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整改方案
A. 自行車還有什麼地方不夠完善,應怎樣改進
我個人覺得自行車沒有什麼不夠完善的地方。要真正找一個地方的話,我覺得那就是材料。自行車大部分地方需要重量輕強度高的新材料。
B. 提出對自行車的5種希望,並提出改進設想
有必要加裝倒鏡和轉彎指示燈(後面)
C. 自行車改造方案
我承認我笑了
D. 自行車在發明和改進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自行車,又稱單車,是一種以人力驅動的簡便交通工具。它的發明和改進經歷了漫長而復雜的歷史過程。
公元1642年,義大利一位櫥窗設計師在他所設計的羅馬教堂的彩色玻璃上,繪制了自行車的雛型圖案,但沒有造出實物。從此以後,歐洲一些國家的許多工匠和科學工作者對創制自行車進行了長期的探索和鑽研,提出過許多種方案,然而均未成功。
第一個製造出自行車實物的是法國人希布拉克,他在1790年製成一輛木質自行車,兩個車輪被前後縱列在同一軸線上,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明和貢獻。不過,這輛自行車沒有驅動裝置也不能轉向,只能靠騎車人不斷用雙腳蹬地在一條直線上前進。他親自騎著這輛木輪自行車,在巴黎公園前大街上奔跑、博得觀眾的好評。實際上這只是一種自行車的雛型,不能算真正的自行車,雖然如此,世界科技史上都公認自行車的最早發明者是希布拉克,他製造的這輛自行車也被稱為近代自行車的鼻祖,從此揭開了自行車時代的序幕。
1801年,俄國有個名叫阿爾塔莫諾夫的農奴,用金屬製成了帶有兩個圓輪和小凳的自行車,把它獻給了沙皇。他因此得以取消家奴身份,成為自由民。但遺憾的是這種自行車未被推廣,僅僅成為沙皇的一種玩具。
1871年,德國青年德萊斯也製造了一輛木質自行車,這輛車仍然沒有驅動裝置而靠騎車人雙腳蹬地前進;不過,前輪可以活動,並裝有車把,因此可以騎著轉彎。這比希布拉克的木質車有了重要發展。德萊斯稱之為「奔跑機」,並騎車旅遊,行駛的速度相當於奔跑的馬車。19世紀上半葉,正是歐洲國家將科學技術應用於交通工具的熱潮時期,各國都有人在研製自行車。德萊斯的「奔跑機」傳到英、法等國後,大大啟發了這些研製者,被世界公認為真正具有實用價值的自行車,奠定了現代自行車的基本輪廓。
1839年,英國蘇格蘭的一位鐵匠麥克米倫研製成功一種新型的自行車,特點是:前後兩輪大小不等,前輪小,後輪大;並在前輪軸上加裝了一副腳鐙,騎車人只要用腳踩動腳鐙,車子就可前進。麥克米倫的這項發明,完全改變了過去騎車人用腳蹬地的驅動方式。由於這種自行車的主動輪——前輪小於後輪,行駛時騎車人需要頻繁地蹬腳鐙,很是費力。為了改進這一不足,1861年,法國人米歇則製造了一輛前輪大而後輪小的自行車,這種自行車行駛速度很快,但容易跌倒。
1869年,有人將自行車輪由木質改為鐵制,並且轉圈用橡皮帶,車輪上還裝上了滾珠軸承和飛輪。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對自行車的研製、使用經驗的不斷積累,逐漸認識到自行車的驅動機構(腳鐙)裝置在前輪上,使前輪既是主動輪又是轉向輪是不科學的。1873年,英國人勞森把腳鐙安裝在前後兩輪的中間,並用鏈條來使動,開始具備現代自行車的結構形式。1885年,英國人斯泰利在勞森設計的自行車的基礎上進一步作了改進,車架採用金屬材料的三角結構,腳鐙也安放在前後輪中間部位並用鏈條傳動,還首次採用了剎車裝置。斯泰利稱之為安全自行車。斯泰利還為此而設計了生產自行車的專門機床。因此在世界科技史上被譽為「自行車工業之父」。
1889年,英國人康洛普發明了充氣輪胎,自行車採用充氣輪胎後使用性更趨完善。不僅驅動省力,轉向方便,而且行駛平穩舒適。至此,自行車基本定型。以後,自行車雖然仍有不斷改進,但基本結構沒有重大突破。
就近代自行車而言,也有過幾次重大革新,一是增添了變速裝置,出現了多級變速,最多達到10~21個檔位,可以隨意調節,適應不同的地形和氣候條件,給旅遊和競賽帶來了極大的方便;二是材質的改進,向質輕、堅固的方向發展,提高了速度;三是結構形式的改進,嗇了自行車的形號、類別,現在流行的有踏板式自行車、折疊式自行車、橢圓牙盤自行車和多人旅行自行車等;四是動力的改進,國同低頻已經出現全電控制自行車、液壓傳動自行車,從而使現代交通工具增多了。世界上先進的競賽自行車,每輛只有6~9公斤重。為了進一步提高競賽自行車的速度等性能,日本生產的「空氣動力賽車」已經問世,1981年法國舉行的全國自行車比賽,冠軍獲得者吉西傑,就是使用的這種賽車。這種空氣動力賽車已引起世界各國的注目。縱觀自行車從誕生到現在170多年的歷史,它一直是在改革中發展前進的。完全可以預料,各種新型自行車將與日俱增。
E. 老式雙梁28現代化改造方案,自行車,公路車
3.700C刀圈比老式28寸還要小,
5.浩盟牙盤,52T ,大約70元
6.換長臂C夾器
7.這個需要安裝轉換座才能裝後撥,還是算了吧
F. 研究自行車的改進
自行車的動力和傳動裝置可以做很多事,比如發電、驅動小洗衣機、驅動磨進內行研磨等
自行車的車架目容前主要是其支撐作用,比如可以改成棍狀充電電池,再加上一套充電裝置及電機
自行車的車條可以改成百葉窗葉片的形狀,在逆風和順風的情況下可以幫助騎行者減輕負擔等;還可以根據不同環境設計不同的功能,如雪地功能。再有就是在顛簸路段人體的上下顛簸對車座產生的壓力既可以轉化成驅動力幫助自行車前行也可以驅動電機充電等。現在宣傳低碳,你也可以在這方面多做做文章。(總之別看這自行車想,要看著其他東西想如何替換成自行車就是了。)
G. 自行車 改進
改進的話主要就是減小阻力嘍
1,摩擦阻力,來自輪胎,減小此阻力內可採用:改換光頭胎(在容晚間路面溫度下降時阻力會很小,一般最高時速都在晚上創作),同時減輕車本身和你自己的重量也可以減小阻力
2,空氣阻力,經研究主要來自輻條,所以在不受風向影響的室內,可以看到輪組是封閉的,可以減小大部分空氣阻力
傳統的圓截面輻條會產生強大擾流,高級的山地車輻條都是扁狀輻條,相同條件下比普通輻條速度快5個單位
同樣,身體同樣可以產生空氣阻力,可以改變坐姿,降低把橫,使空氣阻力降到最低
H. 自行車有哪些地方需要 改進
車閘,過一段時間會磨損要改進。
車胎太容易破要考慮。
自行車(帶車燈的)車燈一般靠人騎到一定速度才亮,晚間騎快了不安全,不快點它又不亮。
擋泥板效果差。
防盜性的改進。
從以上方面入手
I. 跪求自行車改造電動車方案!!!具體就行了!!材料工具我已經買了!!只差具體的方案!!
加速器,控制器,電機,電瓶,安裝在車子哪裡就不說了,把線路連接起來!!
加速器接控制器信號,電瓶+跟-連接控制器電源,控制器M-接電機,電機+直接接電瓶
J. 怎樣改造自行車
別改造了!沒個前途呀!真想騎快,不如直接換一台好一點的車子!
車子騎起來費力而且慢有很多原因的,例如中軸(腳踏那裡)有問題,曲柄裝得太緊,轉動不暢。剎車沒調好磨圈,你的車子是24寸車,女裝的話很多都是裝股剎,出問題看不見,磨了也不知道……實在想知道哪裡出問題其實很簡單,把鏈條卸下,轉動曲柄(腳踏),看轉動是否順暢,順暢是指可以轉很多圈,且自然緩慢停下,不是像磨到什麼停……轉動前後輪做同樣檢查,前後輪轉動因該非常順暢!沒有問題的好輪組靜止時,打氣孔會在重力的作用下置於最下方!
折疊車雖然牙盤和飛輪尺寸懸殊,但是別忽略了他輪子也是很小的!要是牙盤和飛輪差不多的話……會有踏空的感覺……
另外說一下「連論」問題「鏈輪大小相差越大需要的力氣越大,騎得越快;相差越小需要的力氣越小,騎得越慢…」這個說法,不太專業!
裝在腳踏的那個齒輪,我們叫他牙盤,在後輪那個叫它飛輪,牙盤的齒數除以飛輪的齒數,哦們叫它齒數比!如果是2,說明我們踩一圈,輪子轉動兩圈!一般的民用車(只有一個擋位的)我估計正常的齒數比應該在1.5或以上!低於這個數字速度很難上20公里/小時,而你說的拚了命踩,40分鍾騎了6公里……就是說10公里/小時都不到……這個有可能是齒數比太低的原因……你算一下齒數比。
你的車是什麼樣子的?買的不是賊車吧?如果是街車或者bmx之類……當然騎不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