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凈化院感整改措施ppt
『壹』 血液透析專科護士培訓內容
血透專科護士培訓計劃培訓
通過各階段培訓、工作,使新入科護理人員能盡快適應醫院護理工作,全面掌握各項護理規章制度、職責、工作流程、護理技術操作 規范、護理工作方法,充實基礎護理理論與技能,熟悉血透室專科疾病特點,適應血透室專科護理工作,初步掌握專科護理知識與技能,平穩過渡至下一階段的血透室專科護士培訓。
一、第一階段
1、熟悉《護士條例》等法律法規知識;
2、熟悉護理工作規章制度,重點核心制度和血透室專科制度;
3、熟悉護理崗位職責及各班次工作流程、標准、各責任組分管內容;
4、熟悉護理文書書寫規范醫|學教|育網整理;
5、熟悉護士職業道德規范和禮儀服務規范,護患溝通技巧;
6、掌握血透室的結構布局、三區劃分的環境要求;
7、掌握血液凈化的原理、適應症、治療目的;
8、熟悉血液透析治療患者的病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治療原則;
9、熟練掌握基礎護理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
二、第二階段
1、掌握基本專科技能——肝素溶液的配製;透析管路的安裝、預沖;
2、掌握基本專科理論——透析液的成分及作用;水處理系統的原理、保養、監測;透析用水的質量監測;
3、掌握各類血透機的性能、操作方法;
4、掌握透析患者的治療流程、接診和登記程序;
5、掌握各種血液凈化護理記錄單和各類登記表的記錄方法及注意事項;
6、掌握基本院感知識、血透室消毒隔離制度、職業防護和職業暴露 處理流程;
7、掌握血透室常用儀器和搶救器械的保養及使用;
8、掌握患者透析費用的收繳、登記和確認程序。
三、第三階段
1、掌握常見透析中用葯種類、作用機制及用葯規范;
2、掌握患者透析中輸血及血製品規范;
3、掌握透析患者常規化驗指標及檢查項目的方法、意義、標本採集 注意事項等;
4、熟悉透析患者的抗凝劑的選擇、使用方法、並發症等;
5、熟悉血透專科護理常規,掌握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基本內容,包 括血管通路保護、飲食指導、用葯指導等;
6、熟悉透析中常見並發症和緊急意外事件處理預案和流程;
7、熟悉血透質控專項檢查的相關要求內容及標准;
8、熟悉各項基本專科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如HD、HDF、CRRT、HP的原理、適應症、禁忌症、並發症等和HD上機、下機、HDF上機、下機、動-靜脈內瘺的穿刺、靜脈置管的護理、無肝素透析護理等內容)
『貳』 感染科實習護士的自我鑒定
一般是先寫自己在剛入科的時候是什麼狀態,經過了感染科的實習後有哪些成長和心得體會,最後感謝一下幫助自己的帶教老師。真摯、誠懇即可。
『叄』 血透室庫房管理制度
醫院感染病歷監測制度
一、為掌握本院醫院感染發病率、多發部位、多發科室、高危因素、病原體特點及耐葯性等,為醫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學依據,開展醫院感染現患率調查、醫院感染病例的綜合性監測和醫院感染漏報率調查。
二、為及時掌握醫院感染發生情況、及時發現醫院感染暴發趨勢,開展醫院感染散發病例24小時報告制度,定期總結、分析,並報告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
三、醫院感染管理科必須每月對監測資料進行匯總、分析,每季度向院長、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書面匯報,向全院醫務人員反饋,監測資料應妥善保存。特殊情況及時匯報和反饋。
四、醫院應每年對監測資料進行評估。
五、根據本院的特點有計劃地開展目標性監測,並定期總結、分析、反饋,對其效果進行評價及提出改進措施;監測結束,應有終結報告。
六、根據醫院的耐葯特點有選擇的開展醫院感染耐葯菌的監測,並定期總結、分析、反饋,對其效果進行評價及提出改進措施;監測結束,應有終結報告。
七、當發現醫院感染暴發趨勢時按我院《醫院感染暴發報告與控制制度》中的流程進行處理。
醫院感染病例登記報告制度
一、各臨床科室必須對住院病人開展醫院感染病例感染監測,以掌握我院醫院感染發病特點,為我院醫院感染控制提供科學依據。
二、醫院感染病例由臨床主管醫生按照《醫院感染診斷標准》進行初步診斷,並及時進行病原微生物檢測。
三、感染日期的確定是以出現症狀的日期或實驗室出現陽性證據(收集標本的日期)的日期認定。
四、明確診斷後,由經治醫生認真填報「醫院感染病例報告卡」,並於24小時內報告醫院感染管理科。
五、確診為傳染病的醫院感染病例,尚需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報告。
六、對疑似醫院感染的診斷,主管醫生報告科主任,會同該科「醫院感染管理小組」一同討論,並作進一步的分析及檢查,作好討論記錄,討論後能確定的按本制度第四條的規定進行報告。
七、小組討論尚不能認定的,須將該病員的全部資料及討論的結果報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由委員會研究、分析,最後認定或否定。
八、在本科室建立的「感染病例登記本」上登記感染病人的信息。
九、對所經治的病人,如在相對較集中的時間內出現較相同的感染,除了向本科室負責人及時報告外,還應及時向感染管理科進行報告,共同查找感染原因,避免發生醫院感染的暴發或流行。
『肆』 血液透析病例信息報送制度
院內感染管理制度
醫院內感染管理是醫院管理的重要內容。為使醫院病人、工作人員和社會人群不受環境有害因素的傷害,提高醫療效果,保護人民群眾健康,加強醫院感染管理工作。特作規定如下:
(一) 感染管理的組織機構
1、 醫院內感染管理委員會:醫院內感染管理委員會是以降低醫院內感染的發生為目標的行政管理和業務監督機構。它的主要任務是實施感染控制和管理計劃。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主任由業務副院長兼任,其他成員為有關學科的科主任組成。
2、 醫院內感染管理辦公室:是醫院內感染管理委員會領導下的,直屬醫務部領導的專職機構。
3、 臨床科室院內感染管理小組:組長為各科室主任兼任,另外有一名監控醫師和監控護士。
4、 醫院內感染管理監控員:一般由個科住院總醫師和護士長擔任,也可指定專人管理。
(二) 各級感染管理組織職責
1、 醫院內感染管理委員會職責
①、 根據上級有關規定,指定全院控制醫院感染規劃及各項管理制度,並組織實施。
②、 對醫院感染的重大問題及時進行討論和決策。
③、 根據《綜合醫院建築規范》要求,以及預防醫院感染和衛生學的標准,對醫院的改建、擴建和新建,提出審定意見。
④、 對醫院感染管理科(辦公室)工作進行審定和考評。
⑤、 半年召開一次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議,研究、協調和解決醫院有關醫院感染管理方面的重大事項;遇有緊急問題隨時召開。
2、 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職責
① 擬定全院醫院感染管理工作計劃和階段性計劃,經醫院感染管理委員會批准後,具體組織實施。
② 監督全院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執行情況,定期分析,反饋。
③ 組織醫院感染管理宣傳教育及各級人員的培訓,定期考評。
④ 開展醫院感染檢測,並分析醫院感染的各種檢測資料,及時向全院反饋,按要求上報。
⑤ 組織擬定有關全院抗菌葯物合理應用的規章制度,並監督實施。
⑥ 對醫院發生的醫院感染流行進行調查分析,提出控制措施,組織實施,並及時上報。
⑦ 對消毒葯械、一次性使用無菌醫療衛生用品的購入進行質量審核,對其貯存、使用及用後處理進行監督管理。
⑧ 對本院環境污染、消毒葯械效能進行檢測,提出考評意見。
⑨ 協調各部門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業務技術指導。
⑩ 開展醫院感染的專題研究。
3、 臨床科室醫院感染管理小組職責
①、 制定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規章制度。
②、 監督檢查本科室醫院感染管理的各項工作,對醫院感染可疑病例,可能存在感染的環節進行檢測;可能針對性進行目標檢測,採取有效措施,降低本科室醫院感染發病率。
③、 對醫院感染散發性病例按要求登記報告;對法定傳染病要根據我國《傳染病防治法》要求報告。
④、 對流行、爆發病例應立即向醫院感染管理科報告。
⑤、 按要求對疑似或確診醫院感染病例留取臨床標本,及時送病原學和葯敏試驗。
⑥、 監督檢查本科室抗菌葯物使用情況。
⑦、 組織和參加醫院感染的培訓。
⑧、 嚴格監督執行無菌操作技術、消毒隔離制度,切實做好對衛生員、配膳員、陪住、探視者的衛生血管理。
4、 科室院內感染管理監控員職責
①、 在醫務部領導下,在醫院感染管理辦公室的指導下,做好本科室院內感染管理制度的落實。
②、 負責醫院內感染的日常檢測,結合本科室實際採用有效的消毒滅菌方法並對醫務人員(包括護士、清潔工)進行有關控制醫院內感染的消毒、滅菌、隔離等教育工作、督促檢查本科室工作人員,認真執行消毒、滅菌、無菌操作和隔離技術等規章制度的落實。
③、 及時發現患者中發生的醫院感染
『伍』 怎樣做上下班遲到早退整改措施 qc主題ppt實例
管理類的成果可以看一下「國優成果」淘寶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