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對全球治理的看法

對全球治理的看法

發布時間: 2021-02-09 06:44:34

❶ 如何認識中國在全球治理演變中的作用

中國推動國際秩序更趨合理

現今的國際秩序很大程度上是二戰結束後建立的。今年是二戰結束70周年,加之近年來國際政治經濟形勢變化加速,因此人們對國際秩序的走向更加關心,西方特別是美國關於國際秩序變化的討論明顯流露出強烈的擔心和不安。
國際秩序可分為經濟秩序和政治與安全秩序。就國際經濟秩序而言,二戰後經歷了兩次大的變化。一次是上世紀70年代初,美國經濟優勢地位的下降和西歐、日本的經濟發展,改變了美國一家獨大的局面,世界經濟呈現美日歐三強鼎立的格局,而七國集團的成立標志著國際經濟秩序的重要變化。第二次是21世紀初,新興經濟體的迅猛發展、發達國家經濟優勢地位的下降、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的爆發,使世界經濟的格局為之一變,中國在世界經濟中的地位與作用顯著提升,20國集團取代八國集團成為討論世界經濟的主要平台。
從國際政治與安全秩序而言,冷戰的終結導致了二戰結束以來的第一次重大變化,全球層面的兩極對抗宣告結束,美蘇兩霸主導的國際秩序進入一超多強時代。美國充分享受了冷戰結束的紅利,在後冷戰時代大大擴展其政治與安全優勢,試圖打造真正的單極世界,但好景不長,進入21世紀後,美國由於阿富汗和伊拉克兩場戰爭而遭遇戰略挫折,金融危機又使其力量優勢相對下降,另一方面,中俄印等在國際事務中更加活躍,一超地位下降,多強地位提升,然而國際政治與安全秩序尚未完全改變「一超多強」的形態。

國際秩序既包括全球層面,也包括地區層面。從亞太地區看,秩序的變化同樣明顯。在地區經濟秩序方面,最大的變化就是中國崛起為新的地區經濟中心,成為地區經濟增長和地區經濟合作的重要推動力量,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亞投行等金融機構的設立,中國在地區經濟秩序中的地位會進一步上升。另一方面,中國也在地區政治與安全事務中發揮越來越活躍的作用,成為地區政治與安全秩序的重要塑造者。但是亞太地區政治與安全秩序尚未達到變化的臨界點。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推進和周邊外交力度的加大,將有助於增加地區政治與安全秩序變化的動能。
與20世紀相比,21世紀國際秩序的變遷具有新的特點。首先,20世紀的秩序變遷主要是由戰爭(兩次世界大戰)或重大的政治事件(冷戰終結、蘇聯解體)驅動的,而21世紀國際秩序的變化則是由經濟推動的,經濟發展導致力量對比的變化,形成新的力量格局和治理秩序。其次,當下和今後的秩序變革不是完全顛覆舊的秩序、建立全新的秩序,而是通過補充、改良的手段,不斷引入新的元素,豐富、發展現有秩序,秩序變革具有繼承性、漸進性與和平性。第三,20世紀的國際秩序本質上是西方特別是美國主導的,這雖然是由當時的力量對比決定的,但不公正、不合理的因素顯而易見。21世紀的秩序變革正在和將會進一步提升東方的地位與影響力,也會使發展中國家的發言權大大增強,國際秩序安排也因之更加平衡、合理。
中國是21世紀國際秩序變遷的重要推動力量,這一方面是由於中國的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力量結構變化,另一方面也是由於中國對一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秩序的不懈追求。在這一輪秩序變遷中,中國的作用是獨特的:它既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又是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既是東方國家,又是國際體系的核心行為者,與美國等西方國家在國際事務中有密切的互動,這使得中國具有溝通東西南北的優勢。不僅如此,中國致力於和平、發展、合作的國際取向將使國際秩序的變化更具和平性,使新的秩序內涵更注重發展,使秩序安排更加公正。...................

❷ 如何認識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所面臨的挑戰的論文

對偶字數相等,結構形式相同,意義對稱的一對短語或句子,表達兩個相對或相近的意思。作用:整齊勻稱,節奏感強,高度概括,易於記憶,有音樂美感。如: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

❸ 談談你對全球治理內涵及變革原因的認識

全球治理是指在沒有強力中央權威干預的情況下,以得到認可的法則、規范和制度所形成的框架為基礎進行全球合作。
全球治理的基本特徵是:第一,在全球范圍內雖然缺乏某種中央權威,但仍存在能夠實施某些決定的機制,換言之,全球治理的實質是以全球治理機制為基礎,而不是以正式的政府權威為基礎。第二,全球治理存在一個由不同層次的行為體和運動構成的復雜結構,強調行為者的多元化和多樣性。
全球治理並不排斥國家政府在全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但它認為國家只是進行全球治理的眾多行為體的一部分,各種非國家行為體與國家政府協商合作,從地區到全球層次上解決共同的問題。第三,全球治理的方式是參與、談判和協調,強調程序的基本原則與實質的基本原則同等重要,其關鍵詞是「項目規劃」、「夥伴關系」、「意見一致」。第四,全球治理與全球秩序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全球秩序包含那些世界政治不同發展階段中的常規化安排,一些安排是基礎性的,而另一些則是程序化的。可以認為,全球治理就是全球秩序加上意向性。

❹ 如何認識中國參與全球治理面臨的挑戰2000字

近代以來,中國錯失了四次的發展機遇,工業革命時中國沒有蘇醒,信息技術革命時中國剛剛覺醒。如今,面對新一輪國際經濟和科技競爭,中國必須把握住良機,密切關注和緊跟世界經濟科技發展的大趨勢,在新的科技革命中贏得主動,有所作為。我國經濟在持續穩定高速發展的同時,突出地存在結構不合理問題。而影響結構優化和協調發展的關鍵因素是自主創新能力薄弱,能源資源利用效率低。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對於提高國家的核心競爭力,解決經濟和社會發展中的其他矛盾具有提綱挈領的意義。我國整體科學技術水平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表現在:科技投入低、科技對經濟增長貢獻率低,企業還沒有成為技術創新主體,經濟效益和競爭力差。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是提高商品競爭力關鍵;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根本途徑;是推進結構調整根本動力和中心環節;是適應經濟全球化激烈競爭的客觀要求。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有助於在高新科技方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贏得國際競爭主動權,保護國家安全;有利於增強我國綜合國力。

❺ 請結合我國堅持的共商共建共享全球治理觀談談你對中美關系的理解和認識

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遵循的是開放、透明原則,實現的是合作共贏。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建設的基本理念和主張,為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世界提供了中國智慧,為破解世界共同面臨的治理難題提供了中國方案。中國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積極倡導合作共贏理念、正確義利觀,努力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

❻ 如何認識和理解中國在全球治理當中所承擔的責任與大國擔當

我們的國家作為一個非常大的國家,
那麼當我們周邊,尤其是和我們關系好的小國,他們遇到困難的時候,
我們應該伸出援助之手,這是我們身為一個大國的良好風范。

❼ 談談當今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涵義以及中國參與全球治理的實踐有哪些

中國隨著自己的發展越來越意識到全球治理的重要性,所以中國從兩方面貢獻自己的力量,一方面積極參與先行的國際體系,另一方面積極推行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方面,現行的全球治理是事實存在的,中國也是現有體系的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中國加大了各個國際組織的費用分攤,中國的代表成為越來越多國際組織的領導力量;
另一方面,中國不斷貢獻自己的治理方案,成立了亞投行和金磚銀行,推行了一帶一路。為世界貢獻中國的力量。
中國會越來越多參與全球治理,貢獻自己的力量,我們希望世界越來越和平,越來越繁榮。

❽ (2)請你就如何更好參與全球治理,貢獻中國智慧,談談自己的認識

如何更好地參與全球治理,貢獻中國的智慧。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