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整治常規

整治常規

發布時間: 2021-02-06 15:02:34

⑴ 如何治理五亂

抓「城來鄉清潔工程源」不能做表面文章,搞突擊應付檢查;各部門要端正認識,加強領導,要進一步增強責任意識,改進工作方法;杜絕職責不分、推諉扯皮、監管不到位的現象;要科學合理規劃,合理安排,長效管理;要狠抓面上的綜合治理和點上的常規管理;各職能部門要調整力量,通力合作,落實責任,力求責任到人、責任到街。

⑵ 在"十大整治"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一是學習上靜不下心。在政治理論學習方面,部分黨員幹部缺乏主動性,滿足於一般了解和應付上面的考核。 由於平時政治理論不扎實,對上面的政策理解不透徹,與工作聯系結合不緊密,上級政策很難在群眾中得到有 效地宣傳和貫徹。有時在做群眾工作中甚至出現了理屈詞窮的局面,工作中很難說服群眾,讓群眾理解上級意 圖,支持和配合市裡的中心工作。在業務學習方面,不少同志滿足於日常工作任務的完成,習慣於按常規辦事,習慣於按經驗辦事,缺乏鑽研精神,缺乏創新意識,工 作難以打開新局面。
二是工作上沉不下身。一些黨 員幹部習慣於在辦公室開展工作,習慣於用電話指揮工作,特別是一些鎮(街道)幹部,缺乏深入基層、深入 群眾的工作意識。有時下村只在面上走一走,到村幹部那裡談一談,而直接到農戶,訪貧問苦就更少,對基層 群眾提出的問題,也是能推則推,不能一抓到底。部分黨員領導幹部,對上級布置的任務和自己分管的工作, 習慣於用會議去貫徹,用會議去落實,而直接到一線了 解督查的比較少。有些工作上的會議自己覺得不是很重 要,請人代會現象也比較多。有的幹部把許多精力化在 了接待、應酬上了。
三是原則面前拉不下臉。有許多領導幹部習慣於聽好 話,看好臉,喜歡報喜不報憂,自己在原則問題上比較 圓滑。對部下存在的問題該提醒該批評也沒有嚴肅地提 出來,怕得罪人,怕在民主測評中失選票。對上面的規 定,自己遵守還可以,但去大膽批評別人就覺得比較為難。在有的問題上不講規矩,講人情,不講原則,講感 情。在同事之間、在民主生活會上自我批評很有一套, 批評別人不痛不癢,表現出一種潔身自好,事不關已, 對事業對同志不負責任的處事態度。
四是名利面前吃不了「虧」。有的幹部對名利看得很 重,職位上、待遇上,不比成績,比資歷,不比貢獻, 比級別。平時工作不用心,認為年頭到了就該提拔,同 事提職,他就應該有份,否則,組織上就虧待他了。從 政府部門到黨群部門工作就認為不重用,從街道調到鎮 里工作就感到沒有面子,不提拔就不想去,在任職上與組織討價還價,斤斤計較。

⑶ 幼兒園常規差該如何整治

多表揚好的幼兒 還可以食物 貼紙等獎勵他們 然後乘機做規矩或讓幼兒乖乖的就好。千萬不能 凶但是可以嚴肅 對不聽話的要嚴肅的指導 等他聽話了再進行下一個活動 多用誇張的語言表情動作 這樣他們轉移注意力圍著你 習慣養成後 孩兒們全都聽你的了 加油 別氣餒啊

⑷ 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是什麼意思

是相對於日常的、常規性的安全檢查而言的,「專項」就是專門針對某一項目或某一領域進行,例如「打非治違」專項,「木材加工業」專項,「水上交通」專項,等等。
「整治」就是整改、治理,一般由上級部門下發專門文件,下級部門召開專題會議、制定工作方案、按照方案開展專項檢查和整治,然後再向上級部門提交專項整治報告。

⑸ 環境現狀評價的惡臭的常規治理技術

從最初的擴散稀釋、水洗,發展到傳統的吸附、焚燒、化學吸收,直至新興的生物脫臭、光催化氧化、臭氧氧化、等離子體分解等除臭技術,惡臭的治理不外乎是藉助於物理、化學、生物手段,或其聯合工藝,通過稀釋中和、吸收轉化或生物降解等過程,減輕或消除之。
惡臭的常規防治技術(如表1所示)各有其優勢和局限[3-11]。物理法只適宜處理低濃度、范圍小的惡臭,且成本較高;化學法除臭不持久,除臭設施投資和運行費用高;生物法雖成本低廉,效果好,但菌種的篩選培養較為困難,見效稍慢。
因此,應根據填埋場惡臭的特性、強度和除臭要求等,選用合適的治理技術,或採取聯合工藝,以最大程度地降低惡臭,減少污染。 我國城市生活垃圾年清運量約為1.4億噸,除了少部分焚燒、堆肥或回收利用外,其餘70%以上被運送到填埋場進行處置。垃圾在填埋場的存放、裝卸、平鋪、壓實等過程中,由於其中有機物的腐爛分解,不可避免將產生惡臭污染。
惡臭氣體按其組成可分成5類:①含硫化合物,如H2S、SO2、硫醇、硫醚等;②含氮化合物,如氨氣、胺類、醯胺、吲哚等;③鹵素及衍生物,如氯氣、鹵代烴等;④烴類及芳香烴;⑤含氧有機物,如醇、酚、醛、酮、有機酸等。
惡臭既會嚴重危害人類健康,又將產生二次污染,因此在填埋場的選址、運行和封場等過程中均應被單列考慮。特別是在填埋場運行過程中,因其產生量大、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等特點,近年來已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 環保工作雖然越來越重要,但中國的整個環保體系的運作流程和十幾年前相比並沒有什麼根本性的變化。
春節假期剛一結束,國家環保總局便連發兩道金牌,先是通報近期重大突發環境事件,接著在次日,環保總局又開始全面排查新建化工項目,少帥潘岳高調要求全力消除環境隱患、推行規劃環評、防止松花江事件重演。
在國家計劃委員會改名為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之前,跑環保口的記者,肯定不象今天這樣動輒便能發出頭條新聞。畢竟,在計劃經濟當道時,一紙命令直接就可以讓項目或停或死,根本無需採用環保測評這樣間接婉約的手段。
早有分析人士認為,隨著中央對地方經濟調控方式的改變,嚴格執行環保程序成為中央地方博弈時,中央政府組合拳中較有力的一個套路。
但環保風暴也有自己的問題要解決,那就是在保持其堅硬力度的同時,能否更加常規化程序化而不要演變成一場運動。
按照日本制度經濟學學者青木昌彥的理論,轉軌經濟中存在歷史的路徑依賴,簡而言之,在制度轉軌過程中,盡管出現了新的制度,但在新制度框架中,仍難免有相當一部份是由其經濟的歷史條件所規定下來的。
把這個理論放在屢屢颳起的環保風暴中來套,那就是環保工作雖然越來越重要,但中國的整個環保體系的運作流程和十幾年前相比並沒有什麼根本性的變化。
舉個例子,上個月,我去粵北山區采訪北江污染一事,當地的環保部門工作人員,也向我講述了他們的難處,作為山區縣,經濟落後,只能吸引一些被珠三角淘汰的污染型企業,於是,地方財政來自於這些污染企業所帶來的收入,而地方環保人員的工資又全部由地方財政解決。由於制度設計存在缺陷,受多方因素左右,環保工作的艱巨重擔,又只好落在了輕飄飄的官員自身道德建設上了。
多年以前,我也曾以企業代表的身份參與過項目落地工作,因為投資上億,便有來自中央的環保官員拿來材料讓我們去填,我記得其中有一份材料叫做《當地居民對此項目的意見調查》,大概有一百多份,我們轉手把這些問卷塞給了當地的官員。為了吸引投資,官員自己就把問卷搞定了,所以,在這些卷子裡面,你當然看不到,有誰會不知好歹地懷疑項目可能會造成的污染。
其實這種境況絕非環保部門一家所遇到的。我曾做過一個檢察改革的調查,許多檢察官向我抱怨,由於檢察機關的經費依靠地方財政負擔,於是司法機關仰人鼻息的事就在所難免。甚至在各級檢察院的人員錄用上,省檢的話語權還比不上該市人事局。
在去年,最高人民檢察院提出一個思路,希望效仿海關,將各級檢察機關的經費轉由省級甚至中央財政支付,但這僅是一廂情願,至今沒有見到有什麼實質性的進展。
倘若由於制度設計的漏洞,使得司法獨立都遇到這么多的阻礙,那麼,對地方環保機關能否自覺自願地貫徹中央的意圖,我們當然也有理由抱懷疑態度。
水環境質量評價分級及程序
我國的環境質量評價工作起步較晚,但近幾年來進步很快。特別是國家環保總局於1993年發布了《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中華人民共和同環境保護行業標准,1U/T2.1—2.3—93),從技術和方法上對我國環境質量評價進行了系統的規定,環境質量評價工作逐步走上正軌。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