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番茄的治理

番茄的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2-13 00:51:33

A. 這是番茄什麼病怎麼防治

按早疫病,具有同心輪紋的圓形或者橢圓形病斑,邊緣有淺綠色或者黃色暈圈回,輪紋表面稍有凹陷答
溫度在20度左右,濕度70%以上時病害容易流行,澆水多,通透性差,病害發生嚴重

葯劑原因可用笨甲嘧菌酯或者拿敵穩或者苯醚甲環唑丙環唑或者寧南黴素戊唑醇或者露娜森等+丙森鋅或者代森錳鋅或者百菌清

及時清理病果,病葉,帶出燒毀

B. 西紅柿這是什麼病,如何防治

番茄(西紅柿)病蟲害防治大全
1、猝倒病:多為苗期病害,在苗莖基部表土處,發生縊縮。幼苗失去支撐力而發生倒伏。一般為濕度大和氣溫低造成。嚴重時
,發生成片死亡。一般防治方法;選則地勢高燥排水良好,背風向陽,無
病的田塊用做苗床。發現病株,可用58%雷多米爾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或64%殺毒礬500倍液,每隔7----10天噴一次。
2、立枯病:受害幼苗莖基部出現長圓形或橢圓形病斑,明顯凹陷,地上部白天萎蔫,夜間恢復。當病斑繞莖一周,幼苗逐漸枯死。高溫高濕或通風不良,幼苗生長過密或徒長等,均有利於病害發生。防
治方法;發病初期可用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900倍液,或36%多菌靈懸浮劑500倍液或5%井岡黴素水劑1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劑800倍液加50%福美霜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平方米噴2----3升。每隔7-
--10天噴施一次,共噴2---3次即可。
3、早疫病:葉面初生褐色至深褐色斑點,擴大後呈圓形或橢圓形,呈黑褐色輪紋。發病期從植株下部葉片開始,逐漸向上發展。高溫高濕有利於發病,氣溫20---25度或多霧及連陰雨天發病重,並蔓延
迅速。防止方法
:加強田間管理,盡量必免連作,增施磷鉀肥,合理密植,必免棚內濕度過大,溫度過高,及葉面結露等。葯物防制;可選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
倍液,25%瑞毒霉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7-----10天噴施一次。也可用45%百菌清煙霧劑,每667平方米用葯250克,點燃後密閉2----3小時。
4、
晚疫病:一般結果期,葉片和果實易感病。葉柄呈黑褐色並腐爛,空氣濕度大時,病斑出現白色霉層。莖上病斑水浸狀,褐色慪凹陷並腐爛。引起植株萎蔫。果實感病,初為油漬狀暗綠色,後變為
褐色,凹陷,有不規則雲紋,果實不變軟,濕度大時上面長有少量白黴。迅速腐爛。防治辦法;一般發現病株立即拔除,並噴葯防治。可用40%乙磷鋁可濕性粉劑200倍液,25%瑞毒霉可濕性粉劑800倍液
,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隔5---6天噴施一次,連噴2----3次。也可以用45%百菌清煙霧劑,每次667平方米用250克,施葯後封閉棚室過夜。
5、青枯病:一般結果期易發生,顯青枯症狀,先是頂端葉片萎蔫下垂,隨後下部葉片凋萎,最後中部葉片萎蔫。
防治方法:
(1)選擇抗病品種。
(2)與十字花科或麥類四年以上輪作。
(3)用72%農用鏈黴素40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每隔10----15天灌一次,連灌2---3次。
6、葉霉病:發病初期,葉背面出現不規則形或橢圓形白色霉斑。後變為灰褐色或黑褐色。最後葉片由下向上捲曲由綠變黃,長出霉斑。果實發病,多圍繞果蒂形成圓形或不規則形黑色硬質斑塊,稍凹陷

防治方法:
(1)選擇抗病品種。
(2)加強田間管理,適時通風,灌水。及時整枝打杈。
(3)發病初期用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60%防霉寶超微粉600倍液,每隔5----7天噴施一次,連用2----3次。
7、枯萎病:發病初期,僅植株下部葉片發黃,逐漸向上發展至變褐枯死。有時也表現半邊發黃,半邊完好,該病為土傳病害,土層淺,土質粘重,土壤潮濕排水不良,尤其在土溫升至28度左右易發病,
移栽或中耕傷根較多時更易發病。
防治方法:
(1)最好實行輪作倒茬,與稻麥田輪作效果更好
(2)選擇地勢較高.土層深厚.排水暢通的田塊種植,切忌大水漫灌,定植,中耕,施肥盡量避免傷根等。
(3)葯劑防治;發病初期可噴灑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也可用12.5%增效多菌靈
或10%雙效靈水劑200倍液灌根。每株用葯液100毫升,每隔7----10天。
8、潰瘍病:發病初期,下部葉片向上縱卷,並萎凋下垂,似缺水,隨後葉片邊緣及葉脈間變黃以至全葉變褐枯死,但不脫落。病菌侵入葉柄及莖內部,沿維管束向上下擴展,莖上出現狹長條斑,髓部變
褐色。果實受害,常在潮濕時出現雀眼狀白色圓形斑點,後變褐色,中央粗糙突起,周圍白色暈圈。
防治方法:
(1)對番茄生產用種進行嚴格的防疫,嚴防帶菌種子外流。
(2)發現病株要立既拔除,並深埋燒毀,再用72%農用鏈黴素4000倍液噴灑。實行3年以上輪作,必要時在病區停種番茄3---4年。
9、根瘤線蟲病:主要發生在根部的須根和側根上,病根腫起,形成不規則的瘤狀物,初為白色,後變褐色至黑褐色。
防治方法:
(1)合理輪作。
(2)用葯物或蒸汽進行土壤消毒,用氯化苦每平方米100克,或蒸汽消毒,通入100---132度的蒸汽,處理8小時。
10、臍腐病:主要是幼果發病,發病初期,幼果臍部出現水浸狀暗綠色病斑,後逐漸擴大,至果實臍部凹陷,變為黑色,逐漸擴大。這是番茄生理病害。土壤忽干忽濕.持續高溫乾旱後突降暴雨以及土壤
缺鈣等均可發生。
防治方法;注意水分均勻供。除施腐熟農家肥外,增施過磷酸鈣肥等鈣肥作底肥。結果期可用1%的氯化鈣根外追肥,15天噴施一次,共噴2次。
11、日灼病:果實病害。果實受病似透明革質狀,逐漸變白,後變褐色斑塊,干縮變硬而凹陷,果肉變為褐色塊狀。
防治方法:
(1)增施農家肥。增強土壤保水能力。
(2)盡量把果實藏在葉片中,防止陽光直射。
12、裂果:為番茄生理性病害 。有放射性裂果和環狀裂果。裂果易侵入病菌致使果實霉爛。一般果實發育後期遇高溫多雨引起。
防治方法:
(1)選用抗裂品種如;以色列大紅,230藩茄,260番茄。
(2)加強管理,保持土壤濕潤,防止土壤過干或過濕;適當密植,合理整枝,綁蔓,防止陽光直射果實。
13、 空洞果;發生原因有:
(1)受精不良。
(2)後期肥水供應不良。
(3)使用植物調節劑過量。
防治方法:
(1)加強肥水管理,特別採收後期的肥水供應。
(2)合理使用生長調節劑保花,保果,根據溫度變化調節濃度。
(3)最好用人工授粉。
14、卷葉:
原因:
(1)高溫乾旱,強光照射下,土壤缺水。
(2)施氮肥過量。
(3)品種特性。
防治方法:
(1)增施腐熟農家肥,提高土壤保水力,使土壤保持濕潤。
(2)合理使用氮肥,增施磷鉀肥。
(3)合理整枝打杈,勿過度整枝。
番茄主要蟲害:
(一)蚜蟲:主要是在葉片及嫩莖刺吸汁液,使植株不能正常生長。主要用葯劑防治:一般用40%樂果乳油1000---15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2.5%敵殺死乳油30000倍液噴灑。也可以

C. 如何治理這樣的西紅柿。

原因:1、土壤水分供應不平衡,幼果時缺水,後期水量大或果實表面有劃痕。
2、溫度高,土壤乾旱,氮肥偏多造成對硼、鈣吸收障礙形成縱裂果和橫裂果。
3、品種原因,果皮薄,扁圓的大型果易裂果。
4、苗期溫度低。在花原基分化期遇到10℃以下低溫,使子房壁細胞發育不全造成裂果。西紅柿在幼苗期的2片真葉以後,果穗上的花原基就相繼開始分化,花原基分化期要求適溫是18-20℃,夜間為11-15℃,所以在兩葉期以後的幼苗期最低溫度不能長期低於10℃以下。
5、激素用法有誤。棚栽西紅柿在使用保花保果激素時,重復點花和濃度不當也會造成裂果。
防治:1、選果皮厚,高樁、中小型品種。2、重視有機肥,提高土壤保墒能力。3、控制空氣濕度、溫度。4、尤其開花結果期補充硼肥和鈣肥。

D. 西紅柿常見的病害以及防治

1.西紅柿根腐病發病特點:病源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病菌在土壤中越冬,並可存活5~6年。在苗床內傳播主要是帶菌的土壤、肥料、農具和澆水等。病菌從幼苗傷口侵入。再借風、澆水傳播。高溫、高濕是此病發生、流行的關鍵。苗床連茬、地面積水、施用未腐熟的肥料、地下害蟲多、農事活動造成根部傷口多的地塊發病較重。防治方法:用72.2%普力克水劑400~600倍液澆灌苗床(每平方米用葯液量2~3公斤);或在移栽前用72.2%普力克水劑400~600倍液浸苗根,也可於移栽後用72.2%普力克水劑400~600倍液灌根。
2、西紅柿灰霉發病特點:病源屬半知菌亞門灰葡萄孢真菌。最適宜的溫度20~25℃,相對濕度90%以上。先從花序發病,後為害果實、莖稈、灰色毛層低溫、高濕是發病的主要條件,濕度是發病的關鍵。植株種植過密、通風不暢、
連陰天多、光照不足、放風不及時、濕度大,病害發生嚴重。防治方法:1控制溫度、勤放風。2.濕度的調控:晴天中午高溫短期放風陰天早晨放風半小時排霧。西紅柿蘸花時加0.3%撲海因懸浮劑或可濕性粉劑,預防灰霉效果好。也可在花期噴灑施佳樂40%懸浮劑1000~1500倍液,或撲海因1500倍。
3、西紅柿早疫病發病特點:病原為半知菌亞門鏈格孢真菌。病菌發育適宜溫度26~28℃,侵染快、潛育期短。病菌以菌絲體和分生孢子附著在病殘體上或種子上越冬。高溫、高濕、田間結露利於發病。發病多從植株下部老葉開始,漸向上發展。晝夜溫差大、連續陰雨、通風排水不良、植株生長衰敗等,是該病發生、流行的主要原因。防治方法:常用葯劑有施佳樂40%懸浮劑1000~1500倍液,或者50%撲海因懸浮劑或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均勻噴霧。
4、西紅柿晚疫病發病特點:病源屬鞭毛菌亞門真菌,發病的適宜溫度為18~22℃。葉片邊緣油爛、黑稈、果硬。低溫、高濕是該病發生、流行的主要條件。大棚種植過密、溫差大、陰雨天多、光照弱、大水漫灌、放風不及時等,均有利此病的發生和流行。防治方法:1.控制溫度、勤放風。2.濕度的調控:晴天中午高溫短期放風,陰天早晨放風半小時排霧。當田間發現中心病株時,要及時噴葯防治。噴葯後閉棚增溫,可提高防治效果。使用68.75%銀法利懸浮劑50~75毫升/畝均勻噴霧,可以達到保護和治療的雙重效果。
5、西紅柿病毒病病毒特點:主要以花葉症狀和條斑症狀為主。(頂部葉與激素中毒相似)。花葉病毒病:葉片皺縮、黃綠相間;厥葉病毒病:葉片細長、葉脈變形、線狀;卷葉病毒病:葉片扭曲、向內彎曲(區別於生理性全株卷葉);條斑型病毒病:果實表面出現青皮,逐漸形成鐵銹色,不著紅,用刀剖開果實,皮里肉外有褐色條紋。高溫乾旱、養分不足、土壤板結等有利病毒病的發生。防治方法:每畝用艾美樂70%水分散粒劑3~4克對水30~45公斤噴霧,防治蚜蟲或者白粉虱等刺吸式口器害蟲,以便切斷昆蟲傳播的途徑,達到防治病毒病的目的。也可在感染病毒病後,噴施植病靈1000倍液或病毒清於發病初期噴酒,以減輕毒害的為害程度。
6、西紅柿葉霉病發病特點:病源屬半知菌亞門真菌。為害葉片,灰綠色毛。低溫、高濕是該病發生、流行的主要條件。氣溫20~25℃,相對濕度90%以上,病菌繁殖迅速,病情發生嚴重。濕度是其發生、流行的主要因素。種植過密、多年重茬、放風不及時、大水漫灌、濕度過大等都有利於該病發生。防治方法:控制澆小水、勤澆,勤放風,控制大棚濕度,多施有機肥、生物肥,特別冬季少施化學肥料。發病初期選用好力克43%懸浮劑3000倍液,或50%撲海因懸浮劑或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均勻噴霧。

E. 番茄什麼病害如何防治

(1)禾本來科草銹病:有流源行記錄的地區,在發病率達到5%時用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噴霧,間隔15天1次,連續噴2~3次。
(2)三葉草核盤菌腐爛病:在秋季、初冬和初春時節重點預防。多菌靈、菌核凈、乙烯菌核利等,按照相關農葯的說明書噴施,連續噴2~3次。
(3)豆科的病毒病一般無需防治,其他各類葉斑病一般也不需防治。建植後立枯病、猝倒病、根腐病發生普遍,用55%根腐靈可濕性粉劑、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30%的惡霉靈水劑或15%咪醯胺乳油,按照農葯使用說明書方法噴霧或澆灌。

F. 蕃茄幾種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方法

1、晚疫病

防治方法:

①輪作:與非茄科作物實行3年以上的輪作;

②清除病殘體,發病季節及時摘除病葉病果深埋,收獲後及時清除病殘體;

③栽培防治:加強田間管理,提高植物抗病性,澆水易在晴天進行,防止大水漫灌。保護地栽培灌水後應適時放風排濕,合理密植,及時整枝打叉,摘除植株下部老葉,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在保證濕度的前提下增加放風量;

④葯劑防治:在發病初期開始用72%霜霉疫凈可濕性粉劑稀釋800-1000倍噴霧,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3-4次。

2、病毒病

防治方法:

①選擇抗病雜交品種;

②選用無病種子,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

③科學管理,培育壯苗,增施磷鉀肥,促進植株生長健壯,以提高抗病能力;

④防蚜、治蚜。防止蚜蟲傳播病毒,可選用2.5%中保蚜無蹤乳油1000-1500倍液,或4%劍誅乳油1000-1500倍液等噴殺;

⑤化學防治,在發病前或發病始見期,可選用40%克毒寶可溶性粉劑1000倍液,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2-3次。

3、青枯病

防治方法:

①因地制宜地選育和換種抗耐病高產良種;

②重病地區和重病田實行輪作,最好與水稻進行水旱輪作;

③加強肥水管理。整治排灌系統,高畦深溝栽培,防止漫灌串灌;

④初果期開始加強巡查,一旦發現病株隨即拔除,收集燒毀,病穴及附近植株淋灌77%可殺得懸浮劑800倍液,或掃細800倍液,2次以上,隔7-10天1次,前密後疏,淋透淋足(200-500毫升/株或更多)。

(6)番茄的治理擴展閱讀:

播種方式

1、播種量

一般番茄種子每克含有300粒左右,根據定植密度,一般每667平方米大田用種量20-30克。每平方米播種床可以播種10-15克。如果種子發芽率低於85%,播種量還應該適當增加些。

2、播種期

根據種植季節、氣候條件、栽培方式、育苗設施等因素綜合考慮,以確定適宜的播種期。例如,春季露地栽培,北京地區通常在2月中旬至3月初播種育苗。秋季露地栽培,長江以南如上海、南京等地以7月下旬至8月初播種,效果最好;而四川東部以7月上旬播種的產量較高。

產量也較高。一些番茄病害發生嚴重的地區,把播種期適當推遲1-2月,然後通過密植、早摘心、增加肥水等措施,也能獲得較高的產量。

3、播種方法

通常有撒播、條播和點播。播種後應立即覆土,覆土要用過篩的細土。覆土的厚度約0.8-1.0厘米,薄厚要一致。播種後每平方米苗床再用8克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上細土均勻薄撒於床面上,可以防止幼苗猝倒病發生。

冬春季育苗床床面上還需覆蓋地膜。夏秋季育苗床床面上需覆蓋遮陽網或稻草,待有70%幼苗頂土時撤除覆蓋物。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番茄

G. 西紅柿的黑斑病怎麼治理

【病害名稱】:番茄黑斑病

【番茄黑斑病症狀特徵】:番茄黑斑病又稱釘頭斑病、指斑病。主要為害果實、葉片和莖。果實染病病斑灰褐色或褐色,圓形至橢圓形稍凹陷,有明顯的邊緣。果實上有一個或幾個病斑,大小不等,斑面生黑色霉狀物即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番茄黑斑病發病規律】: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叢和分生孢子隨病殘體遺落土中越冬,翌春以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蔓延,進行初侵染和再侵染。該菌寄生性較弱,寄主范圍廣,通常植株生長衰弱或果實有傷口才受本菌侵害。溫暖多濕的天氣對本病發生有利。

【番茄黑斑病防治方法】:
(1)加強水肥管理,使植株穩生穩長可減少受害。
(2)及早噴葯預防,從青果期開始噴灑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敵菌丹可濕性粉劑500倍液、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40%克菌丹可濕性粉劑400倍液; 上述葯劑任選一種與50%氯溴異氰尿酸可溶粉1500倍,0.15%天然芸苔素乳油6000-10000倍,綠風95 600倍,科寶植物優生素1500-3000倍(移栽作物、葯害和肥害、凍害、澇害、強根壯苗、控旺使用1500倍)混合均勻葉面噴霧。

H. 西紅柿應該如何防治各種病毒

疑似番茄青枯病來,發自病初始葉片中午萎蔫,傍晚、早上恢復正常,反復多次,萎蔫加劇,最後枯死,但植株仍為青色。病莖中、下部皮層粗糙,常長出不定根和不定芽,病莖維管束變黑褐色,但病株根部正常。橫切病莖後在清水中浸泡或用手擠壓切口,有乳白色粘液溢出(病菌菌膿)。 防治番茄青枯病。選用氫氧化銅、辛菌胺、中生菌素、葉枯唑、農用鏈黴素灌根防治,間隔5-7天再治一次,治2-3次。

I. 西紅柿得了什麼病,怎麼防治

番茄晚疫病,發病原因,一是有晚疫病菌的來源;二是碰到比較潮濕的氣候。晚疫病專菌對空氣濕度要求高,屬一般要達到75%以上,所以天氣越潮濕,產生的病菌就越多;而對溫度的要求則比較低,一般在7℃至25℃之間都能發生,最適合的溫度是18℃至22℃。尤其是在陰天多雨,雨量大,濕度高,氣溫偏低的時候,發病早且病害重。
可以用霜脲 · 錳鋅,霜霉威,乙磷鋁 · 錳鋅,甲霜·錳鋅 ,烯醯嗎啉,霜霉 · 疫凈,銀法利(氟菌胺.雙霉威),普力克(霜霉威鹽酸鹽)等加葉面肥噴霧防治,間隔7天連續噴施一次。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