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污治理推進
海洋不僅是天然寶庫,也為大量運輸貨物提供最經濟的途徑。海上運輸是各國人民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天然的交通大道,隨著工業技術極大發展以及人口的快速增長,海上貨運量逐年大幅度增長,船舶的噸位和尺度也在不斷地增加。但隨之而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引起我們的重視,即海洋污染問題。船舶在營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直接或間接地把一些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以致產生了損害資源,危害人類健康,妨礙包括漁業資源在內的各種海洋活動,造成了海洋污染。船舶造成的污染有以下幾個特徵:
(一)船舶污染物質的多樣性。船舶排放的物質有油類、毒性有害物質、船舶垃圾、船上生活廢水、噪音等。其中主要的是油類物質,來自船舶任意或意外排放。
(二)船舶污染具有流動性,無國界性。海水的流動性、船舶的移動性決定了由船舶進入海洋的污染物不可能局限在或固定在某一點而靜止不動。一次污染可能會波及多個國家,給污染的治理造成諸多不便。
(三)船舶污染是一種特殊的海上侵權行為,屬於環境侵權行為。污染物質進入海洋是由於人為因素而不是自然因素,也就是說污染行為在主觀上表現為人的故意或過失(如洗艙污水、機艙污水未經處理排入海洋)。在這種侵權行為關系中,與船舶污染有關的人為侵權人,包括船舶所有人、經營人、承租人和對環境污染事件負有直接責任的人員;污染受害人為沿海國家、當地政府、居民、漁民和企業。
(四)船舶污染危害性強,范圍廣。船舶污染使海洋水質受到損害,海洋生物的棲息環境遭到破壞,嚴重影響海洋本身的調整功能,給海洋生態環境、海洋生物資源、海洋漁業生產等帶來嚴重危害,從而影響到全球生態平衡,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環境。
對於船舶污染的治理,應採取以下措施:
(一)加強我國船舶污染防治立法,建立和完善我國的海洋環境法體系,堅持船舶污染防治立法和我國整個環境法律體系(特別是海洋環境法律體系)的統一性,正確處理船舶污染防治立法與相關海洋環境法的共性和特性關系,堅持在全面系統審查現有船舶污染防治立法的基礎上進行必要的修改和補充,將重點立法與一般立法結合起來,完善海上船舶污染防治立法的同時制定全國性的內陸水域船舶污染防治法規。在加強國內船舶污染防治立法的同時,學習和借鑒外國船舶污染防治立法的先進經驗和行之有效的管理辦法,採用各國通行的船舶污染防治和海洋環境保護制度與措施,並根據實際需要,盡可能地參加有關公約,應盡力與國際接軌,將國際公約具體化、國內化。國際條約是現代國際法的重要表現形式,在國際關系中,國家依國際條約承擔了國際義務,就有責任使其國內法與其國際義務保持一致,因此,依據有關國際公約對海洋環境保護法做出修訂是完全必要的。21世紀是海洋事業大發展的時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戰略的高度,重視海洋、善待海洋。修訂法的實施,不僅完善了我國在海洋環境保護方面的立法,而且對強化海洋環境管理、進一步保護和改善海洋環境,保護生態平衡,促進我國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起重要作用。
(二)進一步提高海洋環境保護意識,盡量減少或避免人為因素造成的污染。針對操作性船舶污染,加強宣傳教育,使廣大船員充分認識污染海域的危害性,幫助他們了解防止污染、保護海洋環境的重大意義,增強防污意識。加大處罰力度,對違章操作帶來嚴重污染或屢教不改的船舶,對其採取處罰措施,加強對水域污染情況的監督檢查,努力將海域污染降到最低限度。嚴格貫徹落實有關防止船舶污染的法律法規,並根據有關國際公約的要求,提高管理標准,改善船舶防污設備的配置,使船舶具有較強的處理廢棄物的能力。各類船舶均應按規定裝備油水分離裝置,港口建設含油污水接收處理設施和應急器材。同時要加大輿論宣傳力度,增強全民環境保護意識,激發民眾對海洋環境保護工作參與熱情,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爭取社會各界對海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注與支持,只有思想上引起重視,才是徹底根除海洋污染的最有效的前提。
② 如何治理污染場地
目前國家對土壤地下水的環境管理以事前預防為主。目前,雖然環評制度和排污許可證制度對建設項目預防土壤地下水污染有一定的要求,但預防措施大多有一定的有效期,過期則可能失效。
因此,在國內污染場地責任機制的缺乏讓生產者不僅沒有主動防污治污的積極性,還在偷偷關停污染防治設施造成污染損害後以「環評通過」、「已安裝治理設施」等說辭逃避責任。
相比國內污染者可以輕易逃脫罪責,「美國的環境法律規定業主必須為污染造成的損失負全部責任,追責也很嚴格。因此業主時刻小心,盡量不造成污染,一旦發現污染立即向環保部門匯報,並積極採取措施進行處理處置。」輕工業環境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楊蘇才認為,美國污染場地環境管理的制度設計比較合理,責任主體較為明確。
AECOM中國區棕地治理與再開發總監彭勇也表示,在美國,大氣、水、土壤、固廢環境管理是緊密聯系的一個整體,土壤和地下水沒有什麼「特殊待遇」,工廠在日常生產經營中「循規蹈矩」做好化學物質的管理和廢物處理排放,管好水、氣的同時自然也就防止了地下的污染。調查修復程序可以在三種情況下啟動,一是化學品泄漏或發生污染事故,二是生產場地污染導致場地外污染,三是工廠所有權、生產性質發生重大變化。
「除敏感水源地、潛在重大污染源等外,美國法律通常不強制要求運行的工廠進行日常土壤和地下水環境監測。但由於污染修復責任界定明確,污染責任人無法逃脫,而且污染發生後拖延越久,污染擴散影響帶來的風險和責任越大,因此責任方會嚴格管理,避免污染發生,並定期審核檢查,一旦發現污染便會及時採取行動。」彭勇如是說。
此外,據ESD China和中環循(北京)環境技術中心董事總經理龔宇陽介紹,撥打美國政府設立的熱線電話,報告污染或疑似污染也是啟動場地污染初步調查的常見途徑。
「對於尚未擴散到廠區外的地下水污染,業主的靈活性相對大一點,可能會傾向於採取一些相對經濟的修復方案,或只是阻止污染進一步擴散。」北京宜為凱姆環境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單暉峰介紹,美國的一些大型工業企業因為內設環境部門,所以往往會自行管理修復工程項目,其他公司則委託專業公司管理。
專家指出,美國污染場地環境管理雖然是以事後管理為主,卻起到了很好的預防作用。
③ 海洋污染的污染治理
對海洋污染問題的對策建議:
(1)加強執法力度,真正做到「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加強對政府環保職能部門的執法監督,克服地方保護主義,要求地方各級政府必須將環保工作提到議事日程上來。
(2)加強對船舶及鑽井、採油平台的防污管理。首先應對船舶及鑽井、採油平台所有人的管理者進行防污教育,增強其防污意識,提高除污救災技能。作業者應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確保污水處理設備始終處於良好工作狀態,嚴把除污化學試劑的質量關,嚴禁使用有毒的化學試劑除污。
(3)各地漁政部門、港監防污部門應全面了解本轄區內的水域污染狀況。對污染源、地理環境、水文狀況、生物資源狀況等了解清楚,根據所了解的情況作出防污規劃,當好政府的參謀,一旦發生污染事故可根據所了解的情況以最快的速度制定出最好的減災方案。
(4)防止、減輕和控制海上養殖污染。我國海水養殖主要位於水交換能力較差的淺海灘塗和內灣水域,養殖自身污染已引起局部水域環境惡化。今後,應建立海上養殖區環境管理制度和標准,編制海域養殖區域規劃,合理控制海域養殖密度和面積,建立各種清潔養殖模式,控制養殖業葯物投放,通過實施各種養殖水域的生態修復工程和示範,改善被污染和正在被污染的水產養殖環境,減輕或控制海域養殖業引起的海域環境污染。
(5)防止和控制海上傾廢污染。嚴格管理和控制向海洋傾倒廢棄物,禁止向海上傾倒放射性廢物和有害物質。制定海上船舶溢油和有毒化學品泄漏應急計劃,制定港口環境污染事故應急計劃,建立應急響應系統,防止、減少突發性污染事故發生。政府部門要加大對重污染企業的打擊力度,加強宣傳科學的企業發展觀,為推進海洋健康發展打下基礎。
(6)國家應積極引導地方政府、居民、企業和民間組織等社會各界力量積極參與和改變修復海洋環境,為我國海洋健康發展和諧發展提供良好的社會環境。在治理中鼓勵大家在自家周圍和工廠區種植植物,擴大綠化面積,保持良好的水土環境,建立人造海灘、人造海岸、人造海洋植物生長帶,改善海洋生物的生存環境。
④ 防止海洋污染的措施有哪些
1、防止、減輕和控制海上養殖污染
海水養殖主要位於水交換能力較差的淺海灘塗和內灣水域,養殖自身污染已引起局部水域環境惡化。
建立海上養殖區環境管理制度和標准,編制海域養殖區域規劃,合理控制海域養殖密度和面積,建立各種清潔養殖模式,控制養殖業葯物投放,通過實施各種養殖水域的生態修復工程和示範,改善被污染和正在被污染的水產養殖環境,減輕或控制海域養殖業引起的海域環境污染。
2、防止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
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沿海城市發展迅速,對沿岸海域環境壓力加劇。對此,中國政府採取有力措施防止、減輕和控制沿海城市污染沿岸海域環境,調整不合理的城鎮規劃,加強城鎮綠化和城鎮沿岸海防林建設,保護濱海濕地。
加快沿海城鎮污水收集管網和生活污水處理設施的建設,增加城鎮污水收集和處理能力,提高城鎮污水處理設施脫氮和脫磷能力,沿海城市環境污染防治能力進一步加強。
3、防止、減輕和控制沿海農業污染物污染海域環境
一些沿海省、市結合生態省、生態市建設,積極發展生態農業,控制土壤侵蝕,綜合應用減少化肥、農葯徑流的技術體系,減少農業面源污染負荷。
嚴格控制環境敏感海域的陸地匯水區畜禽養殖密度、規模,建立養殖場集中控制區,規范畜禽養殖場管理,有效處理養殖場污染物,嚴格執行廢物排放標准並限期達標。
(4)防污治理推進擴展閱讀:
隨著社會發展,海洋污染問題日趨嚴重,已經成為「一個影響到世界各大洋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海洋污染不僅破壞海洋生態景觀,造成視覺污染,還可能威脅航行安全,造成重大經濟損失,甚至影響海洋生態系統健康及人類健康安全。
各個國家應高度重視海洋環境污染的防治工作,採取一切措施防止、減輕和控制陸上活動和海上活動對海洋環境的污染損害。
⑤ 大氣污染 防污治污 政府 企業 個人該怎麼做
市政部門屬於國家政府機構,具有公共屬性以及為人民服務的基本職能。對於如今世界性難題之一的空氣污染問題,市政部門作為市政環境的維護者,有責任更有義務為空氣環境問題做些事情,以保證市區居民的正常呼吸。
市區污染多數由於機動車尾氣排放所造成的,機動車尾氣會向外釋放大量的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污染性氣體,這些氣體有刺激性氣味,對人體的傷害都是非
常大的,市區空氣質量的維護是市政部門職能之一,針對日益惡化的空氣污染問題,政府公共部門應當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建立起空氣污染緩解體制,倡導市民
環保出行,減少自駕出行的次數,提倡乘坐公交地鐵上下班,實行私家車單雙號出行政策;二、種植綠色環保性植物,植物對空氣中粉塵、有毒性氣體的吸收能力極
強,有些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吸收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氮的能力,同時釋放人類呼吸所需的氧氣,因此能夠起到凈化空氣的功效,在道路兩旁種植有凈化
空氣能力的花草樹木能夠幫助市區減緩空氣污染程度。三、對周邊企業實施強制性排污規范,嚴格要求企業禁止向高空中直接排放污染性氣體,應當使用科學的方法
進行凈化,對於高耗能企業,要求誰污染誰治理,從而在根本切斷污染源,還城市一個清新的空氣環境。
面對空氣質量日益惡化的今天,政府公共管理部門有責任和義務擔當起主要角色,規范市場開發,正確引導企業和個人向著低污染、高質量生活邁進。
還有其他的有空個人和企業的,你可以去那個E風機的空氣污染頻道看看,有挺多的。
希望能幫到你。
⑥ 某河流防污治理工程已正式啟動
【分析】 本題考查了分式方程的應用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應用,解題時,可把總工程量看版做「1」.此題權主要考查列分式方程(組)解應用題中的工程問題.分析題意,找到關鍵描述語,找到合適的等量關系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1)設乙隊需要x個月完成,則甲隊需要(x﹣5)個月完成,根據兩隊合作6個月完成求得x的值即可; 【解答】 (1) 設乙隊需要x個月完成 則甲隊需要(x-5)個月完成 根據題意得: [1/(x-5)]+(1/x)=1/6 解得: x=15 經檢驗x=15是原方程的根
⑦ 簡述我國土壤污染的現狀
土壤污染日益嚴重,致使大量農作物質量降低,甚至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對人類健康造成了極大威脅。造成土壤污染的原因有很多,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1、化肥和農葯不合理的使用
據統計,我國每年化肥的使用量已經超過4100萬噸,成為世界第一大化肥消費大國[2]。為了提高農產品的增收量,含磷、氮等化學肥料被大量運用,長期使用這些化學肥料,會破壞土壤結構,擾亂土壤內部營養成分的平衡,造成土壤結塊,土質變差,儲水功能降低等一系列問題。農產品的數量是大大提高了,但其質量卻令人擔憂。因為過量使用化肥會使一些農作物在生長過程中吸收過多硝酸鹽,動物或人體食進這些含硝酸鹽的農作物後,將影響體內氧氣的運輸,使其患病,嚴重時甚至死亡。
同樣,大量農葯的使用對土壤也造成了很大危害。大部分的農葯是有機農葯,其含有很多有害化學物質,如苯氧基鏈烷酸酯類農葯、多環芳烴、二惡英、鄰苯二甲酸酯等等。這些有害化學物質將近1/2會殘留在土壤中,隨著時間的推移,在生物、非生物以及陽光等共同作用下,有害化學物就成了土壤中的組成成分,種植在土壤上的農作物又從土壤中吸收有害物質,在植物根、莖、葉、果實和種子中積累,通過食物,人體和動物食用後就會引發各種疾病。
2、重金屬元素導致的土壤污染
農用化學物質的過度使用,工業污染的加劇,使得重金屬污染日益嚴重。土壤中的重金屬元素來源主要有三方面:隨固體廢棄物進入土壤的重金屬,隨著污水灌溉進入土壤的重金屬和隨著大氣沉降進入土壤的重金屬。固體廢棄物種類繁多,結構復雜,其中由工業和礦業產生的固體廢棄物污染最為嚴重。而固體廢棄物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屬,通過日曬雨淋等作用,重金屬就會被土壤吸收並擴散。生活污水,石油化工污水,工礦企業污水和城市混合污水是污水的四大來源,污水中含有大量的鉛、鉻、汞、銅等重金屬,污水的任意排放或處理不合理,都將導致污水中的重金屬元素轉移到土壤中,從而影響土質惡化。所有的這些重金屬污染物進入到土壤中後,因其移動性差,停滯的時間長,大部分的微生物難以對其分解,且其可以經過水、植物等介質最終危害到人類。
3、牲畜排泄物和生物殘體對土壤的污染
牲畜和人的糞便,以及屠宰產的廢物常常沒經過有效處理就直接排放到土壤中,其中的寄生蟲和病毒就會引起土壤和水的污染,有時還會使土壤中毒,變化土壤原本的正常狀態,有害土壤通過水和農作物最終又會危害到人類。
4、污水灌溉對土壤的污染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需要大量的水來對農作物進行灌溉。然而,水脈都是相連的,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一旦沒經過科學的處理就排放,使得大量的污水流到農田,被污水灌溉過的農作物就會帶有多種有害的物質,致使食用後的人類和動物生病。
5、大氣污染對土壤的污染
大氣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顆粒物等有害物質,經過各種化學物理反應,形成酸雨,酸雨進入到土壤中,使土壤酸化。冶金工業排放的金屬氧化物粉塵,則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塵形式進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廠為中心、半徑為2~3km范圍的點狀污染[3]。這將使土壤成分發生變化,影響土質性質,不利於植物的生長。
6、土壤侵蝕
土壤侵蝕主要包括荒漠化、沙塵暴與沙漠化。地球潰瘍症是對土地荒漠化的形象描述,自然環境中的水蝕、鹽漬化、石漠化等,使得地球的潰瘍症越發嚴重。例如我國的黃土高坡,其土壤成分主要是粉沙,粉沙的粘著力差,又易被水溶解,一旦遇到惡劣暴雨天氣,就會被水沖走,既不適合植被的生長,生物的生存,還會造成河床淤積,降低河流湖泊的蓄洪排澇能力。近幾年裡,我國多個城市沙塵暴出現率猛增,這與濫墾草原,過度砍伐樹木而引起的土壤風蝕密切相關。被風蝕侵害的土壤水土流失嚴重,植被生長困難,使得大部分土地不能被利用。
⑧ 防治水體污染的措施是什麼
(1)減少和消除污染物排放的廢水量。首先可採用改革工藝,減少甚至不排廢水,或者降低有毒廢水的毒性。其次重復利用廢水。盡量採用重復用水及循環用水系統,使廢水排放減至最少或將生產廢水經適當處理後循環利用。
如電鍍廢水閉路循環,高爐煤氣洗滌廢水經沉澱、冷卻後再用於洗滌。控制廢水中污染物濃度,回收有用產品。盡量使流失在廢水中的原料和產品與水分離,就地回收,這樣既可減少上產成本,又可降低廢水濃度。
(2)全面規劃,合理布局,進行區域性綜合治理。在制定區域規劃、城市建設規劃、工業區規劃時都要考慮水體污染問題,對可能出現的水體污染,要採取預防措施。
對水體污染源進行全面規劃和綜合治理。杜絕工業廢水和城市污水任意排放,規定標准。第四同行業廢水應集中處理,以減少污染源的數目,便於管理。最後有計劃治理已被污染的水體。
(3)加強監測管理,制定法律和控制標准。設立國家級、地方級的環境保護管理機構,執行有關環保法律和控制標准,協調和監督各部門和工廠保護環境、保護水源。頒布有關法規、制定保護水體、控制和管理水體污染的具體條例。
(8)防污治理推進擴展閱讀
對污染源的控制,通過有效控制和預防措施,使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量削減到最小量。
(1)
對工業污染源,最有效的控制方法是推行清潔生產。清潔生產是指資源能源利用量最小,污染排放量也最少的先進的生產工藝。清潔生產採用的主要技術路線有:改革原料選擇及產品設計,以無毒無害的原料和產品代替有毒有害的原料和產品;
改革生產工藝,減少對原料、水及能源的消耗;採用循環用水系統,減少廢水排放量;回收利用廢水中的有用成分,使廢水濃度降低等。清潔生產提倡對產品進行生命周期的分析及管理,而不是只強調末端處理。
(2) 對生活污染源,可以通過有效措施減少其排放量。如推廣使用節水用具,提高民眾節水意識,降低用水量,從而減少生活污水排放量。
(3) 對農業污染源,為了有效地控制面污染源,更必須從「防」做起。提倡農田的科學施肥和農葯的合理使用,可以大大減少農田中殘留的化肥和農葯,進而減少農田徑流中所含氮、磷和農葯的量。
⑨ 整治水污染你有什麼好建議(從政府,企業角度分析)
一、恢復毛澤東時代年年冬修河溝渠堰的傳統因為流水不腐或少腐。二、各級地方最高領導應作河道防污、查污、清污的帶頭人,並實行上下級或干群互相監管制度,對凡往水中投擲、傾倒拉圾的個人和單位施以重刑;對只喊口號,作表面文章,實際對直接或間接造成污染的人和事不聞不問,甚至自己就是水源污染的作案人的幹部,查處更應到位兌現,並以媒體公諸於眾。三、逐步減少城鄉水廁的建造和使用量,以紅頭文件形式反對把水廁與現代文明掛鉤,因當今中國的江河實際已成了十多億中國人的「下水道」和各種水生物難以繁衍和生長的屎尿河。四、限制化肥農葯的生產,因為它們與水源、耕地和農作物造成難以治理的循環污染,直接造成當代食品越來越沒味,越來越有害國人健康,醫療成本越來越高的原因,各地原生態被毀,原生態林木、竹類滅絕和瀕臨滅絕,原來的飛禽走獸、魚鱉蝦蟹百蟲銷聲匿跡亦在其中了。四、嚴打房地產為支柱產業的政策制定者和實施人,因搞所謂的房地「產業,」非但直接毀壞所在地的原始生態,而且抽幹了修建處及周邊涵養的地下水,還決定著增加千千萬萬的水廁將千千萬萬噸人糞尿注入江河。五、減少汽車的生產和消售量,因為污濁的空氣無疑會浸入江河。六、要為科學種田正名,逐步恢復農業生產完全使用天然肥料的經營傳統,各級各地農科所須會同農村曾經歷過無化肥農葯生產時代的老農可以先搞一些實驗基地,然後逐步推廣。期望中國人能盡快吃上有營養保健康有滋有味的真正的美食……
⑩ 長江水污染的治理措施
1、加快保護長江的立法工作.
2、制定水資源與環境保護規劃.
3、嚴格控製版工業廢水權的排放.
4、防止大氣污染,控制酸雨的形成.
5、做好防污的治理和宣傳工作.
額,我是初二的,下學期就學了,預習寫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