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錢塘江的治理

錢塘江的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2-05 20:17:47

⑴ 有關「錢塘江」的資料

錢塘江,古稱浙,全名「浙江」,又名「折江」、「之江」、「羅剎江」,一般浙江富陽段稱為富春江,浙江下游杭州段稱為錢塘江 。錢塘江最早見名於《山海經》,因流經古錢塘縣(今杭州)而得名,是吳越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錢塘江是浙江省最大河流,是宋代兩浙路的命名來源,也是明初浙江省成立時的省名來源。以北源新安江起算,河長588.73千米;以南源衢江上游馬金溪起算,河長522.22千米。自源頭起,流經今安徽省南部和浙江省,流域面積55058平方公里,經杭州灣注入東海。
錢塘江潮被譽為「天下第一潮」,是世界一大自然奇觀,它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錢塘江幹流各段隨地異名。從發源地始,為大源河。再然後,叫做率水。在屯溪,新安江上游一條重要的支流橫江流入了率水。從屯溪的率口往下,一直到浦口,這條河流稱為漸江。在浦口,漸江與新安江的二級支流練江交匯。在練江這一段當中,有幾條重要的三級支流匯入,分別是豐樂河、富資水、揚之水。練江在浦口與漸江交匯後,注入千島湖,一直往下流。然後,跌出大壩到達浙江境內,到了建德,先是叫做新安江,進入桐廬縣後名富春江。到了杭州聞家堰,這條河流又改叫錢塘江。之後匯入東海。

錢塘江主源出自休寧縣大尖山嶺北麓的板倉,往東北流貫浙江省北部,至澉浦經杭州灣入東海。澉浦以上河長約500公里,流域面積50100平方公里。流域來水豐沛,河流中含泥沙量小。根據潮區界蘆茨埠站資料統計,多年平均年徑流總量為291億立米,多年平均年輸沙量500萬噸。徑流系數穩定,天然徑流存在有11年和14年的准周期變化。有豐富的水能資源。[7] 天然徑流的年內分配很不均勻,4、5、6月份梅汛期水量約占年總量的50%,最大洪峰流量達29000立米/秒(1955年);枯季最小流量為15.4立米/秒(1934年);7~9月為台風雨季節,但產生較大洪水的機會不多。[8]
錢塘江徑流變幅大,來水和來沙季節性變化大,3~6月水量佔全年的57%,10月至翌年1月水量僅為全年的15.6%。多年平均流量1468立方米/秒,蘆茨埠站實測最大流量29000立方米/秒(1955年6月),最小流量27立方米/秒。全流域年徑流總量 463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0.2千克/立方米,年輸沙量703萬噸。潮汐為半日潮。由於杭州灣寬度自口外向口內急劇收縮,潮差沿程遞增。灣口南岸鎮海的平均潮差為1.69米,灣頂澉浦平均潮差為5.45米,最大潮差8.93米。進出澉浦斷面的平均流量為14萬立方米/秒,遠較流域來水為大。北岸的潮差比南岸大,蘆潮港比鎮海大1.49米,澉浦以西,河床急劇縮狹抬高,潮波變形劇烈,在尖山附近產生舉世聞名的錢江涌潮。涌潮在鹽官(過去稱海寧)一帶最高,潮頭通常為1~2米,實測最高達3米,潮波傳播速度8~10米/秒。涌潮破壞力很強。曾實測到涌潮壓力達7噸/平方米,安放在丁壩頭重達25噸的混凝土塊體有時也被沖走。尖山、鹽官一帶最大垂線平均流速高達4~5米/秒。鹽官以上河段, 漲潮流速比落潮流速約大一倍。潮流中挾帶的泥沙量隨流速大小發生變化。尖山、鹽官一帶含沙量最大,實測最大含沙量高達51千克/立方米,澉浦平均含沙量一般為3~4千克/立方米,平均每潮進出的沙量約為1000萬噸。
長江沖淡水對杭州灣水體含鹽量分布有明顯影響。金山以東水域,鹽度橫向分布南高北低。由於潮流強,錢唐江河口的鹽淡水混合屬垂向均勻混合型,鹽水入侵界隨錢塘江徑流大小而上下移動,枯季鹽水可上溯到杭州市以上,影響杭州市的工農業和生活用水。
河口段河床既寬又淺,低潮水深1~3米,潮間帶十分寬廣。在強勁的、流路分岐的漲落潮流作用下,隨著徑流與潮流對比勢力的消長,河床變形劇烈。在徑流弱,潮水強的秋季,主槽順著漲潮流頂沖的方向擺動,在徑流多的季節,主槽順落潮主流方向擺動。隨著豐水年和枯水年的交替,主槽擺動還有多年的變化。如1962年至1969年,尖山附近主槽擺動幅度近20公里。在主槽擺動過程中,受主流頂沖一側的灘地迅速崩坍後退,曾測到高灘一天崩坍 245米的紀錄。河床縱向沖淤變化也很強烈,鹽官以上河段洪季沖、枯季淤,以下河段則反之。河床平均沖淤幅度可達5米。

⑵ 如何處理好錢塘江潮水的利弊關系

錢塘江涌潮蘊藏著豐富的潮能資源。河口澉浦的多年平均潮差為5.57米,最大潮差8.93米,是我國沿海潮差最大的地方。60年代曾提出在乍浦、澉浦或在杭州灣、乍浦與黃灣間興建潮汐電站的方案。據估計,乍浦興建潮汐電站,裝機可達538萬千瓦,年發電量164億度。如果該方案付諸實施,將使華東用電緊張的局面有所緩和。

潮汐能是一種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再生能源。就全世界而言,潮汐能源的開發利用程度還很低。1967年,法國建成的裝機容量24萬千瓦、年發電量5.44億度的朗斯電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潮汐電站;1984年,加拿大安納波利斯海灣建成的一座潮汐電站,裝機容量5萬千瓦;我國自己設計、自行安裝的江廈潮汐電站,於1985年底建成,裝機5台,3200千瓦。錢塘江河口的潮汐能源一旦開發,除發電外,還鞀改善河口的航運條件,解決淡水資源開發等一系列問題。

潮汐電站的建設之所以如此緩慢,主要在於技術上的許多問題未能解決,且基建投資遠比一般水電站大,尤其是錢塘江河口又有涌潮,技術上更難,加上資金短缺,經濟上是否合理,也有待進一步論證。因此,大規模建設潮汐電站的計劃尚未提到議事日程上。

錢塘江河口是喇叭形,漲潮時,大量外海泥沙隨潮流進入河口,一部分在河口落淤,從而淤積成為綿延的沙灘。這也是沿海地區的一項資源,尤其是在地少人多的浙江省,土地價格飛漲的今天,海塗開發的意義可想而知。

新中國建立以來,錢塘江河口和杭州灣(不包括上海)兩岸,已圍塗110萬畝。如果沒有強勁的潮流,就不可能帶來這樣豐富的泥沙,海塗的淤漲也不可能如此迅速。

千餘年來,錢塘江兩岸經常發生潮水泛濫,鹹水入侵,農田受淹的潮災,有時,潮水沖進兩岸城鎮,房屋倒塌,居民流離失所,人為魚鱉,街市行舟。據統計,近千年來(至新中國建立前)的重大潮災達210次,其經濟損失已難用數字統計。這是涌潮最大的禍害。

錢塘江涌潮把大量泥沙帶進河口,除落淤在兩側形成邊灘可以開發外,沉積在江心的則形成沙洲。在山水和潮流的作用下,邊灘和沙洲沖淤頻繁,河漕變動無常,嚴重妨礙航運。因此,新中國建立前,雖也曾有千噸貨輪進出河口的濃度但出海船舶中卻僅有20—60噸級的30多艘。
新中國建立後,經長期整治,錢塘江航運條件大有改善。1977年以來,開辟了杭州至寧波、舟山、海門、溫州、福州、泉州等貨運航線,貨運船舶的噸位提高到300—500噸,但也得乘潮出入。80年代初,杭州灣的出海吞吐量還不到10萬噸,1987年翻了一番,但也只有20萬噸。
由於河口的淤積,主槽的不穩定,使杭州港的開發受到極大限制,影響杭州作為一個貿易港口的發展,而沿江城鎮的發展無不受到限制。這自然又與涌潮緊密相關。

涌潮是一種罕見的自然景觀,但涌潮又有很大的危害。為此,有人曾提出在河口建壩的方案。一旦通過並付諸實施,錢塘江涌潮這一自然景觀將消聲匿跡,涌潮這一旅遊資源將徹底破壞,人們再也無法欣賞到這一天下奇觀。

如今,我們應該根據所掌握的資料,利用當今發達的科學技術,很好地權衡一下涌潮的利弊、得失與功過,找到一種既能保留這一窠見的自然影觀,又能把它的危害降到最低限制的兩全其美的對策。

⑶ 錢塘江發大水如何治理

把杭州灣挖深兩里地...

⑷ 錢塘江潮水有故事嗎

錢王射潮的傳說:吳越王錢鏐見潮水沖擊,命令弓弩手張弓射潮,潮水因此後退。後遂用「錢王射潮、射潮、射濤、潮頭弩、濤頭弩」等指此事,或寫勇武之舉。

五代十國時期,浙江屬於吳越國。吳越國國君就是錢王。錢王治國,最頭疼的一件事就是錢塘江兩岸海塘的修築問題。

由於錢塘江潮的潮頭極高,潮水沖擊力量又猛,因此錢塘江兩岸的海塘,總是這邊修好,那邊已經坍塌,以至於出現了「黃河日修一斗金,錢江日修一斗銀」的說法。

到唐朝末年,有個吳越王叫做錢鏐的,勇猛無比,當時一般人都稱他為「錢王」。

錢王治理杭州的時候,各種事情都感到還容易辦,就是這道錢塘江的海堤修不好。因為剛剛要修好,潮水一天一夜要來兩次,簡直叫人沒有法子能把海堤修築起來。

因此,錢王手下的人很著急,都怕錢王發脾氣,只好報告錢王道:「大王,這海堤還是不修吧,總不會修好的。因為錢塘江裡面有個潮神在跟我們作對,只等到我們把海堤修得差不多的時候,他就興風作浪,鼓起潮頭,把我們的海堤給沖坍了。」

錢王聽了滿肚火,氣得鬍子一根根都直豎起來,眼睛瞪得象銅鈐,厲聲喝道: 「吠!你們這批沒用場的傢伙!為什麼不把那個潮神拖上來給宰了?」

手下人慌忙說道:

「這不能夠,這不能夠,他是個潮神,在海水裡面,跟海龍王住在一起的哩!我們沒法去找他。何況他來的時候,是隨著潮水翻滾,都在潮頭的海水裡面;

我們凡人,既看不到,更沒法子捉拿他。人們就是趁著鐵打的船去尋找,只要一碰到潮頭,也會給吞沒了的。」

錢王聽了,兩眼火星直冒,大吼道:

「呸!難道就讓這個小小的潮神來胡作非為嗎?不行!」

錢王想了一想,說道:

「好,讓我自己去降伏他。到八月十八這一天,給我聚集上一萬名弓箭手到江邊,我倒要去見見這個潮神!」

你道錢王為什麼一定選八月十八這一天呢?原來八月十八是潮神生日,這一天潮頭最高,水勢更是排山倒海兇猛無比;而且潮神會在這一天,騎著白馬跑在潮頭上面的。

當時,有人告訴錢王,海塘難修,是因為錢塘江潮神作怪的緣故。於是,生性勇猛的錢王,便在農歷八月十八潮神生日這一天,錢塘江邊搭起了一座大王台;

錢王一早就到台上觀看動靜,等待潮神到來。可是從當地挑選出來的一萬名精銳的弓箭手,卻陸陸續續地一下到不齊,錢王見了嫌慢,就喝令他們必須立即聚齊到江邊,排列好陣勢。

由於途中需要經過一座寶石山,而這個地方山路狹窄,只能容納一人通過,錢王便利用腳把這座山蹬成了兩半,使山中間出現了一條寬寬的道路。

從此,這兒就被叫做「蹬開嶺」,錢王那雙碩大無比的腳印,至今還深陷在石壁上,清晰可見呢。

當弓箭手在江邊聚齊後,錢王又奮筆寫了兩句話:「為報潮神並水府,錢塘且借與錢城。」並把這兩句話扔進了江中。但潮神卻仍然不理不睬,還是像往常一樣,兇猛地撲了過來。錢王見此,大吼一聲:「放箭!」並搶先射出了第一箭。

頓時,萬箭齊發,直射潮頭。圍觀的百姓們都跺腳拍掌,大聲吶喊助威。一會兒工夫,便連續射出了三萬支箭,竟逼得潮頭不敢向岸邊沖擊過來。錢王又下令:「追射!」那潮頭只好彎彎曲曲地向西南逸去,最後消失得無影無蹤了。

(4)錢塘江的治理擴展閱讀:

錢塘江傳說大多與錢塘潮有關。由於錢塘江出海口的特殊地理結構,造成了錢塘江潮水洶涌澎湃的特點,洶涌澎湃的潮水除了給兩岸的人們帶來雄壯的涌潮奇觀之外,也給周邊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了災難。

兩岸的人們對於潮水有著復雜的感情,既敬畏它,又希望能夠征服它。

關於錢塘江的一系列傳說,也因人們渴望戰勝潮水的心願而隨之產生。一方面人類希望通過自身的力量建造捍海塘,來抵擋住滔滔江水,如造錢塘傳說。

一方面又希望通過樹立潮神廟,對潮神頂禮膜拜而使潮水平息,如潮神伍子胥傳說。或者使用巫術行為去鎮壓潮水,如錢王射潮傳說。以上這些傳說大多表現了人們渴望戰勝大自然,過上平安幸福生活的美好願望。

⑸ 錢塘江的故事

錢塘江大潮的故事

古代科學落後,對這種極為壯觀的自然現象不能解釋,被認為是「海鰍之出入」、「神龍之變化」。傳說在春秋戰國時,吳國大將伍子胥因屢諫吳王殺越王勾踐,被吳王賜劍而死,並被鞭屍三百,拋入錢塘江中。伍怨魂不散,頓時化作洶涌怒濤,找吳王報仇,從此便有波濤滾滾的錢江大潮。

伍子胥驅水為濤的傳說,是因為古代人們無法解釋涌潮這一自然現象和出於對伍子胥的同情。從現代科學來看,地球上的海洋潮汐是海洋水體受到天體(主要是月亮和地球)引力作用及地球自轉產生的離心力而形成的一種周期性運動。每逢農歷初一、十五,地球、太陽和月球差不多在一條直線上,太陽和月球的引力在一起,力量特強,易形成大潮。中秋前後,不但它們的位置連起來恰好接近直線 ,而且這時又是一年中地球比較接近太陽的時候,所以秋潮較大,這也是一般的自然現象



錢塘蘇小小

蘇小小者,南齊時錢塘名妓也。貌絕青樓,才空士類,當時莫不艷稱。以年少早卒,葬於西泠之塢。芳魂不歿,往往花間出現。

宋時有司馬槱者,字才仲,在洛下夢一美人搴帷而歌,問其名,曰:西陵蘇小小也。問歌何曲?曰:《黃金縷》。後五年,才仲以東坡薦舉,為秦少章幕下官,因道其事。

少章異之,曰:「蘇小之墓,今在西泠,何不酹酒吊之。」才仲往尋其墓拜之。是夜,夢與同寢,曰:妾願酬矣。自是幽昏三載,才仲亦卒於杭,葬小小墓側。

⑹ 錢塘江的治理開發

錢塘江流域從事水運生產的就業人員有10多萬人。2002年流徑錢塘江水域的水運量為4214.1萬噸,占杭州水運量的70.7%,大多屬於區域內流轉,其中由京杭運河通過三堡船閘流入量為407.4萬噸,由錢塘江水域流徑京杭運河的水運量為324.2萬噸,出入蕭紹內河的量為379.8萬噸,出海運量為2.34萬噸,截止2002年底,常年在錢塘江水域航行的船舶已達3928艘,計44.5萬載重噸。 錢塘江流域部分航段基本情況表航段名稱 起 屹
地 點 里程
(公里) 面寬(米) 水深
(米) 等級
(噸) 水文特點 出海 杭州灣(澉浦、西山連線)~海寧新倉 47.5 20000 5 5000噸海輪強涌潮,目前只允許海船通航。 航道 海寧新倉~蕭山赭山 39.5 1500~3000 1.5~3.0 乘潮通1000噸級海輪 錢塘江 蕭山赭山~六堡外海碼頭(七堡) 18.3 1500~3000 1.5~3.0 乘潮通1000噸級海輪 強潮湧,候潮通航。 航段 六堡外海碼頭~東江嘴 30 1000~1500 3.0~5.0 500 較強涌潮,常年通航。 富春江航段 東江嘴~ 57.5 500~1500 3.0~5.0 500 感潮河段,通航條件好 桐廬 桐廬~富春江大壩下 15 因電站建設時棄渣不當,是「卡脖子」航段,現已按300噸級基本完成整治。 富春江大壩 建有100噸級船閘,可兼顧通行300噸級船舶,一天僅開兩閘。 富春江大壩~建德梅城 33 300~500 7.0~ 500 庫區航道,通航條件好. 9 蘭江 梅城~蘭溪城關(金華) 49 300~500 1.7~ 300~ 常年通航300噸級 4 500 衢江 蘭溪城關~衢州 長約82公里,時有斷航,計劃投資1500萬元進行疏浚,確保常年通航100噸級船舶. 在歷史上,錢塘江在注入杭州灣時,江道流路曾有多次變化。從春秋時代到南北朝時期,江水一直靠著南岸出海。因此為抵禦潮水沖擊,修築海塘向來是寧紹平原沿岸地區的重點水利工程。自宋代起,江道開始發生變化。1219年,江流突然偏北,海寧鹽官一帶的平原沃野受到潮水侵襲,縱深達30餘里。此後,雖然江道主流主要偏在南岸,但已經不再穩定,經常出現忽南忽北的變化。到明末清初,江道主流開始穩定地偏向北岸。這樣,修整海塘便成了杭嘉湖平原沿岸地區的當務之急了。據歷史記載,在明朝的276年中,僅海鹽、平湖就修築了21次海塘。錢塘江出口穩定在北岸後,南岸故道就逐漸淤積,岸線也隨之外漲,其中變化最大的是舊餘姚縣以北一段。北宋以前,這段海岸大致在臨山、周巷、滸山、觀海衛、澥浦一線,北宋慶歷七年(1047年)修築的古大塘,其位置就在這一線。從明朝開始,大古塘以外岸線不斷向北漲。為了開墾利用新增加的海塗沙地,人們一再向北增築海塘,至清末已築到七塘,此後有進一步修築,慈溪、餘姚一帶的三北平原(余北、慈北、鎮北)由此形成。
錢塘江海塘是中國一項偉大的古建築。據推測,8世紀70年代在杭州附近已修築有土質海塘御潮。10世紀初,杭州附近築捍海塘,為石砌海塘之始;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進一步發展為魚鱗大石塘,沿用至今。錢塘江河口整治始於18世紀。1747年曾在河口赭山和河庄山之間開挖中小門,試圖以此為中泓,穩定河勢於兩山之間,但不久復淤。新中國成立後,開始全面治理錢塘江水旱災害,並大力開發水能資源。先後修築江堤319公里,海塘403公里,建成庫容大於1000萬立方米的大中型水庫42座,總庫容285億立方米。建成新安江、富春江、湖南鎮、黃壇口、楓樹嶺、青山殿等大、中型水電站以及小型水電站1000多座,總裝機130多萬千瓦時。現有水利設施在—般乾旱年份可灌溉農田41萬平方公里。修築的江堤海塘已能抵禦10-20年一遇洪水位和10級台風暴潮。在河口區通過修建/頃堤,拋築丁壩群結合圍墾穩定河勢。30多年來共計圍塗100萬畝。鹽官以上河寬已固定在1~2.5公里之間,河勢已趨穩定,閘口至倉前段河底刷深1-1.5米,可候潮行駛100—200t級船舶。此外,在杭州建成了可通300t級船舶的三堡船閘,溝通了錢塘江與京杭運河的航運。旅遊事業也有較大發展,開辟了新安江一富春江風景游覽區。 根據錢塘江自然條件、水能資源和社會經濟特點,干支流的開發均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運、給水、漁業效益。
全流域水資源總量力389億立方米水能理論蘊藏量262.84萬千瓦(包括安徽境內47.74萬千瓦)。可能開發的裝機容量200.14萬千瓦,年發電量60.38億千瓦·時。已建成的水電站(其中安徽境內1座),裝機容量146.51引萬千瓦,年發電量43.38億千瓦·時,其中新安江、富春江、黃壇口、湖南鎮、峽口5座水電站,裝機容量120.17萬千瓦,年發電量35.56億千瓦時,均佔82%。
未開發的水電站大部分集中在高山區的支流上,這些水電站庫容小,能量指標低,裝機容量均小於5萬千瓦 今後錢塘江的開發,幹流應建航運為主結合發電的低水頭徑流式水電站;在一級支流上選擇一批地形、地質條件良好、開發條件優越的水力樞紐;研究已建水電站如新安江等的擴建、安裝抽水蓄能機組的可能性和經濟合理性,以充分發揮已建水電站的作用。 ●錢塘江大橋
錢塘江大橋在錢塘江下游杭州市西湖區六和塔附近,建有著名的錢塘江大橋。它是我國自行設計、建造的第一座雙層鐵路、公路兩用橋,橫貫錢塘江南北,是連接滬杭甬、浙贛鐵路的交通要道。該橋為上下雙層鋼結構桁梁橋,全長1453米,寬9.1米,高71米。由我國著名橋梁專家茅以升主持設計施工,於1935年4月動工,1937年9月26日建成通車,總投資160萬美元(當年價格)。錢塘江大橋是中國鐵路橋梁史上一個輝煌的里程碑。
●錢塘江橋梁名單
錢江一橋(錢塘江大橋,一條鐵路線)
錢江二橋(彭埠大橋,兩條鐵路線)
錢江三橋(西興大橋)
錢江四橋(復興大橋)
錢江五橋(袁浦大橋)
錢江六橋(下沙大橋)
錢江七橋(之江大橋)
錢江八橋(九堡大橋)
錢江九橋(江東大橋)
錢江鐵路新橋(四條鐵路線) 慶春路過江隧道:北接杭州慶春東路,南連蕭山市心北路,東距錢江二橋2.6千米,西距錢江三橋2.5千米。2006年6月28日開工,2010年12月28日通車。全長4180米,其中主線長3765米,雙向雙管四車道,通行限高4.5米,設計時速60千米/小時。
錢江隧道:南連杭州蕭山、北接嘉興海寧的特大越江公路隧道。2008年12月18日開工,預計2013年底竣工。設計速度80千米/小時,全長4450米,雙管六車道。 錢塘江干支流開發歷史悠久,沿河兩岸許多名山、秀水、奇洞、古跡。遼闊的錢江流域被稱為「黃金旅遊帶」。
「三江兩岸」的三江指的是新安江、富春江、錢塘江。杭州「三江兩岸」的主幹流總長約231公里,沿線上游起於淳安千島湖,下游止於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大江東新城。分布著孫權故里、桐君山、嚴東關、七里瀧、東南湖等景區景點,龍門古鎮、黃公望隱居地、芹川古村落、蘆茨、桃花源等歷史遺存和小鎮。還有12座新城、28個城市綜合體、8個工業園區、18個現代農業園區。

⑺ 錢塘江的資料

給你貼個 ----------------------------中國浙江省最大的河流。上游常山港發源於浙江省開化縣齊溪鎮蓮花尖,匯江山港後東北流貫浙江省北部至澉浦,經杭州灣注入東 海。全長410公里,流域面積4.2萬平方公里。幹流自衢江區以上稱常山港,衢江區至蘭溪間稱衢江(信安江),蘭溪至建德縣梅城稱蘭江,梅城至桐廬間稱桐江,桐廬至蕭山區聞家堰間稱富春江,聞家堰以下始稱錢塘江。主要支流有金華江(婺港)、新安江、桐溪、浦陽江等。曹娥江舊時也是錢塘江支流,後海岸崩坍,江口下陷,脫離錢塘江而獨流入海。錢塘江口平面呈喇叭形,在海寧市附近河底有沙坎隆起,海潮倒灌,受地形收縮影響潮頭陡立,形成雄偉壯麗的「錢塘潮」,吸引大批遊人。最大潮差達8.93米。在新安江和富春江上已建成大型水庫和水電站。杭州至桐廬間可通航150噸級輪船。
錢塘江是中國東南沿海地區主要河流之一,是浙江省的最大河流。由於河道在杭州附近曲折呈」之」形,故又名之江、曲江、浙江。
錢塘江發源於安徽省休寧縣的青芝埭尖,至杭州閘口河長484km(浙江省境內216.5km)。流域面積約4.22萬km2,浙江省內約3.56萬km2,其餘分屬安徽、福建和江西省。錢塘江主要支流有烏溪江、金華江、新安江、分水江、浦陽江等。幹流各段隨地異名.自發源處至衢州有江山港和烏溪江匯入,稱衢江;至蘭溪市有金華江匯入,稱蘭江;至梅城與主要支流新安江相匯後成為幹流,稱桐江;桐廬以下稱富春江;聞家堰以下始稱錢塘江。錢塘江多年平均年徑流量404億m3,含沙量甚少,平均為5‰。 [編輯本段]水系組成 錢塘江河道曲折,上游為山溪性河道。束放相間;中游為丘陵;下游江口外呈喇叭形狀,江口逐漸展寬。主要支流有烏溪江、婺江、新安江、分水江、浦陽江、曹娥江等。
(1)烏溪江:源出福建省浦城縣東部山區。東流經浙江省龍泉縣西北部,於衢縣樟潭鎮入衢江。徑流全長150km,流域面積2590km2。多年平均年徑流量30.76億m3。自然落差802m。水能理淪蘊藏量18.38萬kW。河道發育,主要支流有周公源、湖山源等。
(2)新安江;源出安徽省黃山西南麓。西南流經歙縣、休寧二縣,在黃山市臨溪鎮匯合率水之後始名新安江。曲折東南流折向東流。經安徽省南部邊界.浙江省淳安等縣境,穿行新安江水庫,經建德市城西南,在梅城鎮東匯合蘭江水系後,東流稱富春江。幹流全長261km,流域面積11772km2。安徽省境多年平均流量166m3/s。總自然落差1240m。水能理論蘊藏量55.2萬kW。主要支流有壽昌江、東源江、豐樂河、武強溪、昌溪、休寧河等。新安江屬山溪性常年河,含沙量少,清澈見底。新安江水電站未建前,河床比降大,沿江多峽谷險灘。電站建成後,紫金灘以下形成一個面積為580km2的新安江水庫(又稱千島湖)。富春江水電站建成後,富春扛水庫回水已達洋溪。梅城水位穩定在22-23,5m之間。紫金灘以下的急流已消失,50t貨輪和200客位客輪自梅城可達白沙。洪水受新安江水電站調蓄控制,最大流量為13200m3/s。
錢塘江的大橋 (3)浦陽江:源出自浦江縣大園灣,流經渚暨市城紹興市北,在杭州市蕭山區聞堰鎮附近注入錢塘江。全長50km。流域面積3431km2。多年平均年徑流量24.6億m3。上遊河寬22—75m,下遊河寬80~120m。主要支流有大陳江、開化江、楓橋江等。上游建有安華、青山、石壁等中小水庫1037座。總庫容3.1億m3;中游建有高湖分洪閘;下游截彎取直,開挖新河,灌溉面積23萬畝。
(4)婺江:又名金華江,又溪。上源由東陽江、武義江流至金華市匯合而成。幹流沿金華市與武義縣邊界(界河)東北流、至蘭溪市西北郊人蘭江。於流全長33kin。河源起全長179km,流域面積6551km2,多年平均流量153.4m3/s。年徑流量53億m3。 自然落差458m,水能理論蘊藏量2.37萬kW。可能開發裝機容量3.75萬kW。
(5)分水江:正源為天目溪,源出安徽省績溪縣荊州附近山區,東流穿經天目山峽谷入浙江省臨安縣境。主河道折向南流稱旦溪。南匯頰口溪,過昌化鎮稱天日溪。至桐廬縣境始名分水江。南流匯入富春江,全長174km,其中安徽省境長11.6km,總流域面積3430km3。多年平均年徑流量31.3億m3。自然落差1142m。水能理論蘊藏量)0.07萬kW。流域已建水電站2座,總裝機容量0.75萬kW。主要支流有八都溪、十一都溪等。
(6)曹娥江:源出磐安縣東部天台山脈大盤山東南麓,經新昌縣西北至嵊縣,接納左右岸支流又經上虞縣至紹興市東入杭州灣。全長192km,流域面積5922km2。多年平均年徑流量45.3億m3。自然落差515m。水能理論蘊藏量19.6萬kW。流域多山,水系發育,主要支流有新昌江、長樂江、小舜江、黃澤江等。 [編輯本段]自然特徵 錢塘江流域鄰近中國東南沿海,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平均溫度17C,天氣乾燥;夏季多東南風,氣溫高,光照強,空氣濕潤;春秋兩季氣旋活動頻繁,冷暖變化大。春季及初夏多鋒面雨,夏秋之際多台風,季風環流的方向與主要山脈走向基本正交,山脈起著阻滯北方寒流和台風的作用。年平均降水量1600mm,其中4—6月多雨,佔50%,易發洪、澇災害;7~9月佔20%,早災頻繁。河川徑流年內、年際變化較大。如富春江蘆茨埠站(控制面積31700km2)實測豐枯年徑流之比為5:1。 [編輯本段]治理開發 錢塘江海塘是中國一項偉大的古建築。據推測,8世紀70年代在杭州附近已修築有土質海塘御潮.10世紀初,杭州附近築捍海塘,為石砌海塘之始;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進一步發展為魚鱗大石塘,沿用至今。錢塘江河口整治始於1X世紀。1747年曾在河口赭山和河庄山之間開挖中小門,試圖以此為中泓,穩定河勢於兩山之間,但不久復淤。新中國成立後,開始全面治理錢塘江水旱災害,並大力開發水能資源。先後修築江堤319kin,海塘403km,建成庫容大於1000萬m3的大中型水庫42座,總庫容285億m3。建成新安江、富春江、湖南鎮、黃壇口、楓樹嶺、青山殿等大、中型水電站以及小型水電站1000多座,總裝機130多萬kW。現有水利設施在—·般乾旱年份可灌溉農田41萬hm2。修築的江堤海塘已能抵禦10一20年一遇洪水位和10級台風暴潮。在河口區通過修建/頃堤,拋築丁壩群結合圍墾穩定河勢。30多年來共計圍塗100萬畝。鹽官以上河寬已固定在1~2.5km之間,河勢已趨穩定,閘口至倉前段河底刷深1—1.5m,可候潮行駛100—200t級船舶。此外,在杭州建成了可通300t級船舶的三堡船閘,溝通了錢塘江與京杭運河的航運。旅遊事業也有較大發展,開辟了新安江一富春江風景游覽區。
錢塘江 根據錢塘江自然條件、水能資源和社會經濟特點,干支流的開發均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灌溉、航運、給水、漁業效益。
全流域水資源總量力389億m3水能理論蘊藏量262.84萬kW(包括安徽境內47.74萬kW)。可能開發的裝機容量200.14萬kW,年發電量60.38億kW·h。已建成的水電站(其中安徽境內1座),裝機容量146.51引萬kW,年發電量43.38億kW·h,其中新安江、富春江、黃壇口、湖南鎮、峽口5座水電站,裝機容量120.1 7萬kW,年發電量35.56億kW·h,均佔82%、
未開發的水電站大部分集中在高山區的支流上,這些水電站庫容小,能量指標低,裝機容量均小於5萬kW 今後錢塘江的開發,幹流應建航運為主結合發電的低水頭徑流式水電站;在一級支流上選擇一批地形、地質條件良好、開發條件優越的水力樞紐;研究已建水電站如新安江等的擴建、安裝抽水蓄能機組的可能性和經濟合理性,以充分發揮已建水電站的作用。 [編輯本段]旅遊資源 錢塘江兩岸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旅遊資源,是全省最重要的旅遊線。錢塘江發源於浙江省西部開化縣境內的蓮花尖,流經14個縣市,注入杭州灣。因桐江和富春江河段景色極佳,統稱富春江。聞家堰以下河口一段才稱錢塘江,這段水道貌岸然曲折,形如反寫的「之」字,西湖正好是反「之」上的一點,故稱之江。現豐錢塘江或之江稱全江。錢塘江河口呈巨大的喇叭形,杭州灣口南北兩岸相距約100公里,至錢塘江口縮小到20公里,再上至海寧鹽官,僅為2.5公里。河床縱剖面有龐大的沙坎隆起,從乍浦起以1.5/10000的坡度向上抬起,到倉前附近達到頂點,再以0.6/10000的倒坡伸展到聞堰。此河段受江面束窄、河床隆起的影響,潮波破裂洶涌,形成天下奇觀「錢塘江潮」。錢塘江干支流開發歷史悠久,沿河兩岸許多名山、秀水、奇洞、古跡。在這遼闊的錢江流域,特產富饒,人傑地靈,風土民情,豐富有趣,被稱為「黃金旅遊帶」。 [編輯本段]錢塘江大潮 錢江潮成因

雄偉壯觀的錢江潮成因除月、日引力影響外,還跟錢塘江口狀似喇叭形有關。錢塘 江南岸赭山以東近50萬畝圍墾大地像半島似的擋住江口,使錢塘江赭山至外十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進難退,杭州灣外口寬達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僅寬幾公里,江口東段河床又突然上升,灘高水淺,當大量潮水從錢塘江口涌進來時,由於江面迅速縮小,使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就只好後浪推前浪,前浪跑不快,後浪追上,層層相疊。其次還跟錢塘江水下多沉沙有關,這些沉沙對潮流起阻擋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變陡,速度減緩,從而形成後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一浪高一浪涌潮。

⑻ 錢塘江大壩修於何時加固於何時

8世紀70年代在杭州附近已修築有土質海塘御潮。10世紀初,杭州附近築捍海塘,為石砌海塘之始;清朝康熙、乾隆年間進一步發展為魚鱗大石塘,沿用至今。錢塘江河口整治始於18世紀。1747年曾在河口赭山和河庄山之間開挖中小門,試圖以此為中泓,穩定河勢於兩山之間,但不久復淤。新中國成立後,開始全面治理錢塘江水旱災害,並大力開發水能資源。先後修築江堤319km,海塘403km

⑼ 錢塘江大潮資料

錢塘江一線潮
錢塘江大潮:錢塘潮(Qiantang Tide)——最壯觀的海潮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涌潮有三處:山東青州涌潮、廣陵濤和錢塘潮。

清費餳璜(1664-年)《廣陵濤辯》雲:「春秋時,潮盛於山東,漢及六朝盛於廣陵。唐、宋以後,潮盛於浙江,蓋地氣自北而南,有真知其然者」。
錢塘潮比廣陵濤出現的時間晚一些,至遲在東漢就已形成。王充《論衡·書虛篇》提到「浙江、山陰江、上虞江皆有濤」。又說當時錢塘浙江「皆立子胥之廟,蓋欲慰其恨心,止其猛濤也」。但是,王充只說「廣陵曲江有濤,文人賦之」,沒有說賦錢塘江潮。可見,東漢時,錢塘潮遠沒有廣陵濤出名。估計,當時還未形成錢塘觀潮風俗。

錢塘江大潮是天體引力和地球自轉的離心作用,加上杭州灣喇叭口的特殊地形所造成的特大涌潮。每年農歷八月十八,錢江涌潮最大,潮頭可達數米。海潮來時,聲如雷鳴,排山倒海,猶如萬馬奔騰,蔚為壯觀。觀潮始於漢魏(公元一世紀至六世紀),盛於唐宋(公元七世紀至十三世紀),歷經2000餘年,已成為當地的習俗。

南宋每年農歷8月18日在錢塘江上檢閱水庫,以後沿習成節。除農歷8月18日前後三天觀潮節外,農歷每月初與月中皆有大潮可觀,並可作一潮三看「追潮游」。在中秋佳節前後,八方賓客蜂湧而至,爭睹錢江潮的奇觀,盛況空前。距杭州50公里的海寧鹽官鎮是觀潮最佳處。

古時杭州觀潮,以鳳凰山、江干一帶為最佳處。因地理位置的變遷,從明代起以海寧鹽官為觀潮第一勝地,故亦稱"海寧觀潮"。"錢江秋濤"聞名國內外,早在唐宋就已盛行。觀潮之日,尤在農歷八月十八日前後幾天,路上車如水流,人如潮湧。遠眺錢塘江出海的喇叭口,潮汐形成洶涌的浪濤,猶如萬馬奔騰,遇到澉浦附近河床沙坎受阻,潮浪掀起三至五米高,潮差竟達九至十米,確有"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可摧"之勢。不同的地段,可賞到不同的潮景:塔旁觀"一線潮",八堡看"匯合潮",老鹽倉可賞"回頭潮"。錢江觀潮 位於杭州東北45公裏海寧鹽官鎮。

天時:農歷八月十六日至十八日,太陽、月球、地球幾乎在一直線上,所以這天海水受到的潮引力(月球、太陽或其他天體對地球上單位質量物體的引力和對地心單位質量物體的引力之差,或地球繞地-月(日)質心運動所產生的慣性離心力與月(日)引力的合力。)最大。

地利:跟錢塘江口狀似喇叭形有關。錢塘江南岸赭山以東近50萬畝圍墾大地像半島似地擋住江口,使錢塘江赭山至外十 二工段酷似肚大口小的瓶子,潮水易進難退,杭州灣外口寬達100公里,到外十二工段僅寬幾公里,江口東段河床又突然上升,灘高水淺,當大量潮水從錢塘江口涌進來時,由於江面迅速縮小,使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就只好後浪推前浪,層層相疊。其次還跟錢塘江水下多沉沙有關,這些沉沙對潮流起阻擋和摩擦作用,使潮水前坡變陡,速度減緩,從而形成後浪趕前浪,一浪疊一浪涌。

風勢:沿海一帶常刮東南風,風向與潮水方向大體一致,助長了潮勢。

錢塘江南岸蕭山南陽的赭山美女壩和海寧市的鹽官鎮為觀看錢江潮最佳景區。在美女壩觀賞的主要是「回頭潮」。「美女二回頭」回頭潮是指急速前進的潮水,遇到丁壩等人工阻礙物後形成的潮水。

位於錢江南岸蕭山南陽的赭山灣是錢塘江口一個向南凹進的大河灣。這里,有一道長約500米的"丁字壩"直插江心,宛如一隻力挽狂瀾的巨臂。當涌潮西行至此,全線與圍堤成一銳角撲來,壩頭以內的潮頭同壩身、圍堤構成直角三角形,潮頭線兩端受阻,分別沿壩身和圍堤向直角頂點逼進,最終在壩根「嘣」一聲怒吼,涌浪如突兀而起的醒獅,化成一股水柱,直沖雲霄,高達十餘米。由於大壩的橫江阻攔,直立的潮水又折身返回,形成一個"捲起沙堆似雪堆"的奇特回頭潮。而此時江水前來後涌,上下翻卷,奔騰不息。

在南陽的赭山美女壩不僅會產生回頭潮,還會產生「沖天潮」現象,沖天潮這是發生於堤、壩相交處的特種潮。是近景潮中最具欣賞魅力的潮。潮水如同被網兜兜住一樣,在堤壩相交轉彎角的處,潮水「嘩」一聲碰撞巨響,潮頭直沖雲天。上進起一股水柱,低者二、三米,高者可達十多米。清譚吉璁《棹歌》詩「赭山潮勢接天來,捍海塘東石囤摧。」沖天潮由此得名。
交叉潮
錢塘潮
距杭州灣55千米有一個叫大缺口的地方是觀看十字交叉潮的絕佳地點。由於長期的泥沙淤積,在江中形成一個沙洲,將從杭州灣傳來的潮波分成兩股,即東潮和南潮,兩股潮頭在繞過沙洲後,就像兩兄弟一樣交叉相抱,形成變化多端、異常壯觀的交叉潮,呈現出「海面雷霆聚,江心瀑布橫」的壯觀景象。兩股潮在相碰的瞬間,激起一股水柱,高達數丈,浪花飛濺,驚心動魄。待到水柱落回江面,兩股潮頭已經呈十字形展現在江面上,並迅速向西賓士。同時交叉點像雪崩似的迅速朝北轉移,撞在順直的海塘上,激起一團巨大的水花,跌落在塘頂上,嚇得觀潮人紛紛尖叫著避開。
一線潮
錢塘江一線潮
看過大缺口的交叉潮之後,建議您趕快驅車到鹽官,等待觀看一線潮。未見潮影,先聞潮聲。耳邊傳來轟隆隆的巨響,江面仍是風平浪靜。響聲越來越大,猶如擂起萬面戰鼓,震耳欲聾。遠處,霧蒙蒙的江面出現一條白線,迅速西移,猶如「素練橫江,漫漫平沙起白虹」。再近,白線變成了一堵水牆,逐漸升高,「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橫在浪花中」。隨著一堵白牆的迅速向前推移,涌潮來到眼前,有萬馬奔騰之勢,雷霆萬鈞之力,勢不可擋。 一線潮並非只有鹽官才有哩。凡江道順直,沒有沙州的地方,潮頭均呈一線,但都不如鹽官好看。原因是鹽官位與河槽寬度向上游急劇收縮之後的不遠處,東、南兩股潮交會後剛好成一直線,潮能集中,潮頭特別高,通常為1—2米,有時可達3米以上。氣勢磅礴,潮景壯觀。
回頭潮
錢塘江「回頭潮」
從鹽官逆流而上的潮水,將到達下一個觀潮景點老鹽倉。老鹽倉的地理環境不同於鹽官,鹽官河道順直,涌潮毫無阻擋向西挺進,而老鹽倉的河道上,出於圍墾和保護海塘的需要,建有一條長達660米的攔河丁壩,咆哮而來的潮水遇到障礙後將被反射折回,在那裡它猛烈撞擊對面的堤壩,然後以泰山壓頂之勢翻卷回頭,落到西進的急流上,形成一排「雪山」,風馳電掣地向東回奔,聲如獅吼,驚天動地,這就是回頭潮。 錢塘江大潮,白天有白天波瀾壯闊的氣勢,晚上有晚上的詩情畫意;看潮是一種樂趣,聽潮是一種遐想。難怪有人說「錢塘郭里看潮人,直到白頭看不足。」
半夜潮
午夜,江面上隱隱傳來「沙沙」響聲,漲潮了,在蒙蒙的水面上一條黑色素練在浮動,時斷時續,時隱時現。少頃,聲音加驟,潮水夾著雷鳴般的轟響飛馳而來,把滿江的月色打成碎銀,潮頭如千萬匹灰鬃駿馬在擠撞、在撕打,噴珠吐沫,直撲塘下,猶如十萬大軍兵臨城下。涌潮前浪引 後浪,後浪推前浪,在江面形成一垛高聳潮峰,波濤連天,好似沖向九天皓月。這時許多遊客把篝火、蘆花拋入大江,隨波西去,以此來寄託自己的美好心願…… 觀十萬軍聲半夜潮的最佳之處是在天風海濤亭一帶,為「天風賞月」之景。其以浪漫、別具一格的情調吸引了大量的觀汐遊客。北宋詩人蘇東坡還為此寫下了這樣一首詩篇:「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寄語重門休上鑰,留得夜潮月中看」以表情懷。
丁字潮
兩股潮是形成了一個『丁』字的,我們不知道如何形成了這樣的奇觀。「丁字潮」的形成原因目前還要研究。 丁字潮
[1]
編輯本段錢塘潮歷史
觀賞錢塘秋潮,早在漢、魏、六朝時就已蔚成風氣,至唐、宋時,此風更盛。相傳農歷8月18日,是潮神的生日,故潮峰最高。南宋朝廷曾經規定,這一天在錢塘江上校閱水師,以後相沿成習,八月十八逐漸成為觀潮節。北宋詩人潘閬的《酒泉子》中寫道: 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 這首詩便是當年「弄潮」與「觀潮」活動的真實寫照。
編輯本段解惑錢塘潮
為什麼錢塘秋潮如此壯觀而又如此准時呢? 這是許多人很自然地想到的問題。對此,有一個傳說是這樣說的:春秋戰國時期,在今江蘇、安徽一帶有一個吳國,吳王夫差打敗了今浙江一帶的越國。越王勾踐表面上向吳國稱臣,暗中卻卧薪嘗膽,准備復國。此事被吳國大臣伍子胥察覺,多次勸說吳王殺掉勾踐。由於有奸臣在吳王面前屢進讒言,詆毀伍子胥。吳王奸忠不分,反而賜劍讓伍子胥自刎,並將其屍首煮爛,裝入皮囊,拋入錢塘江中。伍子胥死後9年,越王勾踐在大夫文種的策劃下,果然滅掉了吳國。但越王也較信傳言,迫使文種伏劍自刎。伍子胥與文種這兩個敵國功臣,雖然分居錢塘江兩岸,各保其主,但下場一樣,同恨相連。他們的滿郁恨,化作滔天巨浪,掀起了錢塘怒潮。 當然,傳說不過是傳說而已。錢塘秋潮如此之盛的原因,主要是其獨特的地理條件。 錢塘江外杭州灣,外寬內窄,外深內淺,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喇叭狀海灣。出海口江面寬達100公里,往西到澉浦,江面驟縮到20公里。到海寧鹽官鎮一帶時,江面只有3公里寬。起潮時,寬深的灣口,一下子吞進大量海水,由於江面迅速收縮變窄變淺,奪路上涌的潮水來不及均勻上升,便都後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到大夾山附近,又遇水下巨大攔門沙壩,潮水一擁而上,掀起高聳驚人的巨濤,形成陡立的水牆,釀成初起的潮峰。 是不是所有喇叭狀的海灣都能產生涌潮呢? 回答是否定的。海寧大潮的形成,還有一些其他原因。浙江沿海一帶,夏秋之交,東南風盛行,風向與潮波涌進方向大體一致,風助潮勢,推波助瀾;潮波的傳播在深水中快,在淺水中慢,錢塘江由深變淺的特點極為突出,這種特殊條件,能使後浪很快趕上前浪,層層巨浪疊加,形成潮頭。此外,潮湧與月亮、太陽的引力也有關。東漢思想家王充在《論衡》中說:"濤之起也,隨月盛衰,小大滿損不齊同。"因為在農歷每月初一和十五前後,太陽、月亮和地球排列在一條線上,太陽和月亮的引力合在一起吸引著地球表面的海水,所以每月初一和十五的潮汐就特別大,而農歷八月十八前後,是一年中地球離太陽最近、引力最大的時候,此時出現的涌潮,自然也就最猛烈。 有人問及,錢塘秋潮會不會產生變化? 其實,說起來,錢塘秋潮一直處於變化之中。由於潮勢最盛位置的變化,人們的觀潮點也隨之改動。宋時的觀潮點在杭州以上析成直角的河段。明朝以後,海寧鹽官鎮左近始成觀潮勝地。現代江海變化,最盛潮位曾西移頭蓬,近年又有東移八堡之勢。而最令人關注的,是1985年錢塘秋潮的衰微現象。 1985年農歷八日十八日,按例是觀潮的吉日良辰,這天,十幾遊人前往鹽官鎮觀潮。可是,潮水來時,只見一條很細很細的錢線,緩慢逼近,銀線時隱時現,越近越連不成線到得近處,僅止片片浪花,涌潮高度只有50至60厘米,使觀潮者們大為掃興。有人擔心錢塘秋潮就此消失了。 事實上,錢塘秋潮江沒有消失,但是,讓人不無憂慮的是,近十年來,秋潮的確漸漸衰弱了。而1985年表現得尤為突出。據有關人士分析,主要原因是在澉浦以西已累計圍墾海塗80萬畝,使八堡以上的河道變窄,造成進潮量減少,河床抬高。再加上1985年的梅雨時節,錢塘江流量比歷年平均數減少了1/3,對泥沙的沖刷力大大減弱。大量被海潮帶上來的泥沙淤積在尖同一帶江面,使這一帶淤積增厚,迫使江道主線南移。這樣,當海潮湧進錢塘江時,只提折向南面逆流而上。由於流路加長,潮的能量消耗過大,當海潮到達鹽官鎮時,已經是"精疲力竭",成了"強弩之末"了。 據此,有關人士推知,因為整個杭州灣的喇叭口形狀未變,所以錢塘江潮不會消失。但由於江道的逐年變窄,錢塘潮的交匯點將逐步東移。今後,觀潮的最佳點,北岸在鹽官鎮以東的丁橋至十堡一帶;南岸在杭州蕭山區圍墾十七工段。 由於2004年農歷八月十八日錢江潮的衰微現象,目前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這兩種觀點的分歧主要表現在這兩個方面: 1.造橋。 從杭州灣大橋規劃伊始,就有專家和市民在關注這樣一個問題:大橋會不會影響錢江潮的雄壯景觀?杭州灣大橋,全長36公里,其中正橋長35.7公里,估計有7000多根樁矗立在錢塘江。由於杭州灣大橋將向海底打入7000多根樁,有關專家估計,這將使潮水高度降低約20厘米。水利專家稱,(錢塘江上)「如此規模的造橋,尤其是杭州灣大橋的建設,將極大地影響到錢塘潮」。浙江省國土資源廳信息中心的一位專家也說,我省規劃將在錢塘江上建造多座大橋,這對錢江潮肯定會有一定影響,但影響有多大尚無定論。 也有專家認為:橋歸橋潮歸潮:杭州灣大橋礙不到錢江潮。熊紹隆,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教授。2000年9月,其所在研究院受杭州灣大橋工程指揮部委託,就杭州灣大橋對水環境的影響,特別是對錢塘江涌潮的影響進行專題研究。經過實體模擬和數字模擬,得出的結果是:建橋前,鹽官的潮頭高度在2米至2.5米之間;建橋後,鹽官的潮頭高度的降低不會超過2厘米,肉眼完全看不出來。因此,關於「杭州灣大橋最高將使潮水高度降低約20厘米」的論述,他對這一消息來源表示質疑。 2.圍墾 浙江近年來大規模圍墾,目前在錢塘江口已累計圍墾海塗80萬畝。一種觀點認為:大規模圍墾使河道變窄,河道變得更加彎曲,阻力變大,造成進潮量減少,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錢江潮;再加上近年來錢塘江流量比往年平均數減少了1/3,對泥沙的沖刷力大大減弱。大量被海潮帶上來的泥沙淤積在尖山一帶江面,使這一帶河床抬高,迫使江道主線南移。這樣,當海潮湧進錢塘江時,只能折向南面逆流而上。由於流路加長,潮的能量消耗過大,當海潮到達南陽鎮時,已經是"精疲力竭",成了"強弩之末"了。 另一種觀點是:約束河道:圍墾反而使潮水變大。據林炳堯教授介紹,錢塘江圍墾之後,錢江潮沒有變小,反而變大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錢塘江大規模圍墾,主要不是為了獲取土地,而是為治理錢塘江。由於錢塘江是強潮河口,河道一直不穩定,南北擺動,最大擺幅可達二十一公里,所以不能不治理,圍墾能夠起到約束河道的作用,目前六十多公里的河道已經穩定。 錢塘江大規模治理之後,錢江潮有三個變化:一是涌潮最大的地點略有下移,移到了原來鹽官下游12公里的海寧大缺口,最佳的觀潮點也穩定了,如海寧鹽官、大缺口、老鹽倉和蕭山觀潮城、美女山壩;二是涌潮的反射作用強了,沿江潮差增大,錢江潮隨之增強,尤其大潮期更甚。三是這幾年錢江潮的潮水景觀有所變化。 錢江潮為什麼特別大 世界上有涌潮的河流很多,如南美的亞馬遜河、北美的科羅拉多河、法國的塞納河、英國的塞汶河等,但錢塘江涌潮的強度和壯觀現象,除亞馬遜河外,其它河流均無法與之媲美。亞馬遜河的涌潮強度與錢塘江雖可一比,但錢塘江河口江道擺動頻繁,涌潮潮景變化萬千。因此錢江潮可說是獨占鰲頭,無與倫比。 為什麼錢塘江大潮特別洶涌和巨大呢?喇叭形的河口是原因之一。杭州灣外的江面寬度約100千米,往裡則急劇收縮,到距灣口90千米的錢塘江口的海鹽澉浦時,寬度只有20千米,而杭州市區的河寬僅1千米左右。當大量潮水涌進狹窄的河道時,水面就會迅速地壅高。又由於這里的河底有大量的泥沙淤積形成沙坎,進入灣口的潮波遇到沙坎,水深減小,阻力增大,前坡變陡,後坡相應變緩。當前坡陡到一定程度後,前鋒水面明顯湧起,從而形成涌潮,甚至翻出浪花。 不過世界上有好些江河的河口,也是外大內窄、外深內淺,為什麼沒有像錢塘江大潮那樣洶涌澎湃?原來高潮的出現與河水流動的速度也有關系,當潮水涌來時,它的前進方向是和河水流動的方向相反的。中秋前後,錢塘江河口的河水流速與潮水流速幾乎相等,力量相等的河水與潮水一碰撞,就激起了巨大的潮頭。另外,浙北沿海一帶,夏秋之交常吹東南風或東風,風向與潮水方向大體一致,也助長了它的聲勢。總之,錢塘江大潮的形成是受天文和地理(包括河口形狀、河床地貌、水文、氣候等)因素綜合的影響。
編輯本段觀潮的指南
「八月十八潮,壯觀天下無。」這是北宋大詩人蘇東坡詠贊錢塘秋潮的千古名句。千百年來,錢塘江以其奇特卓絕的江潮,不知傾倒了多少遊人看客。 每年的農歷八月十八前後,是觀潮的最佳時節。這期間,秋陽朗照,金風宜人,錢塘江口的海塘上,遊客群集,興致盎然,爭睹奇景。觀賞錢塘秋潮,有三個最佳位置。 海寧縣鹽官鎮東南的一段海塘為第一佳點。這里的潮勢最盛,且以齊列一線為特色,故有「海寧寶塔一線潮」之譽。潮頭初臨時,天邊閃現出一條橫貫江面的白練,伴之以隆隆的聲響,酷似天邊悶雷滾動。潮頭由遠而近,飛馳而來。宛若一群潔白的天鵝排成一線,萬頭攢動,振翅飛來。潮頭推擁,鳴聲漸強,頃刻間,白練似的潮峰奔來眼前,聳起一面三四米高的水牆直立於江面,傾濤瀉浪,噴珠濺玉,勢如萬馬奔騰。潮湧至海塘,更掀起高9米的潮峰,果然"滔天濁浪排空來,翻江倒海山為摧!"這一簇簇聲吞萬籟的放射形水花,其景壯觀,其力無窮,據說有一年,曾把一隻一噸多重的「鎮海雄師」沖出100多米遠。當潮湧激起巨大回響之後,潮水又坦然飛逝而去。有人這樣寫道:「潮來濺雪俗浮天,潮去奔雷又寂然」,十分確切地描繪了潮來潮往的壯觀景象。 在第二個觀潮佳點――鹽官鎮東8公里的八堡,可以觀賞到潮頭相撞的奇景。海潮漲入江口之後,因為南北兩岸地勢不同,潮流速度南快北慢,潮頭漸漸分為兩段。進展神速的南段稱為南潮;遲遲不前的北段潮頭,在北岸觀潮者看來,是來自東方,故稱東潮。當南潮撲向南岸被盪回來,調頭向北涌去,恰與姍姍來遲的東潮撞個滿懷。霎時間,一聲巨響,好似山崩地裂,滿江聳起千座雪峰,著實令人怵目驚心! 在第三個觀潮佳點――鹽官鎮西12公里的老鹽倉,可以欣賞到「返(回)頭潮」。這里,有一道高9米、長650米的「丁字壩」直插江心,宛如一隻力挽狂瀾的巨臂。潮水至此,氣勢已經稍減,但沖到丁字壩頭,仍如萬頭雄獅驚吼躍起,激浪千重。隨即潮頭轉,返竄向塘岸,直向塘頂觀潮的人們撲來。這返頭潮的突然襲擊,常使觀潮者措手不及,驚逃失態。 此外,海寧觀潮還有日夜之分。白天觀潮,視野廣闊,一覽怒潮全景,自是十分有趣。而皓月當空時觀賞夜潮,卻也別有其妙。近年來,錢塘江潮水卷人事故時有發生。其中2007年8月2日16時30分左右,杭州市江干區下沙七堡1號丁字壩附近水域發生一起30多人被潮水捲走的事件造成11人死亡。

⑽ 綜合治理錢塘江的首要任務

1.植林種草,綠化大地,改善局部氣候 植林種草,擴大植被覆蓋率,發展生態經濟,資源開發與水土保持相結合,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土流失,改善局部氣候,減少洪水危害,增加土壤肥力,增加地下徑流。 2.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黃河流域應重視對人口增長的有效控制,同時促使公民自覺地保護環境與水資源,合理用水,節約用水。 3.統一規劃、協調開發黃河水資源 統一管理、統籌編制黃河水資源利用與調度方案,兼顧各地情況,充分發揮大型水利工程樞紐作用,攔蓄洪水調節徑流。 4.加收水資源使用費,促進節約用水 實施水資源有償使用制度,依法徵收水資源使用費,適當提高水價,以刺激人們的水消費觀念,喚醒節水意識,避免或減少水資源的浪費。 5.調整流域內的農業結構,減少用水量 在流域內大力培育推廣耐旱作物,使灌溉用水量減少。 6.科學種田,實施節水灌溉新技術 管灌、噴灌、滴灌、滲灌是國際上一致公認的節水灌溉新技術,節水灌溉每公頃農田用水量僅為傳統灌溉用水的1/5。黃河流域耕地面積寬廣,傳統灌溉方式普遍,節水灌溉新技術有著廣闊的市場,其節水潛力相當可觀。這不僅要在黃河中下游推廣,更應在黃河用水大戶的寧夏平原和河套平原推廣。 7.加強污水的凈化處理工作,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 提高水資源的重復利用率是工業節水的重要手段,努力搞好污染水體的凈化處理工作,盡可能地提高工業用水的重復利用率,節約用水。 8.南水北調,跨流域調水 南水北調,引長江水進入黃河是解決黃河流域水資源緊張狀況的重要措施。
9.更新工業和交通設備 設計出吸熱存熱新器械,使交通和工業中釋放出的熱能被再利用。減少人為熱釋放,降低陸地上空氣的乾燥度。 10.減少洋面浮油 通過有效措施,回收利用廢油,合理運油,減少入海石油。設計「洋面吸油器」,對洋面定時「清掃」浮油,以減弱海洋沙漠化現象。 11.減少CO2排放 普及使用太陽能、地熱等清潔能源,減少排放CO2,減緩「溫室效應」的作用,降低空氣乾燥度。
望採納。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