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園區治理現代化

園區治理現代化

發布時間: 2021-02-05 19:23:53

⑴ 推進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的幾點思考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並將其作為版全面深化改革權的總目標,這充分彰顯了我們黨對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高度重視。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處理好各個方面的關系,譬如黨和政府的關系、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政府和社會的關系、中央與地方的關系、政府與公民的關系以及城鄉關系、東部中部和西部的關系、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的關系、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等等。「國家治理現代化」這一新論斷的提出,是對馬克思主義國家學說的創造性運用和發展,同時也標志著我黨治國理政的理念達到了一個嶄新的境界。

⑵ 如何理解社區治理現代化的實現路

社區治理現代化主要體現在網路信息化的建立和應用上面,建立是硬體的投入,應用才是能力的體現。

⑶ 新時代如何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

1、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必須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

堅持從中國實際出發關乎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方向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設計和發展國家政治制度,必須注重歷史和現實、理論和實踐、形式和內容有機統一。要堅持從國情出發、從實際出發。」

從國情出發、從實際出發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一個重要原則。堅持這一原則,體現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邏輯、歷史邏輯和實踐邏輯的辯證統一。

2、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必須堅持黨的領導,確保黨始終總攬全局、協調各方。

堅持黨的領導關乎國家治理主體中的領導核心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

3、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必須堅持人民立場,尊重人民主體地位。

堅持人民立場,尊重人民主體地位關乎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根本目的和依靠力量。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的國家是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其一切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其一切工作部署和工作安排,都應該來自人民,都應該為人民利益而制定和實施。



4、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必須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

堅持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關乎國家治理現代化的基本方略和方法手段。

5、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必須堅持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

堅持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關乎國家治理現代化的整體聯動和集成效能。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內在要求,也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方法。

⑷ 如何推進地方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深刻領會和認真貫徹中央要求,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推動實現這一總目標,是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的重要任務。
一、充分認識行政體制改革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的作用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力的集中體現。在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就是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的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國家治理能力,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事務的能力。要更好發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必須從各個領域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深化行政體制改革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三中全會就行政體制改革提出了許多明確要求,強調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優化政府組織結構,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增強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這些都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內容。要緊緊圍繞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總目標,深化行政體制改革總體研究,細化改革的重點任務、路線圖和時間表,到2020年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建立起比較完善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體制,形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以此為基礎,把各方面制度優勢轉化為管理國家的效能,實現黨、國家、社會各項事務治理制度化、程序化、規范化。

⑸ 現代化工業園區概況

【蘇州工業園區】位於蘇州城東金雞湖四周。是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的合作項目。版1994年2月國務院批准設權立,同年5月啟動。規劃面積70平方公里,分3期實施,首期開發建設8平方公里。蘇州工業園區發展目標是建設一個以高新技術為先導,現代工業為主體,第三產業和社會公益事業相配套的國際化現代化工業園區。自啟動以來,已有51家中外企業破土動工,38家企業建成投產,一大批世界著名跨國公司進入園區,累計合同外資25.8億美元。具有國際水準的大型基礎設施如煤氣廠、電廠、水廠等已建成或在建,中心商貿區和居住區建設已啟動。借鑒新加坡先進經驗結合我國國情的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也已形成並正在實施。

⑹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包括哪些

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是一個國家制度和制度執行能力的集中體現。
國家治理體系是版在黨領導下管理國家的權制度體系,包括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領域體制機制、法律法規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緊密相連、相互協調的國家制度;
國家治理能力則是運用國家制度管理社會各方面事務的能力,包括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

⑺ 張江現代化工業園區 概況

張江現代化工業園區建於1992年7月,是一個國家級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園區位於上海浦東新區南部,內環線浦東段的中點。園區范圍內沒有污染源,是浦東新區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交通方便,北鄰龍東大道,西靠內環線,緊鄰規劃中的浦東新區行政中心和已開工建設的中央公園;南瀕川楊河,東至規劃中的輔環線。距市中心12公里,距即將興建的上海浦東國際機場11公里,籌建中的地鐵二號線龍東路站就在附近,地理位置十分優越。園區的規劃面積17平方公里,首期開發4.2平方公里,經過3 年多的開發建設,目前已累計開發土地面積2.33平方公里,區內外竣工道路13.5公里。園區基礎設施完善,規劃科學合理,充分考慮到產業、科研和生活居住的結合,園區也相應地劃分成高科技產業區、科技產業區、科研教育區、高級商住區和居住生活區,功能小區的發展齊頭並進,相輔相成。
在科技產業導向上,園區面向未來,以生物醫葯、微電子與信息技術、光機電一體化為三大重點發展產業。投資園區的有:瑞士羅氏、日本松下、美國聯信、加拿大鮑爾和法國法雷奧等著名跨國集團,其中有些企業已步入投產階段。
在科研教育項目上,園區力促形成教學—科研—開發—產業化的良性循環,已引進諸如上海新葯研究開發中心等權威性研究機構,並逐步引進一些高層次教育單位,如將遷入園區的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和已開工興建的上海外國語大學浦東外國語學校。
園區在大力引進產業和科研項目的同時,也為投資者提供良好的生活配套環境。依附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交通、環境和配套上的優勢,園區將力創一個寧靜、文明、高層次的生活環境。園區內將興建由香港湯臣集團投資的佔地17萬平方米的中高檔標准住宅區,由澳大利亞著名設計師規劃設計的面積達10萬平方米的「日出苑」別墅群也已開工建設。
園區經過3年多的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建設,為廣大投資者提供了一個良好、完善的投資環境。根據上海市和浦東新區規劃,張江高科技園區定位於中國新一代的高科技園區,目標是在下世紀初建成國內一流的國際化技術城區。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