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環境整治
1. 城市的環境整治往往伴隨著很多普通人的失業,有兩全其美的辦法嗎
沒有,因為驅趕小商小販是為了保護門店商戶的利益,也就是保護當地居民的內利益。
我國容雖然城市發展越來越快,但歸根結底還是時間短,翻回三十年前,大多數地方還只是村。
那麼這些地方的商鋪其實歸屬都是當地村民,小商小販橫行不利於村民所擁有的商鋪逐年漲租。
這一類的村,雖然明著沒村莊,但實際上他們還都是一個村的,都這么認為,村裡的人在各個部門機關都有在職的,為什麼你應該也懂。
所以,大傢伙坐一塊說一下就是當地政策,名為城市環境整治,實際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自己家人的利益,自己村的利益,自己關系網的利益。
這種事情國家也沒法說,因為它確實有助於提高城市形象,雖然這樣做的初衷並不是這么想的,只是披著提高城市形象的外衣。
有些人可能會說,可以沿街修建簡易商鋪,可以蓋商場或者地下美食一條街,讓小商小販入駐,但講真的,不管蓋多少,受益的還是當地村民,外人不可能買得到,這就是現實。
2. 為什麼要對城市環境綜合整治進行總體分析
轉:治理城市環境污染的建議
改革開放以來,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增長和社會全面進步, 城市化進程加快。1978 年到2004 年, 城市數量由193 個增加到661 個, 建制鎮由2173 個增加到20312 個, 市鎮總人口由1.7 億人增加到5.4 億人, 佔全國總人口的比重由17.9%提高到41.8%。如此迅速的城市化, 必將對我國脆弱的生態環境構成更大的沖擊。巨大的人口壓力、日益緊缺的資源和環境質量的惡化, 已經成為城市發展的制約因素。隨著城市化模式在全球范圍的迅速發展, 城市作為一個特殊的生態系統, 在顯示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巨大推動作用的同時,也不斷出現了嚴重的環境問題。
一、存在的主要污染問題
一是城市水污染仍十分突出。隨著城市規模的擴大, 生活污水排放量迅速增長,1998 年首次超過工業廢水排放量。2001年, 全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00.7 億噸, 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為227.7 億噸, 其中生活污水COD 排放量比上年增長8%, 而同期工業廢水COD 排放量則減少13.8%。目前, 全國城市污水處理率只有34.3%。城市河道成了納污溝。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使城市水環境惡化, 七大流域城市河段都形成明顯污染帶,還有一些城市的飲用水源也受到污染。
二是以北方城市顆粒物和南方城市酸雨為特徵的城市大氣污染依然比較嚴重。全國城市居民燃氣普及率只有60.2%, 相當多的城市仍以煤炭為主要民用燃料, 大量燃煤造成煤煙型污染, 二氧化硫濃度年均值達不到國家二級標準的城市佔21%。許多城市受到酸雨侵害, 城市裸露地面多、建築施工現場管理不規范、渣土垃圾粗放收運使得城市空氣中顆粒物常年居高不下。在全國重點監測的338 個城市中,63.5%的城市達不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准。
三是生活垃圾未得到妥善處置, 嚴重影響地表水、地下水的環境質量。全國城市生活垃圾年清運量約1.18 億噸, 僅有60%得到不同程度的處理處置, 每年有7900 萬噸生活垃圾簡易填埋或露天堆放在城市郊區、江河沿岸, 破壞城市( 特別是城鄉結合部) 的自然景觀。另外, 各城市第三產業、居民生活產生的各類廢物都是混合收集的,醫療垃圾等特殊廢物多沒有專門的集中處理設施, 普通生活垃圾的處理或堆放, 成為傳播疾病和污染環境的隱患。
四是大城市機動車尾氣污染越來越突出。我國已成為世界汽車第四大生產國和第三大消費國, 2004 年汽車保有量達到2742 萬輛。近幾年, 雖然採取了淘汰含鉛汽油、限制汽油中其他有害物質含量、新車採用電噴加三元催化、出台新的排放標准等措施, 單車污染物排放量有所減少。但由於機動車數量上漲很快, 污染物排放總量仍在增加。北京、上海、廣州、武漢、鄭州、沈陽等城市氮氧化物污染較重, 交通干線兩側一氧化碳嚴重超標, 部分城市的大氣污染類型已經由煤煙型轉變為復合型。此外,道路增長與車輛增長不匹配, 現代化交通管理手段不足, 機動車行駛常處怠速狀況,也是造成機動車污染加劇的重要原因。
五是雜訊污染已成為影響城市居民生活質量的重要環境問題。交通、社會生活、建築施工是主要的雜訊污染源, 目前, 交通對城市雜訊污染佔70- 80%。在開展交通雜訊監測的214 個城市中, 31.3%的城市處於中度或較重污染水平。在開展區域環境雜訊監測的176 個城市中, 55.6%的城市處於中度或較重污染水平。一些城市在建設高架路橋改善交通狀況時, 卻往往未能很好解決高架路兩側的降噪隔聲問題, 交通干線兩側居民生活受到很大影響。
除此之外, 城市綠化、城市人口等方面因素也是城市環境面臨的重大問題, 城市生態失衡問題不斷嚴重, 「城市熱島」、「城市荒漠」等問題突出。同時, 城市自然生態系統的退化, 加劇了資源環境供給和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矛盾。這些城市環境問題不解決, 將嚴重製約城市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
二、解決城市污染的主要建議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要從最大限度地發揮城市整體功能出發, 運用綜合的對策、措施來整治、保護和塑造城市環境, 以達到保護和改善環境質量的目的。採取行政的、法律的、經濟的和科學技術的多方面措施, 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 防止環境污染和破壞,以求保持生態平衡, 擴大有用自然資源的再生產, 保障人類社會的發展, 以協調經濟建設、城鄉建設和環境建設之間的關系,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1、合理規劃, 完善城市功能。遵循生態規律, 從城市環境容量和資源保證能力出發, 制定和實施城市總體規劃, 合理確定城市規模和發展方向, 調整城市產業結構和空間布局, 逐步解決城市功能區混雜問題,加快城市環境基礎設施建設, 改善城市生態環境。
2、治理城市水污染。所有城市都要制定改善水質的計劃, 重點保護城市飲用水源。20 萬人口以上城市要建立水源地水質旬報制度, 環保重點城市要實施生活飲用水源水環境質量報告制度。採用截污、治污、清淤、保證城市河湖用水、加快水體交換、維護城市濕地等措施, 使城市地表水按功能達標。綜合運用價格、行政、科技和工程措施, 推行城市節水、污水處理及其資源化, 創建節水型城市。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量, 嚴禁超采地下水。
3、治理城市大氣污染。提高城市清潔能源比例, 改善能源結構, 大中城市要建設高污染燃料禁燃區, 在人口稠密的市區逐步取消直接燃用原煤。促進西氣東輸沿線城市積極利用天然氣。加快城市供熱、供氣能力建設。禁止在城市的近郊區內新建燃煤電廠和其它嚴重污染大氣環境的企業。大力發展公共交通, 鼓勵開發和使用清潔燃料車輛, 逐步提高並嚴格執行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准。大中城市以及城市群地區要綜合控制城市大氣污染物的相互影響。按照生態要求進行綠化、美化、硬化, 加強建築施工及道路運輸環境管理, 有效控制城市揚塵。建立城市空氣質量日報和重點城市空氣質量預報制度。
4、治理城市垃圾污染。加快城市生活垃圾處理及綜合利用、危險廢物安全處置等城市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垃圾分類收集、儲運和處理系統, 在優先進行垃圾、固體廢物的減量化和資源化的基礎上, 推行垃圾無害化與危險廢棄物集中安全處置。建立廢舊電池回收處理體系。20 萬人口以上的城市醫療廢物必須全部實現安全處置,鼓勵醫療廢物集中處置。
5、治理城市雜訊污染。加強對建築施工、工業生產和社會生活雜訊的監督管理。限制機動車、火車市區鳴笛, 對造成敏感建築物聲環境超標的交通重負荷路段, 採取降噪措施, 控制交通雜訊污染。
6、做好重點城市環境保護工作。綜合考慮城市規模、性質、區域分布和環境狀況等因素, 把國家環境保護重點城市擴大到113 個, 加大環境綜合整治力度。繼續開展創建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活動, 提升模範城市的可持續發展綜合能力。完善公眾、社區和媒體參與城市環境管理的機制, 建立城市環境污染應急響應系統。
3.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規劃的內容主要包括哪些
綜合考慮一個城市的人口、資源、能源、環境的 相互影響而制訂的環境污染綜合整治目標和措施。 城市環境規劃的對象主要是大氣、水、雜訊、固體廢 棄物和綠化等5個方面。
規劃的內容主要包括:
① 城市環境質量的目標,通常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 物、總懸浮顆粒物等大氣環境質量指標;飲用水源水 質達標率、城市地表水中化學需氧量(COD)、氨氮、 溶解氧等水環境質量指標;區域環境雜訊、交通干線 雜訊等聲環境質量指標。可以根據城市的特點,增 減環境質量指標。②城市環境污染控制的目標和措 施,目的是保障環境質量目標得以實現。通常包括 煙塵控制區覆蓋率、工藝尾氣達標率、汽車尾氣達標 率、工業廢水處理率、工業廢水處理達標率、工業固 體廢物綜合利用率、工業固體廢物處理處置率等工 業污染控制指標的目標和措施,以及城市污水處理 率、城市雜訊控制區覆蓋率、城市固體廢物無害化處 理處置率等城市生活污染控制指標的目標和措施。
③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的指標和措施,通常包括 城市氣化率、民用型煤普及率、生活垃圾清運率、人 均綠地面積等指標的目標和措施。上述內容應納入 到一個整體系統進行多目標的分析、評價和決策中, 從而提出耦合社會-經濟-環境協調發展的城市環境 綜合整治規劃方案。
4. 如何治理城市環境
城鎮化發展,是將城鎮建築分布在農田之間,只要城鎮建築所佔地域面積遠小於周圍的農田面積,一般不會對周圍氣候、環境造成很大影響。但中國近十多年來的大規模房地產發展,是受商業驅動的,沒有走城鎮化道路,而是以攤大餅式的城市化發展為主,這給全國各大城市帶來越來越嚴重能源、氣候、環境問題。
1、「城市熱島效應」是導致城市建築夏季空調負荷連年增大的最主要原因
中國近十多年的城市化發展,給各大城市建造了大量的高表面蓄熱建築,給城市氣候環境造成了極大影響。城市建築的主要結構材料是鋼筋混凝土材料,該材料導熱率高,蓄熱量大,200mm厚混凝土牆體升高10℃,每平方米可蓄積1.2kwh熱量,白天吸收太陽輻照,建築表面溫度升高20-30℃,這導致建築牆體蓄積大量太陽輻射能量,太陽落山後,這些熱量以遠紅外輻射的形式向周圍散熱,一方面透過內部輕質保溫材料,加大室內空調冷負荷;另一方面,直接向建築室外散熱,如果城市建築密度高,每平方公里地面鋼筋混凝土建築釋放的蓄熱量,遠遠大於每平方公里地面上的汽車、人員、空調設備所釋放的總熱量,正是這些熱量造成了城市溫度比郊野農村地區高5-8℃的「城市熱島效應」,城市夏季之所以大量使用空調,很多時候都是因為這高於郊外地區5-8℃的「城市熱島效應」造成的,過去的城市面積小,建築密度低,「城市熱島效應」不明顯,所以,一般城市夏季都用不著開空調。但當今的中國城市,城市面積越大、建築密度越高,「城市熱島效應」越明顯,城市建築夏季空調負荷越大,這又進一步加大「城市熱島效應」,形成正反饋的疊加放大效應。我國夏季空調耗電量已相當於30個三峽電站滿負荷運行一年的發電量。
如果沒有「城市熱島效應」,城市夏季象遠郊農村地區一樣,太陽一落山,就迅速降溫,城市建築夏季大部分時候都用不著開空調。
http://ehousestar.blog.163.com/blog/static/12810729420102221029933/
http://ehousestar.blog.163.com/blog/static/128107294201001925329348/
2、「城市熱島效應」是「城市大氣環流」的內在動力,由此又導致「城市陰霾天氣」。
城市化發展所建成的大量高蓄熱城市建築,上午將太陽輻照熱能傳導、蓄積在整個鋼筋混凝土牆體里,這就更難以形成能驅散污染空氣的縱向大氣對流,下午三點以後,蓄積足夠熱量的城市建築牆體,開始釋放蓄熱,這導致城市中心地區高於郊區農田地區的「城市熱島效應」,如果沒有明顯的外來季風(三級以上),城市大氣流動會由溫度較低的城市周圍郊區流向溫度較高的城市中心地區,這種「城市大氣環流」會導致城市污染空氣濃度從下午三點以後開始越聚越濃,將周圍污染空氣集聚在「熱島」上空,這就是「城市陰霾天氣」,一直到第二天早上,在「城市熱島效應」提供的熱動力驅動下,城市空氣污染濃度達到當天最大。上午,城市建築把照在城市表面的太陽能轉化成了城市建築牆體蓄熱,導致城市地區大氣升溫比郊區慢,在中午前後,城市周圍郊區溫度高於城市,這時的城市建築呈現冷島效應,驅使城市上空大氣向周圍地表溫度更熱的郊區擴散,所以,中午前後是大城市空氣質量最好的時間,但持續時間很短,所以,在沒有外來季風的情況下,大城市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受「城市熱島效應」、「城市大氣環流」控制。
在風雨過後的一兩個晴天之後,城市最初形成的只是中輕度陰霾天氣,一旦中輕度城市陰霾天氣形成後,白天太陽輻射地面的能量,會被陰霾大氣吸收而導致陰霾大氣層升溫(比熱容很小),而透過中輕度陰霾大氣的剩餘太陽輻射則被城市建築(比熱容很大)吸收,地表大氣更難升溫,這使得城市上空大氣溫度在白天也高於下層大氣,更容易形成大氣逆溫層,導致城市更難形成能驅散陰霾的縱向大氣對流,使整個城市就象被蓋上鍋蓋一樣悶得不透氣,所以,城市一旦形成陰霾天氣,就只能一天比一天更嚴重,就只能等待大范圍、高強度的大氣流動,所帶來大風、降水天氣來驅散「城市陰霾天氣」。
http://ehousestar.blog.163.com/blog/static/128107294201071810428248/
3.良好的城市建築隔熱設計,可從城市整體方面大幅降低城市建築能耗,顯著降低「城市熱島效應」
任何人造能源都遠小於太陽輻照給地面的熱量,只有根據熱力學原理,改變城市建築表面蓄熱結構,從源頭消除「城市熱島效應」,才能消除過度城市化發展所導致的能源、氣候、環境問題。但國內建築環境學與各建築節能標准只是為營造24小時連續空調模式下建築室內環境而開展學術科技研究,只研究如何提高建築牆體保溫和空調系統,來改善建築室內環境,而不考慮如何改善城市建築外表面蓄熱結構,來改善建築室外的整個城市的熱環境。犧牲城市建築室外環境營造各自建築室內小環境的結果,導致由城市建築蓄熱所形成的「城市熱島效應」越來越嚴重,這一方面導致整個城市空調用量越來越大,另一方面又給導致「城市陰霾天氣」的城市大氣環流提供熱動力。
中國多部建築節能標准明確規定:如果建築節能設計達不到建築熱工指標(建築專業)要求,可以依據暖通空調專業24小時連續空調模式下的建築能耗模擬計算結果進行設計,這種節能設計只考慮建築保溫(如內保溫),而不考慮建築外表面隔熱。在當今就低不就高的唯利經濟時代,由開發商決定的中國房地產市場當然更樂於接受這種成本更低的靈活「變通」標准,這事實相當於降低了建築隔熱等建築熱工設計規范要求,當然就沒人再理睬《民用建築熱工規范》GB50176-93的嚴格建築隔熱要求了,這導致實際建築保溫而不隔熱,導致城市建築外表面蓄熱問題越來越嚴重。
http://ehousestar.blog.163.com/blog/static/1281072942010326105116589/
如果依據國家《民用建築熱工規范》50176-93規定的建築隔熱計算方法,設計高隔熱性能的建築圍護結構,如在鋼筋混凝土牆體材料外側配置足夠厚度的輕質外保溫材料(蓄熱系數、傳熱系數都很低),一方面可以防止太陽輻射將建築牆體烤熱,如果整個城市建築牆體隔熱性能都非常好,建築外牆輕質保溫材料蓄積熱量會非常少,可大大降低整個城市的「熱島效應」。另一方面,在建築室內,在國內大多數空調一般每天只開通幾小時運行模式下,可以利用夜晚自然通風,通過室內鋼筋混凝土牆體夜晚散熱蓄冷,第二天白天可吸收室內外熱源散熱,使建築室內環境夜暖晝涼。例如,外保溫材料內的200mm厚鋼筋混凝土牆體,如果通過夜晚的良好自然通風,多降低5℃,每平方米可蓄積0.84*0.2*2500*5=2100kJ=0.58kwh的冷負荷,100平方米居室,若按65平方米的外牆面積計算,僅圍護結構牆體就可以儲存38kwh的冷負荷。這樣的高隔熱性能建築,在夏季大部分時間里,都可以利用建築牆體本身的蓄熱變化,來代替空調維持室內環境溫度的相對穩定,從而可以大幅降低城市夏季空調負荷。
http://ehousestar.blog.163.com/blog/static/1281072942010412102221649/
總之,各大城市的建築節能設計,都應要依據《民用建築熱工規范》50176-93規定的建築隔熱計算方法,做好建築圍護機構隔熱設計,盡可能降低城市建築外表面蓄熱,這就可以從源頭上消除城市建築外表面吸收太陽輻照蓄熱給城市能源、氣候、環境所造成的熱影響,從而解決中國近十多年過度城市化發展所導致的能源、氣候、環境等一系列問題。
5. 如何深化城市環境綜合治理加強城市管理
一要把人的文明放在首位。要以知促行、以小見大、以點帶面,抓好價值觀念的固化,讓長沙成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排頭兵。要推動「美麗長沙、美德先行」等活動常態化,把雷鋒的故鄉打造成為充滿愛心、充滿溫暖、充滿誠信的首善之區。要嚴管重罰,嚴督重獎,抓好文明習慣的養成。
二要把嚴的管理變為常態。要嚴格整治,對問題的整改要對賬、要限時、公開通報,徹底解決基層社區、背街小巷、城鄉結合部的臟亂差問題。要嚴格執法,對車窗拋物、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翻越欄桿等現象,發現一個、處理一個。要嚴格追責,對連續三次排名靠後的單位要通過媒體公開曝光,對長期不在狀態、不作為的,要啟動問責機制。
三要把高的品質充分展示。市區兩級要加大投入,完成設施補缺,全面提升綠化、美化、亮化的水平,堅定不移地開展「三年造綠大行動」,嚴格按照「五無五凈」的標准和清洗保潔的要求抓好市容維護,拿出實打實的措施,推進「清霾」、「碧水」、「靜音」三大行動,取得讓群眾信服、讓群眾滿意的效果。
易煉紅強調,建設更高水準的文明城市,要有敢於擔當的精神。各部門和區縣(市)一把手要敢於擔當責任,既要抓部署、抓調度,也要深入抓督查、抓落實、抓難題的破解,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要從制度上、機制上破解難題,實實在在地發揮網格化管理、數字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的效應。要善於凝聚合力,形成大創建的大格局,研究制定管長遠的機制,調動全體市民的積極性,把文明創建和城市管理這篇文章做實、做到位。
胡衡華強調,要進一步增強深化文明創建和城管工作的緊迫感,從現在抓起、從每一個細節改起。要切實找准深化文明創建和城管工作的著力點,對照整改突出問題,一條一條抓整改,一項一項抓落實;突出基層基礎工作,著力解決老舊社區、背街小巷、舊城改造和城中村、棚戶區以及社區文明創建中存在的具體問題,把治理「臟亂差堵缺低」問題向城市「毛細血管」和「末梢神經」延伸。要強化落實常態管理,嚴格執行新的城市管理工作標准,落實網格化管理機制。要認真落實深化文明創建和城管工作的各項舉措,建立更加嚴密的責任機制、共建機制、督查機制、考核機制,堅定目標不動搖,狠抓各項工作落實。
6. 城市環境綜合治理的內容
城市環境的綜合治理,首先體現在領導體制的綜合性。其次體現在運用手段的綜合性。再次體現在依靠力量的綜合性。最後體現在防止內容的綜合性。
我國城市環境管理的基本制度由國家環境保護法及其他有關的專門法律、行政法規等予以規定,有下列內容:
1、排污管理制度
(1)排污申報登記和排污許可證制度。(2)超標排污收費制度。(3)現場檢查排污制度。(4)污染物排放標准制度。
2、環境影響評價制度
3、「三同時」制度
1972年,國務院在批轉的《國家計委、國家建委關於官廳水庫污染情況和解決意見的報告》中,首次提出了「三同時」的要求。它指一切新建、改建或擴建的項目,其中的防治污染設施,必須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產使用。
4、限期治理污染源制度
它主要針對造成嚴重污染的企業、事業單位,要求限期治理。
5、污染集中控制制度
其主要形式是把污染比較嚴重的同類企業或不同類企業,建設或遷移在同一地區,便於集中防止污染,縮小危害的范圍。
6、污染賠償制度
7、環境監測制度
以監測的目的為標准,環境監測有四種形式:(1)經常性監測。又稱抽樣監測。(2)污染源監測。又稱為監視性監測。(3)事故性監測。(4)研究性監測。
8、環境質量標准制度
9、環境保護目標責任制度
10、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
7. 開展城市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有什麼重要意義
1、城市環境衛生整治是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的需要。
當前經濟發展環境已成為決定和影響一個地區綜合競爭力的關鍵因素。抓發展必須抓環境,抓環境就是抓發展。加強城市管理,改善城市環境,優化城市功能,實施城市品牌戰略,開發城市無形資產,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城市作為對外開放的主要窗口,它的外在形象對投資者的影響至關重要。我們無論出差還是外出考察,都可以發現,凡是對外開放、招商引資搞得好的地方,其城市管理也是一流的,硬體建設是一個地區的骨架,那麼市容環境就是城市的「外衣」,對一個地區的初步了解,往往就取決於這件「外衣」是不是美觀大方。
2、城市環境衛生整治是順應民意的需要。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群眾對改善生產、生活環境的願望也越來越迫切。雖然多年來我們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仍存在著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比如佔道經營、秩序混亂、亂停亂放等多方面,群眾對這些問題是很有意見的,與人民群眾的要求還有差距,也說明加強城鎮管理工作勢在必行。
3、城市環境衛生整治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需要。
政府部門要充分認識城市衛生整治與管理,尤其是在城鄉結合部區域內管理與整治更要加強,要從治理和完善基礎設施入手,加強宣傳教育鄙棄不良習慣的影響,堅持以改善環境為出發點,減少和杜絕環境污染和疾病傳播,有效防範與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確保公共衛生安全,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心健康。
(7)城市環境整治擴展閱讀
管理體制
(1)市、區和縣的政府設置環境衛生管理部門,街道辦事處、鄉和鎮的政府設專人負責環衛管理,分別是本轄區環境衛生工作的主管機關或主管人員。
(2)城市各級政府的規劃、環境保護、建築、房產、市政、園林、公安、財政、工商行政、教育、衛生、水利河港航監督等部門,又職責協同環衛部門,做好環衛管理工作。
(3)各級環衛部門下設環境衛生監察隊伍,行使環境衛生執法監察權。
(4)各單位有義務遵守國家和城市的環衛管理法律、規章,接受政府環衛部門的業務指導和監督,負責單位內部的環境衛生,維護公共場所的環境衛生,並在一定情況下負責單位周圍的環境衛生。
(5)城市的每位公民有義務遵守公共衛生的法規,積極參與改善城市環境衛生的活動。
8. 改善城市環境的措施
以下均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謝謝……
1.城市環境的現狀與原因。
中國自從改革開放,伴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的城市也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在我們不斷向四個現代化邁進的同時,城市環境問題正以更快的速度發展著,大氣污染,垃圾污染,水污染等嚴重影響著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我國、煤氣燃燒污染、工業廢氣、工地揚塵、機動車尾氣已成為主要大氣污染源。城市道路交通雜訊超標、建築工地雜訊、第三產業的餐飲、菜場、商店、文化娛樂場所產生的雜訊、城市工業雜訊污染干擾市民的正常生活。城市固體垃圾的增加速度遠遠大於環境的承載凈化能力,垃圾的堆積大量侵佔這土地。工業廢水的超標排放和大量生活廢水未經處理就排進了河流,出現了水體富營養化,引發了各種疾病,嚴重污染了地下水。
2 解決城市環境問題的措施。
2.1 大氣污染綜合整治.
大氣污染的治理應根據城市的能源結構與交通狀況確定治理方法主要是:
2.1.1 減少煤炭的燃燒。
建設清潔型供熱工程,如燃氣熱電廠,開展企業余熱的綜合利用 ,通過燃氣,煤層氣等清潔能源的利用替代常年運行燃煤鍋爐拆除分散採暖鍋爐,冬季減少煤炭燃燒。
2.1.2 工業合理布局.
工廠不宜過分集中,以減少一個地區內污染物的排放量。另外,工業園區的企業要合理布局,通過建設循環經濟,加大對廢氣的綜合利用,減少廢氣排放量。
2.1.3減少交通廢氣的污染.
減少汽車廢氣污染,關鍵在於改進發動機的燃燒設計和提高汽油的燃燒質量,使油得到充分的燃燒,從而減少有害廢氣。加大石油提煉研發力度,在全國范圍內逐步供應國四標準的汽油,淘汰國三標準的氣油,積極推廣使用新能源及燃料替代型車,在公交、環衛等行業以及政府機關率先使用,鼓勵個人購買使用新能源汽車。
2.1.4 綠化造林,增大綠地覆蓋率.
茂密的林叢能降低風速,使空氣中攜帶的大粒灰塵下降。樹葉表面粗糙不平,有的有絨毛,有的能分泌粘液和油脂,因此能吸附大量飄塵。蒙塵的葉子經雨水沖洗後,能繼續吸附飄塵。如此往復攔阻和吸附塵埃,能使空氣得到凈化。
2. 水污染綜合整治規劃
污水處理主要分為生活污水的治理和工業污水治理。生活污水主要的污染物是有機物,工業污水主要的污染物則比較復雜。分為很多種,不同的工業污染物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水污染。根據各個城市水污染的嚴重程度,城市規劃應該採用下列措施進行:
2.1 提倡節約用水,鼓勵城市居民重復利用廢水。並把不能在用的廢水經過簡單
處理後在倒入排水管道。
2.2 劃分區域用水,對於城市的每個重點區域都建設廢水處理廠,利用各種自然
凈化手段,對污水進行處理,採用新的科技和方法將水凈化,不能讓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中。
3. 雜訊污染綜合整治規劃
噪音控制在技術上雖然現在已經成熟,但由於現代工業、交通運輸業規模很大,要採取噪音控制的企業和場所為數甚多,因此在防止噪音問題上,必須從技術、經濟和效果等方面進行綜合權衡。在控制室外、設計室、車間或職工長期工作的地方,噪音的強度要低,城市規劃的時候可以分別採用隔聲、吸聲、減振、消聲等技術進行治理,減少雜訊污染。在庫房或少有人去車間或空曠地方,城市規劃的時候可以適當的放鬆要求,即提高城市綠化水平,減少城市雜訊。
4 固體廢物綜合整治規劃
城市生活垃圾處理的方式主要有兩種:垃圾填埋和垃圾焚燒。目前我國生活垃圾填埋場建設正處於穩步推進階段,在建設過程中要注意節約土地資源、減少填埋場污染、加強填埋氣體回收利用。垃圾焚燒處理主要適合於可燃垃圾,鼓勵企業建設垃圾焚燒電廠,變廢為寶,對於土地資源非常寶貴的東部沿海城市,焚燒處理會逐步發展成為這一地區生活垃圾處理的重要手段。
5 完善環境保護法律法規
5.1完善健全法律,使法律全面合理
有關部門要對我國現有環境法律進行科學系統評估,明確需要完善的法
律;環境立法應以根據實際情況,求真務實。努力解決現行法律的空白,制定一系列保護環境的,切實保護壞境。
5.2 明確環境侵權責任,加懲罰力度
相關部門要制定《環境污染損害賠償法》、《環境污染損害評估辦法》等法律, 加大對環境侵權的處分力度。
6 加大政府宏觀調控政策
6.1 運用法律手段使企業落實排污責任。
嚴格執行制定的城市排污標准,向排污企業徵收排污費,落實「誰污染誰治理」的原
則,應採取排污即收費和超標加重收費相結合的收費制度。
6.2 運用稅收政策進行調控。
國家通過增稅或減稅來防治環境污染,污染嚴重的企業承擔較高的稅率,對特別污染企業加征特別污染稅。對環境污染治理好的企業,減免一部分稅。通過稅收這個經濟杠桿達到治污防污的目的。
6.3 運用信貸措施進行調節。
當企業污染治理的好,對環境沒有污染,在申請無污染項目時,可向銀行申請低息貸款。而對污染嚴重企業,不接受貸款申請或提高貸款利率。
9. 城市環境綜合治理的職責
我國城市政府的環境保護局對城市的環境保護工作實施統一的監督管理。它的職責是內:
(1)執行國家容環境保護的法律和標准,擬訂本市的法規、規章、標准和規范性文件;
(2)編制城市環境保護規劃,參與制訂城市規劃、城市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3)確定環境污染總量控制的區域和指標,組織落實各級環境目標責任制,協調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和定量考核工作;
(4)直接監督管理重大的建設項目,審批開發建設項目、技術改造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組織實施環境掛你的各項制度;
(5)組織環保的科技攻關,促進環保產業的發展;
(6)管理城市的環境監測網路,發布環境狀況公報,協調環境污染糾紛;
(7)管理與國內外的環保交流;
(8)組織環保宣傳,培訓專門人才等。
10. 關於城市環境大整治的作文
如今,人類的生活水平正在大幅度提高,而城市環境污染卻愈加嚴重,正是因此,人類光顧醫院的次數愈加頻繁,我對人們居住環境進行了以下幾方面的調查 :
一、空氣質量污染嚴重。每天大街小巷都會有來來往往的車輛,人們可能不會重視,但又有誰會想到車輛的繁多不僅造成了交通事故的發生,更讓地球空氣污染較為嚴重。由於吸收了大量的廢毒氣,以導致人們小則咳嗽,大則肺癌。我家附近有個造紙廠,每天散發出難聞的氣味,我們常常看到造紙廠上空無煙滾滾,煙囪里冒出的雲煙,大多是毒氣,難聞之極,甚至導致我們患上不治之症。
二、白色污染嚴重。據統計,近幾年來,人們為了圖方便,大量使用一次性用品:一次性碗筷、一次性杯子、一次性塑料袋……更令人氣憤的是,人們不僅大量使用,而且到處亂扔。街頭巷尾,到處可以見到人們遺棄的塑料袋;菜市場內,人們散去後,到處可見「五彩繽紛」的塑料袋和菜農殘留的爛菜葉;公共場所也隨處可見大家隨地亂丟的紙巾和臟兮兮的口痰。有的甚至將皮鞋向街上隨意一揚,為此,我們小學生也常常摔得人仰馬翻。
三、河流的污染。除了城市,鄉鎮里座座工廠拔地而起。可是,一些廠家只考慮到自己的個人利益,沒有顧慮到大家的感受。將污水不經過處理,就用排水管排到河道里。學校旁邊有口水塘,當地人都叫它上水塘,以前上水塘碧綠得像塊寶石鏡面,可是現在的上水塘由於附近的一個硫磺廠把污水排到上水塘里,現在去看,上水塘內到處是骯臟的水,還隱隱散發著一陣陣難聞的臭味。
總而言之,現在的生態環境已逐漸在被人們破壞,讓我們共同傾聽——地球在呻吟,河流在哭泣,保護環境,我們責無旁貸!讓我們攜起手來,建造更加美好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