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鬧整治
Ⅰ 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發文治理「校鬧」,都有哪些具體的實施措施
在8月20日教育部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發布了《關於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制 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意見》。
《意見》提到,依法懲處「校鬧」人員,嚴厲打擊故意傷害他人或者故意損毀公私財物;跟蹤、糾纏學校相關負責人,侮辱、恐嚇教職工、學生等八種「校鬧」的犯罪行為。
這一系列的措施,具體規定了什麼行為屬於」校鬧「,更是對於這類行為的處置給出了具體的措施,這會讓學校在以後的」校鬧「行為處置中有法可依,也會給學校能能夠妥善處理類似事件,還給學校一個安靜、文明的校園環境。
Ⅱ 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發文治理「校鬧」,「校鬧」的存在給學校增加了哪些責任和壓力
說到校鬧,就想起曾經發生在自己身邊的事情。記得我們鄰村曾經有一個女孩子,在縣城上高中的時候,有一天夜裡和同學出去喝酒,晚上回到宿舍以後休息,第二天早上同學們發現她已經沒有了呼吸。
3、嚴重影響了校園的文明環境
學校是什麼地方?學校是學生學習成長的地方,是老師教書育人的地方,在這里我們只有文明康康,積極向上。然而」校鬧「卻破壞和文明的校園,影響了校園的風氣。
學校在這方面的責任和壓力很大,這個治理」校鬧「的規定會及時解決這些問題。
Ⅲ 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發文治理「校鬧」,「校鬧」能夠橫行校園的原因是什麼
教育部五部門聯合發布《關於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制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意見有了具體的規定,是非常及時的。
過去「校鬧」,一些人,還利用各種借口,到學校大吵大鬧,嚴重干擾教學秩序,一些人以鬧取利,利用各種方式到學校鬧事。學校賠也得賠,不賠也得賠,為了避免不必要的干擾,學校不得不低頭,多賠錢 ,花錢買平安,少數人,以鬧得利,卻不受任何處罰。
《意見》明確規定,任何組織的個人,也不得非法干涉糾紛處理,注意學校與安全,事故糾紛引發的訴訟,人民法院要依法審判。杜絕,片面加重學校賠償的情形。如果一旦發生「校鬧」行為,公安機關要及時出警,依法制止;,對於實施「校鬧」的行為,造成他人人身傷害或者財產損失的,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者,要按照治安管理法處罰的規定予以懲處。
,
Ⅳ 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發文治理「校鬧」,為何長久以來人們對「校鬧」束手無策
8月20日,教育部召開2019年首場金秋新聞發布會,介紹《教育部五部門關於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制維護學校教學秩序的意見》。教育部政策法規司司長,鄧傳准在會上指出,要以保險機制為核心建立多元化損害賠償機制,禁止不顧法律原則得「花錢買平安行為」。
過去,由於沒有明確的管理和懲處辦法,即使「校鬧」肆無忌憚,在學校公開尋釁滋事,毆打他人,甚至傷人的惡性事件。學校對一些人提出的無理要求,只能息事寧人,花錢買平安,對破壞學校的教學正常秩序的行為,沒辦法進行管理和懲處,犯罪分子得不到懲處,如今這些《意見》具體細化,是非常及時,也是非常重要的,學校可以根據《意見》,對破壞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有法可依,依法辦事。
Ⅳ 班主任費漲到每月400元,很多老師都爭著當班主任,真的是這樣嗎
開什麼玩笑?每月400元就都想當班主任了?
實話說,我們這里班主任費比這個高一倍。去年,縣上出台了一系列提高教師待遇的政策,其中班主任費大幅度提高,小學700,初中800,高中900,就這樣仍然沒有多少人願意當班主任。
要想改變這樣的現狀,不僅僅是要提高班主任的待遇,還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大功夫:
第一、盡可能減少,簡化班主任工作的內容和流程,去掉一切不必要的多餘的附帶工作。讓班主任有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投入到班級管理和學生教育上。
第二、大力營造良好的教育生態環境,最大化的保障班主任的合法權益,大力整治校鬧現象,營造一個和諧寬松的校園環境。
第三、加強正面激勵和引導,大力促進班主任專業化成長。從精神、物質、評價和專業4個維度,來提高班主任的獲得感和成就感。
Ⅵ 五部發文治理「校鬧」,面對校鬧,校方「花錢買平安」的做法都有哪些後患
最近教育部五部門,共同發布《關於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制,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意見》,明確了八種校鬧行為,要求建立多部門協調配合的工作機制,依法處理學校安全事故糾紛,依法打擊「校鬧」行為,為學校辦學安全托底。
要積極主動,按標准依法確定賠償金額,予以賠償,絕不推卸責任,拖延不辦。不屬於學校責任者,要澄清事實,及時說明,任何組織和個人沒有權力,非法干涉糾紛處理。堅決杜絕「花錢買平安」,「大鬧大賠」,「小鬧小賠」的,無原則讓步 ,堅決依法辦事,妥善處理「校鬧」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