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紅色治理
1. 武漢紅色旅遊景點的著名景點
毛澤東同志主辦的中央農民講習所舊址位於武漢市武昌紅巷13號,是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毛澤東同志倡議創辦並主持的一所培養全國農民運動幹部的學校。校舍建於1904年,由四棟磚木結構的房屋組成,中間有一個大操場。農講所舊址是武漢市現存唯一保存完好的晚清學宮式建築,佔地面積12850平方米。當初為張之洞創辦的北路小學堂。1927年為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校址。
農講所1926年底開始籌備。1927年3月7日正式上課,4月4日舉行開學典禮,學生來自全國17個省,共800餘人。
武昌農講所以訓練能領導農村革命人材為培養目標,領導機構是常務委員會。毛澤東實際主持工作,許多著名的共產黨人、國民黨左派和知名人士如瞿秋白、李立三、惲代英、彭湃、方誌敏、陳蔭林、於樹德、李漢俊、何翼人、李達等在農講所任教。
1927年6月18日,農講所舉行畢業典禮。大多數學生被委任為農民協會特派員,深入開展農民運動,猶如星星之火,燎原於神州大地。大革命失敗後,他們積極投身於各地的工農武裝起義,如著名的八一南昌起義、湘贛邊秋收暴動、黃麻起義以及參與創建湘鄂西等革命根據地的斗爭,為中國革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距農講所200米遠的都府堤41號,是毛澤東1927年主持農講所工作並在武漢從事革命活動時的舊居,也是毛澤東、楊開慧一家最後團聚的地方。佔地面積909平方米。毛澤東在這里完成了他的光輝著作--《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當時與他同住在這里的有他的夫人楊開慧及兒子毛岸英、毛岸青、毛岸龍。蔡和森、彭湃、郭亮、夏明翰、毛澤民、毛澤覃、羅哲等共產黨人也都先後在這里居住過。
1958年中共湖北省委決定復原舊址紀念館。同年12月,周恩來題毛澤東同志主辦的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館標。1963年紀念館正式開放。該館現有工作人員35人,設有辦公室、陳列宣教部、資料保管部、總務科、保衛科等業務機構。1982年農講所被公布為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由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國家文物局、中宣部分別授予武昌農講所紀念館全國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全國百家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稱號。2004年,中宣部等七部委聯合將武昌農講所確定為全國百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
30多年來,武昌農講所、武昌毛澤東舊居已接待國內外觀眾2000多萬人次,成為觀眾游覽瞻仰的勝地,學習研究中共黨史、中國大革命史,特別是農民運動史的課堂和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的基地。
農講所舊址紀念館現有館藏文物500餘件,其中有毛澤東1927年撰寫的《中國佃農生活舉例》、農講所編印的《規約》、學生佩帶的《證章》,有周恩來、董必武、張平化、伍修權等領導人的題字、題詞。有黃興、鄧演達、陳潭秋、夏明翰、包惠僧等用過的實物,均為珍貴的革命文物。
館內有毛澤東同志主辦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復原陳列、《農民革命大本營》基本陳列。對外開放的復原陳列有常委辦公室、總隊部、教務處、庶務室、醫務室、財務部、大教室、學生寢室,以及毛澤東同志舊居復原陳列。除此之外我館還開辟了面積1000平方米的臨時展廳,適時圍繞主旋律舉辦臨時展覽。 武昌起義門舊址館位於武昌首義南路。起義門原名中和門,它是武昌城十大古城門之一。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義爆發後革命黨佔領並打開中和門,迎接城外部隊入城,在城樓布定大炮轟擊總督府。武昌首義勝利後,中和門被譽為首義勝利的開端。1912年,改名起義門。但1913年,段祺瑞任湖廣總督時,又恢復了中和門原名。1926年10月10日,北伐軍攻克武昌後,為拓展市區,決定拆除武昌城牆和城樓,中和門因在辛亥首義中的重要作用而得以保留下來,但中和門城樓在北洋軍閥統治時期被毀,城門在解放前也瀕於倒塌,僅存門洞。新中國成立後,起義門的名稱得以恢復。1956年省人民政府公布起義門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起義門高7.1米,寬5米。城樓分為上下兩層,建築面積約為280平方米。城樓為重檐歇山頂式仿木結構。樓額上刻有起義門三字,是葉劍英元帥1981年在80多歲高齡時所題。
八七會議會址
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口鄱陽街135--139號,依託舊址而建。八七會議會址,1978年辟為「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 1982年02月2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會議堅決糾正和結束了黨內右傾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的總方針,是中國革命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轉折點
八七會議會址為一棟三層的西式樓房,建於1920年,原是英國人建造的公寓,名為怡和新房,一樓是外商開辦的商店,二、三樓為住房。國民革命軍北伐佔領武漢後,二樓是蘇聯援華農業顧問洛卓莫夫的住處,「八七」會議就在洛卓莫夫的住房內召開。會址保存完好,會議會場已經復原,一樓陳列有
2. 武漢成為革命中心主要原因是什麼
1)武漢地區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和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1889年,張之洞任湖廣總督後,在湖北創辦了大批洋務企業,其中著名的有大家比較熟悉的湖北槍炮廠(即現在的漢陽兵工廠,是當時全國軍工企業中設備最好的第一家兵工廠)、漢陽鐵廠(中國第一家鋼鐵企業,其規模在亞洲首屈一指)等等。此外,張之洞還在湖北大興文教,創辦了一批近代學堂。這些近代企業和學堂的建立,不僅在客觀上推動了武漢地區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而且為湖北培養了一大批資產階級知識分子,這部分人後來多成為了革命骨幹。由此可見,張之洞治鄂期間,興洋務、行新政,雖然主觀上是為了維護清朝統治,但客觀上卻推動了武漢城市的近代化,從而為革命創造了條件。
2)武漢是帝國主義侵略較早地區,人民群眾革命基礎好。1858年《天津條約》簽訂,漢口開埠通商,1900年武昌也開埠通商。武漢不僅是帝國主義入侵較早地區,也是兩湖政治中心,武昌還是湖廣總督所在地。政治斗爭特別尖銳,人民反抗思潮不斷高漲。
3)文學社、共進會深入新軍做了大量宣傳、組織和發動工作。編練新軍本是新政的一項重要內容,由於文學社、共進會成員深入新軍做了大量宣傳、組織和發動工作,革命前已有1/3的人加入革命黨,湖北新軍由維護清朝統治的力量逐漸演變成為了清朝統治的掘墓人,並最終點燃了推翻專制之火。這也是武昌起義和前幾次起義的最大不同,萍劉醴起義主要是依靠會黨發動的;黃花崗起義也主要是依靠留學生和革命主要骨幹力量發動的,而在武昌起義中,新軍成為了革命的主要力量。關於這點在武漢市育才高中讀史學社主辦的兩期板報中也有所體現,這里就不再多說。
4)武漢地區位置優越,全國居中,九省通衡。在此起事,輻射力強,革命影響大,易引起全國響應。
5)新軍志士「敢為天下先」精神。從訪談活動中我們了解到:當年的起義是在計劃泄露、起義機關遭到破壞、革命群龍無首,這樣一種萬分危機的形勢之下,由新軍各營革命黨人主動串聯,相繼起事而發動起來的,如果沒有革命黨人果敢地打響第一槍,起義也不可能取得勝利。所以新軍志士「敢為天下先」的革命精神,不僅是武昌起義勝利的一個重要原因,也成為了傳承後世的首義精神的一個重要內涵。
3. 一夜之間武漢紅了,到底發生了什麼
有一種力量叫中國紅!在這桂花飄香的金秋時節,一夜之間,40000面五星紅旗迎風飄揚在了武漢的街頭。都說今年的雙節是國與家撞了個滿懷,對武漢來說,他們更懂得了國泰民安,合家團圓的重要意義。讓五星紅旗在武漢的街頭高高飄揚,深切地感謝祖國和人民讓武漢重生。向偉大的祖國和英雄的城市致敬,讓我們最愛的中國紅一路飄“紅”!這是武漢人民團結一致在喜慶祥和的氣氛中,迎接祖國第71個國慶佳節。
國慶時節,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武漢的街頭,歡渡國慶,共祝祖國繁榮昌盛!
4. 武漢市江漢區推進『』紅色引擎工程"八個工作任務是
武漢市江漢區社保局的工作時間是周一到周五上午8:30-12點,下午2:30-5:30,周末休息。
5. 東湖治理武漢政府已經採取了哪些措施
湖北省武漢市治理東湖環境的 3 大污水處理廠之一,日處理 18 萬噸城市污水的二廊廟污水處理廠日前在濃濃的節日氣氛中開工。
這是今年武漢市全面治理東湖環境的又一重大措施。入夏以來,武漢市政府組織規劃、環保、工商及港監等部東湖水域餐飲船。從 5 月 22 日政府動員到 8 月 20 日,東湖水面的 39 條餐飲船全部拆除完畢。
同時,不屬這次拆船范圍的兩艘南湖餐船也相繼拆除。在富營養化明顯的水域,夏季瘋長的水浮蓮已成東湖的一大頑症,在「東湖拆船效應」的帶動下,這一難題也被解決了。有人統計:打撈的水浮蓮足有數百噸之多。
據東湖風景區管理部門提供的資料表明:在「拆船效應」的影響下,東湖周邊的違章建築及佔道物資都先後遷走,眼下的東湖周邊干凈多了。
根據該市政府綜合治理東湖的部署,利用世行貸款及國內配套資金近 10 億元的東湖治理多項工程,近幾年內將陸續開工。
從1999年起,東湖風景區管理局通過創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加大了環境治理和旅遊基礎設施功能的配套。他們首先投入資金9000多萬元,進行環湖整治。搬遷47戶,拆除破舊房屋3800平方米,修建了具有楚國風情的楚風園;投資2000多萬元,興建了武漢惟一的海沙浴場,又建起1300多米的親水平台,為遊人創造了安全、方便、舒適的步行空間;在對環湖18.2公里道路亮化的基礎上,進行深度的亮化改造工程,使夜晚的東湖環湖景觀別具風情;投資560萬元,對「八一」游泳池進行環境整治改造,如今成為市民及遊客到東湖消暑的著名泳場;同時對梨園廣場及周邊環境進行改造,植樹木、種花草,加大了環境的美化、綠化程度;通過一系列的改造和整治工程,使景區內的200戶居民告別了「城中村」,喜遷新居,讓往日陳舊不堪的環湖環境有了根本性的改變。此外,東湖風景區實施「碧水藍天」行動計劃,對景區及周邊生活小區6家賓館餐廳及主要游覽點的污水排放和油煙、噪音進行了達標治理,使污水排進城市管網,避免生活、經營污水對東湖的污染,從源頭上清潔了東湖的水質;將困擾東湖的固體垃圾納入了城市垃圾收集處理系統,建立起有毒、有害垃圾的收集、存儲機制;制定預案,組織演練,增強了應對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同時,執法部門對違法填湖、破壞水質和自然景觀的事件,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通過一系列的有效措施,環境治理取得了實質性的效果,使「碧水藍天」的良好環境在東湖景區持久地延續下來。
6. 在武漢有哪些革命例如:武漢起義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即是辛亥革命的開端,在武漢舉行
7. 武漢紅色教育基地有哪些
1、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
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位於湖北省武漢市漢口鄱陽街135--139號,依託舊址而建。八七會議會址,1978年辟為「八七」會議會址紀念館。 1982年02月23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會議堅決糾正和結束了黨內右傾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屠殺政策的總方針,是中國革命由大革命失敗到土地革命戰爭興起的轉折點。
(7)武漢紅色治理擴展閱讀:
紅色旅遊景點就是擁有紅色氣息的紀念地,它涵蓋烈士陵園、戰爭遺跡、重大事件會址、展覽館等一系列紅色旅遊的地方。武漢歷來是九省通衢、兵家必爭之地,又有著悠久的文化底蘊,自然有不少的紅色紀念地。了解武漢的紅色年華,就不得不提武漢紅色旅遊景點的管理所——武漢市革命博物館。
武漢市革命博物館位於武昌紅巷13號。2000年11月由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紀念館、毛澤東舊居紀念館、陳潭秋烈士紀念館和武昌起義門管理所合並,組建武漢市革命博物館,辦公地點在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舊址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