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濱河岸線治理

濱河岸線治理

發布時間: 2021-02-05 09:02:45

A. 水利部2018年下半年如何開展河湖采砂整治

水利部2018年下半年集中開展全國河湖采砂專項整治行動等四大專項整治行動,壓實地方河長湖長主體責任,著力解決突出問題,積極改善河湖面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一是開展全國河湖采砂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非法采砂行為,清理整治非法堆砂場,維護河湖采砂管理正常秩序。建立以河長制湖長制為核心的采砂管理地方責任體系,嚴格規劃、許可、監管執法等關鍵環節的管理,不斷健全河湖采砂管理長效機制。同時結合長江河道采砂管理實際,對長江非法采砂整治作出專項部署。

二是開展水庫垃圾圍壩專項整治行動,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一項重要內容,對全國水庫進行拉網式排查,徹底治理垃圾圍壩問題,促進農村人居環境改善。

三是開展長江幹流岸線利用專項整治行動,清理整治河道管理范圍內的餐飲躉船、長期「占而不用」的岸線利用項目、違反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規、嚴重影響防洪安全、生態安全和河勢穩定的岸線利用項目。

四是開展長江經濟帶固體廢物專項整治行動,針對大排查行動中發現的河湖管理范圍內固體廢物,對照點位清單,清理一處、銷號一處,2018年年底前完成集中清理整治。需要鑒別的固體廢物,經有關部門鑒別分類後,由地方人民政府提出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對清理整治後的灘地,及時組織開展復綠等生態修復,避免產生新的安全隱患和污染問題。

B. 城市河堤治理內容是什麼

1、城市河道治理的水利基本要素
從傳統水利角度來講,河道治理過程重點要關注水位、流速和雨水入河口高程3個因素,這3個因素直接影響河道治理的成敗。河道設計水位要依據城市防洪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來確定,同時,要使雨水入河口內頂高於設計水位。城市河流流速是河道設計的一個重要參數,一般城市河流流速不宜太快或太慢。河道水位與流速可以通過沿途閘壩進行調度控制。
2、城市河道斷面的選擇
不同河段的河道功能不同,可選擇的河道斷面有很多,如矩形斷面、梯形斷面、復式斷面等。由於城市用地緊張,因此河道的空間布局受到多重限制。採用矩形、梯形斷面設計可提高濱水地帶的土地利用率,但豐水期與枯水期水位波動大,且硬性護砌切斷了河流水體與河岸間的物質能量交流,景觀和生態效果上表現不佳。城市河道整治過程中的斷面選擇是區域景觀結構選擇的過程,構成景觀的要素數目、類型、大小、形狀和外貌特徵對生態客體的運動特徵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進而影響系統的整體功能。
河道斷面設計重點考察標准洪水的影響范圍,根據土地條件盡可能預留較寬的河道寬度,再根據河道基本的水量水位關系設計河道河槽和灘地分布比例,這樣不僅可滿足城市河道景觀設計的空間需求,而且可在極端天氣條件下起到緩沖作用,提高城市河道行洪能力。
3、城市河道景觀設計
城市河流是一個線性系統,要根據線性工程的特性和經濟可行原則,選擇適宜的設計尺度,其景觀設計的核心是基於生態原理引導城市河道與周邊生態系統良性運行,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力促進系統有機更新能力的再生、.設計策略上面,需要盡可能滿足多尺度多目標的景觀需求,了解區域居住者、辦公者、旅行者不同時期(如不同季節、不同天氣、不同時間點等)的需求差異。同時,設計者要用發展的角度思考自然系統自身的變化和發展過程,運用適宜的人工干預引導自然系統向著有利的方向發展。例如,河道在自然狀態下產生的水生生物群落和水陸兩棲生物群落,會逐漸演化成一個復雜的「水生一水陸兩棲一陸生」生態系統,考慮到系統發展帶來的景觀變化,應在設計階段做出科學合理的解決方案。
對河道濱水空問的規劃設計是當前城市景觀規劃的一個重要內容,同單一的水域治理不同,濱水空間規劃以生態理論為指導思想,將影響河道與濱河生態的所有問題(如防洪、堤岸、灘地、植被、水生生物等)加以考慮,制定綜合規劃,從而達到恢復水域生態穩定性的目的。
4、城市河道生態環境與景觀效益
河道生態恢復意味著河道及濱水地帶生態功能的恢復,能夠支撐河道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行和衍生。一般來講,河流廊道的生態功能主要有棲息地功能、通道作用、過濾和屏障作用、源匯作用等、.在河道治理過程中,硬質襯砌形成的堤岸可認為是人工廊道,根據人工廊道的距離一效益分析,隨著距離的延長,其經濟效益逐漸降低,而自然廊道的環境效益會隨著距離的延長而逐漸提高。其中,存在一個平衡點,在這個長度條件下,人工廊道的經濟效益和自然廊道的環境效益大致相當。這反映了城市河道通過適度的人工干預,可以揚長避短,也可以解釋為適度的局部襯砌可以提高防洪效益,對區域公共與財產安全起到積極作用。
城市河道生態恢復設計時,在河道的重要部位需要通過人工措施進行加固,對保障經濟效益並發揮環境綜合效益是有積極作用的。景觀生態設計需要了解景觀元素之間的連通性,避免降低景觀多樣性與生物多樣性,考慮在影響生物群落的重點地段保留生境和廊道。在生態系統設計時,盡可能以本地植物為主,以降低外來物種入侵對生態系統的破壞作用。河床坡降設計應避免大跌水方案,充分考慮魚類洄遊和上下游雙向的物質、能量聯系。

C. 水利部部署河湖整治哪些專項行動

據水利部網站消息,水利部近日部署,今年下半年集中開展全國河湖采砂專項整治行動等四大專項整治行動,壓實地方河長湖長主體責任,著力解決突出問題,積極改善河湖面貌,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開展長江幹流岸線利用專項整治行動,清理整治河道管理范圍內的餐飲躉船、長期「占而不用」的岸線利用項目、違反水法防洪法等法律法規、嚴重影響防洪安全、生態安全和河勢穩定的岸線利用項目。

四是開展長江經濟帶固體廢物專項整治行動,針對大排查行動中發現的河湖管理范圍內固體廢物,對照點位清單,清理一處、銷號一處,2018年年底前完成集中清理整治。需要鑒別的固體廢物,經有關部門鑒別分類後,由地方人民政府提出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對清理整治後的灘地,及時組織開展復綠等生態修復,避免產生新的安全隱患和污染問題。

D. 求滎陽市四庫一河規劃!!!!!!!!!!!!!!!!!!!!!!!!!!!!!!!!!!!!!!!

滎陽市「四庫一河」宜居生態園簡介

滎陽市位於河南省中北部,鄭州西18公里,北臨黃河,是隸屬於省會鄭州的一個縣級市,總面積908平方公里,人口62萬人。年降水量645.5㎜,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4.3℃。

項目位置

索河是滎陽的母親河,位於滎陽中部,屬淮河流域,全長52千米,流域面積336.84平方公里。她如一條玉帶貫穿南北,自南向北三仙廟水庫、丁店水庫、楚樓水庫、河王水庫如四顆明珠鑲嵌其上,地形復雜、風景優美。「四庫一河」宜居生態園項目位於索河中段,南起三仙廟水庫、北至河王水庫,沿索河南北全長35千米,索河中線東西各1千米范圍,研究范圍102.26平方千米,城鎮建設用地面積60.2千米,規劃容納人口約40萬。

項目總體規劃

一、項目規劃理念

以索河為軸線,把自然的山水資源和城市的整體風貌相聯系,通過對濱河岸線資源整合、發掘滎陽歷史文化,打造生命的紐帶、生態的環境、生動的景觀、活力的城市。

二、項目結構規劃

該項目按功能劃分為一帶五區。一帶:指沿索河南北向的的生態走廊;五區包括:萬山生態旅遊區、湖濱度假小鎮區、活力新城區、文化主城區、郊野田園區。

1、萬山生態旅遊區

主要包括三仙廟水庫和萬山周邊地區,功能定位於歷史文化、自然生態、科普教育、遊憩體驗為一體的山水旅遊區。以山、水、林、田和歷史遺址的修復,場地優勢的發掘為策略,塑造三仙廟~萬山生態旅遊區。主要布置:濕地公園、濕地探索路徑、岳崗廟、戶外運動中心、萬山野外宿營地、濱湖野營宿營地、萬山索道、萬山觀景台、萬山宗教文化園等景點。

2、湖濱度假小鎮區

主要包括丁店水庫庫區周邊地區,丁店水庫是項目范圍中最大的水庫,功能定位於面向整個中原地區的中、高檔旅遊度假服務區。主要布置:水上游樂中心、半島運動俱樂部、景觀島、河南名人園、溫泉度假酒店、濱湖低密度旅遊住宅、水上游樂中心、丁店服務小鎮、高端企業會所、生態觀光農業、生態運動公園、CCRC社區等景點。

3、活力新城區

該區域北臨中原西路和鄭西客運線,南臨隴海路和丁店水庫,功能定位於現代產業園區。主要布置:體育文化主題公園、產業研發園區、大學創意園、總部經濟園區、節日大道、季節性濕地公園、活力新鎮、城市文化中心、城市體育中心、陽光草坪、居住區等。

4、文化主城區

該區域南起中原路,北至隴海鐵路,歷史文化底蘊豐厚,城市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功能定位:為老城區人文旅遊空間,提升居住及商業服務品質,積極保護歷史遺產,優化歷史地區景觀環境,培養特色化的中原文化旅遊空間,是承擔滎陽市未來城市發展的核心地區。主要布置:中原文化新天地、老索城核心保護區、古城公園、濱河風光休閑帶、勝利渠、金融商貿區、詩歌文化公園、豫劇文化公園、文化創意島、濱水生態居住區等。

5、郊野田園區

該區域位於項目下游、隴海鐵路以北區域。功能定位於休閑、度假娛樂、環境保護。主要布置:大地農場、長春觀、蘇寨傳統民居保護、河王郊野公園、休閑農業觀光體驗園、郊野農家樂、郊野森林公園等。

三、交通規劃

結合滎陽市總體規劃和現狀道路體系的基礎上,該項目道路規劃以一環、五縱五橫的干線路網為主幹道,合理布局次幹道和支路、重點地段加密濱河路來完善道路系統。分別形成公共交通系統、步行景觀道路系統,其中交通幹道分為交通幹道、景觀幹道、景觀商業干疲乏、城市快速道、生活商業道路、沿河道路等。

四、基礎設施規劃

1、雨水規劃 通過雨水管道生態草溝收集、部分進行中水處理,部分通過自然生態凈化後排入自然水體。

2、給水規劃 在丁店水庫西部建立一座5000噸供應南部地區用水需要,其它地區與城市供水干管連接。

3、電力規劃 在丁店水庫兩側和楚樓水庫西側各增設一座110KV變電站,保證該區域用電需要,為避免影響景觀,高壓電纜盡量地埋。

4、污水規劃 在沿索河兩座各鋪設一條污水干管,與城區污水干管相連,並在中原西路以南、靠近中原西路處新增一座污水處理廠。

5燃氣規劃 近期以煤制氣為氣源,積極協調「西氣東輸」天然氣氣源,遠期以山西晉城煤層氣及鄂爾多斯天然氣等為氣源。

6、集中供熱規劃 大力發展以熱電聯產為主的城市集中供熱,城區單位自建供熱設施應採取清潔能源為燃料。

五、水源規劃

1、水源現狀 項目區域的內四座水庫總庫容10940萬立方米,其中三仙廟水庫316.2萬立方米,丁店水庫6050萬立方米,楚樓水庫1885萬立方米,河王水庫2257萬立方米。補充水源為區域自然降水,年均可利用水資源量為4400萬立方米;降龍渠每年輸水量560萬立方米;勝利渠每年輸水量1060立方米;環山渠每年輸水量252萬立方米。

2、可開發補充水源 近期王河煤礦礦井水、污水處理廠中水;中期南水北調工程水源;遠期陸渾水庫引水。年總輸水量為10069萬立方米。

六、村莊拆遷安置規劃

考慮到沿岸各個村莊的實際情況,拆遷安置政策在與河南省的相關政策保持一致的前提下,採取合村並城、合村並鎮、合村建鎮的思路,發展鄉村旅遊及現代農業,確保農民離土不離鄉,就地城市化,改善農村居住環境及配套設施。沿索河兩岸規劃范圍內涉及到4個鄉鎮31個行政村,206個村民組,13667戶居民。

七、分期實施規劃

本次規劃計劃分三期實行:首先利用三年左右的時間,集中治理索河沿岸的排污點,改善水質,打造沿索河生態景觀帶。

一期:開發中原西路以南到丁店水庫周邊地塊,通過產業創意園區、體育文化主題公園、丁店溫泉度假酒店、水上游樂中心、企業及私人會所等項目的開發提高並打造地域的形象和品牌。帶動第一輪居住、商業、旅遊項目的招商和開發;

二期:開發中原西路以北到老城區周邊地塊,深化建設濱河休閑風光和老城區的保護和改造,啟動開發中原文化新天地和文化創意島,以點帶線升級兩岸環境,確立索河休閑人文游的主題形象,帶動新一輪的招商和開發,形成特色鮮明的文化活動、節事活動、企業活動。

三期:開發河王水庫和三仙廟水庫周邊地塊,伴隨宜居、宜業和宜樂的用地結構的形成,進一步豐富索河兩岸環境的整體形象,以線帶面整合河道空間與城市肌理的銜接,形成滎陽的獨特城市名片。

E. 蘇州的護城河的資料

蘇州環城水系和道路一直在城市社會經濟生活中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城南一段則最具歷史文化及景觀價值。明清以來,南城河沿岸一帶商賈雲集、市肆林立、水陸交通繁忙。近代以後,沿河一帶建起許多現代化的紡織、染織工廠,成為蘇州近代工業的重要發祥地。

隨著大規模城市化和城市現代化建設,護城河沿岸一帶已經從城市邊緣轉變為中心區的一部分,交通壓力不斷加大,而老化了的工業企業也對城市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為了改變護城河沿岸景觀與古城風貌不諧調的狀況,蘇州市委、市政府啟動了蘇州環護城河風貌保護工程,南門路段改造首先啟動。

在此方案設計中,筆者對如何貫徹可持續發展原則,使環城水上旅遊、道路交通、綠化休閑、古城保護、城市防洪等系統有機結合;怎樣正確對待歷史文化名城的保護與發展,強化和創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環境等問題,進行了認真地探討。

1、環境分析

規劃區位於蘇州古城的南護城河南岸,規劃范圍北起護城河,南至規劃輔路中心線,西起盤門路,東至原十蘇王路,總用地面積為89.68hm2,分A、B兩區,南門路北側為A區,用地面積為15.8hm2,南門路南側為B區,用地面積為73.88hm2。南門路規劃路幅寬34m,全長約4km。該路段與古城河、城牆遺址、盤門景區和桂花公園遙相呼應,是環古城道路中最具自然、人文景觀的一段。

南護城河兩岸現狀用地功能混亂,有大量工業倉儲用地,一些居住用地混雜其中。護城河岸線被貨運碼頭、民居建築等占據,公共開放性較弱,建築質量較差。交通、管網等基礎設施老化。現狀面貌未能體現蘇州歷史文化名城水網發達、景色優美的傳統風貌
2、城市結構的轉型與功能的整合

按1996年的城市總體規劃,南護城河南岸一帶主要為二類工業用地。目前,蘇州新一輪的總體規劃正在編制中,原吳縣市將被撤銷,在城南城北分別設吳中區和相城區,這種城市總體格局的變化無疑將對城市發展戰略產生巨大的影響。在宏觀上,城市南北片區所形成的合力會有所加強,吳中區是蘇州的歷史文化腹地,蘇州重要的名勝古跡以及歷史文化名鎮基本位於此處,應在已有基礎上大力培育城南在歷史文化方面的品位和吸引力,使南護城河一帶成為重要的文化匯聚點和居住發展用地
環護城河風貌保護區南門路段的功能定位是:集水上旅遊、道路交通、綠化休閑、古城保護、城市防洪等系統為一體的,圍繞蘇州古城的一條新的城市景觀精品地帶,同時也是對旅遊、居住及相應配套設施進行合理安排的綜合區。由此,方案形成了「三區一帶」的功能區劃與總體結構形態
(1)旅遊商業服務區:在從盤門至裕棠橋西側的范圍內(包括A-1、A-2、B-1、B-2號街區)增加以旅遊服務業為主導功能的綜合用地,A-1號街區安排旅遊文化娛樂展示功能用地,主要布置旅遊傳統作坊展示、水陸戲台、書場及其它娛樂設施;A-2號街區安排旅遊商業服務功能用地,布置旅遊品市場和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飲服務;B-1號街區為保留現狀住宅及商業用地,布置社會停車場及交通換乘系統;B-2號街區安排旅遊服務功能用地,設置品位較高、體現傳統風貌的旅館及相應的商業服務設施。

(2)地段性商貿鬧市區:在人民橋兩側的規劃范圍內(包括A-3、A-4、B-3、B-4、B-5、B-6、B-7號街區),保留位於東南處的中學,延續城市級商業功能。將交通換乘站設於B-3-05地塊(現小商品市場南側);B-4、B-5號街區為南門路與人民路立交的互通匝道間的橋頭公園,以綠化景觀為主;北側的A-3、A-4號街區以休閑綠地為主。

(3)生活居住區:在人民橋東側至覓渡橋范圍內(包括A-5~A-8、B-8~B-13號街區),安排以居住、休閑功能為主的綜合用地。人民橋和南園橋之間的中段以居住為主,北側以休閑綠地為主;覓渡橋和南園橋的東段以居住為主,北側以生態綠地為主;基本保留南園橋東西側住宅區,在翠湖公園西側設交通換乘站;覓渡橋西側設置體現生態思想、具有地方特色的住宅組團。

(4)環城旅遊觀光綠帶:即以古城外城河兩岸為主,集交通、綠化、旅遊(水上、岸上)功能為一體的旅遊觀光帶。外城河濱水地帶作為旅遊者與市民共享的開敞型休閑觀光綠帶,既是居住區與外城河水面之間的過渡空間,也是古城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觀賞地帶,達到「城在景中,景在城中,城景交融」的效果。

3、重構道路交通與城市防洪體系

3.1原則

兩條水陸交通帶(河道、南門路)和以橫向為主、縱向為輔的步行綠帶各司其職,同時又在空間上互相聯系,構建符合該地區旅遊、交通、商業和居住發展需要的綜合運輸、公交、步行交通體系,並將南門路作為沿外城河的防洪道路(圖6)。

3.2交通系統規劃

(1)完善交通系統,進一步區分交通功能與游覽功能、步行系統與車行系統、居民流線與遊客流線。通過加強管理,減少穿越城區的交通。

(2)採用由步行綠帶與人行道構成的綜合步行系統,整合旅遊功能及居民休閑功能,使之適宜逗留、休閑和觀景,沿河強調親水性。

(3)以現有道路網路為基礎,在南門路南街區組織開辟輔道以解決該街區內部的交通可達性問題,並起到對南門路車流適當分流的作用。

(4)組織由水上旅遊和公交、公共汽車、計程車以及小汽車多人合乘等方式組成的多元化公交系統。

(5)結合城市與景區設施的規劃布局和交通組織的需要,按照有關規范和服務對象的性質與規模,合理配置社會停車場和公共站場,設置交通集散廣場、碼頭和船閘等。在規劃設計和開發建設這些場所時,應把它們作為景區環境風貌中的有機組成部分。

(6)遵循生態城市的基本原則,開辟環城自行車專用道路。在沿河一側採用林蔭道形式設計有適當蜿蜒曲折和高低起伏的專用自行車道路。

3.3南門路規劃

南門路西起盤門路,東接原十蘇王路,中間與古城主幹道人民路和南園路相交,全長約3 200m,為環城河路的南段,是城南沿外城河的一條次幹道,道路等級為城市次幹路Ⅱ級。南門路是溝通城西南與城東南工業、商業及居民出行的通道,有效地攔截和分流穿越古城的交通,減輕古城交通的壓力,對中環快速路的交通也起到一定的集散作用。同時,南門路又承擔了防洪大堤的角色,路中心最低高程為3.12m(按百年一遇防洪標准設防,標高為黃海高程3.12m)。

4、整合空間景觀系統

4.1原則

空間景觀組織以展現蘇州古城歷史風貌,強化「水陸平行、河街相鄰」的典型水城景觀特色為原則,整合該地區的古城河、盤門景區、城牆遺址、公園等景觀要素,沿護城河突出展現盤門、古塔、古城牆的古樸歷史風貌,沿南門路則展現古典風格與現代氣息交融的古城新貌,營建與功能結構、路網系統和綠地系統相輔相成的空間景觀體系。

4.2空間構成要素

(1)「一帶」指環城旅遊觀光帶。南門路段是圍繞古城外城河的、集交通、綠化、旅遊(水上、岸上)功能為一體的景觀道路。它作為環城旅遊綠帶的一部分,在設計中十分重視形態的整體性,力求恢復使用水上游覽空間和強化兩岸景觀設計。

(2)「二線」指合理組織陸上、水上游覽路線。通過調整原有沿外城河車行道路的路線,使沿河岸線的步行與車行交通分離,並與環城水系的游覽路線合理組合,形成水陸並行的游覽線系統。規劃設計中除對局部景觀進行調整外,重點對水上游覽空間進行設計,增加一個近水空間層次,突出動態景觀效果,這樣做既滿足了水陸游覽、休閑的活動需要,也豐富了環城水系的空間形式。

(3)「三區」指盤門、南門、南園3個景區,其中盤門景區包括月色江聲、瑞光塔影、龍蟠水陸、吉水攬勝、雙橋煙雨、清風楊柳等景點,南門景區包括荷蒲熏風、淡煙疏雨、曲徑寒梅等景點,南園景區包括南園春曉、覓渡攬月、桂花公園、翠湖公園、青楓綠嶼等景點(圖7)。這些景區是南門路段空間與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規劃中採用視廊、觀景點、對景等手法,充分運用「景在城中」的理念,並在整體布局時,注重空間結構與自然的結合。

(4)「四點」指盤門、人民橋、南園、覓渡橋4個重要空間節點,其中又包括各種形式的空間節點,如:文物古跡點、歷史遺跡點、街道廣場以及環城水系沿岸的觀景點等(圖8)。這些空間節點的設計,使空間層次更加豐富多彩。

(5)「五縱」指盤門(清風楊柳景點)、覓渡橋沿河縱向綠帶、人民路、南園路沿街林蔭道、翠湖公園縱向綠帶這5條縱向綠軸,根據河網水系以及街區道路組織,布置縱向綠帶,並將其引入沿城河綠帶,活躍南部街區內部景觀,構築區域整體網路狀綠地系統。

5、強化古城風貌特色

5.1空間格局

遵循「保持路河平行的雙棋盤格局和道路景觀,路網河道格局基本保持不變」的原則,與蘇州古城「水陸平行、河街相鄰」的城市雙棋盤格局一脈相承,形成古城河-環古城綠帶-南門路-臨路街區四線逐步改造開發的模式,突出以河道為中心、街巷與之平行、建築臨水而建的城市空間形態和格局。

5.2空間意象

(1)布局特色。南門路段規劃設計強調「親水性」,突出水與建築、街巷、橋梁的密切關系,尤其在盤門入口地段和其它水灣節點處繼承建築貼水、臨水、枕水和街巷沿河的傳統布置手法,保留街區中原有古橋,使之在河道上成為空間的焦點。由街到房、由房到河、由河到橋,建築布置高低起伏、錯落有致、虛實相間,河道與街巷、商店、民居、橋梁渾然一體。創造多處水與綠化、亭榭曲廊等密切結合的「親水空間」,使整個街區形態充滿濃郁的水鄉風情(圖9,圖10)。

(2)建築形態。蘇州建築尺度較小、造型輕巧、立面簡潔、體態玲瓏,南門路段規劃設計抓住其體量、尺度、比例都較小的特徵展開建築空間,布局方式主要為院落式空間、組群式布局,強調以人的尺度為基本尺度進行規劃設計。

(3)建築風格與色彩。建築風格除把握較小的空間尺度外,注重繼承造型輕巧柔和、體態小巧玲瓏、粉牆黛瓦和坡屋面等傳統建築風格之精華,體現秀麗的蘇州建築藝術風貌。建築色彩運用粉白牆面、黛色瓦屋面、淡米黃色花崗石橋梁、河岸和碼頭、踏步、粟色門窗等要素組成淡雅素潔的街區建築基調。

5.3空間環境

(1)整體空間面貌。規劃力圖在盤門-人民橋地段塑造既有蘇州古城傳統特點,又有城市綠地開闊、疏朗特色的沿河景觀,烘托盤門、古塔、古城牆的古樸歷史風貌(圖11)。

在人民橋-覓渡橋地段營造綠地景觀與建築景觀相融合、古典風格與現代風格和諧有致、相得益彰的沿南門路景觀,展現發展中的古城新貌。

(2)措施。①濱河綠帶:在濱河沿街地段劃出用地進行較大面積的綠化,結合地形建設濱河步行綠帶,點綴湖石假山,栽植花木,形成多層次的駁岸,局部設置親水台階或線型親水平台,並結合碼頭以及其它觀景節點構築觀景平台(圖12,圖13)。駁石材選擇傳統材料,步行綠地的鋪地材料選擇具有本土特色、與傳統材料質感相似的石材和磚材。

綜合考慮防洪、景觀和空間利用等方面的因素,將道路標高定為3.12m,道路北側堤岸、花池、欄桿標高3.32m,整個道路可抵禦200年一遇的洪水。濱河岸線結合相鄰地面與水位的高度差(百年一遇防洪標高為黃海高程3.12m,現狀設防為2.2m,常水位為1.2m~1.4m),按視覺景觀、步行遊憩和護坡工程技術要求,採用人工護坡或自然植被護坡、單級護坡或多級護坡等多種形式,形成「親水」環境。

②街區街景:建築布局既整齊又有凸出縮進,建築層次高低錯落,建築造型輕巧柔和,建築立面既不雷同又避免過於復雜。商店的招牌、幌子、照明、櫥窗造型、店鋪立面、入口布置等均努力體現濃郁的蘇州傳統特色和地方風格。

③水巷景觀:多創造優美的水景觀,為河道的水環境和街區空間環境增色,如在輕巧空靈的二層跨河廊橋、濱河地帶挑出供休憩的亭和廊等,使水與建築、橋梁、濱河綠地等都能精巧、適宜地有機結合,從而使街景和水巷景觀具有動人而豐富的藝術魅力。

5.4歷史文化保護和歷史資源的再利用

街區的規劃設計不但保持而且強化了蘇州的歷史風貌,將聯結歷史、延續文脈、對具有心理意象的環境和文物古建築等加以保護,並將其有機地組織在街區整體環境之中。

在現有民居群落的基礎上對傳統空間加以整治改造,適當恢復盤門水-陸商業文化旅遊街,形成具有傳統風格的沿河建築景觀。建設水-陸戲台、評彈茶室、傳統手工藝作坊群等等,充分展示蘇州優秀傳統文化。

從長遠看,城南一帶的現狀工業將會實施功能置換,以利於新城市功能的發展以及有活力的產業的興起。考慮利用現有紡織廠中一些有價值的建築及其環境,建設以傳統紡織工業博物館為主,輔以配套的休閑遊憩場地及設施的主題休閑公園,使傳統城市肌理在新的城市格局中延續並發揮新的作用。

5.5街區建築小品

南門路段規劃設計力求在繼承傳統「城中園」布局形態的基礎上創造「真山真水園中城」。因此規劃要求街區的每一處小品、雕塑、路面鋪設、駁岸形式以及植物配置、種植方式等都需經過城市設計,使街區環境進一步園林化。為了在街區建築中體現蘇州傳統文化的特色,研究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道路景觀,創造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的環古城道路空間景觀,需設計一組具有傳統意味的街道傢具,包括路燈、座椅、公交車站、電話亭、廣告牌、垃圾箱、欄桿、道路鋪地等,並以多種方式、方法如遊艇碼頭設計、候車亭設計、大門入口設計、建築燈光設計等融入蘇州的文化藝術。這樣做既豐富了建築空間,又提高了街區建築的文化品位。

F. 城市防洪設計需要企業具備什麼資質

需要水利行業、抄城市防洪、灌溉排澇(甲、乙、丙級)等專項資質。
統籌安排各種預防和減輕洪水對城市造成災害的工程或非工程措施的專項規劃,是受洪水威脅的城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的組成部分,也是城市所在地區河流流域防洪規劃的組成部分。
城市防洪規劃應同水資源的綜合利用結合起來。例如整治河道,要考慮航運的要求;在規劃防洪堤時,應考慮河道岸線上水運碼頭、濱河道路、城市給水排水、沿岸綠化等方面的需要;修建水庫和治理湖泊,要考慮城市和農業用水、水力發電、航運、水產養殖、綠化以及游覽等多方面的效益。城市排洪泵站可以作為地區性排澇工程的組成部分;分洪閘門和河道平時可用於農田排水;海堤工程則往往同圍海造地結合起來。

G. 流域規劃報告是否需要資質

需要水利行業、城市防洪、灌溉排澇(甲、乙、丙級)等專項資質。
統籌安排各內種預防和減輕洪水容對城市造成災害的工程或非工程措施的專項規劃,是受洪水威脅的城市的城市總體規劃的組成部分,也是城市所在地區河流流域防洪規劃的組成部分。
城市防洪規劃應同水資源的綜合利用結合起來。例如整治河道,要考慮航運的要求;在規劃防洪堤時,應考慮河道岸線上水運碼頭、濱河道路、城市給水排水、沿岸綠化等方面的需要;修建水庫和治理湖泊,要考慮城市和農業用水、水力發電、航運、水產養殖、綠化以及游覽等多方面的效益。城市排洪泵站可以作為地區性排澇工程的組成部分;分洪閘門和河道平時可用於農田排水;海堤工程則往往同圍海造地結合起來。

H. 為何要強化湖泊岸線的管理保護

據報道,日前相關部門印發的印發《關於在湖泊實施湖長制的指導意見回》,要求各地答在2018年年底前全面建成湖長制,實施湖長制,是對河長制的一種深化和具體化,是為湖泊專門量身定做的。

專家表示,《意見》要求強化湖泊岸線管理保護。實行湖泊岸線分區管理,依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等,合理劃分保護區、保留區、控制利用區、可開發利用區,明確分區管理保護要求,強化岸線用途管制和節約集約利用,嚴格控制開發利用強度,最大程度保持湖泊岸線自然形態。

根據湖泊岸線主要功能屬性,劃分不同的功能分區,有針對性的制定不同功能分區的管理保護要求和治理修復具體措施,這不僅是湖泊治理的基礎性工作,也是強化湖泊水域岸線空間管理的有效手段,更是維護湖泊健康生命的必然要求。

I. 什麼是控制性規劃還有規劃圖上面黃色的地方現在還有老小區建築,會被拆么

但是,由於總體規劃的全局性與概括性,但有時甲方提供的信息並不全面,這時就還需要自己動手收集一下,收集總體規劃的資料也是必不可少,我們還需要收集到從地形圖測好開始到規劃時止的新建用地與建築的資料,以及已報批但還沒修建的用地與建築的資料。再則就是還應收集一下現狀的人口資料與照片等,這些可以為以後的規劃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參考,對於控制性詳細規劃,因此在規劃的時候應該考慮到這些問題:現狀管網的走向,它們就是以此來控制和管理城市的建設的。因此這個路網有很大的參考價值;1)用地布局上,對我們以後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接下來,資料有了。現狀資料的來源一般是由甲方(當地政府或建設局)提供;。
有了現狀資料與總體規劃的資料後。現狀資料不準確,因此現場堪探也是必不可少的一步。比如我們這次**縣建設局就提供了一份他們的「現狀控制路網」;我們要為一個城市做規劃,再結合現場堪探的實際情況,找出現狀城市建設存在的問題,將這些問題提出來,因此詳細全面地收集教育主管單位的意見更是必不可少。
三是衛生局。在衛生局主要收集的是醫院的現狀規模以及今後的發展要求與計劃。這是三個最主要的單位,控制性詳細規劃最最主要的中心任務就是編制一張《土地利用控制圖》和各個分圖則。

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特點——強的指導性與可操作性——也正是體現在這個方面。這些單位包括、地理地質等都是需要了解的。但從規劃的角度來說,這些都不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對於我們這次規劃的性質——控制性詳細規劃——更是微不足道,在總體規劃中這些還有一定的重要性。我們這次做的是控制性詳細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是以總體規劃為依據的,因此,將會產生很多的「返功活」,影響工程的進度與效率,根據各個城市的不同:現狀資料是所有資料中最最重要的。
三個是總體規劃的土地利用圖,因此,這里的用地資料應該是最多的。並且在控制性詳細規劃沒有做好之前,以此來作為我們控制性詳細規劃配建公共服務設施的依據,最最重要的現狀資料莫過於現狀地形圖了。有了現狀地形圖,我們才能做出現狀用地布局圖,現狀建築質量建築層數評價圖等,大部分的單位是要搬遷至北部新城的,因此這此單位搬遷後的用地權屬怎麼解決就是一個問題,土地的規模效益難以發揮,哪些才是我們所需要的呢,然後才能對現狀用地進行分析,一家一家的親自去跑了。如果不幸這樣地話。比如我們這次做**縣規劃,根據資料與現狀,我們提出下列幾個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一步我們要做什麼。
(需要說明的是;,而對於各項具體設施沒有說明、水廠、燃氣公司等)自身的發展計劃等。
二個是總體規劃所確定的功能結構與規劃人口分布圖。而圍繞這個中心任務又會產生很多的圖紙,其中有些圖紙是必不可少的,只是一個大致的用地平衡?我們現在手上是「一清二白」,除了這兩種資料外,我們還需要收集提供各種公共服務設施的各個單位的具體部門意見與發展計劃:
一是建設局和國土局。很自然我們會想到——收集資料。對,收集資料就是我們第一步必須做的工作。

,應該多花些時間在收集這方面的資料上,如土地利用現狀圖、用地布局規劃圖、道路工程規劃圖、各種管線工程圖等,可以說現狀資料准確與否將是以後工作中工作量大小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而控制性詳細規劃還沒做好的這三年裡。盡管控制性詳細規劃不用確定整個城市的功能結構,但是對自己規劃范圍的地塊還是應該有一個清晰而准確的科學定位,這個定位必須結合總體規劃來確定,不能與總體規劃相違背,可以一定程度上的調整,但應在規劃中清楚地說明它對總體規劃路網的改動。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路網骨架大體上應該同總體規劃的路網骨架相一致,否則就算方案做成了也很難被通過。局部地方路網與總體規劃路網不符的,但是收集它們仍是有必要的。困難的是這些資料比現狀資料與總體規劃的資料都難收集的多。在有些管理較好的城市可能由政府出面收集好了一下子就提供了。教育局掌握著全縣所有學校的資料與發展計劃,他們對於整個城市的教育設施的情況應該是最了解的。而且中小學的布置無論是總體規劃還是控制性詳細規劃都是很重要的一個內容,以此來進行控制性詳細規劃還沒做好之前這段時間的報批工作;,從工程上來說,控制性詳細規劃需要對區域內的管線的走向、管徑和工程設施的用地界線的進行明確合理的規劃、園林局等單位對於各自部門的發展計劃與要求等。
注。)
另外,總體規劃的管網布置以及當地相關部門(郵電局,而另外一些則只是為了表達規劃意圖而作的;,因此,收集這方面的工程管網資料也是必要的。這方面需要收集的資料包括。對於控制性詳細規劃來說,尤其是底商上住的形式普遍存在,相互干擾大,城市環境受到影響?這就要根據我們這次規劃的性質與重點,它更多注重的是功能結構的規劃,對於用地來說;
注,
另外還應收集環保局,不能拍腦袋想,是要根據實際情況來的;而資料的有很多,而管理差的城市就很困難了,這時可能就需要麻煩一下,自己動腿,如功能結構分析圖、道路結構分析圖、景觀綠地結構圖等,因此現狀資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現狀資料包括哪些呢?***經濟、人文歷史;,在我國當前科教興國的戰略大背景下,對學校的規劃更應成為重中之重;要開始著手進行這次控制性詳細規劃了。比如對於**縣而言,作為我們今後規劃中重點要解決的對象。
以上就是我們所要收集的資料

這一步的准備工作做好了,由於地形圖是過去一段時間測繪的,如教育局,是不搬遷的,而且現在正在重新裝修。總體規劃涉及的內容有很多,而我們控制性詳細規劃僅僅需要收集其中的幾項就夠了。
二是教育局,什麼東西都沒有。
此外,對於老城區而言,還有一個特殊的資料,就是各個要搬遷的政府單位的搬遷意象與說明,用地功能混雜,工業用地分散,社會、經濟效益低下。
2)對外交通對城市干擾大,**路、2**國道既是對外公路,又作為城市幹道,兩種功能必然互相矛盾和影響。道路系統不夠完善,未形成完整的主幹路網路,也沒有次幹路與支路網的支撐,並且T字口,銳角交叉口太多;缺乏公共停車場,汽車沿街停放,既影響交通,又影響環境。
3)護城河破壞、污染嚴重,既影響環境與市容,又為防洪防災埋下嚴重隱患。
4)城市景觀風貌較為平淡,缺乏亮點,尤其反映城市個性的幹道景觀和濱河景觀特色不鮮明;綠化與公園用地嚴重不足,從現狀用地統計表上得知綠地指標為0,這已經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與休息質量。
然後,我們根據總結出來的這些問題提出了我們這次規劃的重點:
1)調整城市用地功能和結構。城北新區的建設為城市功能和用地結構的調整提供了契機,結合舊城調整後的功能定位——商貿、居住、文化——進行用地結構調整,整治環境,配套公共服務設施,提高舊城的生活質量和環境質量水平。
2)優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統。一是處理好對外交通與城市道路的關系,使之相得益彰。二是城區內部道路以優化系統為主,近遠結合,重點對過多T字口、銳角交叉口進行改造,長遠控制,相機改造,以較少的代價達到優化城市道路網系統的目的。
3)整治護城河沿岸環境。結合護城河兩岸的用地功能和文化內涵整治河道,規劃濱河路,治理污染,使規劃後的護城河成為城市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4)加強城市綠地系統建設。根據**縣城特點,綠地系統以濱河綠地,小塊街頭綠地及山坡綠地開發為主,因地制宜地優化城市綠地系統。
5)確定合理的城市建設控制指標。本著利於城市環境景觀塑造,增強開發建設的可操作性的原則,對不同城市地段因地制宜地確定不同的控制指標,既要滿足國家有關標准要求,又要使規劃管理實施有可操作性。
然後,當資料有了,問題也明白了,規劃的重點也清楚了,現在來開始我們的規劃就可以做到叢叢容容,有理有據,有的放矢。下面就談談具體的規劃操作。
規劃具體操作的第一步該如何著手呢?這里,長期以來我們存在兩種選擇——路網或是布局。應該先路網還是先用地布局,其時並沒有一個客觀的標准。這也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其時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這兩者往往是交替進行,同時開展的。我們這次規劃的思路就是「以路網依託,確定功能結構」。因為總體規劃的路網已定,控制性詳細規劃是以總體規劃為依據的,我們就可以參照總體規劃的路網,然後再結合**縣建設局提供的現狀控制路網,可以初步定下最主要的主幹路網,再在此基礎上提出「一心三片」的功能結構與各片的功能定位,解決了規劃的第一個重點——調整城市用地功能和結構。
功能結構確定下來以後,再按照各自的功能定位與要求,往下深化路網,形成完善的道路系統,明確各個道路的等級與功能,最終形成規劃路網。這個過程不是一個簡單的單向流動過程,它需要在這期間不斷地進行反復的對比與調整。比如說我們這次規劃確定路網的一個基本思路是:以總體規劃路網與建設局提供的現狀控制路網為依據,再結合現狀路網與現狀建設的實際情況,包括現存建築質量較好的高層建築,新建與在建道路與建築,未建但已報批的用地與建築,單位的已徵用地等,經過路網成本與效益的比較與分析,最終確定規劃路網。至此解決了我們規劃的第二個重點——優化城市道路交通系統。
值得說明的是,路網的確定並不是經過一次這樣的分析與比較就完成了的。還需要向甲方匯報,聽取甲方的意見與要求,回過頭來再來修改路網。這裡面就必然產生一個工作重復的問題。因為向甲方一次並不能僅僅匯報一下路網,還必須將用地布局規劃,道路管網工程規劃也連帶匯報,因此,當有路網的改動時必然引發用地布局與其它工作的返功與調整,這些重復的工作都是必要且有意義的。
這次規劃,我們在確定路網的同時,結合**縣城的實際與特點,按照充分利用當地資源特色的原則,把護城河整治作為規劃的重點,重新規劃了河道的走向,適度加寬,沿河兩岸設置濱河綠地,作為城市的公共休閑開敞空間,並沿河道規劃設置了濱河路,加強護城河周圍的配套設施建設,以此解決了第三個重點——整治護城河沿岸環境。
這也得到了**縣政府的肯定。因為目前護城河周圍環境惡劣,房屋破舊,居民大都是沒錢的窮人,照此下去,這個地段極有可能發展成貧民窟的危險。並且這個地段由於配套服務設施過差,很多年都想買都買不出去。這次整治一方面可以消滅貧民窟,提高城市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引發地價的提升,帶來經濟效益,為城市建設提供資金。
接下來,路網確定了以後,就可以進行地塊的用地布局填充。進行用地填充,要依據總體規劃,但總體規劃過於籠統,與現實情況出入較大,因此還需要充分結合現狀以及收集來的單位搬遷與否的資料,進行合理的用地布局。此外,結合現狀地形與綠化景觀設置的要求,盡量將山頭或陡坡的用地規劃為大面積的公園或綠地,在主要的景觀大道旁規劃十米以上的綠帶,再在適當的地方布置街頭和居住小區綠地,以此形成點、線、面一體的綠地景觀系統,解決了第四個規劃重點——加強城市綠地系統建設。
進行用地布局的同時,按照公共服務設施配置的服務半徑與規模大小要求,再結合收集來的學校、醫院等部門的規劃要求進行公共服務設施的布點。最後完成整個地塊的用地填充。用地布局完成以後並不是馬上就進行各個地塊的控制指標的規劃,因為這個方案並不是最終成果,可能還要修改,這時僅僅需要大范圍地分區地設定一個控制指標。然後向甲方進行正式的方案匯報,當方案正式通過以後,再按照城市設計的空間要求與地方政府的意見來逐個逐個地確定各個地塊與分地塊的控制指標,最後完成這張最重要的土地利用控制圖,解決了第五個規劃重點——確定合理的城市建設控制指標。;
光有了現狀的資料還是不夠的。
一個是總體規劃的路網。總體規劃的路網是我們今後確定控制性詳細規劃路網的基本依據、特點來進行取捨了。
,即使是最新的地形圖也不可能包含最新最准確的信息,結合現場實際,提出現狀存在的問題等:雖然說這些當地單位的意見資料只用來作為我們規劃的參考用,即使有說明的也只是按照一個理論上的標准確定的,與現實中存在很大的出入。因此。在總體規劃做好,地形圖的比例尺一般應為1:2000才合適,比例過大過小均會產生不便,又該干什麼呢?有了資料當然還需要分析資料,根據資料,當地的建設主管部門會有一個非正式的規劃控制管理依據。這個是以後對用地進行規劃布局的一個依據,我們基本讓可以開始做規劃了;,即用地的比例分配問題,而沒有落實到具體的地塊。特別是對於公共配套服務設施,它只停留在一個總的指標上:36:16
其實,而有些單位,做好心理准備——工作量會增加很多!
另外
【案例】控制性詳細規劃的整個設計過程實例2010年09月26日 21。各個單位的征地與買地換地,都要在建設局和國土局進行報批

J. 福田口岸到濱河大道怎麼走

公交線路:4號線 → 1號線 → 2路,全程約11.4公里

1、從福田口岸乘坐4號線,經過2站, 到達會專展屬中心站

2、乘坐1號線,經過6站, 到達國貿站

3、步行約200米,到達金光華廣場站

4、乘坐2路,經過2站, 到達漁民村站(也可乘坐m373路、309路)

5、步行約600米,到達濱河大道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