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新冠肺炎的葯
⑴ 新冠肺炎並沒有特效葯,那些已經被治癒的人是怎樣痊癒的
原因如下:一,患者自身可以產生抗體;二,一些抗病毒葯物的應用;三,對症支持治療。新型肺炎沒有特效葯的這一說法只是說明沒有針對於這一種病毒有效的葯物,而不是說新型肺炎是不治之症,這一點是大家要明確的。
總之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選擇不同的治療手段,所以大家聽到新型肺炎不要聞風喪膽,用平和的心態去面對它。
⑵ 新冠肺炎相關治療葯物即將納入醫保,醫保有多重要
國家醫療保障局日前發布《2020年國家醫保葯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徵求意見稿)》,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與新冠肺炎相關的呼吸系統疾病治療用葯、第二批國家集采中選葯品等有望納入2020年醫保目錄擬新增葯品范圍。
專家指出,醫保目錄調整擬將與新冠肺炎相關的治療用葯納入新增范圍,將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提供重要支撐。
⑶ 沒有「特效葯」,我們就對新冠肺炎束手無策了嗎
沒有「特效葯」,仍有治療方法
實際上,對於大部分疾病,人們並沒有發現「特效葯」,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沒有相應的治療方法。例如感冒,雖然能通過接種疫苗的方法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但並沒有特別有效的葯物,通常會採取對症治療,即給予緩解流涕、打噴嚏、咳嗽、頭疼等不適症狀為主的葯物,同時要求患者注意休息,增強抵抗力。如果症狀輕微,甚至不需要這些感冒葯,僅僅依靠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就能康復。人們通過對某類疾病的深入研究,可以掌握一些通用的治療手段,雖然不能保證絕對有效,但一般都會起到一定的作用。並且在經過長期探索之後,對用葯劑量和副作用已經明確,使用起來也相對安全。
新的「特效葯」還在路上
「特效葯」和「有效葯」,誰更是我們期待的選擇呢?「特效葯」對疾病非常有效,我們一旦掌握,就可以「兵不血刃」地將疾病消滅。但是,研發這樣的葯,哪怕科學家熬得了數十年寒窗,也不一定能守得到鐵樹開花。
按照葯物開發的平均周期來看,一個新葯從實驗室研究到最終上市,最終廣泛用於患者,一般需要10~15年以上的時間,最快也得2~3年。這對於「來勢洶洶」的傳染病,特別是新型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來說,研發新葯往往是來不及的。然而,「有效葯」是我們對抗某類疾病長期積累獲得的較為安全的通用手段,雖然並不那麼精準,但是也能將疾病這個「敵人」殺個「丟盔棄甲」,再通過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將「殘軍」消滅,對疾病也可起到有效的治療作用。
俗話說「是葯三分毒」,「特效葯」也是有不良反應的,使用時應該注意劑量、適應症、禁忌症、副作用等問題,不可掉以輕心。在沒有通過廣泛的人體試驗確證療效之前,更不可盲目相信新的「特效葯」。
沒有「特效葯」並不可怕,新型冠狀病毒也沒有那麼可怕。只要我們堅持對疾病和有效葯物進行研究,獲得規律性的治療手段,即便沒有「特效葯」,也能在新型疾病面前築起一道堅實的「防火牆」,為擊敗疾病打下基礎。
⑷ 看著新冠肺炎在有些地方又出現了,現在有防治葯品了嗎
最近是有一些地方出現病例了,包括天津、上海都有,不過都是零星的病例,沒有回大范圍的傳播擴散答。而且咱們國家的疫情防控工作很強,所以咱們老百姓也不用慌。防治葯物建議買幾盒連花清瘟膠囊(顆粒)。今年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行動》白皮書充分肯定了中醫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救治中的重要作用。白皮書中指出,中國充分發揮中醫葯特色優勢,中醫葯參與救治確診病例的佔比達到92%,以連花清瘟等「三葯三方」為代表的針對不同類型新冠肺炎的治療中成葯和方葯,臨床療效確切,有效降低了發病率、轉重率、病亡率,促進了核酸轉陰,提高了治癒率,加快了恢復期康復。因此,中葯連花清瘟膠囊(顆粒)獲得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批准增加新適應證:「在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常規治療中,可用於輕型、普通型引起的發熱、咳嗽、乏力,療程7-10天。」而且,這葯購買也很方便,基本上全國各大葯店都有售,馬上快過年了,備著點服用,希望咱們都能健康平安過年。
⑸ 現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又緊張了呀,有沒有什麼防治用葯啊
目前來說,對於新冠病毒感染來說,除了打疫苗,沒有其葯可以防止更好的辦法。
⑹ 首個新冠口服葯或誕生,治關節炎的秋水仙鹼,真能戰勝新冠肺炎
在新冠肺炎全球蔓延的今天,我們已經逐漸習慣了新冠病毒成為地球上的新一員,企圖使其像SARS病毒一樣快速消失,已經是一個短時間內不太可能實現的美好心願,因此,疫苗和治療葯物,仍是對抗新冠病毒的重要「法寶」。
1月23日,加拿大蒙特利爾心臟病研究所(Montreal Heart Institute,簡稱MHI)的研究團隊發布消息稱,他們發現秋水仙鹼(colchicine)在新冠治療試驗中產生積極效果,可以成為對抗新冠病毒的有效口服葯物。
⑺ 如果發明出治療新冠肺炎的特效葯,能拿諾貝爾獎嗎
新冠肺炎疫情已擴散至全世界,截至3月31日,全世界的確診病例已超過80萬,死亡人數將近4萬。更可怕的是,目前疫情還是處在快速發展階段,美國等一些國家每天的新增病例能達到1萬甚至2萬。疫情的發展會使醫療資源變得越來越短缺,那時候新冠肺炎的致死率肯定會高於現在。義大利的新冠肺炎致死率能夠超過11%,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醫療資源嚴重短缺,很多病人得不到有效的救治。
屠呦呦因發現能夠治療瘧疾的青蒿素獲得了2015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瘧疾是受全球關注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目前瘧疾仍在幾十個國家和地區高度或中度流行。青蒿素治療瘧疾的功效要強於傳統葯物奎寧,並且副作用更低。屠呦呦的發現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她獲得諾貝爾獎當之無愧。
和瘧疾相比起來,新冠肺炎的傳播能力更強,致死率更高,對世界的影響也更大。如果新冠疫情得不到控制,全世界恐怕會有十多億甚至更多人患上新冠肺炎,因此死亡的人數也會達到上億之多。而就目前的形勢看,新冠疫情距離被控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能否被控制還是一個大大的問號,一些國家甚至做好了依靠全民免疫來抵抗疫情的准備。在這樣的形勢下,能夠治療新冠肺炎的葯物要比幾十年前能夠治療瘧疾的青蒿素更有價值。更何況幾十年前的時候還有奎寧可以治療瘧疾,而目前可以說幾乎沒有什麼葯物能夠治療新冠肺炎。僅憑這些就可以讓發明了治療新冠肺炎葯物的科學家獲諾貝爾獎。
如果新的葯物能夠直接殺死病毒,那樣它在醫葯史上的意義會更大。人類有很多頑固的疾病是由病毒引起的,比如感冒、乙肝、艾滋病等。如果找到了能夠直接殺死一種病毒的葯物,很可能會在此基礎上找到殺死其他病毒的葯物。這是偉大的開創性的發現,這樣的偉大發現已不是諾貝爾獎可以衡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