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改整治 » 2014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

2014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

發布時間: 2021-02-04 03:42:30

『壹』 2014年研究生考試政治大綱

考試大綱:
Ⅰ.考試性質
思想政治理論考試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招收碩士研究生而設置的具有選拔性質的全國招生考試科目,其目的是科學、公平、有效地測試考生掌握大學本科階段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基本知識、基本理論,以及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評價的標準是高等學校本科畢業生能達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保證被錄取者具有基本的思想政治理論素質,並有利於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專業上擇優選拔。
Ⅱ.考查目標
思想政治理論考試涵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形勢與政策、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等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要求考生:
1.准確地再認或再現學科的有關知識。
2.准確、恰當地使用本學科的專業術語,正確理解和掌握學科的有關范疇、規律和論斷。
3.運用有關原理,解釋和論證某種觀點,辨明理論是非。
4.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比較和分析有關社會現象或實際問題。
5.結合特定的歷史條件或國際、國內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背景,認識和評價有關理論問題和實際問題。
Ⅲ.考試形式和試卷結構
一、試卷滿分及考試時間
本試卷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180分鍾。
二、答題方式
答題方式為閉卷、筆試。
三、試卷內容結構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約24%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約30%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約14%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約16%
形勢與政策以及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 約16%
四、試卷題型結構
單項選擇題16分(16小題,每小題1分)
多項選擇題 34分(17小題,每小題2分)
分析題 50分
Ⅳ.考查內容
一、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一)馬克思主義是關於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的科學
1.馬克思主義的產生和發展
馬克思主義的含義。馬克思主義產生的經濟社會根源、實踐基礎和思想淵源。馬克思主義的創立。馬克思主義在實踐中的發展。
2.馬克思主義的鮮明特徵
馬克思主義科學性與革命性的統一。馬克思主義的哲學基礎、政治立場、理論品質和社會理想。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的意義和方法。
(二)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
1.物質世界和實踐
世界觀、方法論和哲學。哲學基本問題及其內容。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可知論和不可知論,辯證法和形而上學。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創立在哲學史上的偉大變革。
馬克思主義的物質觀及其理論意義。意識的起源和本質。物質和運動,運動和靜止,物質運動與時間、空間。社會的物質性。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及其意義。
實踐的本質、基本特徵和基本形式。實踐與人的存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分化和統一。人和自然的關系。社會生活的實踐本質。
規律及其客觀性。意識能動作用的表現。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的關系。正確發揮主觀能動作用。社會歷史趨向與主體選擇的關系。
2.事物的普遍聯系與發展
聯系的內涵和特點。事物普遍聯系原理的方法論意義。聯系與運動、變化、發展。發展的實質。發展與過程。唯物辯證法與科學發展觀。
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及其相互關系。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在事物發展中的作用。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原理的方法論意義。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含義及相互關系。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辯證關系原理的意義。
事物存在的質、量、度。事物發展的量變和質變及其辯證關系。事物發展過程中的肯定和否定。辯證否定觀及其方法論意義。否定之否定規律及其意義。
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范疇:原因與結果、必然性與偶然性、可能性與現實性、現象與本質、形式與內容及其方法論意義。
3.唯物辯證法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客觀辯證法與主觀辯證法。唯物辯證法與認識方法和工作方法。
辯證思維的主要方法:歸納與演繹、分析與綜合、抽象與具體、邏輯與歷史相統一。辯證思維方法與現代科學思維方法。
(三)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
1.認識的本質及規律
實踐和認識活動中的主體、客體與中介。主體與客體的關系及相互作用的過程。實踐對認識的決定作用。認識、理論對實踐的指導作用。
唯物主義反映論與唯心主義先驗論的對立。辯證唯物主義能動反映論與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的區別。辯證唯物主義能動反映論的主要內容。
認識過程中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及其相互關系。從感性認識向理性認識的飛躍。認識過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從理性認識到實踐的飛躍。認識的反復性和無限性。認識和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2.真理與價值
真理及其客觀性。真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及其辯證關系。真理與謬誤、成功與失敗。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實踐標準的確定性與不確定性。
價值及其特徵。價值評價及其特點和功能。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真理和價值的辯證統一關系。
3.認識與實踐的統一
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和解放思想。在實踐中堅持和發展真理與創新。認識世界與改造世界、改造客觀世界與改造主觀世界。自由與必然。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和黨的思想路線。
(四)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
1.社會基本矛盾及其運動規律
舊歷史觀的缺陷與唯物史觀的創立。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含義、構成及作用。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辯證關系原理的內容及其意義。
生產力的含義和結構。生產關系的含義和內容。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相互關系。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矛盾運動規律的原理及其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內涵。國家的起源和實質。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相互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及其規律。
社會形態的內涵。社會形態更替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社會形態更替的必然性與人們的歷史選擇性。社會形態更替的前進性與曲折性。
2.社會歷史發展的動力
社會基本矛盾的內容。社會基本矛盾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階級的產生和本質。階級斗爭的根源和作用。階級分析方法。
社會革命的實質和根源。革命對社會發展的作用。
改革的性質和作用。
科學技術的含義。科學技術革命的作用。科學技術社會作用的兩重性。
3.人民群眾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
兩種歷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對立。現實的人及其活動與社會歷史。人的本質。唯物史觀考察歷史創造者問題的原則。人民群眾在創造歷史過程中的決定作用。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
個人與社會歷史。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評價歷史人物的科學方法。正確評價無產階級領袖。
(五)資本主義的形成及其本質
1.資本主義的形成及以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矛盾
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產生。資本的原始積累。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形成。
商品經濟產生的歷史條件。商品的二因素。生產商品的勞動的二重性。商品價值量的決定。價值形式的發展與貨幣的產生。貨幣的本質和職能。價值規律及其作用。私有制基礎上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
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深化對馬克思勞動價值論的認識。
2.資本主義經濟制度的本質
勞動力成為商品的基本條件。勞動力商品的特點與貨幣轉化為資本。
所有制和所有權。資本主義所有制及其本質。
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兩重性。剩餘價值的實質。資本的本質。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區分及其意義。剩餘價值率。
絕對剩餘價值和相對剩餘價值。超額剩餘價值。生產自動化條件下剩餘價值的源泉。
資本主義簡單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資本積累的本質、源泉和後果。資本有機構成。相對過剩人口。資本積累的歷史趨勢。
資本循環及其職能形式,產業資本正常循環的條件。資本周轉及其速度。社會再生產的核心問題及實現條件。
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和形式。平均利潤的形成和剩餘價值的分割。
馬克思剩餘價值理論的意義。
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的形成及其尖銳化。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實質、根源、具體表現和周期性。
3.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
資本主義國家的職能和本質。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構成及本質。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的進步作用和局限性。
資本主義意識形態的形成和本質。辯證地分析資本主義意識形態。
(六)資本主義發展的歷史進程
1.從自由競爭資本主義到壟斷資本主義
資本主義發展的兩個階段。生產集中與資本集中。壟斷的形成、本質及壟斷組織。壟斷與競爭。金融資本與金融寡頭。壟斷利潤和壟斷價格。
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成、主要形式及作用。壟斷資本在世界范圍的擴展及其後果。壟斷資本國際化條件下的壟斷組織。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特徵和實質。
經濟全球化及其表現。經濟全球化的動因和後果。
2.當代資本主義的新變化
當代資本主義經濟政治新變化的表現和特點。當代資本主義新變化的原因和實質。
3.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和發展趨勢
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資本主義為社會主義所代替的歷史必然性。從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過渡的復雜性和長期性。

『貳』 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2014)幾月出版

至少得暑假過後,一般10月份左右, ban也大量上市。祝你好運,望採納

『叄』 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統一考試: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2014年什麼時候出來

2008年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思想政治理論試題——多選題

二、多項選擇題:17~33小題,每小題2分,共34分。下列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至少有兩個選項是符合試題要求的。請在答題卡上將所選項的字母塗黑。多選或少選均不得分。

17.右邊這幅漫畫對於我們認識人與自然關系的警示意義在於
A. 人類過分陶醉於對自然界的勝利將受到自然界的報復
B. 人與自然關系的緊張來自於不當的人類實踐方式
C. 人與自然的關系本質上是對立的
D. 人類依附於自然是擺脫自身困境的根本出路
17.【答案】AB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人與自然的關系。
根據題干「漫畫對於我們認識人與自然關系的警示意義」這一問法,要求我們選擇人與自然關系的正確觀點,排除人與自然關系的錯誤表述。選項C只看到人與自然的對立,沒有看到二者的統一;選項D把人類依附於自然看成是人類擺脫自身困境的根本出路,完全否定了人類的主觀能動性,所以選項CD是錯誤的。從表面上看,生態失衡、全球危機是自然系統內部平衡關系的嚴重破壞,實際上它是人與世界關系的嚴重失衡,因為這種危機是由於人的實踐活動進入自然系統而導致的,它是以「天災」形式表現出來的「人禍」。故選項B正確。恩格斯早2014考研就提出了自然界「對人進行報復」以及「人類同自然的和解」問題。故選項A也正確。因此此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AB。

18.19世紀英國作家惠茲里特說:「一個除了書本以外一無所知的純粹學者,必然對書本也是無知的。」與這句話在內涵上相一致的名言還有
A.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B.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C. 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覺它
D. 飽經風霜的老人與缺乏閱歷的少年對同一句格言的理解是不同的
18.【答案】ABD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實踐與認識的關系。
題干中的「書本知識」指的是理性認識。題干引用的話表明:理性認識必須回到實踐中去,脫離實踐的空洞的書本知識是無用的,選項A是我國宋代詩人陸游勉勵他的小兒子所寫的一首詩中的兩句,選項B是孟子的話,原話是:「盡信《書》,則不如無《書》」,都是強調僅憑間接經驗是不夠的,還要重視直接經驗,重視實踐,與題干引言內涵相符,是正確選項。選項D是黑格爾一段名言的濃縮,強調人生的閱歷經驗對於認識的重要意義,強調理性認識不僅以感性認識為基礎,而且要通過感性的認識來說明,感性認識豐富的人與經驗貧乏的人相比,對事物理解的深度是不一樣的,也符合題意。選項C強調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在內容和形式上的質的區別,強調理性認識的重要,內容本身正確,但與題干引言內涵不符合,是干擾項。正確答案為選項ABD。

19.馬克思主義哲學中的辯證法、認識論、歷史觀在本質上是一致的,體現這種一致性的公式有
A. 個別——一般——個別 B. 實踐——認識——實踐
C. 群眾——領導——群眾 D. 團結——批評——團結
19.【答案】ABC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辯證法、認識論、歷史觀的本質一致性。
辯證唯物主義的認識論是黨的群眾海文考研路線的哲學基礎。黨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方法,正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在實際工作中的創造性運用。群眾是社會實踐的主體,也是認識的主體。認識從實踐中來,主要是從群眾的實踐中來;認識回到實踐中去,也主要是回到群眾的實踐中去。因此,辯證法的「個別——一般——個別」、認識論的「實踐——認識——實踐」、群眾路線的「群眾——領導——群眾」,這三個公式是一致的。故此題的正確答案是ABC,而D選項說的是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方針,不符合題意。

20.隨著科學技術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人類的交往活動日益普遍和深化,交往作為人類特有的活動和存在方式,對社會發展具有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現在
A. 交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 B. 交往推動社會關系的變革和改善
C. 交往是科學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途徑 D. 交往促進人自身的發展
20.【答案】ABCD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交往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
交往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1)交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2)交往推動社會關系的變革和改善。(3)交往是科學文化傳承和發展的重要途徑。(4)交往促進人自身的發展。對照選項,此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ABCD。
小提示: 此考點在2010年大綱解析中已刪除,無需訓練。

21.同一勞動在同一時間內,當部門勞動生產率提高時會使
A.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降低 B. 商品的使用價值量增加
C.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不變 D. 單位商品的價值量提高
21.【答案】AB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部門勞動生產率提高後,生產單位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由於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因此,單位商品的價值量降低。但在同樣時間內生產商品的數量增加了,也即商品的使用價值量增加了。故此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AB。
21.【答案】AB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商品價值量與勞動生產率的關系。
部門勞動生產率提高後,生產單位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由於商品的價值量由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因此,單位商品的價值量降低。但在同樣時間內生產商品的數量增加了,也即商品的使用價值量增加了。故此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AB。

22.通過對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實現過程中交換關系的分析,可以看出
A.Ⅰc是通過第Ⅰ部類內部交換實現的 B.Ⅱ(v+m)是通過第Ⅱ部類內部交換實現的
C.Ⅰ(v+m)是通過和Ⅱ(v+m)交換實現的 D.Ⅰ(v+m)是通過和Ⅱc交換實現的
22.【答案】ABD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社會資本簡單再生產實現過程中的交換關系。
社會總資本簡單再生產條件下,兩大部類的產品是通過三個方面的交換實現的:(1)第Ⅰ部類內部各部門和企業的交換,實現了第Ⅰ部類內部在生產資料上消耗的補償,故選項A正確。(2)第Ⅱ部類內部各部門和各企業的交換,實現了第Ⅱ部類內部資本家和工人對消費資料的需求,故選項B正確。(3)第Ⅰ部類和第Ⅱ部類考研英語之間的交換,實現第Ⅰ部類內部資本家和工人對消費資料的需求,實現第Ⅱ部類在生產資料上消耗的補償,因此選項D正確。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交換,社會總產品就實現了價值補償和實物補償。因此,此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ABD。
小提示: 此考點在2010年大綱解析中已刪除,無需訓練。

23.為了保持物價總水平的穩定,國家實施宏觀調控可以採取的貨幣政策手段有
A. 調整存貸款基準利率 B. 調整法定存款准備金率
C. 實施物價補貼 D. 調整再貼現率
23.【答案】ABD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宏觀調控的貨幣政策手段。
貨幣政策是為達到一定經濟目標,由中央銀行通過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利率進而影響投資和整個經濟的決策行為,由信貸政策和利率政策等組成,目的是穩定幣值和發展經濟。其主要手段包括:調整存貸款基準利率、調整法定存款准備金率、變更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業務(買賣政府債券)等。故此題的正確答案是ABD。選項C屬於財政政策的手段,因此應排除。
小提示: 此考點在2010年大綱解析中已刪除,無需訓練。

24.為完善社會主義個人收入分配製度,確立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是基於
A. 各種生產要素都能創造價值 B. 要素所有權關系在經濟上的體現
C. 市場經濟配置資源的內在要求 D. 各種生產要素都具有價值
24.【答案】BC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因。
把按勞分配和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結合起來,是我國現階段個人收入分配製度的一大特點,是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和市場經濟的基本要求在分配製度上的體現。故選項C正確。所謂按生產要素分配,是指社會根據各種生產要素在商品和勞務生產服務過程中的投入比例和貢獻大小給予的報酬,即勞動力、土地、資本、信息、管理等要素共同參與收益分配。簡單地說,是要素所有者的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故選項B正確。並不是所有的生產要素都能創造價值,只有勞動者的勞動才能創造價值,因此選項A的表述不正確,應排除。各種生產要素都具有使用價值,但並不都具備價值,比如土地具有使用價值,但是沒有價值,因此,選項D的表述也是錯誤的,應當排除。因此,此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BC。

25.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上,對毛澤東思想做出系統概括和闡述的黨的文獻有
A.《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B. 劉少奇在七大上所作的《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
C. 鄧小平在八大上所作的《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
D.《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
25.【答案】BD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系統概括毛澤東思想的黨的文獻。
自從毛澤東思想這一概念在抗日戰爭時期出現後,中國共產黨在1945年的中共七大通過的黨章和劉少奇《關於修改黨的章程的報告》中,曾對這一概念作過概括與說明。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和1982年中共十二大通過的黨章,對毛澤東思心理學考研想的科學涵義作了完整的概括和表述。故此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BD。選項AC是干擾項。

26.關於民主革命時期富農身份的界定,下列選項中正確的有
A. 剝削雇農的剩餘勞動,是農村中的資產階級
B. 既是勞動者,又是剝削者
C. 自身不勞動,出租土地並放高利貸
D. 對雇農的剝削帶有濃厚的半封建性
26.【答案】ABD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民主革命時期對富農的界定。
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動力包括工人階級、農民階級、小資產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其中農民階級包括富農、中農和貧農。富農是農村中的資產階級,占農村人口的5%,他們大多有一部分土地出租,又放高利貸,對於雇農的剝削也很殘酷,帶有半封建性,但富農一般自己也參加勞動。故選項ABD正確。選項C自身不勞動,出租土地並放高利貸是對地主身份的界定,故錯誤。因此,此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ABD。

27.新中國建立之際,毛澤東提出的外交方針有
A.「一邊倒」 B.「反霸權主義」
C.「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 D.「另起爐灶」
27.【答案】ACD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新中國建立之際毛澤東提出的外交方針。
新中國成立前夕,毛澤東就闡述了新中國奉行的獨立自主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強調中國的事情必須由中國自己來處理,任何國家都不得干涉,確定了「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和「一邊倒」的方針,提出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同一切國家建立外交關系。「另起爐灶」:一九四九年春,毛澤東同志提出的一個重要外交方針,就是不承認國民黨政府同各國建立的舊的外交關系,而要在新的基礎上同各國另行建立新的外交關系。「一邊倒」: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前夕,毛澤東同志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一文中提出了「一邊倒」的方針,宣布了我國站在以蘇聯為首的和平民主陣營之內。「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先把帝國主義在我國的殘余勢力清除一下,然後再談建立外交關系。故此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ACD。「反霸權主義」是我國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要求,故排除。

28.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必須堅持
A. 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 B. 以人為本
C. 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D. 統籌兼顧
28.【答案】ABCD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
胡錦濤同志在十七大報告中指出:科學發展觀,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必須要堅持做到:把發展作為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統籌兼顧。故此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ABCD。

29.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不斷探索和回答的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是
A. 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B. 什麼是現代化、怎樣建設現代化
C. 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D. 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
29.【答案】ACD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醫學考研論壇所回答的基本理論問題。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在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中,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包括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學發展觀等重大戰略思想在內的科學理論體系。鄧小平理論抓住「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這個根本問題,深刻地揭示社會主義的本質,把對社會主義的認識提高到新的科學水平。「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一步回答了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創造性地回答了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深化了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識。科學發展觀創造性地回答了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問題,體現了我們黨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認識的進一步深化。因此,選項ACD為正確答案。B項為干擾項。

30.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這是因為
A. 它直接體現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
B. 它能從根本上保證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
C. 它在制定國家其他各種制度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D. 它能使廣大人民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權利
30.【答案】ABC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的原因。
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國的政體。它與我國的國家性質相適應,直接體現我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性質;它從根本上保證了人民當家作主的權力,在全部國家政治生活中處於首要地位;它在制定國家其他各種制度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充分反映了我國政治生活的全部面貌;它實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則,既能充分發揚民主,有利於全國人民參加管理,又保證了國家的集中統一領導;通過民主選舉產生的人民代表具有廣泛的代表性,體現了各民族的平等和團結。因此,正確選項是ABC。在我國,廣大人民通過直接或間接的方式選舉產生人大代表,由他們組成各級國家權力機關,代表人民統一行使國家權力。可見不能一概說廣大人民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直接行使民主權利。故選項D是錯誤的。

31.2005年,胡錦濤主席就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系提出的原則性意見是
A. 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決不動搖 B. 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
C. 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 D. 反對「台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
31.【答案】ABCD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胡錦濤同志關於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系的四點意見。
2005年3月4日,胡錦濤同志提出了新形勢下發展兩岸關系的四點意見(即「四個決不」):第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決不動搖。第二,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決不放棄。第三,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的方針決不改變。第四,反對「台獨」分裂活動決不妥協。故此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ABCD。

32.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
A.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B. 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
C.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D. 改革開放的戰略方針
32.【答案】AC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國內大事。
十七大報告指出,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故此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AC。

33.2007年2月,胡錦濤主席在與蘇丹總統巴希爾的會談中提出,處理達爾富爾問題應該
A. 尊重蘇丹的主權和領土完整 B. 發揮非盟、聯合國的建設性作用
C. 有利於促進達爾富爾地區局勢穩定 D. 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問題
33.【答案】ABCD
【解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國外大事。
2007年2月2日至3日,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問蘇丹。2日,同蘇丹總統巴希爾舉行會談。關於達爾富爾問題,胡錦濤表示,中方認為,處理達爾富爾問題應該遵循以下原則:(1)尊重蘇丹的主權和領土完整。(2)堅持對話和平等協商考研英語真題,以和平方式解決問題。(3)非盟、聯合國等應該在達爾富爾維和問題上發揮建設性作用,中方支持政治解決達爾富爾問題進程。(4)促進地區局勢穩定,改善當地人民生活條件。因此此題的正確答案是選項ABCD。

『肆』 2014年考研,請問張劍鋒《考研思想政治理論大綱解析(精讀版)》什麼時候出版。

作為一個過來來人,我覺得還是用源大綱解析就行了,先看去年的也行,因為每年變化不大。市面上一些輔導書內容都是大綱解析上的,一開始我也有用過一些輔導書,但是到做題的時候發現,很多題干或者選項都是出自大綱解析原文的,而在輔導書上卻沒有看到,可能輔導書為了精簡字數或者為了顯示的與大綱解析不一樣,刪掉了很多有用的東西。前期的時候就用這一本大綱解析就行了,到後期再看看20天20題之類的書。
大綱解析就是和大綱配套的,高教社出版的那本。

『伍』 2014年考研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紅寶書)多會兒出來呀

8月底9月初吧,每年大概這個時間。不過千萬不要等著紅寶書出來了再開始復習,那樣就晚了。可以先找去年的紅寶書看看,大綱每年會有變化,但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其中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方面比較難理解,建議你提早復習。祝你考研成功哦

『陸』 考研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用之前的可以嘛

我考了4次了,雖然每年都買新的大綱解析,每年都會有一些考點的更換和刪減,專但是大體上其實還是屬都差不多的。就是一些當年的重要會議比如今年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啦一些新的論斷這些的會有新的考點了這些,但是這些往往都會在後面各種肖四,任四,啟航的20天20題等等裡面都會有,到時候把握個脈絡強化一下,不過一本大綱解析也沒多少錢嘛,所以我還是年年都買,重新畫一遍重點也當作是一種提高。

『柒』 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的內容是不是摘自4本教科書的內容,2014大綱解析什麼時候有

是4本教材的總結,從知識點上完全覆蓋,只是減去了教材中的講解性內容。
輔導班出的資料更適合自學。就看你想花多長時間、考到什麼分數了,理科生和文科生的學術背景也不一樣,文科生的話建議只背大條目,理科生如果看不懂哲學建議去找改版前的馬列哲學教材,或者聽一聽輔導班的課
政治這個東西過線就行,學太多也不一定提分,只要線索清晰把卷子填滿就好

『捌』 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的介紹

《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出版的圖書,由教育部社會科學司,教育部考試中心編著。

『玖』 考研政治紅寶書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pdf

可以進行追問,還有大綱PDF,肖秀榮和其他資料。

風中勁草(音頻,PDF):http://..com/question/1495437763592324979.html


『拾』 高教版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參考書和大綱解析有何區別

這個,買書的時候一定要仔細啊,現在的很多輔導資料都在名字或者出版社上迷惑學生,買的時候要慎重!紅寶書的全稱是: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思想政治理論考試大綱解析》,是高等教育出版的。 查看原帖>>

熱點內容
影視轉載限制分鍾 發布:2024-08-19 09:13:14 瀏覽:319
韓國電影傷口上紋身找心裡輔導 發布:2024-08-19 09:07:27 瀏覽:156
韓國電影集合3小時 發布:2024-08-19 08:36:11 瀏覽:783
有母乳場景的電影 發布:2024-08-19 08:32:55 瀏覽:451
我准備再看一場電影英語 發布:2024-08-19 08:14:08 瀏覽:996
奧迪a8電影叫什麼三個女救人 發布:2024-08-19 07:56:14 瀏覽:513
邱淑芬風月片全部 發布:2024-08-19 07:53:22 瀏覽:341
善良媽媽的朋友李采潭 發布:2024-08-19 07:33:09 瀏覽:760
哪裡還可以看查理九世 發布:2024-08-19 07:29:07 瀏覽:143
看電影需要多少幀數 發布:2024-08-19 07:23:14 瀏覽: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