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斯治理技術方案
A. 煤礦瓦斯治理的措施
方法很多,比如:增加供風量,設置風簾,或者高位抽放等。具體方案,需根據你那個礦上隅角瓦斯濃度的情況而定。
B. 生產礦井瓦斯治理目標
工作目標
爭取在2010年4月底建成瓦斯治理示範礦井,做到「通風可靠、抽采達標、監控有效、管理到位」, 將高瓦斯礦井抽為低瓦斯礦井,將噸煤瓦斯含量降到最低,保證安全生產,不出瓦斯事故。努力使我礦瓦斯治理工作整體提高一個水平。
1、杜絕瓦斯爆炸、燃燒、熏人等瓦斯事故的發生;
2、杜絕井下瓦斯超限作業、瓦斯積聚;
3、經過瓦斯治理,採掘工作面比2009年同期瓦斯超限次數降低80%以上;
4、合理設計布置瓦斯抽放鑽場,抽放率達到30%以上;
5、在廣大幹部職工中牢固樹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安全理念。
6、進一步完善「一通三防」、瓦斯治理機構及職責,增配「一通三防」技術人員,努力使「一通三防」人員最低達到高中或技校畢業水平;
7、建立完善的通風、抽采、監測監控專業隊伍定期培訓制度,並嚴格付諸實施;
8、加大瓦斯治理專項資金的投入,建立完善瓦斯治理獎懲制度,推動後進,激勵先行;
9、把瓦斯治理「一礦一策」、 「一面一策」制度,切切實實落實到位;
10、形成一套完備的通風設施安裝、構築、驗收、管理制度及落實督查,提高礦井通風設施的防災、抗災、救災能力;
11、確定以瓦斯抽放和監測監控為重點的瓦斯治理方向,加強基礎理論和應用研究,提高綜合配套能力,做到標本兼治;
12、每月一次的通風例會上,制定出一個 「通風系統月優化」方案,並進行技術論證、付諸實施。
13、力爭使瓦斯治理團隊做到「四個一流」(一流隊伍、一流作風、一流管理、一流素質)。
C. 礦井安全管理的重點是瓦斯治理和水害防治,任何時候兩個問題不能忽視
一、充分認識打好煤礦瓦斯、水害防治兩個攻堅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打好煤礦瓦斯、水害防治兩個攻堅戰是遏制煤礦重特大事故的重要手段。瓦斯和水害位居礦井「五大災 害」之首,是威脅煤礦生產安全的重要殺手。無論從全國還是從我市發生的煤礦事故來看,瓦斯和水害事故 都占煤礦事故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嚴重威脅著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各級各部門和煤礦企業 務必提高對瓦斯、水害防治工作的認識,切實突出重點,抓住關鍵,齊心協力,攻堅克難,堅決打好瓦斯、 水害防治攻堅戰,堅決遏制重特大事故發生。 打好煤礦瓦斯、水害防治兩個攻堅戰是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迫切要求。我市煤礦企業雖然經過近年 來的專項治理整頓和資源整合,整體發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全市安全生產形勢有了明顯的好轉,但由 於我市煤礦企業地質條件復雜,相當一部分礦井受瓦斯、水患災害威脅嚴重,煤礦企業經營起點低、條件 差、整體抗禦風險能力不高,煤礦安全生產基礎仍然脆弱,尤其是資源整合礦井普遍存在著地質資料不詳 等問題,受周圍關閉礦井老空水、「瓦斯罐」的威脅極大,而且隨著開采深度的增加,高沼礦井將會逐步增 多,水害治理難度將會逐步增大,安全生產工作的壓力相當沉重。因此,打好煤礦瓦斯、水害防治兩個攻 堅戰,實現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好轉的任務十分緊迫。 打好煤礦瓦斯、水害防治兩個攻堅戰是實現全市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保障。煤炭工業是我市的支柱 產業,其運行質量好壞,直接關系著全市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大局,必須採取科學的手段和嚴厲的措施, 強化安全監管,嚴格瓦斯、水害防治,實現煤礦管理的科學化、規范化,從根本上改變我市煤礦安全基礎 薄弱的狀況,不斷促進煤炭工業持續健康發展,從而實現全市經濟的跨越式發展。
二、工作要求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落實煤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 把瓦斯、水害防治與「隱患治理年」活動結合起來,夯實基礎,遵循規律,加大安全投入,改善技術裝備, 嚴格現場管理,強化指導服務,健全完善救援體系,全面提升抗災能力,堅決打贏煤礦瓦斯、水害防治兩 個攻堅戰,堅決杜絕較大以上瓦斯、水害事故。
三、嚴格防控,夯實瓦斯、水害防治基礎
建立制度保障體系
1.強化組織保障。煤礦實際監控人(或控股股東)是瓦斯、水害防治的第一責任人,礦長、技術礦長(總 工程師)是瓦斯、水害防治的直接責任人(開采實體二 煤、垂深超過200 米的礦井,必須設置一名副總 工程師專抓瓦斯管理工作;受水害威脅的礦井,必須明確一名副總工程師或礦長助理擔任探放水隊長), 負責全面貫徹執行瓦斯、水害防治的有關法規、規程和標准,組織制定、落實瓦斯、水害防治兩個攻堅戰 實施方案,煤礦企業要建立健全瓦斯、水害防治機構,配齊專業技術人員,實行探放水人員工資單列(市 煤炭局監督發放)。要把瓦斯、水害防治責任逐級逐項分解,落實到各部門和各崗位人員,做到上面有人 抓,下面有人干,重大問題決策迅速、措施得力,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管理機制。
2.實行瓦斯、水害防治督察制。每個駐礦站要每礦指定一名專職駐礦員,專門負責督察煤礦探放水工作。 各煤礦企業必須建立安全隱患糾察隊,抽調專門人員重點檢查瓦斯、水害防治工作。由安全礦長負責,堅 持每班必須有2—3 名專職糾察員在井下檢查監督瓦斯、水害防治措施的落實,監督安全隱患的整改,從 源頭和現場管理上把好瓦斯、水害防治關。
3.實行瓦斯、水害防治例會制度。煤礦企業每月至少由礦長主持召開一次瓦斯、水害防治工作會議,專題 研究解決瓦斯、水害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總結經驗,制定下步工作計劃,並對辦公會決定事項形成紀 要,明確責任,抓好落實。突發異常問題,要隨時召開會議,提出防治措施,並及時向主管部門報告。
4.主要產煤鄉鎮政府要設立3 人以上的專家組,每月對轄區煤礦逐礦進行一次集中「會診」,重點解決瓦 斯、水害防治的技術難題。
D. 急需一篇煤礦瓦斯治理體系建設實施方案的範文
給你個目錄自己填吧:
目 錄
前 言
第一部分 煤礦基本狀況
第一章 礦井概況
第一節 煤礦簡介
第二節 礦井資源條件
第三節 主要生產系統
第二章 安全管理
第一節 管理理念
第二節 管理職責
第三節 管理制度
第四節 管理機構
第五節 執行監察
第三章 生產布局
第一節 採掘工作面現狀
第二節 生產准備
第三節 生產組織
第四章 礦井通風
第一節 通風系統
第二節 通風設施
第三節 礦井風量
第五章 瓦斯抽采
第一節 抽采系統
第二節 抽采措施
第三節 抽采效果
第六章 監測監控
第一節 監測監控系統
第二節 監測監控數據
第三節 監測監控效果
第四節 系統維護
第七章 保障措施
第一節 資金投入
第二節 科技進步
第三節 職工素質
第四節 行為規范
第二部分 自評
第一章 程序與過程
第二章 評估診斷
第一節 瓦斯不治,礦無寧日
第二節 瓦斯事故是可以預防和避免的
第三節 可保必保,應抽盡抽
第四節 高投入、高素質、強技術、嚴管理、重利用
第五節 通風是基礎,抽采是重點,防突是關鍵,監測監控是保障
第六節 多打岩巷多打鑽
第七節 只有打不到位的鑽孔,沒有卸不掉壓的瓦斯
第八節 變抽放為抽采,煤與瓦斯共采,治理與利用並重
第三章 改進措施
E. 鄭州市煤礦瓦斯水害防治技術指導中心是財政全供嗎待遇咋樣呢
為進一步預防、遏制重大、特大事故發生,河南省鄭州市根據實際情況和安全生產形勢的迫切需要,加強瓦斯、水害防治工作,成立了鄭州市煤礦瓦斯水害防治技術指導中心,主要負責對煤礦瓦斯、水害防治工作的研究,為全市煤礦瓦斯、水害防治工作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為早預報、早預防和降低煤礦事故發生率提供了機構保障。
隸屬於鄭州市煤炭管理局,是下屬的二級機構,屬於半額財政撥款的類似事業機構(非全額撥款),並提供有償技術服務,收取一定的技術服務費用。其實相當於各局下屬的業務型的事業單位,可進行創收。
鄭州市煤炭管理局
(十二)鄭州市煤炭監察執法大隊
負責宣傳貫徹國家、省、市煤炭法律、法規;對市、縣(市)向煤礦企業派駐的安全監管人員職責履行情況進行監察和管理;受市煤炭局委託,對煤炭生產經營企業組織開展執法檢查,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做出現場處理或實施行政處罰。
(十三)鄭州礦山救護大隊
負責組織協調全市煤炭系統事故、災害的搶險救護工作;負責指導縣(市)救護中隊工作和煤礦企業輔助救護組織建設;負責組織煤礦救護培訓和礦山救護演練;負責煤礦預防性安全檢查,為煤礦企業提供救護技術服務。
(十四)鄭州市煤礦瓦斯水害防治技術指導中心
負責對煤礦瓦斯、水害事故規律及其防治進行研究,對煤礦企業瓦斯治理、水害防治進行技術指導;督促煤礦企業貫徹落實瓦斯治理、水害防治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技術標准,對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做出處理;組織檢查煤礦企業瓦斯、水害防治機構、隊伍、制度和責任制建立落實情況;建立健全煤礦企業瓦斯、水害防治工作檔案,對瓦斯、水害重大隱患組織論證,提出解決方案;組織檢查煤礦企業瓦斯防治費用的提取和使用,瓦斯抽采系統、安全監測監控系統的建立和運行,煤與瓦斯突出礦井「四位一體」綜合防突措施的落實等情況;制定全市煤層氣(瓦斯)的抽采利用規劃;對受水威脅嚴重的礦井,負責督促企業收集整理水文地質資料、制定中長期防治水規劃、配齊探放水設備,組織檢查企業現場管理措施的貫徹落實情況。
F. 開展區域瓦斯治理工作實施方案,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1、組織措施;2、技術措施;3、安全措施。
G. 瓦斯治理技術與瓦斯抽放研究的意義
因此,為了保證選煤廠的安全生產,筆者根據自己多年的礦井治理瓦斯積聚問題的經驗,結合屯蘭選煤廠煤倉瓦斯情況,研製了一種「選煤廠煤倉新型瓦斯治理裝置」,徹底解決了現有選煤廠煤倉存在的瓦斯超標易造成瓦斯爆炸和治理費用昂貴等難題。
2選煤廠煤倉新型瓦斯治理裝置的研究
2.1屯蘭選煤廠煤倉瓦斯情況
屯蘭選煤廠始建於1997年10月,是設計入選原煤40Mt/a的特大型煉焦選煤廠,1997年10月31日正式投產。現有原煤倉4個,產品倉 4個,2個轉載站。屯蘭礦生產的原煤由帶式運輸機運向屯蘭選煤廠4個原煤倉儲存待選,原煤經洗選後,其產品由帶式運輸機進入4個不同的產品倉等待外運。緩沖倉2個暫不用,只是在生產緊張時使用。
原煤倉4個每個倉直徑φ21m、高42.00m(儲煤凈高34.62m)、最大儲存煤量3600t,原煤倉內的瓦斯濃度高達8.2%。
產品倉4個每個倉直徑φ21m、高44.87m(儲煤凈高39.00m)、最大儲存煤量3300t,產品倉內的瓦斯濃度高達9.0%
2.2新型瓦斯治理裝置的研究
2.2.1新型瓦斯治理裝置的試驗研究
為了解決屯蘭選煤廠煤倉瓦斯問題,筆者多次到現場實測選煤廠大氣參數和多種氣體(等20多種),調查和分析屯蘭選煤廠歷年的大氣壓力、溫度、濕度變化規律。並結合現有的理論結合大量的實踐經驗,對屯蘭選煤廠煤倉和運輸長廊瓦斯參數進行正交理論分析,在此基礎上進行試驗分析,從而得出最佳的試驗方案。
對確立的最優方案再進行反復試驗,在試驗中對試驗參數不斷修正。對試驗結果與現有存在的問題進行科學的比較、分析、歸納、總結,並藉助現代分析技術和手段,得出了最佳治理屯蘭選煤廠煤倉及運輸長廊瓦斯積聚問題的試驗方案。
2.2.2煤倉新型瓦斯治理系列裝置設計
煤倉新型瓦斯治理技術方案是:選煤廠煤倉瓦斯積聚治理裝置由若干個煤倉瓦斯分離器、風幛、雙向風窗和焚風通風塔組成,煤倉瓦斯分離器設在煤倉的周邊,風幛設在煤倉頂部的中央,雙向風窗設在煤倉外壁的上方,檒風通風塔設在煤倉頂部的兩邊或煤倉外壁的上方。
煤倉瓦斯分離器由筒體、瓦斯釋放帽、瓦斯釋放孔和過濾網等構成,瓦斯釋放帽設在筒體得頂部,瓦斯釋放孔設在瓦斯釋放帽上,過濾網均勻設在筒體上,煤倉瓦斯分離器主要功能是將煤體內或煤體上方的瓦斯,按所要求的方向分離出來。
風幛是一個圓台型的筒體,雙向風窗由向上風葉、向下風葉和框架組成,向上風葉設在框架的上部,向下風葉設在框架的下部,
檒風通風塔由焚風曲線體、變線體、集風道和三叉排風器等構成,主要功能是形成強大的焚風效應,按所要求的方向將瓦斯排到煤倉外。
由於屯蘭選煤廠煤倉新型瓦斯治理系列裝置採用了煤倉瓦斯分離器、風幛、雙向風窗和檒風通風塔,構成了一個綜合治理裝置,能夠降低或消除煤倉中的全部瓦斯,徹底治理選煤廠瓦斯積聚的問題。
3實施效果
3.1安全效果
根據屯蘭選煤廠特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影響的實際情況,根據大量的實踐經驗和有關理論,確定採用風幛、風窗、通風塔、焚風通風塔等通風設施後,屯蘭選煤廠主要生產環節的要害部位和各個局部地點的瓦斯濃度達到以下效果,符合煤礦法律、法規和《煤礦安全規程》要求。
1]原煤倉[包括產品倉]頂部皮帶長廊的採用通風設施後瓦斯濃度常年達到0.5%以下。
2]原煤倉[包括產品倉]內部上隅角(死角)採用通風設施後,瓦斯濃度在正常生產情況下0.5%以下。
3]原煤倉[包括產品倉]底部溜煤口倉內,採用通風設施後,瓦斯濃度可達到0.5%以下。
4]原煤倉[包括產品倉]頂部皮帶長廊的(有工作人員的場所)的地點,採用通風設施後達到達到各自的《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安全濃度。
根據實驗結果證明瓦斯濃度由原來的8.2%,常年可降低到0.5%以下,瓦斯濃度完全符合國家標准和行業標準的安全濃度。具有治理瓦斯安全可靠,使企業的安全生產和從業人員的生命安全以及企業財產得到保證,真正意義地實現安全生產。
3.2經濟效益評價
根據屯蘭選煤廠現有情況概算其經濟效益。
3.2.1軸流式通風機方案
該選煤廠原煤倉4個,每倉1台5.5KW軸流式通風機,2#倉另安裝1台2×15KW軸流式通風機,倉上走廊有2台5.5KW移動式通風機,倉下安裝有1台2×15KW軸流式通風機,放煤溜槽口有2台5.5KW移動式通風機;精煤倉4個,每倉2台5.5KW軸流通風機,倉上走廊有1台5.5KW 移動式通風機,倉下安裝有1台2×15KW軸流式通風機,轉載點落煤處安裝1台5.5KW移動式通風機。
1)瓦斯處理主要費用。根據該選煤廠提供的實際費用:①電費:5.5KW移動式通風機月電耗1980元,年電耗23760元;2×15KW倉下通風機月電耗10800元,年電耗129600元。
2)風機折舊費。2×15KW倉下通風機原價5萬元服務年期7a,年折舊費7143元;2.86台為20429元/a;5.5KW移動式通風機原價2.7萬元服務年期7a,年折舊費3857元,2.86台為11031元/a。
新型瓦斯積聚治理裝置一個相當於2.86台軸流式通風機,且效果比軸流式通風機穩定、可靠。
3.2.2新型瓦斯積聚治理裝置方案經濟效益
若停用風機,改用瓦斯積聚治理裝置則:
1)停1台5.5KW通風機年省費用:23760+11031=34791元/a;停1台2×15KW軸流式通風機其費用:129600+20429=150029元/a。
2)4個原煤倉通風機全部停用(8台5.5KW;2台2×15KW),其費用為:34791×8+150029×2=278328+300058=578386元/a。
3)4個精煤倉通風機全部停用(10台5.5KW;1台2×15KW),其費用為:34791×10+150029=347910+150029=497939元/a。
3.2.3費用
服務年限按20a計算:4個原煤倉為1156.77萬元,4個精煤倉為995.88萬元,合計156.77+995.88=2152.65萬元。
新型瓦斯積聚治理裝置的一次性製造加工成本費用為128萬元,則節省費用為2024.65萬元。
可見在屯蘭選煤廠安裝「選煤廠煤倉新型瓦斯治理系列裝置」以後,由於該裝置是安全、經濟、永固、無動力的構造設施,以其取代原設計的軸流式通風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3.2社會效益:
新裝置填補了我國選煤廠瓦斯治理的空白,開創了我國無動力治理瓦斯新經驗和先例,對所有高瓦斯選煤廠的瓦斯治理開辟了一條新途徑,為以後大型選煤廠設計提供了先進的新技術,實現了大型選煤廠永久性的瓦斯治理。同時由於該系列裝置結構簡單,管理方便,不需經常維修,無需專人操作,具有簡便易行、經濟實用、安全可靠等優點,因此易於在全國煤炭行業[以及礦山]推廣使用,具有深遠的現實意義。
4、結論
總結「選煤廠煤倉新型瓦斯治理裝置」有以下特點:
1)、該技術的發明屬於國內首創,世界先進,具有技術先進、科學合理,填補了我國選煤廠瓦斯治理的空白。屬於世界性先進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2)、該裝置的使用將有效的治理選煤廠煤倉瓦斯積聚問題。它的研製成功將對所有高瓦斯選煤廠煤倉瓦斯治理開辟一條新途徑。
3)、該裝置是安全、經濟、永固、無動力的構造設施,以其取代常用的軸流式通風機,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相當可觀。
4)、該裝置結構簡單,管理方便,不需經常維修,簡便易行,無需專人操作,易於推廣使用,且開創了我國選煤廠無動力治理瓦斯經驗和先例。
5)、這項新技術的成功運用到設計上將對我國大型選煤廠煤倉瓦斯積聚治理產生深遠的意義。給以後大型選煤廠設計提供了先進的新技術。
6)、開創了我國無動力治理瓦斯新經驗,不需要巨資安裝帶動力的通風設備,一次安裝,永久使用,經濟實用,安全可靠,以確保該系統的安全性。
7)特別指出選煤廠煤倉新型瓦斯治理裝置是無噪音、無動力、無污染的通風構造設施,純屬於環保節能型產品。
8)、本裝置的原理,可以拓展到所有需要排氣、排污的建築、工廠、礦山,以及民宅、廚房無動力排油煙機等等領域。
該技術可以取消全國選煤廠所有的通風機,而且完全徹底永久解決瓦斯積聚問題。
選煤廠煤倉新型瓦斯治理裝置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推廣使用,開創了我國瓦斯治理的先驅,具有推廣使用價值。
瓦斯抽放研究
煤礦礦井中瓦斯湧出量很大,靠通風難以稀釋排除時,可用抽放的方法,排除瓦斯,減少通風負擔。40年代末,中國在撫順煤田進行抽放瓦斯試驗,50年代應用於生產,抽出數量逐年增加。其後陽泉、天府、中梁山、包頭、南桐、北票等礦區也陸續開展抽放瓦斯工作。1981年全國一百多個礦井安設了抽放瓦斯設備,每年抽放瓦斯達3億米3,供給工業、民用燃料和作化工原料,變害為利。
抽放工藝 在地面建立瓦斯泵站,經井下抽放瓦斯管道系統與抽放鑽孔連接,泵運轉時造成負壓,將瓦斯抽出,送入瓦斯罐,或直接供給用戶。如抽出瓦斯數量較小,或很不穩定,可直接排放到大氣中。
抽放方法 按瓦斯來源不同,可分三類:①抽放開採煤層本身的瓦斯。開采高沼氣厚煤層時,瓦斯主要來自開采層本身。撫順煤礦在煤巷掘進前,從底板岩石巷道打鑽穿透煤層,鑽孔中插入鋼管並將孔口周圍密封,瓦斯從插管中抽出。因抽放超前於掘進、回採,使採掘工作減少了瓦斯威脅,此法又稱「鑽孔預抽瓦斯」。②抽放鄰近煤層中的瓦斯。在多煤層礦井,用長壁工作面回採時,頂底板岩層和煤層(包括可采層與不可采層)卸壓,瓦斯流動性增加,大量湧入工作面,危害生產。通常在回採前打鑽孔到頂板或底板的鄰近煤層,回採後瓦斯大量流入鑽孔,通過孔口插管,將瓦斯抽出。③抽放采空區的瓦斯。有的礦井采空區大量湧出瓦斯,可在采空區周圍密閉牆上插入鋼管;也可以從巷道向采空區打鑽孔,抽放瓦斯。
在條件適宜時還可從地面鑽孔抽放瓦斯。優點是不受井下採煤工作的限制和干擾,鑽孔抽放工作可超前於採掘工作,抽放時間較充裕。缺點是鑽孔較深,需排除孔內積水。
發展趨勢 目前中國瓦斯抽放量只佔抽放瓦斯礦井全部湧出量的20%。正在研究瓦斯流動規律,加大煤層的透氣性和改進抽放工藝,進一步提高瓦斯抽放量。
H. 煤礦 瓦斯的治理有哪些方法
建議你詳細閱讀防突規定的解讀本。煤礦瓦斯治理大的分類為風排和抽放。首先要確保各個用風地點風量充足,防止瓦斯聚積。再就是高強度的瓦斯抽放,多打孔,密打孔,嚴抽放,區域性的瓦斯治理有開采保護層,和本煤層瓦斯抽放(穿層、順層),局部的有超前抽排放鑽孔等。最後是安全防護措施,比如說遠距離放炮,防突風門,閉鎖裝置,放炮管理等。總之,採掘活動前要盡可能的將瓦斯先弄出來,才能確保安全。上隅角瓦斯治理最好用埋管及高位鑽孔抽放。瓦斯治理是個系統工程,要經過試驗及研究才能結合本礦實際,找到合適的治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