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督查整改經驗
㈠ 國務院督查組發現了哪些需要整改的問題
嚴肅整改 狠抓落實
——國務院辦公廳發出整改通知要求對全國第二次大督查發現問題限期進行整改
新華網北京7月28日電 5月下旬到6月中旬,國務院部署開展了對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第二次大督查。同時,審計署也進行了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從督查和審計情況看,各地區、各部門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的總體情況是好的,但個別地區和部門還存在工作不協調、落實不到位、工作進度慢等問題。
針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出《關於對全國第二次大督查發現問題進行整改的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認真糾正,嚴肅整改,限期處理解決好存在的問題。
整改通知劍指五類問題
根據記者前期跟隨督查組調研了解到的情況,總體看,各地區、各部門對貫徹落實重大政策措施的態度堅決、思路清晰、積極作為。但督查同時也發現,影響政策落地生根的「中梗阻」現象仍比較突出:一些部門對中央部署缺乏深入細致的研究,不能制定接地氣的實施細則,存在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傳達文件的現象;一些部門缺乏深入一線的調研,對重大政策措施「最後一公里」的實際效果心中沒數;一些部門和地方在落實重大政策部署時,囿於局部利益,相互推諉扯皮。
整改通知在充分肯定各地區、各部門取得工作成效的同時,明確指出了貫徹落實不力的五類問題。從督查和審計情況看,各地區、各部門胸懷全局、主動作為、改革創新、不畏困難、講求實效,推動重點工作取得積極進展,總體情況是好的。但個別地區和部門在貫徹落實重大政策措施中還存在工作不協調、落實不到位、工作進度慢等問題,也存在欺上瞞下、弄虛作假和工作不作為等極個別現象。
整改通知強調,這些問題和現象的存在,影響了財政預算的執行、項目投資的落地和年度各項工作任務的如期完成,更有個別問題和現象擾亂了正常工作秩序,違反了財經紀律,積聚了經濟風險,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對此,必須認真糾正,嚴肅整改。
整改事項涉及28個地方和部門
整改通知要求整改的事項共有26項,其中21項涉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上海、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甘肅19個省(區、市),5項涉及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審計署、質檢總局、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土資源部、商務部、海關總署、食品葯品監管總局9個部門,包括土地閑置、財政資金沉澱、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信息共享平台建設、網路提速降費、葯品審評審批等多個方面。
在用地方面,督查發現,多個地方存在建設用地大量閑置的問題。有的地方2009年-2013年已供應的建設用地中,閑置土地總量占當期年平均供應量的28.6%,有的地方達30.5%。
在財政資金使用方面,督查發現,有的地方財政預算資金支出緩慢,今年前4個月綜合支出進度僅為23.3%;有的地方財政沉澱資金數額較大,財政專項資金項目多,安排分散;有的地方還存在2014年及以前年度中央預算內投資存量資金。
在棚戶區改造方面,督查發現,有的省份今年上半年棚戶區改造開工率不足30%,與全國平均工作進度相比偏低。
在一些具體項目方面,督查發現,有的項目從2012年批准立項並進行初步設計,直到2014年才批准施工圖設計,截至督查時資金還沒有完全到位,尚未開工;有的項目2010年12月就下達項目資金,截至2015年5月份項目尚未建成,且存在大量閑置資金。
尤為嚴重的是,督查發現一些弄虛作假的現象。有的地方,以虛假文件取得中央關閉小企業補助資金;有的地方虛報棚戶區改造和保障性住房開工任務、違規分配保障性住房。
把整改落實進行到底
整改通知明確要求,各有關地區和部門要針對存在的問題,認真研究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和路徑,挽回問題造成的損失和影響,提出解決問題的意見,並逐一制定整改方案。
據了解,各有關地區和部門整改方案要在2015年8月15日前報國務院,並按照明確的目標和時限,將整改任務完成情況於2015年12月31日前報國務院。
整改通知強調,各有關地區和部門要提高對整改工作的認識,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布置,分管負責同志具體負責;涉及多部門的問題,由牽頭部門負責協調,其他部門積極主動配合。對存在的問題要引以為戒,既要抓緊整改又要舉一反三。要以整改為契機,處理解決好存在的問題,同時建立健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的長效機制,確保類似問題不再發生。
據了解,在整改過程中,國務院辦公廳將有選擇地進行跟蹤督查,督促各有關地區和部門加快整改進度、落實整改措施。對整改不力、未能按時完成整改任務的,國務院領導同志對所在地區和部門主要負責同志進行約談。
㈡ 如何做好督查工作
我結合開展督查工作的實際,談談對做好督查工作的幾點看法。
一、抓督查,幹部素質是前提
督查幹部的素質決定督查工作質量的好壞。督查幹部在外代表縣委執行督辦檢查工作,通俗點說,督查幹部的形象代表著縣委的形象,所以督查幹部一定要提升能力素質,加強道德修養。
一是理論水平要高。抓督查就是要緊跟縣委決策部署抓落實,圍繞縣委領導工作意圖抓督辦,如果督查幹部理論水平不高,思維跟不上領導節奏,不能准確把握領導意圖,督辦工作就會跑偏主題,達不到工作目的,甚至曲解領導意圖,造成工作失誤。抓督查是為了促進工作,沒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就發現不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更談不上給出正確的指導意見,提出可行的整改措施。同時,起草督查方案、督查通知、督查專報、督辦通報、結果匯報,如果沒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必然漏洞百出,失誤大事。
二是政治素質要強。督查幹部抓督查,一定要緊緊圍繞大局和中心,吃透上級文件精神,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念,准確理解縣委政府領導決策意圖。現階段,就是要緊緊圍繞綠色發展這個主題,積極推進「綠色產業引領區、生態城鎮示範區、省際物流聚散地」建設。在實際工作中,督查幹部還需要豐富的工作經驗,要做到遇事能處理,工作有辦法。對具體工作既要主動介入,深入實際,又要把握分寸,實事求是,使督查工作既達到效果,又能被人接受。
三是品德修養要好。督查幹部一定要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處事公道正派,要通過抓督查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政環境,督察幹部主要是落實縣委決策部署,能一身正氣、不偏不倚抓督查,縣委的權威就會自然而然的提升,部門的執行力就會不斷加強。如果督察幹部自身不正,搞歪風邪氣,走歪門邪道,借領導名義、借工作名義謀私利,搞小動作,不但會損害縣委的形象,敗壞黨風政風,還會使縣委政府的決策流於形式,政績毀於一旦。
二、抓督查,工作態度是關鍵
做好督查工作,一定要有「快、嚴、准、硬」的工作態度。
一是督查速度要快。工作要雷厲風行,說干就干,本著「快辦快查快結」的原則,做到件件著落快,事事迴音快。為領導提供准確及時的工作情況、決策信息。近年來,凡是重要會議安排部署的工作任務和縣委領導關注的重點工作,我們都迅速分解落實工作任務,緊跟領導決策部署抓督查,不讓工作在執行中延誤,促進了各項工作快速推進。
二是督查處理要嚴。就是要嚴肅認真,在督查過程中要行為端正,決不可胡督亂查,對於發現的問題,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決不姑息遷就,做到查必清、辦必果。近幾年,信訪問題十分突出,也十分棘手,我們對信訪案件,特別是縣委主要領導批辦件嚴格按要求登記,按時限督辦,按規矩回復,對敷衍了事的堅決要求重辦快辦,對辦理不盡責造成工作失誤的實行追責。
三是督查反饋要准。督查工作是一種服務領導行為,開展督查也是領導行為的延伸,屬於遵令而行,奉命行事。領導有「令」要堅決去辦,無「令」則不能擅自去辦。要察實情,說實話,辦實事,有喜報喜,有憂報憂,准確反饋督查結果,不向領導打「埋伏」。
四是督查整改要硬。要敢督敢查敢碰硬,敢於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提出限期整改的意見和要求,敢於對矛盾較多的地方進行督查、督辦,挖掘深層次問題,敢於不為人情左右,不計個人得失,一督到底,務求落實。對屢督不改的,要通報處理,通過督查,形成「落實不好不行、不落實更不行」的氛圍,以浩然的正氣查實情,樹立督查的權威。
三、抓督查,注重方法是保障
科學的工作方法是抓好督查工作的保障,抓督查要注重做到「三個結合」。
一是要把目標管理與督促檢查相結合。為了確保每年主要工作目標的實現,充分體現督促檢查的實效性,要堅持分解具體工作任務,實行立項督查,把目標管理同督促檢查緊密結合起來,使督查工作跟著目標走,目標定到哪裡,任務就分解到哪裡,督查工作就深入到那裡。比如:我們每年對《縣委會議紀要》和《常委會議紀要》議定的重點工作進行分解立項,嚴格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標,逐項按月進行督辦,並採取立項、消號等有效督查方式,完成每一項工作的督辦工作任務,確保了全縣各項工作有序高效。
二是要把綜合協調與督查調研相結合。綜合協調和督查調研是督促檢查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基本功,在督查工作中,往往一件事涉及到多個部門。因此,為較好地完成督查工作任務,就必須注重抓好協調並依靠各部門人員加強整體配合,同時,對督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找准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好措施,以督查促工作,解難題,與督查對象共同抓好落實。
三是要把奉命行事與主動督查相結合。抓督促檢查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處理好「主動與被動」的關系,抓督查原則上是在領導決策安排部署之後開展工作,屬被動督查。但在開展督查工作的過程中,要在堅持原則和充分領會領導意圖、貫徹領導指示的前提下,積極發揮主動服務的自覺性,採取靈活的方式方法,開展好主動督查,有效促進督查工作的開展。
㈢ 如何開展三項整改回頭看督查工作
一、抓督查,幹部素質是前提
督查幹部的素質決定督查工作質量的好壞。督查幹部在外代表縣委執行督辦檢查工作,通俗點說,督查幹部的形象代表著縣委的形象,所以督查幹部一定要提升能力素質,加強道德修養。
一是理論水平要高。抓督查就是要緊跟縣委決策部署抓落實,圍繞縣委領導工作意圖抓督辦,如果督查幹部理論水平不高,思維跟不上領導節奏,不能准確把握領導意圖,督辦工作就會跑偏主題,達不到工作目的,甚至曲解領導意圖,造成工作失誤。抓督查是為了促進工作,沒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就發現不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更談不上給出正確的指導意見,提出可行的整改措施。同時,起草督查方案、督查通知、督查專報、督辦通報、結果匯報,如果沒有一定的理論水平,必然漏洞百出,失誤大事。
二是政治素質要強。督查幹部抓督查,一定要緊緊圍繞大局和中心,吃透上級文件精神,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念,准確理解縣委政府領導決策意圖。現階段,就是要緊緊圍繞綠色發展這個主題,積極推進「綠色產業引領區、生態城鎮示範區、省際物流聚散地」建設。在實際工作中,督查幹部還需要豐富的工作經驗,要做到遇事能處理,工作有辦法。對具體工作既要主動介入,深入實際,又要把握分寸,實事求是,使督查工作既達到效果,又能被人接受。
三是品德修養要好。督查幹部一定要具備良好的道德品質,處事公道正派,要通過抓督查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政環境,督察幹部主要是落實縣委決策部署,能一身正氣、不偏不倚抓督查,縣委的權威就會自然而然的提升,部門的執行力就會不斷加強。如果督察幹部自身不正,搞歪風邪氣,走歪門邪道,借領導名義、借工作名義謀私利,搞小動作,不但會損害縣委的形象,敗壞黨風政風,還會使縣委政府的決策流於形式,政績毀於一旦。
二、抓督查,工作態度是關鍵
做好督查工作,一定要有「快、嚴、准、硬」的工作態度。
一是督查速度要快。工作要雷厲風行,說干就干,本著「快辦快查快結」的原則,做到件件著落快,事事迴音快。為領導提供准確及時的工作情況、決策信息。近年來,凡是重要會議安排部署的工作任務和縣委領導關注的重點工作,我們都迅速分解落實工作任務,緊跟領導決策部署抓督查,不讓工作在執行中延誤,促進了各項工作快速推進。
二是督查處理要嚴。就是要嚴肅認真,在督查過程中要行為端正,決不可胡督亂查,對於發現的問題,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決不姑息遷就,做到查必清、辦必果。近幾年,信訪問題十分突出,也十分棘手,我們對信訪案件,特別是縣委主要領導批辦件嚴格按要求登記,按時限督辦,按規矩回復,對敷衍了事的堅決要求重辦快辦,對辦理不盡責造成工作失誤的實行追責。
三是督查反饋要准。督查工作是一種服務領導行為,開展督查也是領導行為的延伸,屬於遵令而行,奉命行事。領導有「令」要堅決去辦,無「令」則不能擅自去辦。要察實情,說實話,辦實事,有喜報喜,有憂報憂,准確反饋督查結果,不向領導打「埋伏」。
四是督查整改要硬。要敢督敢查敢碰硬,敢於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提出限期整改的意見和要求,敢於對矛盾較多的地方進行督查、督辦,挖掘深層次問題,敢於不為人情左右,不計個人得失,一督到底,務求落實。對屢督不改的,要通報處理,通過督查,形成「落實不好不行、不落實更不行」的氛圍,以浩然的正氣查實情,樹立督查的權威。
三、抓督查,注重方法是保障
科學的工作方法是抓好督查工作的保障,抓督查要注重做到「三個結合」。
一是要把目標管理與督促檢查相結合。為了確保每年主要工作目標的實現,充分體現督促檢查的實效性,要堅持分解具體工作任務,實行立項督查,把目標管理同督促檢查緊密結合起來,使督查工作跟著目標走,目標定到哪裡,任務就分解到哪裡,督查工作就深入到那裡。比如:我們每年對《縣委會議紀要》和《常委會議紀要》議定的重點工作進行分解立項,嚴格按照既定的工作目標,逐項按月進行督辦,並採取立項、消號等有效督查方式,完成每一項工作的督辦工作任務,確保了全縣各項工作有序高效。
二是要把綜合協調與督查調研相結合。綜合協調和督查調研是督促檢查工作中一項重要的基本功,在督查工作中,往往一件事涉及到多個部門。因此,為較好地完成督查工作任務,就必須注重抓好協調並依靠各部門人員加強整體配合,同時,對督查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開展調查研究,找准解決問題的好辦法,好措施,以督查促工作,解難題,與督查對象共同抓好落實。
三是要把奉命行事與主動督查相結合。抓督促檢查的過程中,要時刻注意處理好「主動與被動」的關系,抓督查原則上是在領導決策安排部署之後開展工作,屬被動督查。但在開展督查工作的過程中,要在堅持原則和充分領會領導意圖、貫徹領導指示的前提下,積極發揮主動服務的自覺性,採取靈活的方式方法,開展好主動督查,有效促進督查工作的開展。
㈣ 國務院辦公廳發出整改通知要求對全國第二次大督查發現問題限期進行整改
嚴肅整改 狠抓落實
——務院辦公廳發整改通知要求全第二督查發現問題限期進行整改
新華網北京7月28電 5月旬6月旬務院部署展重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第二督查同審計署進行政策措施落實情況跟蹤審計督查審計情況看各區、各部門貫徹落實黨央、務院重決策部署總體情況別區部門存工作協調、落實位、工作進度慢等問題
針督查發現問題務院辦公廳近發《關於全第二督查發現問題進行整改通知》要求關區部門認真糾嚴肅整改限期處理解決存問題
整改通知劍指五類問題
根據記者前期跟隨督查組調研解情況總體看各區、各部門貫徹落實重政策措施態度堅決、思路清晰、積極作督查同發現影響政策落根梗阻現象仍比較突:些部門央部署缺乏深入細致研究能制定接氣實施細則存議落實議、文件傳達文件現象;些部門缺乏深入線調研重政策措施公實際效沒數;些部門落實重政策部署囿於局部利益相互推諉扯皮
整改通知充肯定各區、各部門取工作效同明確指貫徹落實力五類問題督查審計情況看各區、各部門胸懷全局、主作、改革創新、畏困難、講求實效推重點工作取積極進展總體情況別區部門貫徹落實重政策措施存工作協調、落實位、工作進度慢等問題存欺瞞、弄虛作假工作作等極別現象
整改通知強調些問題現象存影響財政預算執行、項目投資落度各項工作任務期完更別問題現象擾亂工作秩序違反財經紀律積聚經濟風險損害黨政府形象必須認真糾嚴肅整改
整改事項涉及28部門
整改通知要求整改事項共26項其21項涉及北京、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海、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甘肅19省(區、市)5項涉及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審計署、質檢總局、工業信息化部、土資源部、商務部、海關總署、食品葯品監管總局9部門包括土閑置、財政資金沉澱、棚戶區改造、項目建設、信息共享平台建設、網路提速降費、葯品審評審批等面
用面督查發現存建設用量閑置問題2009-2013已供應建設用閑置土總量占期平均供應量28.6%達30.5%
財政資金使用面督查發現財政預算資金支緩慢今前4月綜合支進度僅23.3%;財政沉澱資金數額較財政專項資金項目安排散;存2014及前度央預算內投資存量資金
棚戶區改造面督查發現省份今半棚戶區改造工率足30%與全平均工作進度相比偏低
些具體項目面督查發現項目2012批准立項並進行初步設計直2014才批准施工圖設計截至督查資金沒完全位尚未工;項目201012月達項目資金截至20155月份項目尚未建且存量閑置資金
尤嚴重督查發現些弄虛作假現象虛假文件取央關閉企業補助資金;虛報棚戶區改造保障性住房工任務、違規配保障性住房
整改落實進行底
整改通知明確要求各關區部門要針存問題認真研究析問題產原找解決問題辦路徑挽問題造損失影響提解決問題意見並逐制定整改案
據解各關區部門整改案要20158月15前報務院並按照明確目標限整改任務完情況於201512月31前報務院
整改通知強調各關區部門要提高整改工作認識主要負責同志要親自布置管負責同志具體負責;涉及部門問題由牽部門負責協調其部門積極主配合存問題要引戒既要抓緊整改要舉反三要整改契機處理解決存問題同建立健全貫徹落實黨央、務院決策部署效機制確保類似問題再發
據解整改程務院辦公廳選擇進行跟蹤督查督促各關區部門加快整改進度、落實整改措施整改力、未能按完整改任務務院領導同志所區部門主要負責同志進行約談
㈤ 如何抓好督查工作
督查工作是一項艱巨性工作,督辦的力度如何直接影響各項工作的進展和落實。因此,要做好每件督辦工作,就必須增強責任感,堅持該督辦的必須督辦,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進行。筆者認為,做好督查工作,必須彈好「三部曲」。
一、彈好「前奏曲」,充分認識督查工作的重要性
一是抓督查就是抓落實。督查即督促進度檢查質量,督查是提醒責任主休、發現問題、指導運作、解決困難、總結經驗的系統運作過程。畢竟領導決策的制定和實施方案的部署,事情只是進行了一半,還有更重要的一半就是確保決策和部署的貫徹落實。決策和督查緊密相連,相輔相成,沒有決策,督查就失去了存在的前提和條件;離開了強有力的督查,決策就有可能停留在紙上、會上、口頭上.。
二是抓督查就是抓效率。抓督查就是抓提速增效,著力解決抓而不緊、抓而不實,落實重點不夠突出等突出問題。這不僅助推了各部門各單位實現工作的快節奏,高效率,也更好地詮釋了新時期政府的務實和高效,這才是督查工作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
三是抓督查就是抓服務。就是服務領導工作,提高幹部執行力,促進各項工作落實。督查絕不是單純地施加壓力,更不是因督查增加各部門各單位的負擔,而是將督查作為變壓力為動力的重要推手。尤其是當前一些政府機關和部門在落實決策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布置多、檢查少,浮在上面多、深入基層少,以會議落實會議多,以文件落實文件多的問題,通過督查產生士氣提升、問題解決、效果增強等綜合效應。
四是抓督查就是抓較真。如果把各部門喻為各項工作中頑強拼搏的「運動員」,那麼督查就是在抓落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裁判員」,因此督查工作十分必要,且應當實事求是,嚴肅認真,既要帶著感情抓督查,又要不循私情,敢於「較真」,敢於「亮劍」,敢於碰硬。
二、彈好「進行曲」,著力提高督查工作的效率。
一是快。工作要雷厲風行,說干就干,本著「快辦快查快結」的原則,日事日了,做到件件著落快,件件迴音快。並針對督查發現的問題提出有見地、可操作性的意見和建議要快。
二是嚴。就是要嚴肅認真,在督查過程中要行得端、坐得正,絕不可胡督亂查,對於發現的問題,該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絕不可姑息遷就,做到查則必清、清則必辦、辦則必果。確保全市各項工作更好地落實到實處。
三是准。督查工作是一種服務領導行為,開展督查也是領導行為的延伸,完全屬於遵令進行,奉命行事。領導有「令」要堅決去辦,無「令」則不能擅自去辦,更不能打著領導的旗號自己去辦。要察實情,說實話,辦實事,有喜報喜,有憂報憂,准確反饋督查結果,不向領導打「埋伏」。
四是硬。就是要敢督敢查敢碰硬,要敢於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敢於提出限期整改的意見和要求,敢於對矛盾較多的地方進行督查、督辦,挖掘深層次的問題,敢於不為人情左右,不計個人得失。充分使用好組織賦予的權力,一督到底,務求落實。對屢督不改的,要通報處分,通過督查,形成「落實不好不行、不落實更不行」的氛圍。工作中要撲下身子,耐住艱苦,有一種能打硬仗的拼勁,面對不同的督查對象,要堅持原則,分清是非,秉公辦事,頂住說情、諷刺、刁難各種干擾,以無畏的勇氣,浩然的正氣查出實情,樹立督查的權威。
三、彈好「知音曲」,注重提升督查人員的品位
一要突出一個「深」字。督查之前,要吃透文件精神,理解督查意圖,既要主動介入,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又要把握分寸,在督查中不要以「欽差」自居,頤指氣使,也不能「好人主義」,當「和事佬」。要不斷提高善於發現決策實施過程中的矛盾和問題的能力,為實現督查工作「查必清、清必辦、辦必果」的目標打下深厚基礎。
二要把握一個「細」字。為確保督查工作公平,督查方法一定要有很強的可操作性,避免具體工作中「斷章取義,各取所需」。做到到位而不越位,適當而不過當,不搞想當然,不借題發揮,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在一般中挖掘「個別」,在普遍中尋找「特殊」。既要看到落實工作中好的一面,又要看到阻礙或干擾決策順利實施的梗阻環節。區別主觀與客觀,主要原因與次要原因,「解剖麻雀」,找准根由。
三要講究一個「活」字。靈活多變的督查方法,可以查出實情,確保政令暢通。呆板單一的督查方法,最容易使督查對象拿出虛與應付的辦法。其結果是查而不實。要根據情況選擇靈活多樣的督查方式,可以借他山之石,攻我之玉。如:日前市委督查室、紀律聯合開展對幹部作風突擊檢查工作中,改變以往檢查時間段單一的工作方法,來了個突擊檢查的「回馬槍」,查出了問題,成效良好。
四要力求一個「新」字。面對新情況、新問題,督查工作應不斷地創新,永葆生機與活力。要善於運用新思維、新理論,從實踐中探索、總結,從群眾中吸取智慧和力量,或是將有效的督查結果綜合整理出來,送有關部門或領導參閱,使督查的成果轉化為領導的決策成果,這樣督查才能富於創新,才能發展到較高層次,達到較高的品位,才能創出新時期督查工作的新特色。
㈥ 如何抓好督查工作心得體會
是為推進和保障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政府各項重大決策、重要工作部署的貫徹落實,確保政令暢通而實施的督促檢查工作。