾賽和約禁止實行義務兵役制,不準有任何空軍武器。當然,這是一個地位低下的戰敗國,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正常國家。
1933年希特勒上台後就立即秘密重整軍備。1935年,德國實行陸軍普遍徵兵制,並正式成立空軍,接著又大造軍艦和潛艇。國際聯盟對德國破壞凡爾賽和約的行為只是口頭上抗議,沒有誰准備用武力制止希特勒的擴軍備戰。1936年,希特勒派兵佔領了「凡爾賽和約」和「洛迦諾公約」明確規定的「非軍事地帶」萊茵蘭。開始他宣稱這次佔領「純屬象徵性質」,還提出要跟鄰國簽定為期二十五年的互不侵犯條約。1938年3月,奧地利「回歸」德國。半年後,希特勒又要求有350萬人口的蘇台德地區回歸德國。希特勒說這是他向歐洲提出的「最後一個領土要求」。古德里安說:「薩爾地區的收回,軍事自主權的建立,萊茵河地區的佔領,奧地利的合並—這些事情都能夠得到全德國人民的擁護,甚至於外國也都不乏表示同情的人。」到入侵波蘭時,希特勒僅用短短的幾年時間,就使德國的空軍力量超過英國,陸軍力量也超過法國,成為歐洲軍力最強大的國家。德國再次成為歐洲強國。
作為個人,希特勒是個素食者,不喝酒,不抽煙。就連古德里安也說:「從個人方面來說,他的生活方式是很高尚純潔,很值得人敬佩的。」 他具有傑出的演說才能,從希特勒鼓動人們採取重大行動的能力來判斷,他可能是整個歷史上最精湛的演說家。
台詞:
希特勒?也許大家對他很反感,但我認為,他的某些精神是令人敬佩的。
一戰以同盟國的失敗而告終,德國被打敗了,被瓜分了。當然,對戰勝國來說這是天大的喜事;而對戰敗國來說,卻是空前的恥辱。
國破了,家亡了,人民流離失所,各奔東西,去尋找新的生活支點。他們復興國家的意志被打敗了,被泯滅了。但是希特勒沒有,國破了,家亡了,他反而激發了與失敗決戰到底的意志和精神。
1933年,希特勒上台執政,為了洗刷一戰的恥辱,他撕毀了「凡爾賽」合約,依然舉行大規模地擴軍備戰活動。為了自己國家的利益,為了自己民族的利益,他放棄了逃避,選擇了反擊。在堅強意志的支撐下,希特勒勝利了。德國恢復了一戰中的霸主地位,希特勒也成為了德國歷史上的「偉人」,。
希特勒的一生是一個人該如何奮斗一生的標本,拋開其意識形態不說,就說他那種對某一個理想的執著追求,從來不會放棄。想盡一切辦法用盡一切手段,達到自己的目的。
我崇拜他,他給我的靈魂注入了永不言敗的精神。是他給了我從失敗中走出來的信念,是他給了我與困難戰爭到底的決心。他讓我永遠立於不敗之巔。
讀了上面的文字,我相信,你一定
會理解我的崇拜。

㈥ 山西天元集團是如何實現綠色發展,道德治理的

主要的道德品質的話,我們要維護他吧,應該是。

㈦ 歷史有沒有用道德治理

有的,在原始社會和封建社會初級階段。是道德治理,但都是屬於部落

㈧ 文化對國家德治理和城市建設有什麼作用

沒有文化的城市建設只能是俗不可耐,同樣國家德治也需要文化,對於一些什麼都不懂的人您怎麼給他講道理?俗話說對牛彈琴他不能理解,所以文化標志著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

㈨ 請問若更多的讓英統制會更好嗎更多地讓德治理會不內澇嗎會象青島一樣不怕水嗎那我們為啥不行

這些都是一個想法而已
真正的落實下去,是需要現實生活的
難吶!
怎麼這么容易滿足你的要求呢
比如說,有人想
拿哪裡的工資
住哪裡的房子
僱傭哪裡的傭人
娶哪裡的老婆
談一個哪裡的情人
哈哈哈笑死我了╯∀╰

㈩ 怎樣道德治理

道德治理是德性的治理,以制度的德性、權力的德性和官員的德性為保障,目的在於實現善治。道德治理首先需要對現有道德規范體系自身進行治理,即要建設優良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德規范體系和培養人們的道德自覺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